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淳厚。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篇1

  浅析古城泉州的街巷空间与城市文化

  摘要:古城泉州是国家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本文试图通过介绍泉州街巷在城市多元文化熏陶下形成的别具一格的空间特色,来探讨对古城街巷的保护,强化街巷空间活力,建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泉州街巷空间历史街区城市文化古城保护居住环境

  1. 巷与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我国古代城市是从传统的市坊制度开始的。坊(居民区)与‘防’同义,最初是和市(商业区)严格分开的,并用围墙各自封闭起来,白天开放、黄昏关闭。孔颖达疏据《毛诗正意》曰:“文公乃徙居楚丘之邑,始建城,使民得安好处,始建市,使民得交易。”

  史学专家认为街巷与市坊有一种传承延续的关系,市坊应可视为街巷的前身。坊中民房之间必然留有走道,此即最初的街巷,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市坊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宋元以来,市坊已发生裂变,坊中出现了市场、店铺,街巷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居民走道,而有了促进商品流通,方便商品交易功能。街多为商业性街道,巷则纯粹为居住性是半私密性空间。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巷,里中道路”。

  2. 古城泉州的街巷空间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脉和传统。我国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形态――中心结构和大量的街道组成的城市网格。泉州于唐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左右在今市区建城,城区为南北朝向。城市建筑群多为南北朝向,常常按照南北轴线布置,城市住宅区的道路则大多东西向设置。古城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又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世界各大宗教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都在泉州留有丰富的遗迹,并对泉州街巷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2.1 城南(泉南蕃坊)

  泉州城南历史街区的兴盛依托于港口的发达。这里为外国人集中侨居地区,中西建筑文化在这里交融,留下了丰富的民居建筑遗产。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来远驿遗址、富美宫等,另外涂门街的清净寺,车站的蕃佛坊(即婆罗门的回教寺等),都是外国人常聚之处。这就是《蒲寿庚考》书中所称的“泉南蕃坊”。

  城南历史街区内有保存较为完整的聚宝街、万寿路、青龙巷等历史街巷。街区内的主要建筑功能是居住,万寿路与聚宝街在住宅基础上沿街开店,是居住街区内的地方服务商业街。而青龙巷、横街等街道依然保存着传统居住街坊的职能。

  街区现有道路空间格局较为良好。商业性街道宽都在6―10米之间,相当于现代住宅小区级道路标准。居住性街巷宽度略窄,为3-5米不等,虽略显局促,但却为居民的居住提供了亲切的气氛。

  在街区丰富的民居建筑遗产中,典型的传统名居类型有:传统院落式民居官式大厝、手巾寮(手巾寮内部含中西合璧式样)和从南洋传入的中西合璧式洋楼建筑。洋楼俗称‘番仔楼’,其平面布局为传统四合院,但建筑够造及装饰却吸引了不少西洋建筑的处理方式。首先洋楼为外廊样式,外廊指在建筑周围围上廊子,即指建筑物外墙前附加的自由空间,是一种生活空间。

  2.2 城西(传统风格)

  西街地区是泉州最早繁荣地带,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街地区一直保持着传统城市‘鱼骨状’的街道坊巷布局。西街是泉州唐子城十字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商业街和交通道路。从西街进入两侧的支巷,人们立刻可以感受道环境气氛的突变,瞬间摆脱了街道的喧闹进入了平和安静的天地中。巷中两侧的民居建筑及巷道丰富的空间散发着浓厚的历史人文信息,正如传统城市街巷的功能划分,“街是商业性街道,巷纯粹为居住性,是联络各住居的入口”。

  西街地区与城南略有不同,在留存下来的民居建筑遗产中,中国传统建筑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有些内容至今仍对城市生活中的宗教民俗有很深的影响。

  开元寺位于泉州西街,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是古代大型公共性建筑群,其大型院落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形态中的重点。高大雄伟的东西双塔(图2)(东塔高48米,西塔高45米,是全国最高的石塔)与平铺式的城市布局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大丰富了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是泉州的标志。

  开元寺在历代修建、扩建中也不断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其中包括印度教寺庙构件的使用和其他宗教建筑的作法。这使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传统城市中,大的庙宇道观周围往往容易形成商业集中的繁华地段。近寺地区拥有丰富的社会层次,是多文化交流融合的场所。

