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有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命力,我国传统文化良多,我们要为继承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传统文化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统文化的论文篇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针对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混乱,价值观念多元化等问题,有必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分析,寻找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在部分人群中出现了思想混乱、价值观念多元化等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与挖掘,寻找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的文化资源,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有助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支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持和理论指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特征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古代,文化一词的含义是指文治教化,最早在《周易?贲卦》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后来文化主要指人伦道德的思想观念以及体现这些思想观念的风俗习惯、礼乐制度等。“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在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意识,它形成了各民族稳定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性格特征等等,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情感状态”[2]。“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性延续性,并且至今仍然具有影响力的文化”[3]。“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晚清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继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4]。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充满人文关怀和中国传统伦理情怀。随着时间的变迁,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积极成分,也有消极的成分,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作用良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之所以是自古迄今唯一没有灭亡、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和民族,至少是同自己的优秀的人文精神密切相关”[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1.2.1多样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道家讲朴素的辩证哲学,儒家讲仁爱修身的伦理纲常和道德修养,墨家注重“兼相爱”的平等思想,兵家尚武治国。到了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思形态,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并未就此割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儒家为主导,以儒、释、道有机统一为一体,包含显著的伦理教化特征,并蕴含着观点各异的学术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为中华民族培养了无数有着崇高理想的志士仁人,创造了我国悠久而曲折的光辉历史。在当今时代,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撇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为肩负祖国未来建设使命的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思想资源,成为塑造其健康人格与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的宝贵文化财富。
1.2.2包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主要文化形态相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这是一种更为成熟的文化。例如,语言文字就是非常独特的,汉字的方块字形与书写笔画都是非常讲究的,意思是极其丰富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体系。但独特并不意味着保守与自满,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包容,一方面是能够与其他多种文化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还能从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中吸取经验,并保持其生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既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又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考量。同时,传统的文化品格又在不断地顺应历史变化,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原则,即在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下,不能盲目坚持也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既不全盘接受也不完全否认。
2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经过五千多年的洗礼和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塑造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的文化渊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应对各种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就持续升温,在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赋予其新的文化价值。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一片沃土,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价值目标的实现上提供了价值积淀、价值认同,有利于培育公民的国家价值观,为我国的决策部署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指导。
3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彰显大同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注重和谐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政通人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这些都是人们推崇与追求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当前我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彰显大同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当今社会由于利益的存在,加之人们私欲的膨胀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在传统文化中处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原则是“仁者爱人”思想。孔子认为“仁”的表现就是爱人,而在爱人的众多表现中首要的就是对父母亲人的爱,即“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当然,人除了对自己父母兄弟的爱之外还要有更加广泛的爱,即“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种博爱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仁”“爱”精神,这是改善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道德缺失、自私自利等现象的有效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遵循的原则是“仁民爱物”思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也源自于自然界的孕育。虽然人可因其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而改造自然,但是,倘若人类的改造行为突破了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的界限,那么,人类必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在当前社会中,由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所造成的破坏与污染随处可见。因此,我们认真反思中华优秀传统中所主张的自然价值原则,可为当前社会如何走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除了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外,还应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当前社会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加之西方国家对我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使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不断滋生蔓延,造成人们精神追求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的失衡,甚至出现因为过分追求个人私欲而严重损害他人与社会利益的现象。