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新经济学 > 关于区域经济的论文

关于区域经济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关于区域经济的论文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区域经济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区域经济的论文范文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研究

  摘要: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一当前的热点问题,文章旨在构建二者之间的 统一性互动框架,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从区域性层面,基于系统性视角,并考虑到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E-C-F互动框架,包括了区域金融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三个部分。基于区域金融子系统具有内外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也构成了两个层次,即外层的模式互动,内层的结构依赖和协调机制。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

  前言: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Rnymond W.Goldsmith,Gur-ley.J.G和Shaw,E.S.,Ronaldl.Mckinnon等为代表的金融发展理论创立以来,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就一直是学术界和执政者关心的热点,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针对不同的数据也得出了诸多不同的结论。当前的大量研究表明区域金融和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联,但是文献多专注于二者之间的某一侧面展开,例如或者关注于银行的作用、或者关注金融的深化程度;另外当前研究多注重宏观经济层面,而对于区域性的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还需更深入的研究;再者当前对于二者之间的关联大都关注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对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促进研究不多。所以本文将从系统性的角度,从区域性层面,全面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加入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关系,从而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模型。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E-C-F互动框架模型

  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等在经济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区域经济及其金融体系这一自组织系统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内部构件间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为金融行业科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和突变论组成,大致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的形成、演化与消亡的规律,为研究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的机制和规律、描述其运行状态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中,区域经济应从其特定突变项目努力从事物的横向和纵向的关联上去发掘和拓展突变项目的积极效果。协同学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经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发展具有自主性,保证区域经济各系统的开放性,通过人为控制发挥其子系统作用的最大化,使自组织效果达到最佳。系统理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为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提供了整体视角,为正确认识协调发展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性质,制定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既是传统观念在现代经验下的一种新应用,更是源自近些年来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等在经济领域的深入发展。协调发展理论出现的宏观背景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部门差距、行业差距等不断的拉大,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相容度。因为和谐相容度不仅与人们绝对收入水平相关,更取决于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程度。微观的理论背景为当前全球化促进的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所面临的资源稀缺程度加重、环境不确定性提高、企业成员的主体意识与企业价值观的背离不时加剧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与资金紧密相连的金融业的发展,而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科学优化方法下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将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看成两个开放的子系统,即区域经济子系统(以字母E代替)、区域金融子系统(以字母F代替),根据现有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分析,便可构建金融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发展(Coordination,以字 母C代替)之间的互动模型。

  (一)区域经济子系统根据现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可以从经济增长、经济依附和经济协同三个维度来讨论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发展。一般来说,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分析。这一认识习惯放大到区域层面,就形成了认识区域经济与各种资源(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关系的和谐理论、认识区域间(落后区域与发达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依附理论、认识区域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的增长理论三种基本理论。同时,如同人的发展一样,一方面区域需要相应要素配置、学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与竞争实现不 断地发展,这就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只是形成相应竞争能力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而发展区域竞争能力,又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增长理论、和谐理论、依附理论以各自的协调演进结果可以与金融子系统之间产生多阶段互动作用。

  (二)区域金融子系统

  金融发展理论的实质是研究货币和其他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E.S.肖在“金融深化理论”指出金融深化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动态发展,一是金融增长,即金融规模不断扩大,该层次可以用指标M2/GNP(当讨论区域层次时,文献中常用GDP代替GNP)或金融相关比率(FIR)来衡量;二是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不断优化;三是金融市场机制或市场秩序的逐步健全,金融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优化配置。这三个层次的金融深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区域金融是外延上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区域之间的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区域金融体系。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才能实现,二者之间密不可分,但从外延上,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并不完全重合,区域金融有着不同于区域经济的独立构成因素,而区域金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构成了区域金融分析的核心问题。

  区域金融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四个差异,即空间上的差异、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差异、吸纳与辐射功能差异、环境差异(包括政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政府对金融体系政策上的各种限制,导致了利率和汇率发生扭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和外汇供求。再者,Hellman等的“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政策会影响租金在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分配,并通过租金机会的创造,调动金融企业、生产企业和居民等各个部门的生产、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为银行体系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新的市场进行储蓄动员,从而促进金融深化。所以需要将政府的金融政策导向纳入E-C-F互动模型中区域金融子系统框架中,以研究地方政府相关金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所以在区域金融子系统框架中,将从外层和内层两个层次进行研究:外层:金融发展是第一层次的内容,因为从外层的宏观角度来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研究金融的发展水平。