  2.3 中山路(侨乡特色)

  中山路自唐建城以来就一直作为泉州的主要商业街存在。骑楼是中山路的重要特征,作为一种商业建筑形式,它是当时华侨回乡投资建设时由东南亚殖民地带回来的,其特点在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与华丽的装饰及色彩。

  中山路沿街均为骑楼,骑楼英文名为‘Arcade’,是指被覆盖的通道,特指一侧或两侧有商店带拱廊的建筑,可挡日照,避风雨。由于沿街手巾寮进深都很大,不易通风,设骑楼可适当减少进深,改善通风。当人们行走于骑楼之下时,其视线必然聚于店铺内。同时从骑楼向外看,一个个连续的列柱将街道立面划分为一个个框景,就有如观看一幕幕长长的卷轴画。这有利于缓解购物者的疲劳,延长其购物时间,从而刺激消费。

  中山路平面上的一些细小曲折,让人们在运动中可捕捉一串串连续的画面,它使得空间不容易被望穿,转折处的空间有承与转的作用,是前一段空间的收束,也是下一段空间的序幕。中山路直线型道路易形成空间视廊。钟楼位于中山路、西街与东街的交汇处,当我们考虑一条以上的道路时,道路交叉点就变得十分突出。因此钟楼自然成为中山路的空间视廊中心,是标志性建筑。不仅强化空间印象也是打破中山路总体轮廓的焦点。

  古城泉州不同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街巷往往曲折,形成连续画面。常运用空间的收放来变化场景 ,运用空间的藏与露求得细微的趣味,运用点、线、面等空间形态的对比,在若干处形成高潮。最后运用标志性的建筑作为整个连续画面的收尾。

  3. 古城泉州的城市文化

  泉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城市文化呈献多元化形式,包括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侨乡文化。从整体上看,其核心是中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了泉州文化的思想基础。泉州长期远离政治中心,建筑、方言、民俗、戏曲等都具有古朴的特征。又由于长期与海外的交往,泉州拥有强烈的海洋文化。与泉州通商的国家多达70个以上。泉州作为侨乡,具有显著的侨乡文化,特别是在近现代,华侨带来了洋楼、骑楼等丰富的建筑行式,对泉州的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泉州城市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中外各种宗教、文化都在这里得到融洽发展。带有各种宗教特色建筑成为城市的主要空间节点,也使泉州的街巷空间变得饶有趣味。

  4 结语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空间易地方式,城市街巷最初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徒步行走的人。街巷空间自古就是“步行者的天堂”,可惜现在街巷大多已被机动车辆占有,街巷文化也正变得淡薄,人们除了购物,正在远离街巷,我们需要把建筑传统继承,也需要把街巷的文化氛围继承下来,创作出符合当代居民生活居住环境,让孩子们玩耍的身影依然留在街巷。

  参考书目:

  1. 吴正旺《泉州小商业步行街的地域性研究》 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2. 林翔《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3. 谢鸿权《泉州近代洋楼民居初探》 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4. 郑妙丰《泉州西街地区小规模动态更新与保护设计模式初探》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5. 凯文・林奇[美]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张鹰《论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及建筑的地域特色》 福建建筑2001.4

  7.戎武杰周虹 《重塑城市生活魅力》 建筑学报 2002.12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篇2

  闽南民俗文化特征探讨

  摘要:闽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福建地区的闽南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一种地区性文化,在世代传承过程中,勤劳的闽南人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今天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的闽南民俗文化。

  关键词:闽南地区;民俗文化;地域;特征

  一、前言

  闽南民俗文化是闽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文化,这种民俗文化与闽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闽南人与其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闽南的传统社会也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闽南民俗文化也是围绕着农耕生活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中国民俗文化那种所特有的大农业生产的特点。跟我国其他地区民俗文化相比,在其文化特征方面,闽南民俗文化除了具有其他地区民俗文化的那些共同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一面。研究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其重点就是要研究民俗文化的特征,因为民俗学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就是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

  在早期,我国学者在对有关民俗文化研究中的民俗学著作里面,却很少牵涉到有关民俗文化特征的论述和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层次和要求不断提高,这大大促进了我国民俗学的发展,特别是有关民俗文化特征这个研究内容,更是引起了我国很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例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和民俗学家乌丙安在其著作《中国民俗学》里,则专门列出一个单元来阐述有关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这篇著作里,乌丙安先生对有关民俗文化特征更是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他从民俗文化整体特征出发,把民俗文化特征分为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两部分,具体如下表所示:

  但必须注意的是,民俗文化特征既有以上所提到的那些共性特征,还具有本身所特有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一个地区民俗文化是在其共性和个性特征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所以在本文一开始我们就提到闽南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我国其他地区民俗文化的那些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其本身所特有的个性特征,就是基于此提出来的。以下我们就闽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其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种民俗文化的个性特征,让我们闽南人更好地认识我们闽南地区的这些世代传承的优秀文化,也让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能进一步了解我们闽南这块宝地。

  二、闽南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闽南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及有关地域变迁、移民迁徙、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独具特色的民俗行为、民俗艺术等民俗文化,其内容极其丰富且庞杂,除了有生产生活方面的习俗、娱乐竞赛方面的习俗外,还包括礼仪制方面的习俗以及岁时节令、民间文艺等方面的习俗,这些习俗就构成了我们今天的闽南民俗文化。总体来看,闽南民俗文化是在我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和大氛围中形成的,是在闽南这个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逐渐产生的,因此闽南民俗文化在其特征上除了具有长期的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这些特征外,还必然带有其显著的地域特色,这些共同构成了今天闽南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闽南民俗文化具有独立的区域性特征

  闽南地区地处福建东南部,远离省会福州,特别是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古代,更使闽南地区与福州、甚至我国其他文化中心有着一段遥远的距离,这种地处我国边陲的区位特征,长期以来使得闽南人在潜意识里就有着一种天高皇帝远的感觉。正是在这种边远的环境以及这种天高皇帝远的潜意识作用下,在闽南地区产生了这种中华核心文化与边陲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闽南地区民俗文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闽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产生,使得中华整体文化在多样性这个特征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对于闽南民俗文化而言,由于闽南不同的区域在接纳和吸收中华核心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地区文化,在其步骤上是不同步的、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以这种方式来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结构,最终使得自身的特征得到了发展和加强。

  正是在这种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约而同、交错节拍,并且带有一定的文化变异,这种变异的区域文化再经过长期的变迁过程,就产生了具有独立区域性的闽南民俗文化特征。例如,同样是闽南人共同使用的语言——闽南话,地区不同,其闽南话的口腔发音也并不完全相同,而且有些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漳州人与泉州人在用闽南话进行沟通时是会产生障碍的,但同样是漳州人,其南部和北部要用闽南话进行语言沟通也会产生障碍的;泉州的南部和北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甚至无法用闽南话相互沟通。

  产生这种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的现象,正是闽南民俗文化具有独立区域性这个特征的具体表现。在闽南这个区域,在范围比较小的区域内,闽南话就呈现逐渐过渡的现象,随着范围的逐渐扩大,这种这种由于过渡而产生的变化也就越来越明显,以致出现了同是泉州地区,其北部和南部竟然无法用闽南话进行相互沟通。闽南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闽南话,因此在闽南这个区域,不同区域之间,无法用闽南话很顺畅地相互进行沟通,正是反映了闽南民俗文化具有独立区域性这个典型特征。除了闽南话这个语言以外,在闽南地区还有很多民间信仰,也具有区域独立性这个特征。例如在闽南地区,不同的村落都奉祀有不同的神灵来作为他们的保护神,每当逢年过节,这些村落的村民都要进行抬神出游祈祷来年平安,在进行这种宗教活动过程中,他们都是在本村落范围内进行,一般不超越本村落的范围。这就是民间信仰在民俗文化区域独立性的另一个具体体现。

  (二)闽南民俗文化具有灵活的操作性特征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进程中,闽南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闽南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从操作程序上来看,有些闽南民俗文化,其过程极其繁琐复杂。但在这些民俗文化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时期,一般来说,会根据当地或者特定情况进行灵活取舍,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显得灵活得多了。

