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论文发表
幼儿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人,所以重视幼儿教育工作,使其在幼年时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必将为我国未来的建设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人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幼儿教育的论文发表篇1
谈蒙氏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品格养成中的运用
摘要:蒙台梭利教育(简称蒙氏教育)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将儿童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优良品格。通过有准备的教学环境发挥教师启发和引导作用协助孩子的自我发展,发挥儿童自身的巨大潜能和创造力,形成和培养孩子的健全品格,蒙氏教育的教学法精髓在于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培养幼儿喜欢上学、热爱学习的态度。孩子在不断的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和参与运用蒙氏教学内容,懂得尊重别人、学会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从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从而创新和建构完善的品格。从小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品格习惯,不仅是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因此在幼儿园实施品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蒙氏教育;幼儿教育;品格;思考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3岁看小,7岁看老”,也就是说幼儿时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3岁--7岁这个阶段养成的品格会影响和跟随人的一生。《狼孩》的故事人尽皆知,当狼孩刚刚被人们发现的时候,不喜欢与人接触,喜欢用牙撕开吃生肉,走路和跑步时手脚并用,不会语言,只会像狼一样嚎叫,就是因为在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与狼生活养成了狼的生活习惯。为了帮助狼孩适应了人类生活,用了两年学会简单会话,用五、六年的时间学会走路,但跑的时候还会手脚并用,直到死也没像健全人一样说话,《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幼儿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心理及品格教育的重要。蒙氏教育以其以幼儿为中心利用预设教育环境教育为特色,培养孩子健全品格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值得让我们借鉴和思考。
1.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念
1.1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MariaMontessori)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培养孩子专注度、秩序感、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等多方面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数学教育、感官教育、语文教育、文化教育五个方面内容。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以训练,以培养其良好习性和独立自主的人格;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等感官教育结合感官教具培养孩子对感官的敏锐;数学教育通过由少至多量的比较然后引入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操作,从而介入四则的运算的数学基础;语文教学方面强调拼音、笔顺语言表达等母语教学,同时培养英语入门教育;文化教育方面在蒙氏教室配备了植物、动物、天文、地理、历史、地质等玩教具教孩子学习怎样照顾动植物、认识自然、了解环境和宇宙万物的奥秘。
1.2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特点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特点是以儿童为主、注重完全人格的培养、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提供充分的教具、不“教”的教育、把握敏感期的学习、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等特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专门为孩子打造一个可以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儿童世界”。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注重教师的启发式引导教学。在教学中提供充分的教具进行教室分区的环境情景教学,蒙氏教室是缩小版社会的雏形,孩子通过学习如何分享和学会知识技巧并懂得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和如何领导别人。通过学习动作、感觉、语言、技能和道德发展等,使儿童形成一个身心统一、品行自律、心智平衡的独立人格。认为儿童具有无限的潜能,其生命的最终发展是走向独立,应着重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品格。教学中通过具体的练习如五官感觉练习、生活基本能力练习、智能练习等方式来形成健全的人格基础。
2.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念培养幼儿人格的思考
2.1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形成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儿园是是幼儿通过班级形式组成的“儿童之家”,幼儿园内教学布置按日常生活区、感官区、美术区、语言区、数学区、自然区、情景游戏区等不同功能组成的“区角教育”又仿佛儿童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儿童社会”通过创设了温馨舒适和优美和谐的“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敢做、敢说、敢想,表现出较强的独立自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让幼儿通过自我校正和自我学习,体验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孩子是老师的影子,要塑造幼儿的品格意识首先要塑造教师的品格意识和提高教师的品格素质,这样才能让儿童通过对良好品格教育的模仿最终形成内化。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有高尚的品格和广博的知识,还要善于去发现和创造,要不断的根据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去发现和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设施和活动材料。积极为幼儿的成长创设良好教学环境,促进幼儿的优秀品格塑造和身心和谐优化发展。
2.2家庭教育和家园同步教育对幼儿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儿不好的习惯和毛病往往是因为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溺爱和宠爱造成,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一些孩子在引起争执时经常会说“妈妈就是这样说的”、“爸爸也是这样做的”或者“老师告诉这样的做的”充分说明家长和老师行为、语言的导向作用。作为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对待孩子不要过度保护、溺爱娇纵和包办代替等行为。幼儿园在课上要求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的优秀品格教育,幼儿会通过学校的蒙氏教育学习和体验回到家庭就会自觉地实践、模仿和情景再现。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还要大胆而耐心地给孩子机会“自己做”,并成功地引导孩子“如何去做”。做到家园同步相得益彰,并鼓励幼儿让幼儿懂得沟通、交流、分享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参考文献:
[1]袁梅.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体系理论精髓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4,03:135-140.
[2]李云秋,王园齐.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蒙氏生活教育内容的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2014,07:82-84.