  金融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相关比率是由一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于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罗纳德·麦金农和E.S.肖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也认为金融发展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且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是影响一国或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二代麦金农和肖学派的代表人物Boot和Thakor(1997)从经济的生产方面考察,认为组成金融市场的当事人把钱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把所吸收的存款贷放出去,从而为生产者提供资金,在金融机构中,当事人进行合作并协调其针对生产者的行动。

  格林·伍德和史密斯(1997)在模型中指出,金融市场的固定运行成本或参与成本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即在金融市场的形成上存在着门槛效应(threshold effect),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由于其收入和财富达到了“门槛”的临界值,才会有动机去利用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有能力支付参与成本的人数才较多,交易次数才较多,金融市场才得以形成。内层:自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以《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以来,金融理论便致力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金融发展就被看做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由此可以引入金融发展的第二个层次,即从内层的微观角度,金融系统包含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协调两个方面的内容。金融结构,即金融的组成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人们一般从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和利率结构三个方面来概括金融结构。

  金融体系结构指各种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金融机构内部的组织状况。金融工具结构指在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如现金、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所使用的范围和在金融交易量中所占的比重。利率结构指金融商品价格的构成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种金融工具的质量、收益和期限的组合。另外还包括其他的金融结构,例如金融业务活动结构,包括各种金融业务所占的比重、覆盖的范围、货币结构、信用结构、信贷结构等;金融市场结构包括票据市场、长短期金融市场、外汇黄金市场等;金融从业人员结构,如从业人员的数量、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年龄构成等。一国金融结构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是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金融是货币资金的借贷和融通,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金融业务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对金融提出新的要求,促使金融结构从简单向复杂发展。但是,金融结构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决定于经济,它对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也有强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一定的金融结构是商品经济顺畅运行的条件和促进因素,合理的金融结构可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金融协调中又包括金融的地域发展协调与政府的干预协调两部分,即金融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和政府金融政策。而将金融的地域分布和政府金融政策单独分离出来,一方面是因为为了从地区间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角度出发,从空间角度讨论金融发展系统的内部互动,从而更加清晰的揭示区域间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考虑到第二代和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始终把政府干预与否作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过度的干预会导致“金融抑制”,而过分的放任自流,也会失去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约束”作用。

  (三)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

  根据协同论,系统由于开放性和自组织特性,总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中,先转变为具有空间结构的状态,即从不同的初始点出发进入固定的“吸引子”状态;而当控制参量继续增大到第二个临界值,原先不动点的结构失衡,进入时空的周期稳定结构,原来的不动点“吸引子”状态也转变为时间周期结构的吸引子,即“极限环”。由此可以肯定系统的协调性也不是单一的静态的协调,而是一种由静态协调到动态协调的发展过程,所以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的。在外界影响因素作用不是很大时,某系统处于一种空间静态平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此时的系统是一个与外界不交换能量(或者交换很少可以忽略)的封闭系统,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固定或者几乎固定的,是一种强关联性(比如稳定的线性关系、变化不大的关联程度等等)。随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外界影响和系统自身的组织作用,将使系统(为开放式系统)朝着时空稳定系统发展,此时系统随着时间周期性变化,那么影响程度也不再是静态的单一的,而是周期性变化的,所以需要从“动态”角度来度量其相互影响,即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周期变化。E.S.肖认为,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制能够将储蓄资金有效地动员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性投资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良好的经济同样也可通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活动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由此形成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外兴起的经验研究,验证了金融发展确实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而且明确区分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以及决定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的制度因素。学者们还通过大量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对于区域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单方向的促进作用,即金融发展是原因,经济增长是结果;也有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也同时能够促进地区的金融业发展,二者具有互动关系。

  还有实证结论证明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金融部门不发达时,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所起的作用;而在金融部门发达时,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所起的作用则要大于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所起的作用。

