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浅谈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当今,会展行业作为地方经济的新亮点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大众熟知和重视,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会展策划与管理方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展策划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展策划与管理论文篇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初探

  本文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其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剖析,明确了办学特色、师资团队建设、多元实践体系以及特色课堂教学体系等发展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借助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机遇,怀柔区提出打造国际会议核心区的宏伟蓝图。但是目前最大问题之一是专业人才匮乏,现有会议、会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承接大型活动经验少。急需了解国际惯例、对会议、会展业有深入研究、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队伍。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后文简称“京北职院”)是怀柔区内唯一的一所高校。在这一机遇下,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于2011年成立,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会展人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会展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新专业建设,决不能盲目,工作思路一定要清晰、正确。笔者首先运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方法对会展专业的内、外部情况进行了理智的分析。

  (一)市场机会

  1、从会展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会展人才需求总量大。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会展人才的大量需求为会展专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机会。据北京会展网信息统计,2010年北京市共举办大中型展会114场,而通常举办一个大型国际展会,至少需要高技能会展专业人才100人,需要会展服务人员500人左右。这样看来,仅2010年北京市展会需要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约为68400人。怀柔打造国际会都,也为会展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从会展人才供给方面分析,专业人才紧缺。我国会展业发展虽迅猛但起步较晚,会展培训与教育更滞后于会展业的发展。从总量上看,2010年北京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毕业生总数不足600人。而且,从全市范围看,大多数会展从业人员是“半路出家”,真正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凤毛麟角,随着北京会展行业的规范和日益国际化,专业会展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供不应求为会展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市场威胁

  1、本科院校的竞争。北京数家开设会展管理专业的院校,依托其长期积累形成的优势教学资源展现自身特点,毕业生呈现出高素质、外语好、理论强等竞争优势,但对薪金待遇要求也比较高。

  2、职业学校间竞争。北京目前设有会展策划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仅有三所。除了京北职院外,其他两所分别是北京经济技术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技术学院的会展专业是在旅游系下,主要是依托旅游专业,专业课程主要是旅游专业的课程如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专业课程,属于“旅游管理+会展”的拼接,就业方向为旅游企业的会展部门。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会展专业隶属于经济管理系下,主要是针对会展企业,开设会展策划、会展文案等,相对比较专业。但从其开设课程既培养目标上看,其专业侧重于会展管理方向,会展营销和设计环节比较薄弱。

  3、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间接竞争。目前国际国内各类短期会展培训活动多为管理类培训,从组织形式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托高校培训,另一类依托国外资源开展会展培训的国际合作,这些培训具有时间短、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等特点,但缺乏相应的学历证书作保证。

  (三)主要优势

  1、先发优势。京北职院在北京高职院校中对会展业的及早关注,可以在会展教育市场形成一种先发优势。这种先发优势结合自身核心资源形成产品差别化和核心竞争力,对潜在的会展教育者形成一种进入壁垒。

  2、资源优势。从国内外相关院校会展专业课程安排和会展业本身的特点来看,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需要三个方面的理论进行支撑:管理学、营销学和艺术设计学。会展专业设在管理系下,管理系专业数量多,各专业教师在这三门学科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依靠管理系平台,主要专业课程可以开设。

  3、业务相关性。大会展的概念,不仅包括会议、展览,还包括奖励旅游和大型活动。因此,会展活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学校承接各种会议,举办一些大型活动,企业年会都属于会展范畴。因此,会展专业可利用的资源和素材易于获取。

  (四)主要劣势

  京北职院目前没有会展专业的教师,现有教师缺乏会展专业背景知识以及相关企业实践经验,知名会展企业资源较少。就全国而言,会展教育、会展学科研究尚不成熟。专业教材中重复现象严重,高质量的高职教材很少。

  综上所述,会展专业核心能力不是很突出,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开拓创新。

  三、会展专业建设思路

  (一)明确专业定位与办学特色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针对竞争对手及自身实际分析,明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关键词:

  1、细心、踏实、肯干

  2、专业知识够用、业务熟练

  3、有一定外语基础

  4、侧重会议营销服务以及会场设计

  (二)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根据本校实际,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工作: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教师企业实习以及专业教师的引进。

