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巩固,有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持个体心身健康,有助于建立和谐世界。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1

  试谈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健全人格

  摘要】人格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当代大学生人格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但部分学生人格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针对大学生人格现状,分析了我国传统“理想人格”内容对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提出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用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熏陶、影响、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而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人格塑造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理想。近代蔡元培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说明我国历来有注重人格培养的传统。在当代,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多元利益的驱动,教会那些一脸迷惑、尚显稚嫩的大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尤其成为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人格”是这样解释的: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②人的道德品质;③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可以看出,“人格”包括内在的以性格、气质、能力为特征的“心理人格”;与个人的尊严、道德品质相关的“道德人格”;也包括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法律人格”。人格的形成和改善与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当前,加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熏陶、影响学生,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他们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内容。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学生人格的陶冶和养成,历史上对理想人格的描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崇尚“君子”人格。《论语》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说法,是对君子人格胸襟的最好写照。君子人格倡导一种“贤人”精神。例如,在个人修养方面,主张要修身养性,要具有厚德载物的谦虚、明厚精神,还要有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人格气节。在社会角色方面,则包括“大公无私”、“言必信、行必果”的交往原则;讲究道义的处事之道等,这些一直就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1.2注重“社会群体”意识。儒家在论述理想人格时,强调了既然个人不可避免地与群体相联系,就必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因此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强调应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确定应如何对待别人,应以他人、群体为出发点和归宿。高度重视群体而忽视个体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侧面。

  1.3倡导胸怀天下的爱国意识。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不仅注重人的内心修养,而且鼓励人在社会中有所作为。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方案,明确地把“修身”与“平天下”联系在一起,把塑造人格与建功立业同时作为人生的目标,并且把维护人格尊严的内在要求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相结合,把个体独立人格中的自强刚健精神锻造成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和群起奋进的民族精神。

  1.4关注“人本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所以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教化。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在强调尊重他人价值的同时也鼓励实现自身的价值。

  1.5强调“和谐”的人生目标。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犹不及”的行事和谐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对自然的认同和遵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理想人格的终极目标。

  2.大学生人格现状。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人格状况的主流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观念受到新形势的强烈冲击,当代大学生在道德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2.1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

  主要反映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多表现出务实、功利的一面,道德责任意识与义务观念相对薄弱,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例如大多数大学生赞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过多强调个体的权利,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只看到别人为“我”做了什么,而不愿去想“我”应该为别人做些什么,背离了我国向来崇尚整体利益、崇尚重义轻利等传统道德。

  2.2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失。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生活和成长起来的一代。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社会上逐利口号的喧嚣、金钱欲望的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以假充真的虚伪现象在大学生中时有所见: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假证书、假荣誉有泛滥之势,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受到冲击。

  2.3大学生在道德自律等方面存在不足。

  当代的大学生们,比旧时代的学子拥有更宽的视野,更高深的知识。但基本的文明素质与学识并非成正比。大学生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乱扔果皮、纸屑;口出秽言,举止不雅;践踏墙面,损坏桌椅……。大学生虽然学识高、学历高,但基本社会文明公德水平有待提高。

  2.4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生活抑郁感增多。

  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更多学生提供上学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经济、就业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的校园中,对家长和学校的依赖性较强,对社会了解很少,常常难以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以及自身应采取的方式,难以对周围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难以正确地处理复杂的社会情况,有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稍受挫折,便以一种不严肃的态度面对生活,把一切视为无所谓,精神陷入萎靡状态。

  2.5大学生法律等社会常识欠缺。

  当问到大学生“你对我国的宪法了解程度”时,真正了解的却很少,许多学生仅仅“知道一些”,仅有“模糊的概念”。此外,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还表现在学生对自己享有的权利尚不完全明确,对自身权利的保护不足。

  3.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理想人格具有现实的普遍可塑性,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肯定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者的内在因素。然后又强调“学而后可以成圣”,告诉我们要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与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它蕴含的丰富的理想人格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现代意义与价值。