  所以E-C-F模型中,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者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联。外层的金融发展而言,可以从金融发展模式角度来分析金融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在E-C-F框架中将金融发展的整体内容与经济子系统之间互动关系称之为“模式互动”。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是决定于和服务于实物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正在于融通不同主体的资金供需,即一方面从资金富余方动员资金,另一方面,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资金配置到资金的需求者手中。经济135发展过程中,金融体制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是新的金融市场组织、金融工具不断被创造出来,如银行、股市和各种金融资产。金融市场演化的内在规律是,顺应实物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把资本配置到在特定发展阶段最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活动中去,金融发展模式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所以金融体系的模式选择一定要服从于实物经济中优势产业部门发展的需要。E-C-F框架的内层包含金融结构和金融协调两部分,所以该层与经济子系统构成的互动机制也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金融结构与经济子系统的互动关系,本文称之为“结构依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其金融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系统在金融服务行业中占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中股票市场等在金融服务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增长的动力也随之改变,所以金融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也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而不同。

  由于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差异,使得实体经济的内在特点和融资方式产生本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金融结构的差异内生决定于实体经济的特性。其次是金融协调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将之称为“协调机制”。协调机制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和政府金融政策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金融资源的地域分布是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因素,金融资源的地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也同样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需求引导的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发展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不同的实体经济发展阶段对金融资源的利用程度也不同,所以需要有不同发展程度、不同需求层次和供给能力的金融服务体系与之对应。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实践中产生过重要影响,提出政府金融政策会产生金融抑制,并提出了各种以促进金融深化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政策主张。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在金融体系比较落后的经济中,政府应当在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合适的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获取剩余利润的机会,以推动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政府的干预应当具有选择性,且为动态的,不同的金融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金融政策导向。

  二、总结

  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区域性层面研究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并考虑到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因素,以系统化的视角给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金融的E-C-F互动框架,框架包括区域经济子系统、区域金融子系统、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三个部分。考虑到内部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子系统可以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地区间协调水平、产业间协调水平和经济系统各要素的关系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基于现有相关理论分析,区域金融子系统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即外层的金融发展和内层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协调;基于此,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也分为两个层次,即外层的模式互动,内层的结构依赖和协调机制。该框架的构建为研究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联提供了清晰合理的模型基础。

  参考文献:

  [1]King R G,Levine R.Finance,Entrepreneurship,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3).

  [2]Alex T W.Finance and Growth:a Critical Survey[C].Centre forDynamic Macroe conomic Analysis Working Paper,2006.

  [3]Trew A.Efficiency,Depth and Growth:Quantitative Implications of Finance and Growth Theory[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8,30

  [4]Odhiambo N M.Financial Depth,Saving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Kenya:A Dynamic Causal Linkage[J].Economic Modelling,2008,(25).

  [5]Levine R.Finance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C].NBERWorking Paper,2004.

  [6]Yang Y Y,Hoon M.Do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use Econom-ic Growth?Implication for Policy in Korea[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8,30.

  [7]Iftedhar H,Paul W,Mingming Z.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Nan-cial Deepening and Economic[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9,33.

  [8]Greenwood J,Smith B D.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ment,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7,21(1).

  [9]Abu-Bader S,Abu-Qarn A 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The Egyptian Experience[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8,(30).

  [10]Ergungor O E.Financial System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Structure Matte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Finance,2008,(17).

  [11]Allen F,Qian J,Qian M.Law,Finance,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1).

  [12]Yao Y,Yueh L.Law,Finance,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 Introduction[J].World Development,2009,37(4).

  [13]Hasan I,Koetter M,Wedow M.Regional Growth and Finance in Europe:Is There a Quality Effect of Bank Efficienc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9,33(8).

  [14]胥嘉国.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8(6).

  [15]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10).

  [16]马正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效应,时变趋势及发展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7,(11).

  [17]任碧云.货币、资金与经济协调运行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8]庄亚明,李晏墅,李金生,杨浩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6).

