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学校财务管理对于正确筹措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促进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学校财务管理论文格式,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学校财务管理论文格式篇一
浅议小学财务管理
【摘 要】由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校,在教育好学生的同时,其所涉及到的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必然成为一所学校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并完善一个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未来发展与前进方向。
【关键词】财务管理 制度化 规范化 精细化 人本化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小学的财务管理对于正确筹措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促进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随着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中小学校要建立起一个有利于中小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现阶段小学财务管理之现状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或是半路出家,或是由学科教师兼职,专职财务人员很少,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对有关制度不够熟悉,理解不够透彻,特别是对会计科目的运用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对择校费、借读费等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并经财政拨返回的资金没有按类别进行明细核算,而是将所有预算外资金全部作为事业收入进行核算。
二是理财意识不强,许多学校领导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争取上级拨款积极,但忽略资金的使用效率。会计习惯于做好核算等日常工作,财务管理在工作中所占比重小,在讨论学校有关财务管理问题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不便。
三是长期的上拨下用、多拨多用、少拨少用的财务核算和经费分配管理习惯,仍深深地影响着目前的学校会计和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其职能也仅仅是简单的报账及收费等事务性工作。
2.部门预算的编制缺乏计划性和准确性。
部门预算已实行多年,但学校在编制时对预算支出项目仍比较粗,尤其是业务费、修缮费、购置费项目,有的没有详细列出支出的时间、内容、金额;有的与实际情况不符,只是为了平衡预算而列支。按规定,没有预算的项目将不予列支。有的对学生学杂费、借读费、择校费、住宿费等预算外收入的估算不准确,从而影响财政部门的返拨,如果实际收入比预算多,超出财政预算部分将延迟返拨给学校。
3.固定资产价值体现不准确,欠公允
现行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固定资产从入账之日起即以原值体现在报表上,无法反映其净值和新旧状况,导致资产虚增。一旦需要更新或报废,由于缺乏可靠的依据,往往凭主观判断,要么提前报废造成资产浪费,要么因经费紧张迟迟得不到重置,随意性较大。
二、财务管理之我见
1.领导重视定前提
强化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极其重要,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前提条件是地方党政领导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是要强化对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强化财务管理是加强中小学管理的重要的中心工作,是政府行为的重要职责,是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保证地方教育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其次是要落实乡镇政府的财政所、审计办、教育办以及乡镇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领导在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的责任,尤其要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和领导监督的责任。第三是要定期通报中小学财务管理的状况,及时处理违规的人和事,尤其是对管理混乱、问题很多,并且领导和教职员工有以权谋私和经济问题的学校,一定要尽快审计,动真碰硬地解决问题。
2.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财务管理人本化。
学校财务工作是指通过规范的会计核算和到位的会计服务,为学校和全体师生提供管理性、服务性的后勤保障工作。因此,必须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财务审计处制定《财务审计处文明服务承诺》,请全校教师监督;改革财会人员考核模式,通过自我评价、部门评价和领导评价的综合评价考核模式,规范财会人员的考核工作;通过以上两项改革,提升财会人员的服务意识,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3.健全必要的监督机制
光有整套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一定就能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混乱问题,关键的关键是坚持监督,以防有关规章制度变成“空文”。一是要坚持领导监督,二是要坚持群众监督,三是要坚持社会监督,从而形成全方位监督网络。特别是要强化学校内部的民主理财,强化学生家长、村组干部对学校的监督和教职员工对财会人员的监督。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通报监督结果。实行财务公开,使教师明白经费的来笼去脉; 财务公开是学校校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校长的权力运行暴露在阳光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学校财务公开坚持“实际、实用、实效” 的原则。对学校财务规划的制定、预算安排与执行、重大建设项目立项等重大财经事项,应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坚持集体讨论。学校应设立财务公开栏,做到“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
4.切实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待遇,改革和完善中小学校教师劳动分配体制,研究制定相应的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
实行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由财政国库统一发放的管理办法,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通过银行按时足额直接拔到教职工个人在银行开设的工资帐户中,因缺编确需使用代课人员的,财政应安排这部分人员的报酬所需经费。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教师安心、家长放心,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5.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
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中小学校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盘点,清理在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总之,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地完善,才能真正地为“科教兴国”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庆英.我国学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2).