当然,正当利益的竞争是合情合理的,这不但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理欲统一”思想,即主张节制个人私欲,崇尚人们见利思义。这一思想对于缓解因利益冲突而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由于个人欲望的膨胀而出现的精神追求的迷失等现象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3.2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德性理念。在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被视为对人的本质要求,在文化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内涵深刻的传统美德与人生哲学。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爱国重民族气节,是我们始终坚持和宣扬的民族精神。如儒家所倡导的“家国同构”,它将儿女对父母所尽的“孝”扩展到了对君主的“忠”,即爱国的表现就是对君主的忠诚。再如孔子提出的“杀身以成仁”、“见危致命”,这种为民族利益而勇于献身的爱国之举更是值得我们钦佩与继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应通过引导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公民的爱国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祖国,并将这种爱国情感切实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之中。从古至今诚信思想一直是人类社会一贯推崇和宣扬的基本道德观念。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现实利益的过分追逐,使得社会中的诚信思想变得越来越淡漠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的诚信思想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他认为,诚信是朋友之间长期交往和深入交流的前提。对于今天的公民,诚实不再局限于公民个人的道德水平,并已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对公民的道德要求。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诚信思想,对当今社会中所存在的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等现象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同时,它也为当今公民培育和养成诚信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3.3借鉴礼治思想,规范约束公民行为
公民的行为主要是通过法律和道德来约束的。公民一旦触犯了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法律只能约束公民的行为却无法深入到公民的内心。在传统文化中约束公民行为方面崇尚的是“礼治”思想,即“以礼为纲,以法为辅”。《左传?鲁隐公十一年》中“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礼”既可以当做治理国家的根本制度,也可以视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基本纲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且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如果我们仅仅依靠政治条令来诱导惩罚,人们可以暂时免于犯罪,但因为没有羞耻之心而免不了最终犯罪。如果我们能够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教来约束,那么人们会因羞愧而主动回避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传统文化中引导民众行为方面推崇的是“孝悌”思想,“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即要以孝悌谦让的态度对待他人,如果每个人都能能够这样要求自己,并付诸于行动,那么,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在今天的社会中,引导公民行为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孝悌”思想,使人们从心底尊重和关心他人,进而可以从思想到行为由内而外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4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在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对于当前的社会依然适用,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特别要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与当代先进文化相关联、相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赋予其新的内涵,归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之中。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信”,要求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其实说到诚信古人早有自己的见解。例如“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等。可以说“信”自古就是中华儿女处世立身之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对人性中“善”的解读与期望,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人之初,性本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等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善”就已成为人的最高的德行之一。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这种以“信”、“善”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德。这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升华,同时,也能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正能量,促进二者的融合与发展。
4.2在创造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是指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将那些对今具有借鉴作用的部分进行继承,并激发其新的活力,增强其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其具备新的时代特征和现代表达。当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必须将其与当前中国国情相结合,加强二者的协调与统一,为更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文化动力。当前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与普及可以借鉴古人在教育宣传上的一些好的方式,例如,古人在小孩懵懂时期就通过儿歌、谚语等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念灌输给他们。因此,我们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更加形象化、通俗化的语言传播给孩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再如,古人将其倡导的价值观念通过戏曲、小说、评书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学习和熏陶。当今社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如在网络、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中对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扬,使当代媒体平台能够成为我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助推器。
4.3在转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思想资源,对于其中的优秀文化我们要抱着礼敬、科学的态度进行学习和吸收。并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改造、转化与创新,使其能够成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理念,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人们相互之间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间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融与交锋日趋激烈。因此,很多国家非常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宣扬,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的中华民族来说,我们只有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和不断挖掘,才能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5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时,它和我们当前所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效成分,并将之创新地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础,才能不断推进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周善文.周易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0.
[2]李申申.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
[3]金涛.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3.
[4]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
[5]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J].武钢大学学报,1999(1):3-10.
传统文化的论文篇二:《浅谈商品包装艺术设计中的我国传统文化运用》