  (三)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控制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作为新专业,在学校及企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特点、专业要求初步构建会展专业多元实践体系。以下用八个字概括“实会览活,兼志招查”。

  1、“兼”,第一学年,做一次兼职,锻炼学生的忍耐力和沟通能力,使其了解社会的游戏规则,具备一个社会人的基本条件。

  2、“招”,入学第一学年,参加一次招聘会。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招聘会这种特殊类型的展会;另一方面,“90后”学生明显缺乏职业紧迫感,去招聘会感受一下就业的压力,更加珍惜在校学习时间,做好“职业人”的准备。

  3、“查”,调查专业展会。“调查”展会而不是以往的“参观”展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和参展商沟通,让学生深度感受展会的内容,而不是“走马观花”,浏览展会形式,从而为做一个“会展人”奠定基础。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过从“赚钱不容易”、“找个工作真难”到“会展这个行业不错”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摆正学习及职业态度。

  4、“志”,做一次大型展会的志愿者。深度感受展会的氛围以及展会现场服务工作。5、“会”,筹备会议活动。与学院办公室合作,会展专业学生可参与在本院举办的各大型会议的策划、筹备及服务工作,如在本院举办的怀柔区政协会议等。6、“活”,策划组织一次大型活动。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学生参与筹备新生开学典礼活动,初步体验大型活动的策划。其次,在毕业之前时,策划一次难忘的毕业典礼,作为毕业设计的内容。将传统的研究型论文的形式改变为综合运用的设计形式。7、“览”,举办展览活动。定期举办展销会、专业技能展等校园展览活动,也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8、“实”,企业顶岗实习。在最后一学年,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使实习和就业无缝对接。

  综上,在资源有限和无前人经验可循的条件下,这个多元实践体系,易于操作、成本不高,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质量控制方面,在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增加学生座谈的环节,让学生每次参观完展览后拍下照片、一起分享参观成果,让学生全部参与进来。

  (四)开展具有高职特色课堂教学体系及教材建设

  目前就全国而言,会展教育正处在初级阶段,其教学理念、目标、管理、内容、手段、师资、教育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都研究探索之中。会展专业是新兴专业,尚无毕业生,无法接受社会检验,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后的课程体系的检验还有待时日。因此,会展专业应结合本校实际和区域经济的特色,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会展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而专业建设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必须科学、谨慎。新专业建设,会有很多琐碎工作、问题,一时间很难做出成绩。此时,必须平和心态,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只有先将基础夯实了,才可以谈到专业的发展和前景。

  会展策划与管理论文篇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会展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中国已经步入迅速发展的成长期,高速发展的会展业对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会展人才成为当下支撑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会展人才需求的猛增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错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展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从会展人才培养目标、会展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建设、会展师资建设等方面来研究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规格

  建设世界城市已成为北京市未来发展的新目标。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会展业,以其特有的集聚性、辐射性和带动性,将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会展行业的大力发展催生了对会展人才的巨大的需求。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强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强调会展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充分分析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逐步形成了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合作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见下图)。

  所谓“GPTC”是指通过搭建“通用平台GP”实施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养,通过建设“技术中心TC”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其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用能力,指那些跨越职业的、对于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素质与能力。二是专业能力,指从事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个能力也应该具有综合性,而不是单独割裂肢解的,具体可包含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社会能力(社交沟通)、方法能力(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方法等)、个人能力(耐心、细心、认真、宽容、快乐、耐挫等能力)等,专业能力中渗透通用能力的培养。