  [19]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关于区域经济的论文范文二:区域管理学论文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一. 什么是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

  第一,是资源禀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

  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

  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三.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

  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几大类

  1.自然禀赋差异因素

  2.社会环境差异因素

  3.经济差异因素

  4.决策差异因素

  5.极化因素

  四.区域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区域差异的积极作用

  1.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

  2.发达地区先发展起来,不仅积累了大量经济财富,而且创造了地区工业化的丰富经验,从而对落后地区产生一种示范、激励和传导效应。

  3.经济发展的地区落差,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使全面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二)区域差异扩大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引发和加剧社会矛盾。

  3.不利国民素质的提高。

  五.区域经济的适度非平衡协调发展

  (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适度非均衡协调发展,即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这既是区域发展的战略模式的最佳选择,又是缩小东西差距的现实途径。

  (二)区域经济适度非平衡协调发展的对策

  1.在开发落后地区的同时, 不可忽视发达地区的发展。

  2.加快落后地区的改革开放进程,在改革开放中求生存、求发展。

  3.加快跨区域的交通干线建设。

  4.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充实和完善区域经济政策。

  六.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或战略的一种理论 , 在发展经济学中称之为平衡增长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得到发展,以此来彻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理论按照平衡增长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在他的《东欧和东南欧 国家工业化问题》著名论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障碍就是资本形成不足,但是由于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不可分性(需求互补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一笔投资的最低限度数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他主张实行 “大推进”战略,也就是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才能使这些工业部门发展起来,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同时他认为,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剩,必须在投资时按同一投资率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投资,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工业部门之间按比例协调、均衡发展,使产品的生产和需求达到平衡。

  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1953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是因为它穷,即收入太低,这样就形成一个“低收入一一储蓄能力小一一资本缺乏一一低生产率一一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他主张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但他并不认为各部门都按同一比率发展,而是主张按不同比率投资和发展各部门的生产,投资的比率应该应当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人弹性的大小来确定。

  3.“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1959 年,斯特里顿在《不平衡增长》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介于前面两种理论之间、并综合了前两种理论特点的平衡增长理论,被称为“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因为这种理论一方面强调扩大投资规模对于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与需求方面的互补性的重要作用,也强调取得各经济部门之间平衡增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既主张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例全面发展,实现平衡增长,也主张在达到平衡增长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各个部门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来安排不同的投资率和增长比例,通过个别部门的优先发展和快速增长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梗阻问题,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按适当的比例平衡增长。

  另外,比较重要的均衡发展理论还有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和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赖宾斯坦认为要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纳尔森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增长”的概念最早是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针对当时很有影响的平衡增长理论提出的,其理论也称之为不平衡增长理论。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如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和廖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此外,比较重要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还有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和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1.佩鲁的发展极理论。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发展极”概念和理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增长极”是一些英美学者在对“发展极”做了补充和发展之后提出的。佩鲁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2.廖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1957年,廖尔达尔在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并且利用“扩散效应”(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和“回流效应(回波效应)”(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两个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又采取适当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与落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主张。

  3.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1958年,赫希曼在他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赫希曼用一个关于“社会分摊资本 ”(简称“社会资本”)和“直接性生产活动”之间关系的模型来说明这个原理,其中“社会分摊资本”是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种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慢且低、投资效率低而受益面广;而“直接性生产活动”是指直接投资于工业、农业等产业部门中并能迅速见效,直接增加严出和收益的投资行为,投资集中、周期短、收益快、投资效率高。通过分析,他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活动的部门,而且应当优先选择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的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二是“联系效应”理论。该理论可以解决怎样选择、按照什么标准选择引致投资最大的部门的问题。赫希曼认为联系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这种效应可以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 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应该是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也就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这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4.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

  中心——外围理论首先是由劳尔·普雷维什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中心——外围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60年代,弗里德曼在其论文《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中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他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但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创新起源于区域内少数的变革中心(核心区),并由这些中心自上而下、由里向外地朝创新潜能较低的地区(外围区)扩散。在核心区与外国区的关系中,前者处于支配地位而后者处于依附地位,核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和生产效应等六种反馈机制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地位。因此,区域发展过程表现为不平衡发展,核心区的增长会扩大它与外围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但他同时认为,在核心区把自己的机构扩展到外围区的过程中,核心区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丧失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从而导致新的核心区在外围出现。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循环说飞他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1966年,汤普森在《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且一个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段,不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梯度理论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简称,是在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而且产业和技术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散和转移。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1965年,威廉姆逊在其发表的《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提出了倒“U”型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而且将时序问题引人到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逾越的阶段,但由此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

  七.参考文献

  吴传匀《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

  王梦奎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 陈栋生《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刘树成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程选主编:《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9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