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也不断的进行自我创新和观念的准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一
《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摘要:当前微课教学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课堂,深刻影响和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开发和应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提升必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微课;初中地理教学;发展前景;辩证分析
当前,微课教学逐渐在教育活动中兴起。微课是微时代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因其平民化、短小精悍、网络流媒体,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注意力模式等优势,能够满足学习者、教师和资源建设者的需求,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随着微课热的逐渐升温,不少初中地理课教师开始关注和应用微视频手段进行初中地理翻转课堂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一)当前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应用现状
刘赣红、何秋兰在《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中的418份获奖微课作品样本为研究对象,,我们对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得到以下结论:在学段方面,微课较适用于初中学段的教学,而小学、高中学段次之;在学科方面,微课较适用于数学课程的教学,而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物理、生物等课程次之。[1]我们看到,相比之下,虽然该文分析指出,微课较为适合于初中阶段教学,但微课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涵盖程度不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王玉龙、陈奕如对中国微课网中小学微课资源平台进行统计归纳分析也指出:“从该平台微课学科分布来看,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总计为49.4%。可见,传统的主科依然占据了主要比例。”[2]地理学科的微课当前应用状况和资源储备明显不及传统主学科,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地理学科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微课设计时间较短,往往针对一个问题片段和知识点,难以顾及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另外,微课应用偏向传统主学科,以讲解知识点为主,反映了应试教育导向的主要影响。
(二)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当下微课热现象,学术界以“微课”、“翻转课堂”等为主题的论文日渐增多,反映了教育界对微课教学效果的充分重视。在检索大量的相关期刊论文中,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相比之下数量较少,这与当前初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的状况基本一致。一些一线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极具针对性的看法,比如赵春芳老师的“初中地理课堂‘微课程’尝试”(《文理导航》2015年第6期)结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的微视频制作教学过程,感受到微课视频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作用;晋江毓英中学吴健康老师的“基于‘先学后教’模式的地理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思考”(《中学理科园地》2015年第3期)结合国内外研究和本校微课开发应用实际,提出地理微课建设的价值和不足现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指导意义,等等。由上面分析可知,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运用总体上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关网络上建立了一些地理教学视频和平台,其现实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跟踪探究。微课应用于地理教学,涉及到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等各方面的观念互动,必然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初中地理教学的微课应用前景分析
展望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发展未来,我们认为,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微课教学手段的基本特点、微课对地理学科教师的素质要求等方面是认识微课运用于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要关切点。
(一)微课教学与初中生心理世界的高度相适性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网络信息化铺天盖地的时代,人们却越来越钟情于微、短、快、简的信息接收方式,从深层次反映了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海量时代,微课教学的独特性,而这种独到处与初中生的心理更为契合。处于儿童和青年时代的初中学生,意志力和自制力相对欠缺,感性思维多于理性分析,心理接收上更容易亲近微课程的短平快教学方式。很多地理课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传统讲解和练习题目的方式,往往难以凑效,在微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短暂而精致的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等立体方式,其在初中生的心理世界作用效果必然不同。
(二)微课的综合、便捷、立体效果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优越性
相对数学、语文、英语、生物等学科,地理在图片、图表、文字、公式等综合教学方式上更为突出,而微课在这方面完全可以发挥足够的用武之地。例如在地球的公转和自传教学中,以前单靠传统教学手段地球仪等有限手段演示难以立体展示这一教学难点,而现代网络的多维、图像、音频设计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难题。另外,微课的便捷性是传统课堂难以比拟的,如果有一个专业制作的地理微视频或者微幻灯片教学,学生在家、公交车上或者只要手持移动网络设备,就能随时随地的学习,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预习的效果显而易见,微课程提前录制的形式,能够实现“先学后教”。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微课程改变了传统导学的模式,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综合处理后的PPT、录屏、视频制作是微课的典型形式,初中地理教师要在微课程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将素材中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突出,提高初中地理微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重要的地理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现有的素材进行再创作,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特色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将文字转化为视频和图片等等,并在其中插入教学问题,提高初中地理微课程的使用效率。
(三)教师在微课制作中作为传统教学改革的主体
微课教学的应用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制作课件的质量和目标,当前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大环境下,地理微课应充分发挥兼顾知识点和情境启发性教学特点,引发传统教学目标的变革。例如笔者曾以《城市的癌症》为题,制作一堂15分钟的微课视频,从本校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选取宁德城区几处污染严重的工厂、河流和城郊垃圾堆为视频切入点,通过几个微视频和画面的组合,以人体癌症比喻城市污染的严重情况,让同学们在视频中感受触目惊心的城市“癌症”,这样的环境保护微课教学显然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讲解,而是从情境中融入生活环境和社会责任意识,突破单一的应试教学目标。单纯的化整为零的知识点讲授模式,势必限制着微课教学的视野和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在地理微课教学中设法制作融入学生生活,寓教育性、情境性和生动性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地理教学应用的广泛前景。
