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教育理论 > 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精神体现,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恩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感恩教育论文范文一:实施感恩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学校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等道德缺失倾向。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关键词】感恩教育 道德理念 知恩图报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中的“忠、孝、节、义”等思想是感恩意识的精神来源,知恩图报作为“人本主义”的根基,成为人文社会精神和秩序的来源。儒家文化将其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感恩教育是华夏民族文化之精髓

  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从文化的层面上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淳朴的民风。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劝人感恩的儒家经典著作比比皆是。如《朱子家训》等名作,都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人对“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其次是感恩师长与朋友,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是说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师长。邻里朋友给我们帮助与关怀,我们要报答众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感恩师长、朋友是立德之本。推而广之是感恩社会与祖国。“天下之本在于国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孔孟伦理哲学的精髓。的确,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社会、感恩于祖国。最后还要感恩自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感恩自然是人类生存之道。

  二、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原因探究

  当前,一些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馈。“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感恩”。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极端利已主义、个人至上思想乘虚而入,造成中学生道德理念和感恩之心的严重缺失,我们认为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都难辞其咎。

  1.“独生子”的特权理念,影响道德培育的社会氛围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家人百般呵护,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在他们的人生信条中,时刻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他人为“他”做事均属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社会的财富和他人的照顾,对他人的付出表现得不屑一顾甚至冷漠。家长对此却置若罔闻,连最基本的道德礼貌都忘记了对孩子的教育,更不用说感恩了,久而久之,孩子认为父母的奉献与自己的索取天经地义,无丝毫的愧疚之感,全然没有人类感恩之心和情感意识的体验。

  2.“享受族”的贪婪行径,导致了子女的道德缺失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使一些人在基本的人之常情方面遇到了挑战。他们普遍只关注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人的社会性。经济发展,生活优越,中西文化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社会不良现象、道德沦丧等行为对中学生构成了无形的浸染。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各种媒体、网络等不良生活气息使中学生的道德环境彻底恶化,他们把优秀传统美德当成古董,把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消极思潮当成时髦,讲究及时行乐,摈弃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袭和冲击着中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好坏、美丑辨别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功利主义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形成

  现在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跟着中、高考的指挥棒走,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后就容易出人头地、当大官。学生就在这种功利主义心态的促使下,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自我品德的修养。在这种极端功利心态左右下,形成了“智”和“德”脱离,“人”和“才”脱节,德才不济,道德缺失。正因为中学生生活在缺乏情感的氛围中,自然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和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的思想情结,因此而丧失起码的感恩之心。

  三、中学感恩教育应注意的“三到位”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并通过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内化为人的理念和实践行为。为此,感恩教育要做到“三到位”,即组织到位、宣传到位、认识到位。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从认识层面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道德认知是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构建,培养感恩意识的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而是家长辛勤耕耘与艰苦劳动所获得的成果。正如《朱子家训》中所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衣衫鞋袜,恒念物力维艰。”总而言之,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熏陶、祖国的培养;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以及不计回报的给予,都是“恩”。教师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学生领会恩点,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恩惠。

  2.从情感层面陶冶学生感恩的情商

  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自主能动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感恩教育是情与情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每听一场感恩励志现场会,就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感恩教育的心得体会,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和感恩征文、制作感恩明信片等一系列活动,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例如:在学校的感恩文化周里,我们组织学生以校园为场所,大胆表白感恩之情,营造丰富多彩的感恩氛围。在校学生会的倡议下,要求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感恩卡,郑重地写上各种表达感恩的话语:感谢老师、感谢班主任、感谢学校领导、感谢同学、感谢食堂的师傅、感谢公寓管理员、感谢校园清洁工……并把感恩信件悬挂在校园的过道、走廊。同学们观看后,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响应,有的写班级感恩信,有的制作大横幅。在这样的氛围中,营造了和谐校园,构建了校园文化,使整个校园到处洋溢着感恩的气氛,师生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进行感恩实践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服务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感恩,在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学会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师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师应教育学生把感恩意识化为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首先,在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中,组织学生志愿者把一些孤寡老人接到学校,请校医对他们进行体检。同时,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小区,帮助老弱病残者,用行动和歌声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情,把盲哑学校的学生请进校园,和他们同台演出,向他们捐款、捐书,传递爱的温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感恩活动由校园延伸到社会,起到有效的宣传效果。

  其次,号召学生主动将这种感谢之情化成日常行动。倡议“四个一”:每周打扫一次家里的卫生,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等,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学生志愿者每月走进小区为小区居民服务,帮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间、端茶送水。在这些活动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景、一句句动人心弦的话语、一个个真诚会心的微笑,都成为“感恩”这首主题歌中最强有力的音符。

  最后,学校成立环保活动小组,深入社会,广泛宣传环保,在校园积极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之情。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构建。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激父母,感激朋友,感谢祖国,感谢人民,感慨人生,从而使我们的人生迎来硕果累累的金秋。

  【参考文献】

  《广西中小学校德语读本》,广西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编印

  感恩教育论文范文二:谈如何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一名就读于京城某高校的女大学生,因和父亲闹了点儿别扭,心里有气,而自己的电脑坏了急需用钱修理,就在其居住的村内张贴了5张“借钱启事”,目的是“寒碜寒碜我爸爸”(据《北京晚报》)。