摘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包装设计不仅要传达更多的东西,但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快速识别商品。包装设计需要涉及到色彩、图形、文字等元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包装,不仅能使商品具有独特韵味和艺术气息,也能更好地使中国消费者接受商品,识别商品,从而促进商品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关键词:商品包装;艺术设计;传统文化
【摘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诸多朝代的更替,我国的文化在不断的沉淀和融合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在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包装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在不断的增加,为了开拓包装艺术设计的新局面,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独特性,把我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包装艺术设计中将会是一条必经之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 包装设计 艺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也越来越丰富,许多商品日益趋向同质化,导致了许多商品因缺乏竞争力和独特性渐渐被人们所淘汰。时下,人们对包装不仅要求具有保护商品的作用,更看中包装的艺术气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使得包装在设计上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人文气息。
1现代社会中包装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理念也出现了变化,例如审美观、消费观、价值观等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常规性的设计理念及陈旧的设计意识都在逐渐被淘汰。在现如今的时代,包装更应该注重材质的开发以及创新。材质品种的多样化,为包装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包装技术和艺术的快速发展,许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第一,为了提高包装的效率,许多企业商品的包装注重的是速度,因此在包装上常常以次充好。包装的三大要素分别是造型、色彩、材质。随着包装方法及材料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现如今许多的商家轻视包装方法与包装材料,导致了商品包装粗糙[1]。第二,合格的包装设计应该拥有新颖的创意,独具一格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有很多设计师把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融进了设计中,创作出许多十分成功的设计作品。但是过多的精髓进行融合,将会对设计起到反作用,设计之中要有主次之分,不能过度设计,不能过度包装。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在包装中的功能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汉字及许多史书典籍都是文化源远流长的体现。特色的文字,不断被记载的历史都是独一无二的传承,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其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2]。
(2)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中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中的功能主要分为两大方面:第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多元化文化逐渐成为主流,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现代商品包装早已脱离了保护商品的单一功能,包装设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应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第二,审美功能,“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思想,注重整体与直观的美感和体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体现,也是广大人们群众的审美观念。
3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1)中国传统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传统的装饰图案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实践积累而成的。这些装饰有着其独特的图案,传统的装饰图案经久不衰,不仅因为其独特的图案,还因为其蕴含的吉祥意义。把这些传统的装饰图案运用在包装设计中,利用其蕴含的意义特征来传达商品的信息[3]。
(2)书法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文字是包装设计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元素,文字可以是整个设计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因为文字原本就可以成为一幅成功的设计作品。具有强烈形象性与表意性的汉字,是世界上其他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因为汉字成就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在包装设计中加入书法,加入经过精心设计的汉字,不仅能让商品更具有欣赏价值,同时还刻上了深深的中国风。
(3)包装设计中的传统色彩。人们对于色彩的喜恶会因为国家、时代、年龄、性别等一系列的因素而不断变化,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色彩能体现区域特色。我国的色彩特色与西方国家的色彩特色就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从固有色到条件色再到科学的色彩分解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西方的色彩意义中,红色代表着危险、血腥、暴力,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基本崇尚色,代表着吉祥、喜庆。
结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包装设计不仅要传达更多的东西,但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快速识别商品。包装设计需要涉及到色彩、图形、文字等元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包装,不仅能使商品具有独特韵味和艺术气息,也能更好地使中国消费者接受商品,识别商品,从而促进商品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石锁.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产品包装设计[J].华章,2012(17):108.
[2]李丽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甘肃科技,2009,25(13):85-86.
[3]杨柳.论中国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学术探索,2013(1):136-139.
传统文化的论文篇三:《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技术方面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因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国企业管理者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儒家”思想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核心思想是“仁”,将“仁”的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求企业管理者制定企业管理方案时要充分体现“仁”的思想,首先,企业管理在制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时要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个人利益还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例如企业在制定员工福利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心声,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时,要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得反馈,对员工实施“仁”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尊重员工,让员工不单单只是为了谋生而工作,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去工作。最后企业管理者在企业聘用人才时,要做到“知人善用,任人唯贤”,在考量员工工作能力的时候,还要注重员工的思想品格。总而言之,要将儒家“仁”的思想切实的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儒家思想除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之外,“以和为贵”也是儒家的重要管理思想,儒家注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更是把“和为贵”作为人处世和管理的原则。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和”的思想应用到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明白员工不只是“经济人”,更是具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企业开拓者。