三、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辩证分析
面对当前微课热的逐渐升温,部分教师对此表达质疑,例如郑小军、张霞在《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一文中指出,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微课没有技术含量,五是认为微课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完全淘汰出局,六是认为微课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3]这些对微课兴起的质疑观点表达了新时期网络新事物与传统教学之间的矛盾关系。针对当前微课热的兴起在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我们认为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除了微课应用学科领域的不平衡状况,中国各类学校初中地理资源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很多农村中小学网络建设硬件配备不够,微课教学难以实施,师资力量条件决定着微课制作的质量。
2.微课教学的切割事实也的确造成了地理学科知识的碎片化问题,所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微课的分点、短小等特征优劣并存,往往也可能导致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存在的投机取巧心理,造成初中地理学科根本核心理念的丧失。
3.当下流行的微课大赛热,往往多出于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操作,重视竞赛结果,评选的是微课制作质量,却难以检验其教学接受效果,有可能本末倒置,造成一定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教育的虚浮之风气。
4.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4]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显然也不在微课教学方式中,以网络信息教学取代教师主体的作用显然是不科学的,教师的言行、形象、品质、学识等永远第一位深刻影响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教学以“人”的世界为中心的地位难以动摇。微课制作虽精美逼真,仍然是虚拟的世界。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讲授、田野调查、合作探究等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完全为微课所取代,二者之间应该成为互补互动的统一关系。纵观中国教育史,从传统私塾、现代学科教育到网络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微课走进课堂,是教学方式革命中的一个小片段,是现代科学技术引发下的必然结果。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必然经历一个不断完善和适应的过程。我们应该以客观辩证的态度分析微课教学的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微课的教学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赣红,何秋兰.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14(8):13
[2]王玉龙,陈奕如.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以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为例[J]北京:中国远程教育,2015(4):57
[3]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成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
[4]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0-211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二
《 初中地理教学引导探析 》
关于教学,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不是教书,而是教人”。我国新课标理念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该是传授知识的讲解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也不是接收知识的被动者,相反恰恰是学习的主要群体”。对教学这些定义,都是最真实而全面的。初中地理教学,应该致力于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学习地理的方法,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不应该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低效率模式。面对处于好奇心较强却又“最难教育”时期的初中生,如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需要大量记忆的地理学科呢?那么就有以下几点要谈:现代教育对死记硬背的方法持反对态度,但记忆在任何学科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空白的像白纸般的知识积累可以学好什么。如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地势第二、三阶梯的界线,七大板块的分布等等学科内的常识性知识。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做铺垫,学科的教育将很难有所进展。我们可以做的,是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达成记忆的最终效果。然而这些记忆的方法却又是因学生而异的,老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没有老师的引导,只会有少数同学会考虑对记忆的方法进行探索,大多数同学还是缺乏这种积极性的。
一、课上高效记忆
学生们只有懂得如何去记住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最终站在学习效率的“金字塔”的顶端。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看似短短的课堂时间,其实是重中之重。下面,我将着重阐述一些引导学生们寻找记忆窍门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紧紧抓住课上得宝贵时机。
1.理解记忆法。
这是一种把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抽象成对自己来说容易记住的内容的一种方式。曾有一位老师这样做:在七大洲辨别的学习中,这位老师把学生们分成七个小组进行讨论,先让他们自行观看七大洲轮廓图,然后想出记住他们的办法。最后他们竟编成这样的口诀:“亚洲南面三半岛,非洲东南一大岛,北美东北最大岛,南美三角几无岛,南极像朵鸡冠花,欧洲海岸最曲折,大洋洲上有驼峰。”且不论韵律,但这样的口诀由大家一起讨论得出,记忆深刻,同时他们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可见一斑。
2.电影图像记忆法。
就像拍照时胶片曝光一样,用人眼对图像的长时间观察对大脑相关区域进行“曝光”,达到记忆效果。有一位老师曾运用过这种图像记忆法: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学习中,让同学们先看分布图两分钟,紧接着闭上眼睛,尽量让图像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这些图像在很多同学的脑海中会像放幻灯片一样出现,没有反映出来也没关系,可以再睁开眼睛“拍”一遍。另外,这个方法在中国地形区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中国气候分布等学习中效果同样非常明显。
3.区域联系总结记忆法。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地理事物也是一样的,想要存在,就必须具备其存在的各种条件。举一位教师的例子,在八年级地理的东北区域学习中,他首先让学生只看地图册,然后让他们根据地图和学过的知识,列出有关东北的所有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相联系的是哪些呢,学生们就会自己摸索。按照这种方式,学生在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就会感觉有章可循。
4.区域对比差异记忆法。
事物之间有互相联系,就注定有差异,所以我们可以依靠地理中知识点的差异进行对比记忆,这也正是地理学独具的特点。在不同区域,如果它的地形、地势、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气候等条件相似度很大,它们会具备相似的区域性特征。但是其他原因也会造成区域之间的明显差别:比如同处黄河流域且纬度也差不多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就有着显著差异。这些特征,就需要在教师引导后,让学生们自行探索,发现这些差异并形成记忆。
二、课后合理温习
