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社会文化>

关于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随着世界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英语教学和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篇一:《语言操练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内化与提升。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要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语言操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言操练;教学效益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工具课,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操练。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操练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运用的空间,学生才能不断地将所学过的词汇与语法用于日常的交流与交际之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开展多样的语言操练,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整体提高呢?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朗读短文

  朗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与方法,是以模仿与记忆为主的控制性反复练习,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适用于低段英语教学。

  1.齐声朗读。

  在新授知识后让学生跟着教师或是跟着录音进行齐声朗读,在全班展开,这样可以形成相对活跃与宽松的教学氛围,实现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如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图文并茂地展现短文,再配以标准而优美的音频,让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的变化,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缺点在于会使部分学生混于其中。

  2.个别朗读。

  即实现教学面对学生个体。这样可以做到教学无遗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语言操练的机会,教师可以具体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发音情况,以便于纠正,便于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可以让学生在同桌之间或前后桌之间展开,也可以开火车的形式展开,即让学生按照座位的顺序逐个朗读。

  二、即兴发言

  小学生虽小,但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有着独立的思想与不同的看法,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要改变以往快节奏的灌输,而是要适当放慢脚步,利用教学的间隙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发言,这样才能让教学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学堂,同时这也正是进行语言操练的重要活动。例如,课堂导入可以由教师指定话题,然后让学生来进行即兴发言,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展开自由而轻松的会话,从而将教学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改变直接进入新知学习的枯燥性与突兀性,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进入新知的学习,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中会有一些突发情况,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突发来引导学生自由交流与讨论,这样的教学顺势利导,动态生成,虽形式不同,但都能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如一场雨、一场雪,或是学生课上玩玩具等,我们就可以设计成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就rain,snow等来展开自由发言,虽然偏离了预定的教学轨道,但又不得不说是一次很好的语言操练活动,而且还可以引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三、情景表演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演能力,开展情景剧的表演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艺术活动,集知识性与趣味性、创新思维与口语表达于一体,不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在生动的表演中运用,可以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更加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转化,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例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角色的不同立场,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相关的头饰,让学生带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学习了小动物的相关词汇后,可以让学生带上可爱的动物头饰,进行相关的描述。这样将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与表演剧本,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真正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在学完短文后,让学生围绕着教材上的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来展开自主创作,同时也可以选取学生所熟悉与感兴趣的话题,如聚会、旅行等,让学生来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创作。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是不同的学生可以创作出不同的剧本来,真正实现了语言的个性化教学。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剧本的表演,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可以说这样的自主创编与表演,将学生的真实生活搬到了教学中,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更加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角色配音

  小学生都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模仿正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选取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或经典影视剧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配音。大多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配音、把握人物的性格、环境的变化等,会在课余时间与同学、家长一起积极地来观看相关的影视剧,以实现对角色的准确把握。这样在课堂中对角色进行配音时就不会再是机械地背诵台词,而是真正地融入剧本,融入角色,体会人物心理、情感对于语言的影响。活动后让学生听原音,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自己在发音、语气与语调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发音。同时在学生之间展开互相评价,使学生对语言有全面的认识。要想学好一门语言,不仅要发音标准地道,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场景来运用不同的语气与语调,要把握好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使语言富于变化。

  五、结束语

  总之,只有在丰富的语言操练中学生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认识到语言的精髓,才能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将语言操练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末,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与运用中不断内化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蒋莱茜.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小学生英语听说习惯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5).

  [2]徐伟.小学英语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的几点尝试.吉林教育:教研,2012(9).

  [3]乌德超.运用语言操练方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学习,2013(10).

  [4]芮梨.小学英语语言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实施.新课程学习,2013(10).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篇二:《大学英语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国在经历素质教育改革后,整体教育水平取得了长期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也看到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席,整体思辨能力和水平还比较欠缺。笔者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提升思辨能力培养作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大学英语教育一直占有极其重要作用。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个关键培养因素,那就是独立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思辨能力有关含义的解析,并对如何提升大学生思辨能力进行了剖析,重点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更有效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对培养算算途径方法和重要性必要性作了重点探讨。