因此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氛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员工的心理诉求,协调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让企业的人际关系和谐,员工能够在企业工作的舒心、顺心,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企业领导者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尽量减少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有效地运用中国传统“和文化”,能够让每个员工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和认可,同时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员工会觉得自己不是被强迫性的工作,而是自己在企业氛围的影响下主动努力地去进行工作。两者的工作状态不同,所产生的工作结果也一定是不同的,后者基于自己主观愿望去进行工作的状态一定会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工作效率更高,工作热情更加高涨。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如果想要发展和壮大公司,就要走入到员工队伍中去,了解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于员工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定期对员工进行思想培训,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的精神。同时,还要将中国传统“和文化”有效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为员工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无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因为根据对很多员工工作现状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员工在企业不愿意再继续进行工作的原因不是企业的薪酬福利不具有竞争性,而是企业的人际关系复杂,经常有矛盾和冲突出现,员工的内心诉求得不到有效排解,长此以往,就不愿意再继续这份工作,“跳槽”的行为随之就发生了。员工不断离职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容易造成企业“人心浮动”,影响工作效率,还为企业增加了人力资本,企业需要重新招聘员工,并进行岗位培训。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和”的思想原则,为员工构建和谐的企业发展氛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当然,儒家思想尽管坚持“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但是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既承认了事物的差异性,也表明通过和而不同的事物,可以通过互补,来达到统一与和谐。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这样对这句话进行理解,企业中人才众多,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又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管理起来相对就比较困难,这个时候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能够珍视不同类型的人才,并能够善于应用各类人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例如有的员工热情、表达能力强,开拓性强,就可以让其做业务销售人员。而有的员工细心、沉稳,就可以让其做内勤岗位。总而言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管理者既要将他们“和”的一面培养和挖掘出来,如企业员工要具有共同的企业价值理念,互相配合的团队精神等,还要将其“和而不同”的一面运用好。如根据员工不同的性格特点将员工任命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只有充分的运用好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才能够使企业更具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企业的发展也会愈来愈好。
二、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道家”思想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道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意思不是说什么都不作为,为事情不付出任何的努力。而是要把握一个尺度,明白什么事情应该为,什么事情不能为,也就要做到“无为而不为”。这一点针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企业管理者无论具备多么强的能力和多么高效的处理事务的效率,都不要将企业的任何事情都牢牢的“抓”在手中,不放权给手下,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一个人的思想难免会有缺失漏洞之处,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发挥道家“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思想,尽量将企业员工能够完成的事情交与企业员工去做,而不是任何事情都以领导者为主导,横加干涉,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员工创造性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道家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管理哲学“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的意识是说在烹煮小鱼的时候,不能常常去翻炒它,这会让小鱼被煮烂。治理国家就如同烹饪小鱼一样,切忌政令繁多,无事生事,如果朝令夕改,就会让百姓不知道如何按照政令形式。作为执政者应该精简政令,不要常常干扰百姓,要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思想也可以有效的被运用,对于企业颁布的规章制度,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颁布,并且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具有可行性,在规章制度颁布之后,要进行有效地实施与运行,并要向员工获得反馈结果,不可以总对规章制度进行更改和调换,否则会降低员工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遵从度。总而言之道家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于管理者而言,所做的一切行为都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人为的过于强加任何因素。领导者要知悉自己的责任,不要过多的制定条目繁多的规章制度,让员工觉得无所适从,更不要时时刻刻都处于监视员工的状态中,这种刻意的加强员工,会让员工觉得身心俱疲,降低员工工作效率。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道家思想”应用到企业当中来,遵循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为企业员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三、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法家”思想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注重强调“以法治国”,将“法”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如“君必有明法正义”“治国无其法则乱”“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观点。而将法家思想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制定奖惩得当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其管理的公平性,让员工获得公平感,对于表现优秀做得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一些消极怠工,绩效低的员工要实施惩罚,只有做到赏罚分明,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要强调企业制度的执行,要把握规章制度和相关条例的制定权,并且有绝对的权威性,能够保障规章制度和和相关条例在企业的畅通实行,以免出现由于权力的不集中,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当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领导者可以选择适宜的人才进行适当的授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能进行工作。除此之外著名的法学家孙子在《兵法?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这种思想应用到现代企业竞争机制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这就要就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同行业或者跨行业企业竞争时,要通过行而有效的手段去了解竞争对手的企业背景、经营范围、经营内容、核心技术等资料,在充分了解对方之后,在进行制定计划时,才能够制定出全面有效的竞争方案。同时管理者在进行企业决策时,也要发挥其思想作用,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分析透彻,了解清楚,找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然后做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例如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职场大局《浮沉》,这部电视局主要是以国有企业“晶通制造厂”改革为主线路进行剧情开展,政府为其拨出7个亿的改革资金,这门庞大的改革资金吸引了各大公司的竞争,在这方面竞争优势最为明显的就是美国赛斯集团和日本SC公司,两家外资企业为了“晶通制造厂”改革的大单子,纷纷各显神通,最终由于赛斯集团的“知己知彼”,获得了竞争的胜利。由此可见,在企业竞争中,“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四、结论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快速的涌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更多的引进和借鉴了西方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理论思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与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相结合,必将使其创新后的思想更加适应中国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现代企业发展探索开出一条“新”路,同时,也增强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1.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