  例如,在闽南这个区域,从古代到近代,甚至到了现代,闽南地区在进行有关婚嫁活动时,一般都把“六礼”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婚姻礼俗来对待,而且这种礼俗在民间当中是普遍受到闽南人所采纳的,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程序却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那些有钱人家,在举行婚嫁活动时,是严格按照这个“六礼”来操作的,而一般百姓在进行婚嫁活动时,在对待有关“六礼”这个礼俗时,就显得简单得多灵活得多了,他们一般会把问名和纳采、纳征和请期等合二为一,至于迎亲礼节,更是进行大大简化;而对于那些家庭极为贫困的普通百姓之家,在进行婚嫁活动更是简单,他们一般只选择一个吉日就行,其他的一切一律忽略。

  此外,闽南民俗文化操作的灵活性还表现在这些方面:在闽南地区,如果某个家庭碰到家有长辈过世,那按照儒家礼教这个家庭在这三年服丧期间不能举行婚嫁活动,但在闽南很多地方,对于这个规定却也相应的灵活做法,也就是可采用“趁孝娶”这种操作方法——在丧事一百天内举行婚嫁办喜事;还有在闽南地区,在原来早先的时候,各个村落都有进行普度这种比较大型的集体活动,由于各个村落举行这种比较大型活动往往是在同一天进行,因而经常在相邻村落与村落之间会出现一些纠纷甚至发生所谓的宗族械斗,后来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各个村级之间经过相互协商、探讨,就把原本是在同一天举行的这种普度活动,改为相互错开轮流举行这种普度活动,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了那些不必要矛盾的出现。

  (三)闽南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变异性特征

  我国民俗文化具有很多的共性特征,其中稳定性是众多共性特征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特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相对稳定的民俗文化才有可能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反过来,如果一个区域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那这个区域的民俗文化相应地也要跟着变化,否则这个区域原有的民俗文化就有可能会消失掉,也就是说变异性也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民俗如果没有具备变异性这个特征,同样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着。

  一个地区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在某段时间的相对稳定性,促使了该区域民俗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这个区域原有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的意思形态、原有的传统观念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从而对该区域原有的民俗文化阐述了影响。由此可见,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这个区域的民俗文化在早晚总会发生一些变化来与相应的该区域的经济基础、人们的意识形态相适应,这就是民俗文化具有变异性这个特征的理论基础。

  纵览闽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变异,从它的变异形式来看,有的是在内容方面发生变异,有的是在形式方面发生变异,有的是在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都发生变异;从它的变异范围来看,有的只是在局部发生变异,有的则是整体发生变异;从它的变异程度来看,有的是逐渐发生变异的,具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有的则是突然发生变异的。

  在我们闽南地区,民俗文化发生变异的类型比较多,前面所提到的变异类型在闽南民俗文化中均有出现过,但总体来看,闽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变异还是以局部变异和逐渐发生变异的居多。此外在闽南地区导致民俗文化发生变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实用性,特别是一些民间的宗教信仰更是跟这个原因密切相关。例如在我们闽南地区,民间所信仰的那些神明,其职责是十分明确的,像大家所熟悉的保生大帝是医神、萧太傅是驱瘟之神、妈祖是海神、奇仕妈是专门保佑妇女和小孩之神等等。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促使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需要,民间中所信仰是这些神明,其职责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异。

  如今在闽南地区受到普遍供养的神明——青山王,由于他在生之年,是一名武艺高强的将军,所以在他成为民间所信仰的神明后,其职责主要就是不让海盗侵犯百姓家园,来保护百姓所在地平安,可以明显看得出来,这个职责跟他生前的职责密切相关。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青山王这个神明在闽南地区也在不断传播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青山王这个神明的神威日渐加大,促使其职责也越来越多。为满足为数众多的信仰者的虔诚和各种愿望,现在青山王已经成为闽南地区有求必应的万能之神。这种现象在我们闽南地区极其普遍,不仅仅是青山王这个神明,在民间所信仰的那些神明或多或少也都发生了变异;在闽南这个区域,不仅仅是神明这些民俗在发生变异,其他的很多民俗文化也在发生变异。

  三、结束语

  有关闽南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应该来说,不仅仅只是上述所提到的三方面特征,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重要特征,本文在此仅是做个比较肤浅的阐述,旨在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对闽南民俗文化这块璀璨的明珠,能有更多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促使闽南民俗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并对闽南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郑传寅,张建.中国民俗词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1.泉州闽南文化论文

2.闽南文化手抄报

3.闽南文化手抄报图片

4.泉州闽南文化论文

5.泉州历史文化论文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泉州文化论文”

295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