  这篇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报道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案,它揭示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父母恩情的漠视。分析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对于感恩教育的提倡力度不够。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但是,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感恩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他们学会知恩、感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二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造成感恩意识淡漠。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陷于父母溺爱。长大一些,又因为课业负担繁重,父母更加不让他们做任何事情。家里所有的人都以孩子为中心,无限制地满足他们的愿望,没有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什么都看作是应该的,对别人的付出没有任何回应,只顾一味地索取。

  三是家长的“不要求回报”淡化了学生的感恩意识。现在谈到父母的爱,都认为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都持一种讴歌的态度,事实上这并不全对——我们是不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忽视了感恩教育?如果家长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用自己的劳动与付出教育孩子,怎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恩情怀?

  四是部分家长没有做好感恩教育的榜样。对大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还需要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这就是说,必须是用当今社会的感恩行为,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父母却关心不够;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样;也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其他方面却很少过问。可以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学生的道德品质很多与家庭是密不可分的。

  五是完整教育的缺失,必然培养出不完整人格的人。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和老师,以前所未有的功利心态追求分数。一些家长,最关注的仅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对包括道德水平、心理状态、交往能力、情感表达等更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却大大忽略了。

  总之,孩子不懂感恩,问题出在父母和老师等成年人身上。对孩子过度的呵护,超越了爱的边界,无意中也剥夺了孩子的个人权利,剥夺了孩子应该担负的责任。久而久之,孩子责任意识淡薄,也就谈不上感恩了。

  感恩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活在感恩的心态中的人,总是会珍惜生命的,是不会任意地糟蹋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的。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对大学生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引导其形成完善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的感恩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内省”为突破口。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情感。这样,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维持,而是变成学生心灵的自觉要求。

  那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呢?

  第一,要建立平等的互动交流关系。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人是学生工作干部,包括班主任和辅导员,如何能够让感恩教育取得实际效果,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互动交流关系最为关键。上海市德育咨询中心近几年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最想倾吐的对象中,“教师”这一项的得票率总是处于倒数一两位。但在对教师的调查中,有60%的人认为学生愿向自己吐露心事。两者反差之大,令人吃惊。显然,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不愿向他们吐露心声的事实,自以为与学生沟通得不错,这导致了教师不会从根本上去改变与学生交流的现状。

  相比中学时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更强。只有建立起基于平等的互动交流的师生关系,教师、辅导员才能耐心地聆听学生情感的表达,才能培养大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

  第二,大学感恩教育可分为4个实施步骤。一是培养学生对父母感恩。让大学生算一笔账:自己每年要花家里多少钱?新学期开学,让学生给父母或家人写一封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父母对自己的爱及自己该如何回报。要引导学生经常给家中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定期跟家里联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牵挂。要教会学生表达,感恩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句谢谢、一次拥抱、一个电话、一封家书,只要举手之劳,就会让父母非常开心。要教育学生在回家的有限时间中自觉帮助父母做些事,用自己细微的努力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是培养学生对教师感恩。在教师节营造一种感恩的氛围,倡导学生能够亲切问候老师,道一句辛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都会举办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活动,由学生投票,结合教师评价体系,选出10名左右优秀教师。这个活动,不仅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也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情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课前帮老师擦黑板、为老师端上一杯水等,都是值得肯定的尊师行为。

  三是培养学生对同学感恩。和同学生活在一起,经常会得到同学的帮助,无论大事小事,应该养成习惯说声谢谢,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很多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宿舍成为大家朝夕相处的新的集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生病需要照顾这些事情是会经常遇到的,我们利用班集体建设、宿舍建设等环节,提倡学生在同学需要关心的时候,送上温暖和帮助。这种感恩教育虽然细小,但是有效。学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过于计较和苛责别人,只能带给自己紧张的人际关系。我们在宿舍文明建设中向学生渗透宽容的理念,教他们学会以微笑化解纠纷。

  四是培养学生对社会感恩。如果大学生带着一颗冷漠的心灵走出校园踏进社会,又怎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呢?在就业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要教育学生珍惜社会给予的工作,对公司、团队给予的帮助报以感恩的心态。要引导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后有了还款能力时及时按时归还。让大学生带着感恩的心走入社会,是高校德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三,发挥榜样的示范功能。2006年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抓住社会各界全面学习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的契机,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感动北航2005年度人物评选”大型活动,当选的感动人物有倾囊济贫、桃李满天下的院士,有知恩报恩、反哺母校的校友,有情定西藏、报效祖国的毕业生,还有辛勤工作、超越平凡的食堂大师傅等。整个活动过程中注重对人物内在优秀品质和精神的挖掘,注重全体师生的互动参与,让师生从身边感人的事迹中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从内心建立起高尚的荣辱观、道德观。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为社会作贡献。如果通过我们的大学德育能让大学生都成为懂得感恩的人,他们必将努力工作,回报父母,报效国家,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相关文章:

1.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

2.关于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

3.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4.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5.关于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6.关于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118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