幼儿教育的论文发表篇2
浅谈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初中的教育形式,需要教师立足于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在日常教育中常应用童话故事教育形式,实践证明童话故事教育效果显著,幼儿们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性,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需要在教育中不断挖掘、完善、探索,进而发挥童话故事教育的魅力。对此,笔者根据教育经验,就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魅力,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童话故事;幼儿教育;魅力
每一个幼儿的心中都有一个童话梦,每一个童话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他们。其实,童话故事的魅力不只是有一定的故事趣味性,更多的是童话故事流传于民间儿童故事,将童话故事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今后成长具有帮助性作用,其魅力也是无限的。
1童话故事特点
1.1激发想象力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将其担忧、内疚、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的表达出来,童话故事犹如梦一样,帮助幼儿宣泄不安、恐惧、仇恨等情感。童话故事中充满着神奇色彩,深深的吸引着幼儿。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圣诞夜中,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香喷喷的烤鸭;擦亮了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第三根火柴看见了外婆。故事情节中有着详细的描述,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这也正是童话故事中的魅力体现,引发幼儿想象。
1.2故事内容单纯简洁
童话故事中故事情节内容跌宕起伏、人物角色性格鲜明,故事内容单纯简洁,例如:《白雪公主》故事中,白雪公主性格温柔、美丽善良;纯洁;王后性格毒恶、残忍,想用毒苹果毒死白雪公主。这个童话塑造了一个女孩“美丽极致”,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特点;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另一种极致,王后“对外在美”疯狂追求导致的迫害,但最终有了圆满结局,“白雪公主的美和形象走向永恒。”
1.3具有教育意义
童话故事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将其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思想意识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童话故事富有生活经验、思想启发、智慧创造、优良美德等,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
2经典童话故事内容划分
2.1动物故事
童话故事中一些动物故事主要以动物状态、动物性格塑造、特点等描写。在童话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中,一天狐狸跟其他小动物说能拔掉老虎的牙,因为老虎吃了狐狸送来的糖,它从来没有吃过糖,在睡觉时嘴里也含着糖,所以在半夜里老虎牙痛时请求医生拔掉牙齿,但是医生说:我害怕不敢拔掉你的牙。于是,狐狸拔掉了老虎的牙。将其应用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形象的动物描写,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2精灵故事
精灵类的童话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故事类型。通常描写为:动物成了精、有了形,但是动物的天性依然没有改变。这种精灵类的故事,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鼓励幼儿英勇、善良、大胆,勇于与敌人作斗争、识破敌人的狡猾等。例如:《小红帽与狼外婆》故事中,狼伪装成为外婆,吃了小红帽,将外婆与小红帽吃在肚子中,猎人经过外婆的房子,于是,发现了狼,将外婆与小红帽救出来,把狼扔到井里。
2.3魔法故事
童话故事中的魔法故事,多数将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神化。例如:《睡美人》中,国王和王后邀请了12个巫师,留下一个没有邀请,在宴会结束后,巫师们送给孩子美德、美貌、富有等,这时,那个没有被邀请的巫师走了进来,因为没有被邀请所以非常愤怒,她献上了恶毒的咒语,从此以后,国王的女儿一直昏睡,一睡就是一百年,故事中将巫师的的人物角色神化。
2.4人物童话
顾名思义,人物童话中人物为线索,贯穿故事始终,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幻想性。人物童话中多数是幼儿自己的故事,通俗易懂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寓言性、例如:《小男孩与蝎子》故事中,引导幼儿要学会分清好人与坏人,区别的对待。
3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魅力
在幼儿教育中,相对于大道理说教,运用童话故事引导幼儿,效果更为显著,对幼儿的帮助意义更大。幼儿通过童话故事能够明白一些生活道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这也是童话故事中的魅力体现,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3.1教育魅力———吸引幼儿注意力
据调查显示,通常情况下,幼儿的注意力只有5~10分钟,但是在日常教育中教学时间不只有10分钟,这无疑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但是应用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幼儿普遍没有较高的兴趣和注意力。在一次教育中,笔者发现幼儿没有较高的参与性,因此转变了教学形式,于是拍拍手说:小朋友们,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这时发现孩子们就像被东西吸引了一样,异口同声的说“想听”。孩子们被童话故事所吸引,纷纷坐在一起认真的听着故事。由此可见,童话故事中能够极大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2教育魅力———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阶段,其思想意识、语言表达等正在形成阶段。在该阶段教师需要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为今后成长奠定基础。但是怎样在教育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认为:童话故事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故事中,引导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是在故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老虎为什么会牙痛”等问题,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空间,进而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童话故事魅力的间接体现。例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每天会有晨读活动,通过故事分享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此外,定期安排幼儿通过“快乐故事小舞台”展示自己,使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3教育魅力———教育道德意识
幼儿阶段,是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人格是一种文化素质的体现,是社会所弘扬的。这还需要教师从启蒙阶段培养。例如:通过《渔夫和鱼》的故事中,教师引导幼儿知恩图报是美好的品德,但是贪婪是不对的,我们要懂得知足。例如:在园中,定期组织同一年龄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学期末举办故事表演活动,并邀请家长观摩故事情景剧表演,使幼儿在故事扮演中得到有效的思想意识引导。4结论幼儿教育中童话故事的魅力是无限大的,这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童话故事中给了孩子们美好的憧憬,给了孩子力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帮助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霏鲁热•普拉提.幼儿文学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语文建设,2016(6).
[2]牟眺眺.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