  3.1继承传统的“君子”理想,提高自身修养。

  首先,利用“君子”理想帮助学生建立诚信观念。教育学生言行相符,无信不立,遵交友之“道”。其次,利用“君子”人格培养学生“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崇高气节。这种祟尚气节、讲究节操的人格精神乃是支持大学生抵御外界诱惑,自尊、自立的重要精神支柱,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第三,利用“君子”人格培育学生“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执著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历来就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竞争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有助于青年人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成为蓬勃向上、不断进取,敢于面对生活、面对困境的人。

  3.2用“天人合一”的理念引导学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我们应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爱人”、“和合”之道,培养学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仁爱之心,摒弃冷漠,真诚对人,学会宽容,怀着博爱的心和宽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人,对不幸者、弱者给予关心和帮助。在社会活动中还要富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还可以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我们从道德伦理的高度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自觉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3.3发扬“为国分忧”、“心系祖国”的爱国主义传统。

  家国同构的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颂扬的人格精神的重点,是几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屈原的以死明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真挚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体现。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国家独立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民族的浩然正气,是塑造当代大学生高尚情操、美好品行的精神财富。

  3.4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

  传统的人格理想,代表的是一种追求、一种激励、一种对自我的超越。它在处世原则中的积极成分,对于市场经济下过分个人化、实利化、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可以起到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化解的作用。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矫正学生的不合理认知,减少由于个人行为与传统文化道德相悖而造成的内心冲突,使学生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包括开阔的胸襟以及宽容、豁达、高尚的精神境界;平和的心态;自我与自然统一的健康心理等;最终实现各种心理要素协调发展的目标。

  3.5从人本主义出发,培养学生法律观念。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念,首先要认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是有独立价值的存在,是不隶属于任何人的独立的存在者;并且,必须将他人也作为这种主体人来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文化的背景,为当代青年精神资源注入新的营养。当人们把一定的法律规范同人生观、价值观联系起来时,对于法律规范就会理解得更深刻,遵守得更自觉,道德观念也更加坚定。因此,在人格教育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利用他们业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道德自律意识来支持他们的守法观念。使学生有较强的法律、道德意识,有社会良心。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漫长的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凭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厚德载物的集体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充分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其成为健全人格形成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周璇璇.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65~67

  2 赵行良著.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

  3 姜林祥主编.儒学与社会现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

  4 龙佳解著.中国人文主义新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1.5

  5 刘秀珍.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214~216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2

  浅谈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和谐”思想入手,深刻阐述了弘扬传统文化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巩固,有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持个体心身健康,有助于建立和谐世界。作者还进一步剖析了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和谐发展,应着重把握的重点及必须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社会;重大意义;重点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文明成果,其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众多方面,但最为丰富的是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可以说,“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中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厚,要由己推人,从而创造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环境。墨子要求“兼爱”,“爱无差”,也是要求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对待别人不显露出谁厚谁薄,摒弃战争、撕杀和相互残害,形成一个和谐共处,互为关爱的大氛围。

  (二)强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政治和谐。孟子主张“以仁施政”,要求统治者对老百姓要宽厚、仁慈。《礼记.中庸》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对政治和谐所作出的具体化、完整化的描述。老子《道德经》中贯串全文的“无为”思想也包含了政治和谐的主张。“无为”主要是要求统治者顺应民心,应从百姓之心为心,不用繁苛的法令,繁重的劳役去干涉、折腾人民。其二,经济和谐。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即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儒家尤其反对“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其三,文化和谐。从先秦诸子百家始,经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至清代朴学,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各种学派与民间信仰交流融合成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以儒治国、以道养身、以佛养心”,正是文化和谐的体现。

  (三)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归宿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标准,以尊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基本准则。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众生是平等的,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中国传统文化还注意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用于“王道政治”的需要。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治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治”。