  一、大学英语教育思辨能力有关涵义

  思辨能力指的是个体根据特定标准规则,对事物或现象进判断决定或作出认知结论的一种心智活动过程,质疑、思维、分析、评价都是思辨的过程,思辨能力强弱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及对外界事物认知处理的能力。思辨能力重要的就是怀疑、辨别、理解、综合能力,对教材知识能够思考理解、质疑分析,并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斛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可以说,良好的思辨能力就是一双翅膀,能让学生自如飞翔,更快更好学习新知识,对问题自如处理。思辨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思考更加深入全面,处置解决问题也更客观理性,不会人云亦云,不会盲从。同时,好的思辨能力也会助推创新能力。大学英语教育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既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又是对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当前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个重要考试的指挥手段,而课堂教学以讲解传授为主,对学习思辨能力培养基本缺失。听说读写译能力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关注的重心所在,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学生思辨批判能力的培养普遍忽视的话,这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极其不利的,也没有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目标。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工作中,大多采取老师讲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练习的模式,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不足的,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被很大地限制住,学习思维思辨能力拓展不宽,学生照抄照搬课本知识,缺乏思辨和灵活运用交流能力。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用英语组织对话发言的过程中,逻辑思维缺乏甚至混乱不清,组织语言条理不够;有的学生在辩论演讲方面,主题不够突出,观点阐述不够清晰,这就是思辨思考能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提升思考判断能力。这些学生往往遇到一有难度的问题,就缺少深入思考,想到那就说到那,比较随意,逻辑不严密,会让听者感觉发笑。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障碍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在教学目标上的重视不够。教育主管部门和老师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目标设置教学要求。二是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不够合理。课程设置更多围绕四级英语考试课程设置,缺少兴趣类文学艺术、科技知识类英语课选修课程,这里面有师资力量受限的因素,但核心还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学校评定学生英语水平主要还是偏重于考试考查,对思辨能力无法进行有效评估。三是教学评估体系的限制。学生英语水平考核与考试成绩直接关系,这种较狭隘的考试要求,也会限制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更多是当成一种工具,主观性不强,老师在教学中也会缺失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从而削弱了学生创新思念能力。

  三、有效培养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的途径方式

  1、提高认识,深化大学英语教育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

  现在创新驱动已经上升为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而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就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具有创新开拓意识的优秀人才,这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有创新思辨能力。当代大学英语教育,不单单是培养英语交流能力,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这才符合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勇于质颖、大胆思考,不拘于成见,有独有见解,不落俗套。而创新的关键核心就在于思辨能力,所以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新要求,需要加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拓展创造性思维,才能适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2、加强平等交流,允许质颖提问。

  老师的教学不能始终停留在传统阶段,始终认为自己是权威,要求让学生一味接受灌输,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课本要求的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不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加强学习自我意识的塑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学习的环境,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老师也要加强教育引导,及时对交流提问给予引导回答,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认知和认同,逐渐养成思辨的态度和意识,逐步提升思辨能力。

  3、加强教育引导,做到“三步”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思辨能力的引导,坚持做到三点。

  一是独立理解。

  让学生提前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理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老师每次上课前要对阅读任务提前布置好,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能基本知识课文的内容,能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这样正式讲授的时候学生学习的印象和理解才会更深刻准确。

  二是做好分析讲授。

  课堂上老师要对课文的组织结构做出整体性讲解,并对一些重点语法知识、词组词汇等语言层面的内容作出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这其中,要对重点语法知识和课文内容中涉及的英语世界国家的风土人情、宗教历史、社会情况进行讲授,有效处理好学生认知中的困难。三是做好拓展评价,即对课本内容提出一些开拓性的思维,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适时组织学生自我讨论,既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又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加强思辨能力的教育引导,就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点间的关系,并自我进行总结记忆归纳,而不是一味地老师在卖力不讨好地灌输教学。在做好“三步”教学引导工作中,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精心思考,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和知识点要挑选好,对课文涉及的文化背景要深刻理解,通过设置和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分析思考兴趣,让学生逐步构建自我认知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还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最终实现了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做好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语言训练、轻思辨培养,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颜方丽.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旬刊,2015.

  [2]徐继菊,王淑雯,吕旭英.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时代教育,2015.

  [3]孙冬鹏.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亚太教育,2015.

  [4]邹绍艳,高秀雪.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一项基于反思性问卷的研究[J].外语研究,2015.

  [5]刘莹.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实效分析[J].吉林教育,2015.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篇三:《中式英语与英语教学》

  摘 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影响,生搬硬套汉语的词汇和句法,在英语交际中出现了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西方人把这种不合乎英语规范的畸形英语称为Chinglish,即中式英语。在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的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就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说明,并建议广大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

  关键词: 中式英语 英语教学 对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在当今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中国的各大院校也开始注重英语的学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些学习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语言环境,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维方式生搬硬套,形成了不符合英语规律和习惯的中式英语。

