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浅论网络文学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时间: 陈国华1 分享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学 校园文化 影响
  论文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进入了人们生活,并以惊人的速度普及,成为当今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必定受其影响而发生深刻变化。   
  校园文化包含学校各类成员所具有的价值取向、信念态度、行为方式和学校的教育目标、校风学风、文化生活及传统习惯的总和。网络文学作为崭新文学样式,通过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对其产生深刻影响和巨大冲击,也为校园文化阵地的构筑指明了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一、对个体价值观念的渗透
  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情感多样、诱惑泛滥的空间,它可以引领校园文化向高品位的审美方向发展,也可能导致学生迷失在低俗、重复的文字、情节当中,对生活失去兴趣。特别是网络文学弥漫着边缘人类的灰色情调,充斥着不少描写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这使得众多正值豆蔻年华的学生蠢蠢欲动。不过纯洁美好的爱情故事本可陶醉人、感染人,但网络文学中爱情故事却掺杂了太多消极情节,例如所谓浪漫的一夜情、性欲、暴力,甚至是自杀、死亡等,还带有一种似乎看透一切的悲伤、绝望、颓废的堕落感。这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很大部分学生尚未成熟的爱情观、生活观,也不利于校园精神风貌的健康发展。此外,网络文学年轻性、小资性话题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校园生活方式,促使了校园消费的提高,有些学生沉醉于物质追求而忽略荒废了学业。
  二、对个体思维方式的解放
  长期生活在校园的青年学生,由于受到固有教育理念的引导,思维长期处于定势,以致面对文学时,脑中容易呈现畸形的理解,对创作形成某种固有形式,失去原创力。但网络文学的出现使禁锢思想的链条打开了缺口,学生可以操控文学来表现自我,而不再遭受固定化、程式化的写作束缚。并且网络文学的虚拟性、交互性、快捷性和开放性也使交往变得自由而充满创造性,极大地拓展青年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你一直都在做一个与他人分享、合作的梦……说到底,它把你的想象呈现出来,而且你的想象将与其他人的想象汇合在一起,然后你使得这个世界完全成为一种交往的形式。"[1]网络文学赋予校园个体充分的自由和创造力,进一步拓展自主活动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思维禁锢。
  三、对个体创作方式的冲击
  网络文学颠覆了"爬格子"式的手写创作方式,采用一种更简易、更方便的"打印"方式。在键盘上,轻巧灵动的手指可以在瞬间将内心潜在的意识迅速具象化,从而弥补某些技术上的缺陷,人人是书法家,人人是平等的。当然,这也为书法的重视程度敲响了警钟。同时,网络为文学带来了全新传播情境,文学图象化、符号化、情趣化、简单化的特征也随之日渐突现,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算是文学母体的颠覆与重构。网络文学的语言浮动于规范之上,在开放、互动的网络海洋中得予创新和发展,更加贴近校园口语表达习惯,或者说与年轻好标新立异的校园文化有着更强大的亲和力。在网络的平台上,创作人边缘化、业余化、多样化,给社会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信息,难免良莠共存,从而形成信息流放的状态。
  四、对个体传统阅读的弱化
  海口市曾做过一份对全市青少年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阅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其中,问卷"上网时经常选择的活动"显示,有36.73%的学生选择社会新闻的阅读,选择经典文学作品的只占13.96%,而同比选择网络文学的几乎为其2倍。可见,在青少年有限的文学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减少,流行性的文学阅读猛增。而流行性的文学阅读作为一种时尚性和消费性阅读,很大程度上只是满足他们的消遣和娱乐之需。在进行"阅读外国和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你喜欢哪种版本"调查时,结果显示:图画版、网络版、电视影碟版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阅读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时,有不少人还是愿意选择传统的文字读本,但上网读文学作品时,则更愿意阅读网络原创文学。可见,在极为有限的经典作品阅读中,传统纸媒介阅读渐次减少。虽然调查仅限于海口市,但其反映的现象应该是校园文化中普遍存在的。
  五、对文学创作方式的释放
  张抗抗曾经对网络文学创作可能会产生哪些冲击表示茫然:"网络文学会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2]而只有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当下存在的意义、价值,才能拨开迷雾,真正追寻到界定网络文学的价值所在。在网络文学向校园个体打开思维自由的大门后,网络文学的创作者获得了一种发展、创作的自由权利,也获得了自主权利。网络文学拥有了一种"叙事自主权",不必像传统文学,尤其是现实注意创作那样摆出一种直面日常生活的姿态,也不会因为违反一种"接受定位"而受到了排斥。随心所欲的突破尽管看上去盲目冲动,却体现了精神的解放,更近似文学的纯真状态。在这方面,网络文学不断泛化文学驰骋的空间,大量意识流、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更加深了文学艺术表现手法的普遍化。
  六、对文学传统语言的异化
  网络语言相对于书面语言,短促简捷代替了冗长晦涩,词汇量少、用词简单成了造句的基本规则,这蕴藏着对现代汉语的巨大冲击。徐坤说自己越来越习惯于大量运用网络符号写作和交谈:"网络在线书写就是越简洁越好,越出其不意越好,写出来的话,越不像个话的样子越好。"[3]此外,网络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包罗万象,低俗的语言、庸俗文字,以及充斥于网络中的"聊天式"的流行语言、"流氓气"浓重的口语、黑话以及无厘头话语……无不对传统语言产生影响。如随处可听到的诸如"屎""屁话""傻B"等评语,这些对语言审美化表达和年轻一代汉语修养造成了伤害,反映了网络文学形式本身的一些缺陷。当然,并不是说网络文学是必须扼杀的,正因为这些流毒降低了文学的思想性、艺术性,才必须提倡"文质兼美"。
  七、对文学传统符号的工具化
  目前校园个体大量使用符号化的文字,陈村认为这是网络写作的必然后果:"工具的变化会带来文风文体的变化。"虽然不规范的文字符号对"正确使用汉语简化字"的政策有冲突,但类似于"哭脸"、"呕吐"、"大笑"等的符号是对自身感觉和周围环境最直接、最敏锐的感知与表现。而一个作家、作品最应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敏锐度,由于大多数传统作家、作品往往后知后觉,因而网络文学的符号化文字的特殊价值得到彰显,所以不可否认网络文学通过新兴的"网络语言"道出的是一种新的语言环境的存在。
  八、对整个校园文学的影响
  校园是当代流行文化最活跃的城堡,自然吸收了网络文学的高速度、快节奏、逆传统、求时尚、追前卫的理念。一方面在题材的选择上贴近现实生活,叙述的是"平民式"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采取的是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作者以冷淡、不干预作品思想走向的态度写作,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校园受众群体的分享、阅读需求,在交流中开阔思维视野,权衡价值取向,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一种活跃流动的状态。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文学机械移植与重建,创作思维过于简单化,甚至有买弄颓废的倾向,读者进入低层信息的阅读,树不起精神风骨,唤不起远大理想,不利于审美情趣的提高,使文学失去了引导航向的作用及为人文建设服务的底蕴。
  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伴随产生的网络文学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同时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种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下,只有很好的将传统校园文化与新型的网络文学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校园文化,才能开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校园文化朝正确、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伯凡.狐独的狂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抗抗.网络文学杂谈.[N].中华读书报,2000-03-01.
  [3]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2001.
1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