  (四)强调个体身心的和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的方式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个体的身心和谐。道家也主张以谦让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说,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狭隘,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究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状态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五)强调国家之间的和谐。

  儒家的理想就是“天下”。《礼记》中“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说的就是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论语》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以文德感化外邦。这实际上就是主张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包含着深刻的和谐世界思想。

  中华民族自先秦以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个人自身的身心诸方面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共存共生、互济双赢的观念学说与行为方式,虽然带有历史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精神。

  二、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防患于未然,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胡锦涛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举措。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一)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巩固,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和谐社会的形成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一切不和谐的问题的关键。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证明是发展生产力的最有效手段。但市场本身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和消极因素,容易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信用、欺骗欺诈、两极分化等现象,这些都是社会和谐的腐蚀剂和社会矛盾的催化剂。中国和谐文化强调“君子聚财,取之有道”,强调“以义制利”、“舍生取义”,强调“讲信修睦”、“诚信待人”,强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强调“互惠互利”、“和气生财”,等等。无疑与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重诺守信”、“诚信交易”等是相吻合的。弘扬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防止市场的负面效应,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利益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建设美好家园,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还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我国经济生活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短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大量存在,从面损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珍爱自然、欣赏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无疑有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四季的运行何百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规律,不因外物而改变。他的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仅意味着巍峨葱笼的群山孕育了人们博大的仁爱精神,畅流不息的江河启迪了人的无穷的智慧,而且指出仁者喜欢宽广厚实的山峦,智者热爱波涛起伏的流水。道家清净无为、道法自然的自然观,在许多方面都近乎极端,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民如野鹿”、“而无迹,事而无传”,“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些消极、落后的成分今天固然不可取,但其中的淡泊宁静的人文境界和修养精神,顺应自然不要对自然无限制地索取,以防破坏生态、引发暴雨等自然灾害的思想,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建世代延续的人类美好家园,仍然是可资借鉴的精神财富。

  (三)有助于保持个体心身健康,达到自身的和谐。

  每个人的身心健康、身心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目标。和谐身心的基本前提是自我和环境协调。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家对于处理自我和环境的关系,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对于现代人的身心和谐是最宝贵的资源。儒家认为,一个小孩一生下来就有赤子之心,对自己的父母很孝顺,对哥哥也很尊敬,人的一生,要做的就是尽力把这种爱,扩展到尽可能大的范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实现了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博大胸怀。可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失落了赤子之心。如何保持赤子之心?儒家提出三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如果对这三个方面不动心,那人就能把握自己生命的航向了,身心就健康、和谐了。

  道家认为,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逍遥。庄子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既是以道观之,大家平等,宇宙、天地间所有东西都是平等的。怎样做到找回本性,保守住自己的自由和逍遥呢,庄子认为办法是“忘”字。要无己,无名,无功,忘掉自己,忘掉功名,忘掉钱财和利益,此时就实现了真正的自我。道家讲的“忘”,意思不是要不功,也不是不要名、不要己,而是说在追求有功、有名、有己的时候,在进一步观之,超越一下,心里就坦然了。当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欲诱惑实在太多,每个人都应当从和谐文化中吸取和借鉴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的能使我们得到身心和谐的传统智慧和营养,激励自己,加强品德修养,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等考验,使自己成为具有崇高道德情操的人,成为既具有科学精神有具有人文精神的人。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的和谐个体,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世界便大有希望。

  (四)有助于增强各民族间的兼容并蓄,加快和谐世界建设的步伐。

  构建和谐世界是建设和谐中国的自然延伸,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和谐世界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中国和平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即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义不容辞与责无旁贷的大国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此,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庄严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这正是中国大战略的最高境界。构建和谐世界,具有其现实可行性,也有其针对性。

  一是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南北矛盾、环境危机等不和谐现实的对症下药,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顺势而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国际影响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中国国内和谐社会与周边和谐地区的成功实践,构建和谐世界将具备越来越可靠的实力支撑与资源保障;

