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研究论文
货币政策研究论文
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效应是指,在经济过热时,通过货币政策紧缩或抑制经济运行,效果较为明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货币政策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货币政策研究论文篇一
《 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
摘要:
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一个重要的微观因素,公众理性预期行为必然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成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预期因子的参与下成为一个动态博弈过程,货币政策的最终成效被拟合成一个精炼均衡,而预期的多重性使其可能发挥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要使预期造福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对之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预期;货币政策;博弈
一、引言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规律影响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下降周期,为了应对宏观经济下滑,中央政府启动了4万亿政府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为适度宽松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无疑对稳定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提振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减轻经济波动、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重点分析预期因素在货币政策有效性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关于预期在经济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最早由瑞典学派发现,并最早在经济学层面上提出预期这一开拓性概念,他们认为对价格等变量的预期是企业家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机制的不完美性,不但预料之中的货币政策对产业和经济周期有影响,预料之外的货币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更大;凯恩斯主义主张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公众预期,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总产出;货币主义学派提出了适应性预期模型,认为公众根据过去的预测误差调整当期预测,通货膨胀预期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因此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理性预期学派在理性预期、信息充分和市场完善的假设条件下论证了“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即公众能够预期到货币政策实施及其效果货币政策规则不影响实际产出。
二、预期的存在性使货币政策行为博弈化
事实上,我们知道货币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再到最终发挥效用要经过若干个时滞,在这一系列时滞过程中贯穿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虽然不同的货币经济学流派会对其传导机制有不同的理论见解,但是货币政策的具体传导过程是客观的,预期在传导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货币经济学派的理论都隐性或显性地使用了不同程度的预期假设,而这一假设具有现实意义上的合理性。本文认为,正是由于预期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重要性才使这一过程更像是一个完全或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过程,因为公众预期的存在使货币当局与代表性公众的决策顺序发生变化,无预期的货币政策模型必然是一个政府先行的动态博弈(在博弈树中,由于当局先行,代表性公众的两个决策结分别属于两个信息集),而有预期的策币政策模型是一个公众先行的动态模型(在博弈树中,由于代表性公众先行,货币当局的两个决策结分别属于两个信息集),所以此时货币当局做决策时不得不把公众的预期行为考虑进来,形成自己的反应函数或反应对应。根据Kydland和Prescott(1977)提供的一个货币政策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如果政府在给定公众预期通货膨胀率条件下,选择实际通货膨胀率,会存在一个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动态博弈,他们的模型分析得出帕累托最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率组合是动态不一致的,政府没有积极性坚持这一组合,而最终的动态一致性组合却是次优的。所以在这里,本文认为,由于预期的重要性,结构类似的货币政策博弈要长期化,政府要重视自己的声誉,言行一致,使公众形成“好”的预期,这样才能走出次优困境,形成帕累托最优的精炼均衡结果。鉴于预期使货币政策行为博弈化的重要性,以下给出一个简单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博弈分析模型。
三、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效应的博弈均衡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方松(2004)设定模型推导了一期的货币政策博弈均衡。在模型中,中央银行的决策集包括零货币增长率与正货币增长率两个战略;公众的决策集包括预期通货膨胀率为负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为正两种战略并根据不同战略做出不同的市场行为;事实上,对于中央银行来说,正货币增长率战略严格优于负货币增长率战略,故其选择正货币增长率为其最优策略;在理性预期假设下,公众迅速认识到中央银行会选择正的货币增长率,故其必然选择预期通货膨胀率为正作为其行动基础以使其效用最大化;该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是中央银行选择正的货币增长率,公众选择正的通货膨胀率预期,均衡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只会影响通货膨胀率而真实产出不变。这一模型说明,当货币当局的行为精确无误地被公众预期到时,货币政策并不能增加实际产出,而是完全转化为物价上涨,这意味着在理性预期框架下公众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具有强大的威力,预期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加以引导,使其成为造福经济的工具,而不能使之随波主流,对经济造成负面的冲击。当然这一分析结果是由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加上理性预期的假设前提做出的,而实际经济体系复杂的多,更加适合用不完全动态博弈模型去拟合,而且现实的预期不会是理性预期,放松的假设是适应性预期,代表性公众不会犯系统性错误,而会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期。但这些对模型的修正和完善都不会否认预期的重要性,货币政策注定无法忽视预期。相关分析由黄有光(Ng,1986)给出,他在其原创理论综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提及到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的五种境况,其中提及到的一种是宏观经济的“预期奇境”,核心思想是代表性公众预期产出物价组合向量是多少,那实值的产出物价向量就会是多少,也就是说是代表性公众的预期,而不是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因子决定了宏观经济均衡。这同样说明,货币政策注定无法忽视预期。
四、货币政策预期的多重性
模型已简单的拟合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这里本文想指出的是,预期因子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于其他宏观经济因子的独特性质,这就是其对每个实值金融经济学变量都会有一个预期值。实际利率对应其预期利率、实际货币余额对应其预期货币余额、实际汇率对应其预期汇率等等。所以预期因子在金融领域起着既重要又广泛的影响。预期在金融领域具有权重性和广泛性两重性质。此外,隐含在预期背后的是动机,是一个经济利益驱动机制,有什么样的预期也就有对应的行为动机。公众总是根据其对宏观经济因子的预期做成本收益分析,动态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最优选择,在与货币当局的博弈中保证自己的最大可得支付。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预期在经济利益驱动机制下每个参与方都试图使自己支付最大化,但最终的均衡可能是次优的,而非帕累托最优的。预期对货币政策可能产生正效应,也可能产生负效应,具体看如何引导和利用。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公众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因果联系,预期效应可能使政策成效与目标之间产生离差,事实上,货币当局可通过提高透明度、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及建立和维持声誉等方式合理引导预期向着有利于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货币政策研究论文篇二
《 互联网金融与货币政策关系探讨 》
[摘要]
互联网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最新形式。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发展,金融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边界,使更多的人可以进入金融领域进行投资理财。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互联网金融,这必然会导致国家的金融政策发生变化。文章主要讲解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发展模式、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文章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政策。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货币政策;“互联网+”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发展模式