  该模式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提出的能够实现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近(零)距离对接的模式,是指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学校和企业间采取专任教师下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学生深入企业实践的方式实现融合。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合作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成长的三个阶段:会展项目助理人员、会展营销人员、会展项目主管;设置三个发展阶段:即会议会务和展览展务能力阶段、会展营销服务与管理能力阶段、会展策划能力阶段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每一阶段均围绕专业核心技术课形成理论课程与实习实训课程相结合的闭环结构,以实现使学生理论水平逐步提升、专业能力逐步熟练、就业能力逐步增强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结合本地区会展人才需求精准定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会展业人才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是专业的会议或展会组织者人才,包括策划、现场管理、招展招商人才;第二是场馆管理人才和参展商方面的会展人才;第三是服务人才,如翻译、物流、广告、旅游、饭店和搭建人才等。会展人才也可按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与会展支持性人才来分类。目前市场较为紧缺的是会展核心人才,即熟悉行业情况、擅长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专业会展活动策划和营销人才。结合北京市会展企业人才需求、学院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师资队伍特点等条件,确定了具体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满足北京地区会展业发展的一线从事会展策划、现场管理、招商招展以及从事服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二、确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基于GPTC人才培养模式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将人才培养原来的单纯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变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提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改善其综合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既注重通用能力的要求,也注重了职业能力的要求,同时在职业能力上也注重体现含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表述为专业技能。同时在确定人才规格时对学生提出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例如,《会展策划师》。同时,鼓励学生取得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公务员资格证书》、《助理营销师证书》等同等水平的证书。

  三、围绕会展核心人才的培养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可以分为会展辅助性人才、会展核心人才、会展支持性人才。经过调研,确定了会展核心人才作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定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基于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而设计的。

  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融合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阶段:会展项目助理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会展营销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

  核心技术课程全部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学习任务为载体,课程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基于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或是对实际工作进行了加工整理或改造,以适应学校教学环境的任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操作中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学习任务的设计、安排和学生完成情况的考核均有企业专家的参与。

  四、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1 根据工作过程的复杂性,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确定了课程的先后顺序。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建设核心课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的阶段,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情况如下图:

  专业核心课程内在逻辑链路及对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见图2:

  2 根据从简单的综合到复杂的综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思路,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前后顺序的安排。   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工作任务中涵盖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每个工作性学习任务均来源于实际工作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每个学习任务都是完整的任务,体现出完整的业务流程。从简单的综合到复杂的综合过程中,每个工作任务中都会有一些重复的内容,这些能够强化学生基本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态度,随着每个工作性学习任务的复杂度和理论高度的提升,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也逐步提高。五门核心课程内容的工作任务先后顺序如表2。

  3 改进了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1)与企业教师合作,将授课地点搬到展会现场。

  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一线技能人才,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和企业的零接触。在展会现场,企业教师与专任教师同时到场,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同时,解答提出的各种现场的问题,解决临时的突发事件。现场教学后,每个项目小组制作项目汇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在研讨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汇报的修改稿。

  (2)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设计与实施课程

  多数核心课程的工作性学习任务均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和设计,有些工作性学习任务引入了企业的评价标准,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如会展设计、展览策划等,并让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搭梯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基础,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设计为了完成工作性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搭梯子”。这里的“梯子”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包括项目指导书、学习工作页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资料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设计项目指导书、学习工作页是特别注意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实现工学结合。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指引方向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陪伴者和评估者,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第一,教师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撰写详细教案进行路径的引领。第二,通过制作演示资料帮助学生在做中反思,对理论进行归纳。第三,通过设计课堂考核方案、日常测评表、试题库、技能测试题库等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的验证。第四,通过撰写教学分析,进行教学反思,改进和完善该课程的教学。

  工学结合课堂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四、建设专任教师师资队伍保障人才模式创新的实施

  从实践能力、指导能力、研究能力的角度对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使其成为“能实践、能指导、能研究”的专业带头人。建立“会教学,会实践、会服务”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参与技术服务等制度,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一支“持双证、懂行业、善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用企业指导教师,建立了一支“爱教育、爱人才、爱行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各门核心技术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课堂教学工作。企业兼职教师将本企业的工作项目带到课堂,与学生们共同开发企业项目,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定位精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未来发展紧跟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步伐,立足于学院专业群的特点,贯彻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充分考虑了北京市会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学院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以及师资队伍等特点的基础上,搭建了完整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融合‘三环渐进’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逐渐建设成为特色专业,不断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需求、达到企业标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较高的会展业一线高技能人才。

