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一: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分层教学”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和教学手段,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也符合掌握学习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以及教学与发展理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方法;探索
物理是一门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类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相比语文、数学、英语等工具类学科,物理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适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材施教,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1物理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
1.1物理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仍采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即整个年级所有学生按照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过程,同时按照共同的学习要求统一进行考查测试。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会导致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跟不上”的问题,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在我国全面实现新课改、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的大浪潮下,物理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进。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旨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层次化的教学过程,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1.2物理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物理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旨在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物理分层教学法应具有以下三个原则。其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以人为本”是物理分层教学法的首要原则;其二,主体性原则。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增长知识、提升认知能力的过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物理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指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结合自己的所学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其三,“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改进分层依据。
2分层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分层设定教学目标
分层设定教学目标是物理分层教学法的首要环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教学大纲为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几个层次,逐级增加难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尖子生,可以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增快学习进度;对于中等生,只要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对于学困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其学习能力。
2.2分层进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提升认知能力的主要环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层进行课堂教学,应该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有“合”的环节,也有“分”的环节。首先根据大纲要求进行集体讲授,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分层质疑和分层指导,最后进行集体总结和整理。
2.3分层进行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物理实验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分层进行物理实验是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设定适宜的实验流程和实验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实验目标。例如,在变阻的物理实验中,可以将实验目标设为三个层次,第三层次的学生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连通电路,保证灯泡亮度可以改变;第二层次的学生要能够自主连接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第一层次的学生要在自主设计实验电路的前提下完成实验目标。
2.4分层布置课外作业
分层布置课外作业是分层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外作业。首先,对于尖子生,应该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布置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练习题;对于中等生,布置大纲要求的基本练习题就可以了;对于困难生,可以适当地将难度较大的大题分解为几个连贯的小题,同时提供一些解题的思路。
2.5分层进行考查测试和学习评价
根据学生的层次设置不同层次的考试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避免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带来的学习惰性。教师可以在试卷中设置常规题,提高题和冲刺题,根据学生的层次选择不同层次的考试试题。同时,在学习评价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特点,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并提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逐级指导、循序渐进,促进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3应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时应该注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学习和心理共同健康发展。初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尊心,教师在学生分层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要认识到分层教学法可能会对一部分学生产生消极作用,打击学习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层教学法的初衷和好处,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全面实行“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新课改大浪潮下,逐渐实现教育全面化和公平化是每个基层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物理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旨在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能够促进教育公平,逐渐实现教育公平化。
参考文献:
[1]任昌卫.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2011年03期.
[2]陈高峰.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J].考试周刊,2013年第55期.
[3]刘永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思考[J].学子,2015年05期.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二:初中物理有效性学习探析
摘要: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是学生接触物理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基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学生 有效性 学习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利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升华,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有效性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还有大部分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物理实验不够重视,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略了讲授与实验的结合,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明白物理概念,会做物理题目即可,这种教学思想的形成,促使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课程变为教师讲授实验的模式。这种方法即使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却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在实际中遇到问题会显得束手无策,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除此之外,初中物理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这需要学校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购买,但是由于初中学校的条件有限,导致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被教师忽略,使得物理教学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即使学生能够完成任务,但是收到的教学效果却微乎其微。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获得了相应的重视。初中物理是学生基础物理的初级阶段。因此,对于学生有效性学习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根据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物理与生活实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教学资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有效性学习。例如,在讲解“光”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关于“光”的问题:在照镜子的过程中,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什么?湖面中倒映着树木的影子,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什么?在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和查阅相关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其中的部分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就会得出:在照镜子的过程中,蕴含的是光的反射定理,形成的像是虚像,具有等距、等大的距离;而对于湖面能够倒影出树木的影子,蕴含的是光的折射定理。由此可知,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此进行回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物理实验在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能力以及学习的有效性。将物理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地联系起来,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浮力”的知识过程中,根据浮力的相关概念,应该首先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只有在液体和气体中,浮力才能对物体产生向上托的能力,这个力便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其产生的原因便是物体上方与下方之间产生的压力差。随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引导学生在试验中得到浮力的公式。与此同时,在实验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
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实践不断地分析和探索,尽量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莉.小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有效性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107.
[2]刘小红.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01-101,102.
[3]李秀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1):70-70.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4.初中物理论文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上一篇:初中体育相关论文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教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