1.1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的经济产物。互联网金融的确切含义在我国还未真正形成。有些专家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中间状态,这种状态介于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这种模式的准入门槛不是很苛刻,而且国家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条例也没有正式出台,故而以前从事这种业务的公司企业都可以进入。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的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融入了互联网的因素,是金融行业的“互联网+”模式。支付宝、众筹、P2P等模式都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表现。互联网金融模式消除了传统的金融模式的中介作用,使得金融信息可以更加的对称。互联网金融为用户提供的体验是传统的金融企业不能比拟的,互联网金融具有融合闲散资金的效果,可以针对每一个个体提供满足差异化的金融产品,这有效地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也发展了金融业务的边界。
1.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1)发展模式。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经过了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银行等机构通过互联网提升自身的办事效率,如网上银行等;第二种模式,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的中介作用,做到了金融创新,如P2P模式等。
(2)发展规模。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规模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金融凭借自身的高效、低门槛等特点,在我国迅速发展。据统计,在互联网支付方面,每年的“双十一”都以翻倍的模式增长。
(3)融资方面。互联网金融的融资以P2P的模式快速增长,而且这种快速增长的模式没有减退的迹象。2013年我国电商小贷的规模是2300亿元,2014年仅一家电商小贷的规模就达到2000亿元。2009年,我国的P2P公司的数量只有91家,而到了2014年我国P2P公司的数量达到了2000多家。(4)金融服务方面。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出现了四大金融服务。第一,支付方式上,余额宝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第二,理财模式上,出现了众多的宝宝们,如活期宝等。第三,自销模式上,出现了财富宝等产品。第四,电商模式上,淘宝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2.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1互联网金融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金融理念。按照传统的理念,我们将货币的实际需求与各种货币性资产的回报的联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函数的关系,而货币需求的函数具有不变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产生以后,由于互联网的便捷性和高收益性,缩小了支付与储蓄的中介成本,使得资金放弃原有的选项,向高收益高流通的产品转移,收入在货币稳定性中的地位下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新了一大批的产品,这些产品本质上是新的金融工具。这些工具不仅满足人们的高流通、高收益的心理预期,也使得货币的流通速度不断加快。这些支付手段,摆脱了传统的金融束缚,使得交易金额一次次刷新纪录,货币的流通性不断的加强。与此同时,新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使得理财和交易在同一时间进行,这就使得传统的活期存款受到打击,造成活期存款锐减。可见,活期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互联网金融对货币的结构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2.2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减少了货币供给的可控性。货币的供给受到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货币的供给,甚至影响了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政策,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出现了非精确性的现象,同时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2)货币供给政策的可预见性降低。传统的金融对货币的界定和计量有着准确把握,但是到了互联网金融时代,货币的界定和计量变得十分的困难,互联网金融使得货币的流转速度极具加快,各个层面的货币转换迅速。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货币的乘数变得不可预测,这样,货币的总供给量央行就难以做出准确的统计,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影响也越来越难。
2.3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可以在流向非存款类的市场,这就摆脱了商业银行的限制,降低了商业银行在落实货币政策上的地位。互联网金融央行的货币供给产生影响,央行对传统 银行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派生存款上,随着传统银行的活期存款对群众的吸引越来越少,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互联网金融领域,这就严重制约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制定,货币的政策效能降低。
3.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3.1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国一直都将货币的供给作为调控的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货币供给量的中介作用降低,货币政策的时效性下降,作用自然也就下降。随着市场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完全有能力做到利率的市场化。我国的央行可以指定新的中介目标,优化货币政策。合理的利率结构可以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有利于经济保持稳定。例如,保持利率的合理稳定,可以使得市场的供求状况得到有效的反应,使得资本与货币的关系更和谐,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向利率指标转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要求。
3.2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信贷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信贷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方式,极易导致信贷传播的不顺畅,故而需要完善传导机制。第一,我国的传统银行需要自我检查,对自身内部的机制进行完善,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加快货币政策的传导。第二,应当做好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降低风险,提升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认知程度。第三,组建多元化的信贷传导。互联网金融本身就具有了信用机制,央行现有的存款准备金对传统的银行影响较大,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影响较小,为了更好地对市场进行管控,央行应当建立多元的信贷督导。第四,完善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随着市场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当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有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使得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健康的发展。故而,我国应当积极实行货币政策的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能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3加强互联网金融监测力度央行不能够有效的监管互联网企业,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监管的力度不够,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规模、资金的流转方向。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导致了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冲击。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第一,完善统计,把互联网金融纳入统计范围。要求各个互联网金融公司将自己本公司的金融数据每月报当地的银行部门,网络的信贷要包含在全社会的信贷范围内。第二,及时调整M2的规模。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研究,使得虚拟货币等网络货币受到监管,做好相关的报备和统计工作,使得M2的规模符合经济规律。
3.4尊重和鼓励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小微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在传统的银行借贷很难,但是在互联网上借贷却很简单,可以有效地缓解借贷难的情况。我国的有关部门应当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使金融企业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大多数都是在网上交易。网上交易对于信用的要求更为严格。为此,我国应当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做到信用体系的社会全覆盖,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勇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冲击[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4.
[2]房兴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4.
[3]易圣蛟.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D].合肥:安徽大学,2014.
[4]王曙光.传统银行的互联网思维[J].中国金融,2014(8).
[5]陶娅娜.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11).
有关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推荐:
1.关于货币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