  会展管理论文:浅谈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门新兴的专业,这个专业是隶属于会展行业,这个专业是为会展人力资源建设而开设的,这个专业就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会展业市场起步较晚,会展业各个领域人员缺乏,从而导致会展专业人力资源稀缺,这种稀缺对于我国会展经济来讲是一个极大的瓶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现在急需会展经济专业的人才,笔者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简要的谈一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会诊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目前,国家20多所高校开设了会展管理专业或方向。哈尔滨商业大学积极应对黑龙江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省教育厅应将教育厅/专业设置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在2000申报这个特殊的特点工业和批准,在同一年,招聘第一批展览经济和管理理工科大学生。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针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安排研究等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一、会展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

  所谓的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种会议和展览,在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一个地区或一个地区发展与城市相关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这也被称为展览业。展示经济是一个多因素、多产业融合、跨区域、多空间新经济的扩张,会展业的规模对全经济体制对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会展经济的特点决定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会展业是一个实用性、运营性和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在新兴产业中,会展活动十分复杂和广泛。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特点。人才应该有新的知识和想法,以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

  因此,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致力于基础艺术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有一个强大的创意、策划、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两位大师会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并能够在设计、规划和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加快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并且将学科建设发展行业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把专业人员培养成有更多的有很高的创新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会展业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经济现象,包括经济科学,管理,贸易,营销,公共关系,美学、工程、设计心理学等,涵盖研究学习、计划和实施三个主要层次。会展业人才培养应从几个层面入手。我们通常说,展览人员是指研究、规划和实施水平人才,包括核心人才的展览,会展业的支持人才与会展业支撑人才。会展中心人才会展研究,规划和展览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他们在行业最高水平,最强的专业展览业支持人员包括设计、施工、运输、设备生产和销售人员;会展业支持人员,包括高级翻译、旅游、酒店等。满足核心人才数量的需求小,这是会展业决策点。但培养核心人才是最重要的。最长的一段时间,需要专业的培训。会展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水平主要集中在对会展核心人才的培养上。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相较落后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国际问题,指导部门的实际工作。目前,中国展览研究不包括在政府部门的科技研究管理系统,整体头发状况。随着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的会展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与之相关的指导。目前,我国会展业的人才需求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人才稀缺和人才短缺是行业普遍认同人才短缺的理论。目前在各方面的迫切需要提高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业的管理水平不平衡和缺乏专业人才展览是目前我国会展业的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会展财富杂志主编朱立文。在中国的大部分展览人才,只有来经验随着展览,真正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所以展览人才短缺不是专业人才的缺乏,而是缺乏专业人才。从我国会展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来看知识结构单一,部分知识老化等现象,高质量综合专业人才短缺。

  (二)师资力量不足

  会展经济与管理及相关专业教师在行业中的情况,主要是由相关专业的教学岗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缺乏对会展的深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教师权力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素质。教师课程。中国会展理论研究的缺失与中国会展理论的研究有很大的关系。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老师团队的素质决定了专业发展水平和职业教育发出砰的声响.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介绍和培训要重视,形成合理的专业师资结构。

  第一完整的利用学校教师资源,探索教师、培训和教师的潜能实践并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其次以校际协办,交叉大学校际学分优秀教师,接受对方,请老师进来,学生到其他学校参加相关课程学分弥补教师短缺的新教学模式;第三学校在会展行业中教授优秀的从业人员,加强教学理论实用的系统。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会展业市场起步较晚,会展业各个领域人员缺乏,从而导致会展专业人力资源稀缺,这种稀缺对于我国会展经济来讲是一个极大的瓶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现在急需会展经济专业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门新兴的专业,这个专业是隶属于会展行业,这个专业是为会展人力资源建设而开设的,这个专业就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黄向,李正欢.会展管理:原理、案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慧丽.会展人才的培养实和探索[J].科学之友,2008.


猜你感兴趣:
1.浅谈品牌管理相关论文

2.浅谈创新管理论文

3.浅谈公司管理论文范文

4.浅谈市场经济管理论文

5.浅谈古典管理理论论文

6.浅谈行政管理论文

浅谈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论文

当今,会展行业作为地方经济的新亮点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大众熟知和重视,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会展策划与管理方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展策划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展策划与管理论文篇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初探 本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3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