[2]刘翔春,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08,11
[3]李进兴.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经贸,2009,(8)
学校财务管理论文格式篇二
浅谈高校的财务管理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财务队伍的自身建设及财务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章从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高校预算及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人员素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26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来源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上级主管部门拨款逐步发展到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多种形式筹集教育经费的格局,收支形式也从简单的行政单位财务收支到目前相对复杂的以部门、以院系为单位的经营核算。因此,在高校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资金运用的多样化之时,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实现财务管理创新,以适应新体制的要求。
下面就高校财务管理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的高校财务活动内容不断丰富,许多财务活动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这就给财务人员带来了一项新的课题,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的老化及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通本专业的业务知识,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法规,了解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还要具备经济活动分析能力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二)新形势下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人员习惯于依赖现成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缺乏独立地判断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人员的知识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立体化的,在明确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要及时地转变思想,不断地更新观念,努力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新形势下的财会人员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沟通及协调能力的培养,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财务人员工作责任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要恪尽职守,严格把关,严格履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抵制各种不合理的开支,使财务工作水平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财务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财务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他们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较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也很快。但由于工作时间较短,实践经验不足,对财务基础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财务工作的性质使财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埋头于记账、算账工作,长期单一的工作使财务人员对外部信息的了解较少。各项财务准则及税收政策的不断修订和调整使他们感到后续教育的明显不足,不能跟上新时代财税改革的步伐。因此,加强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及后续教育迫在眉睫。
二、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推进和完善财务改革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高校预算是高校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它不仅是高校年度日常开支的计划,还是学校发展的总方针,并且是高校收入分配计划的财务依据。因此,预算管理的好坏是学校教学、科研及其他方面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学校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其发展的进程。其做法如下: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规模较大的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学校建立健全财经规章制度。学校单独设置财务处,作为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在校长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财务处以外的财务部门作为学校的二级财务机构,必须遵守和执行学校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接受财务处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向学校财务部门反映其财务活动并报送财务报表。学校有关财经政策等重大问题须由学校统一决策。
(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
过去由于高校缺乏自主性,对学校事业计划没有长期规划,使学校在编制预算时缺乏长远性、科学性和连续性。随着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围绕中心工作,高校开始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年度及中长期预算。并且细化预算编制,在明确统收统支的前提下对高校所属部门要求编制预算,克服高校预算内容不实,约束不强,执行不了的情况。对节约预算经费的部门加以表扬和鼓励,同时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不断地完善并改进预算管理,促使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实行预算经费定员、定额管理
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杜绝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项目。做到年初一次性下达预算,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对高校专项经费实行流动预算,建立预算项目库,并随着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调整不断更新、完善,使专项建设目标和学校总体规划相适应,以便更好地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预算调整一律按程序办理
预算各项指标的调整应由主管财务的校长提交到校长办公会议研究、讨论,经过严格审批。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坚决杜绝预算执行中随意追加预算经费的行为。
(五)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
高校的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部门工作的重点,财务部门要设置经费的控制台账,随时记录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对学校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测算并进行结构分析,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和使用效益。使得预算更加公平、合理、透明,从而提高高校资金运作效率。
三、加强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高校应转变管理思路,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层次和使用效益。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要使合理配置和有效考核相结合,形成有效的资产管理约束机制,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还应充分地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手段,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更趋有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办法:
首先,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在明确经济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还应与必要的物质奖励及经济处罚制度挂钩,把责、权、利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资产管理流程,堵住资产重复、流失的漏洞,使高效的国有资产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之下,以达到资源优化共享,更好地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购置制度。
在校内无法调配的情况下,从技术、经济、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论证和预算申请,对预购置厂家的产品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和评估,强化购置环节的管理。需要购置的设备经费,要控制在年度预算指标范围内,尽量避免无计划、超指标采购的情况。
再次,建立、完善、合理配置高校资产制度,以保证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还要通过投资、出租、出借、调拨等方式盘活高校闲置资产,使其能物尽其用,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率。
最后,在知识经济时代,资产管理的重点应由有形资产的管理推向无形资产的管理,因而必须建立和完善无形资产的核算、登记、使用商品化和考核等管理制度,及早纳入规范的管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好无形资产不受侵犯,为高校取得合法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投资管理水平,规避投资风险
当今,我国的高校投入资本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有实物投资、货币投资,更主要的是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要求高校必须调整投资决策指标,建立切实反映投资状况及其结果的指标决策体系。
总之,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和高校的发展而改革。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在做好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的同时,做好学校财务的预测、控制、分析和管理等各项工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拓资金来源、提高办学效益上来。在高校规模日益扩大,教学科研业务日益繁多之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意义重大。让我们开拓思路,转变观念,树立效益理财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高校综合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