当然,课后的及时回顾,对知识印象的加深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作业的布置、评价。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记住课上内容,更好的消化吸收的知识。然而经过长期发展,作业布置本意被扭曲,大量地理作业席卷而来,这些作业不但没能让学生们真正记住什么,反而造成了学生们的兴趣缺失问题。所以让学生减少这样的心理负担,并从这种大量效果不佳的作业中解脱出来是十分必要的,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而不是要每次都布置。但凡布置就一定要有重点,让学生们不仅将知识很好的消化,更要达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效果。对于每次安排的作业,教师也要认真的做作业评价,客观地将学生做作业的优缺点指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同时也能增进师生感情交流,让学生真的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地理。作为教师,不要总是抱着让学生在考试中多拿几分而教学,而是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能力而教学,这样进行下去,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差。
三、地图贯穿始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一定要成为贯穿始终的地理知识载体。在教授地方性区域的知识时,让学生们把知识点或者地理名称落实在地图上,点点相对,环环相扣,经过这样的训练,脑海中知识与地图的印记,会更深刻得留在脑海中。这种图文结合的学习与记忆办法,是初中地理学科的“必需品”,图与文二者缺一不可。总而言之,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老师需要做的不是“告诉”,而是引导,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抓住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在学者的路上越走越远,在理论与实践并存的真理探索中越攀越高。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三
《 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浅谈 》
【摘要】当前,初中地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积极备课,从实际出发,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质量;教学策略
地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习技巧,可以熟练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实际,将生活与知识相结合
初中地理的主要教学内容讲的是气候、国家地区和地形。这些知识贴近生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在学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己生活的地区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并对其变化特点进行分析。例如,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可以快速掌握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增加,教师的教学活动才可以良好展开,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二、从实际出发,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的主要教学内容由地形、气候、国家地理等内容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根据知识的特点,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国家地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世界地图,每个人熟悉一下地球仪。然后再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国家,和拥有相同喜好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查资料,掌握这个国家的地形、气候和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并将所学知识整理出来和同学分享。学在查阅资料和听其他学生讲解的过程对不同国家的地形和气候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提高教学效率。
(二)联合实际展开教学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根据考生内容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通过考试查出不熟悉的知识点,再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案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初中地理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学习成绩下降,教师只能加强试卷练习,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而是应该注重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际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将课外实际运用和课内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这个课堂中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多元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式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初中地理教师在授课前,要合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材的难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这个目标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实现的,目标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其次,这个目标必须有一定的创新余地,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加以创新,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教师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3.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4.学会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并能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5.通过师生演示地球运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通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判断能力和读图能力。这六个教学目标设置合理。前四个目标既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又要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支撑所学知识。后两个教学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堂语言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讲授课本知识,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课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生趣活泼的教学语言,研究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气候多样和季风显著这个章节时,讲到南北气温的差异。教师可以跟所在地区的气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南方的教师可以跟学生说:“老师有一个朋友是杭州人,有一天他说今天3度好冷,山东人笑了:我们这零下3度。北京人也笑了:我们这零下13度。黑龙江人听到哈哈大笑:我们这零下23度。你们猜老师的朋友说了什么呢?他听完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学生听完,可以深刻的理解到南北气温巨大的差异。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四、总结
初中地理是和我们生活最为接近的应用型学科,如何从实际出发,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是每个地理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用贴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韩菲菲.基于实际,联系生活———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好家长,2014(47)
[2]杨铭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
[3]吴瑜.打造高效课堂感受地理魅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4)
有关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推荐:
5.初中地理教育论文
6.中学地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