  二是世界其他主要文明与重要国际组织对此存在基本共识,和谐世界并非曲高和寡。如“和谐世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各种文明互相共存,互相包容”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和为贵”的“和合”思想正是其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外交哲学和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民族和亲”、“仁善邻”、“礼尚往来”、“天下太平”。即使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被沿途各国公认友好交流之路。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当时,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舰队,但舰队远航的目的并不是抢掠土地,索取财物。郑和的船队从东南亚到东非,远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带去的是互利贸易和邦交友谊。可见,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一直持颇为开放的心态。在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东方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并不妄自尊大,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友好、和谐发展。可见,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一直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必将为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提供有益的启示,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武器,从而加快和谐世界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5-17(3).

  [2] 费孝通.孔林片思[J].读书,1992(9).

  [3] 邹富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思考[A].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 马国清.生态智慧:孔子“和谐观”解读[A].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 陈晓翔.老子“无为而治”的当代启示[A].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3

  试谈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摘要:眼下中国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忽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教育的传播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在课堂上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我有几点想法,希望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不少学生来说,中学课本里选读的一些古文成了他们对传统的全部理解,孔子、孟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几个陈腐的老头,“忠孝仁义”“长幼尊卑”则是封建道德的内容。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因此,如何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深广,既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浑然圆融,也有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的瑰丽奇绝,还有列子“御风而行”的逍遥恣意;既有“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责任,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济世情怀。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风骨、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李白、李煜、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祖冲之、张衡……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辉煌灿烂!这些值得自豪的精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使之融入生命,成为“中国人”的本质属性,终身去学习、去积累。

  二、努力营造语文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传统文化应有的魅力。

  我们可以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 在学校的墙廊和黑板报上专门开辟“ 民族文化一角”,可以是名人作品, 也可以是本校学生自创作品, 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采取“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 铺垫蓄势导人新课,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可以采取“ 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 或慷慨激昂或婉转低缓, 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

  可以采取“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比如我们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我展示了滕王阁的图画并加入了背景音乐《秋日私语》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滕王阁中所展示的意境;在学习《逍遥游》一文时,我加入了大鹏展翅的背景图案,给学生大鹏展翅高飞的形象感,在介绍庄子时,加入了相关故事,如庄子与惠施论鱼、庄子轻相位以增强学生对庄子及庄子思想的理解。许多综合性学习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途径。新时期国家注重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和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 在营造节日氛围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文化风情, 学会关爱他人。 如果让我们学生的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 去实践体验, 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三、定时引导学生诵读、积累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加厚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将传统文化的积累与语文学习和成人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南窗读书吾伊声”,苏轼以此强调诵读的重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作用。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在学生经过大量的诵读,自然对文字背后所蕴涵的知识充满兴趣后,我们应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读内容,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学校可以在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诵读,也可以在课前活动中展示学生的成果,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每天早上拿出十分钟时间来作为语文的晨读时间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在学习诗歌单元然学生搜集相关诗人的相关诗歌,既达到温故的目的,又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像杜甫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诗人,在学习他的诗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将知道的的诗句说出来,既展示了个人的知识储备,又增加了对新知识的渴望。诵读对诗歌的理解尤为重要,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诵读时间,采取多种方式,为提高学生的诗歌兴趣可以举行诗歌朗诵比赛。

  四、传统文化是厚重的,而学生是好奇的,厚重的文化在好奇的学生面前自然不能用厚重的方式去诠释。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系列讲座,这样对已经有一些积累的学生比较合适,而且以奇闻轶事为切入点讲文学典故和文学常识学生容易接受。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机会,开展宣传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我国古代文学掌故”、“成语趣谈”“中国的隐士文化”、“《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等等。

  一个民族要自信的生存,更好的发展,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自己的文化。一旦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植根于传统文化中,采取多种途径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全面素质,为民族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1.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2.弘扬传统文化800字范文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4.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5.弘扬传统文化论文

275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