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策略研究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策略研究论文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开始作为政策实施的产物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开始自觉的生育一个孩子,核心家庭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家庭形式。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唯一性,相比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在整个家庭生命周期历程中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策略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策略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在分析农村失独家庭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帮助失独家庭修复家庭环境、重建社会关系并整合社会资源,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社会救助,重新融入社会。
【关键词】: 农村失独家庭 社会工作介入 策略研究
“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现在,失独家庭以每年7. 6万的速度增长,全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这其中农村失独家庭占很大的比例。在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失独家庭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在此情况下,探索农村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失独家庭的需求
1.1获得物质帮助的需求对于农村失独家庭而言,经济需求是第一位的。许多农村家庭依然沿袭着养儿防老的传统,一旦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经济来源是个大问题。失独父母大多年龄偏大、体弱多病、劳动能力低下,家中失去主劳力,生活就面临困境。虽然农村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一直推进,但是和城市相比普及率还很低。因此,农村失独家庭往往会陷入经济困境。尤其对那些年事较高、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家庭,更需要切实的物质帮扶才能使他们维持正常的生活。
1. 2获得精神慰藉的需求相对于物质帮助来说,农村失独家庭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失去唯一的孩子,他们一般都会经历失独震惊期、心理哀伤期、认同现实期和心理修复期,然后才能缓慢地实现心理康复。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群体认同、挫折倾诉、精神修复等多个层面的需求。独生子女的意外离世对父母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失独人群心中往往有着很深的痛苦、孤单和怯懦,精神上有很多的压抑、自闭与折磨。在农村‘无后”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他们不愿与人交流,别人的合家团聚、天伦之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刺激。他们会长期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对于他们来说,心理创伤大于物质上的缺失,孩子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之后,他们通常会面临心理和生活上的双重负担,往往会因缺乏精神慰藉而丧失生活信心。因此,全社会都要积极地去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需求,给他们营造一个有爱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走出精神的困境。
1. 3获取医疗服务的需求医疗方面的需求是农村失独家庭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根据我国计生协会的调查统计,失独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头痛等身体机能老化的反应,有超过60%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人到中年却遭遇独子夭折,又因政策、身体等原因无法生育二胎,生病成为他们多数人最恐惧的事情。没有了子女的经济支援,一旦大病来临,仅靠社会救济恐怕难以应付医保报销外的剩余部分。因此,为他们提供涵盖医疗保险等险种在内的综合性保险服务,构建和完善农村失独家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4获得政策支持的需求农村失独家庭更需要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失独家庭是新的纳入公众视野的受困群体,和城市失独家庭相比,我国社会现阶段对农村失独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相对缺失,国家在政策支持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国家、社会原有的社会政策往往不能涵盖和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
2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优势
2.1社会工作能帮助农村失独家庭修复家庭环境农村失独家庭中,子女的突然离世打破了家庭的生活状态和感情依托,核心家庭稳定的“三角关系”被彻底打破,父子(女)、母子(女)关系丧失,只剩下夫妻关系。面临同样的生活重创,失独父母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和认识,就会产生矛盾,影响夫妻感情。失去孩子的痛苦常常让他们无法走出生活的阴影,许多父母经常为失去子女自责和相互埋怨,婚姻出现危机,最终导致离婚。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2. 2社会工作能帮助农村失独家庭重建社会关系失独者通常会逃避社会,拒绝人际交往,自我边缘化。他们往往躲亲避友,脱离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失去唯一的孩子,很多父母往往选择自我封闭,逃避社会交往,逃避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环境,包括邻里、亲戚,甚至寄希望于搬家来逃避正常的社会交往。基于此,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失独父母重建其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的非制度化的社会支持系统,重建其社会关系。
2. 3社会工作能帮助农村失独家庭整合社会资源目前,农村失独家庭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而失独家庭由于自我能力的不断萎缩,无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有限资源满足相关需求。失独后,不少失独家庭已无再生育的机会和创业的精力,近半数家庭依靠救助才能维持基本生活。部分失独父母还要承担孙子(女)上学花费、房屋新建修补等费用,生活艰难。作为资源的整合者,社会工作者能够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帮助失独家庭。
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策略探讨
3.1微观方面的介入
3.1.1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协助农村失独家庭成员,改善其环境、增进其生活适应能力,调适其社会关系,以建立良性的互动网络,从而达到自我调适以及促进人格发展。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在介入失独家庭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一对一”的服务,达到帮助失独家庭成员恢复社会功能的目标。总体来说,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收集失独家庭的相关资料,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服务计划,为其提供社会服务,并对这种服务加以记录,做出评估。具体来讲,作为失独家庭成员的支持者,社会工作者要向他们提供更多的情绪支持、咨询和援助服务。
3.1. 2小组社会工作的介入。小组工作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在介入失独家庭的过程中,通过与村委会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资源,将具有相同需求的失独家庭成员联系起来,形成失独家庭的正规的或者非正规的社会团体。
3. 2中观层面的介入社会工作的中观层面的介入就是在基层组织也就是农村村乡一级单位的社区开展工作,从而动员社区资源,培养社区服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对农村失独家庭的介入需要失独家庭的认同和积极参与,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干部的积极作用,才能建立与失独家庭的服务关系,达到有效沟通。
3. 3宏观方面的介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通过微观层面介入农村失独家庭的同时,还从政策倡导的宏观层面给予失独家庭相关的扶助。从宏观层面来看,从农村失独家庭的出现到妥善解决失独群体的困境,都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首先就是调查农村失独家庭的经济、医疗、养老等多方面的需求,把这些信息提供给政府决策层做出相应决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