  什么是“中式英语”?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局工作过八年的美国专家Joan Pinkham在她的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一书中给“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Chinglish,of course,is that misshapen,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当然,所谓的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含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以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也被称为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之中,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文化背景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写出的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影响和干扰,将汉语的语法规则与习惯硬套入英语,从而产生的不合规范或是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先分析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再进一步探讨英语教学中对中式英语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1.思维方式的不同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于它们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萨贝尔―沃尔夫假说,萨贝尔―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认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其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在修正语言绝对论的基础上,提出虽然语言结构不能决定我们的世界观,但却能影响语言使用者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看待世界。然而许多专家、学者对萨贝尔―沃尔夫假说提出了质疑,如:皮亚杰以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为例,提出只有思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他认为思维决定语言。尽管语言和思维关系的争论长久不衰,但目前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表现,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汉语的思维方式表达,在英语学习中套用汉语的思维模式,形成典型的换汤不换药的中式英语表达。庄绎传认为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原文理解不透;二是对英语的特点不熟,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综上所述,“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和语言方面的不一致性,而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思维差异。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而欧美人重“逻辑思维”,所以使得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学生输出的句子与欧美本土人产出的大相径庭。如要形容一个人身体健康,中国学生会这样说:“His body is very healthy.”这句子似乎并没有错,却让外国人啼笑皆非,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会简单地这样表述:“He is very healthy.”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对不同的语言留下抹不去的痕迹。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西方人表达观点时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中国人站在别人的角度,因此中国人经常用“You first please.”来表达“您先请”,而规范说法是“After you.”。

  2.语言的负迁移作用

  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迁移”这个概念。他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徙到第二语言学习中去。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相同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这时母语规则能够减轻外语学习的负担,减少外语学习中的错误,促进外语的学习。比如,中国学生很容易记住英语句子:He comes from Beijing.这是因为,表达同样意义的汉语句子“他来自北京”的语序和英语语序相同。

  另外,负迁移是指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有差异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母语便会干扰外语的学习。

  例1:我们相信他没有说谎。

  Chinglish:We believe that he didn’t tell lies.

  English:We don’t believe that he told lies.

  按照英语习惯,当动词believe,think,suppose等引导否定意义的宾语从句时,通常将主语从句的谓语加以否定,宾语从句的谓语仍然用肯定形式。

  例2:你的作文中有几处拼写错误。

  Chinglish:You’ve done several spelling mistakes in the composition.

  English:You’ve made several spelling mistakes in the composition.

  例2中的汉英词义差别甚微,习得时的困难远大于差别明显的词汇。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负迁移更易发生。英语教师和学生正视中式英语,仔细区分导致中式英语的原因,是解决英语学习难题的重要策略。

  语言的负迁移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克服的一大障碍,起着“干扰”作用。因为英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各属一大语系,有各自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可以说没有丝毫亲属关系。中国学生学英语,汉语对英语的消极影响很大,汉语在词汇、语法结构及表达方式各个层次上有诸多特征,中国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将其迁移到英语中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式英语。汉语中的某些习惯用语如“老少”、“新旧”等,学生总是按汉语的结构对等地翻译成“the old and the young”、“new and old”,其实,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应翻成“the young and the old”和“old and new”。

  3.文化的差异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扎根于社会文化土壤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相差甚远,如果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按照母语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交际,就有可能造成交际失误,从而影响传情达意。中式英语的产生无疑是中国文化与英语相结合的产物,是国人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外壳结合中国特有的本土文化,对这种语言进行重新编码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式英语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现实。但要指出的是,这种方式不是语言的正常表达,常常令人啼笑皆非,使跨文化交际的渠道变得不那么畅通。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不了解文化的差异,用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跨文化交流,就会导致不理解或误解,闹出笑话,甚至产生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这样的错误比语音错误和语法错误更难以让本族语使用者所接受。例如,西方人非常强调个人隐私,而中国人则往往对此认识不足,常喜欢打听一些个人的情况,因此,在与中国学生的交谈中,西方人有时会略带不快地感叹:“我好像去了一次警察局或移民局,因为他们总是问我‘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do you come from?’‘How about your salary in China?’。”

  此外,中西颜色代表意义也存在差异,在汉语中,人们喜欢用“红”字来搭配组词,因为它象征着“喜庆、吉祥、成功、革命”。如“红榜”、“红利”、“红人”、“红装”、“红军”等。而在英语中“red”有“愤怒、危险、暴力、流血”之意。两个不同的民族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在英国,基督教文化等宗教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在语言中,也就产生了大量的与宗教文化和宗教活动相关的词汇的表达方式。比如,“一贫如洗”――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等。同样,汉语中的阴阳八卦,佛教与孔儒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龙”在东方是帝王、威严、尊贵、昌盛的象征,“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的传人”等词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尊敬和喜爱。但在西方,dragon却是长着翅膀、口喷烈火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在翻译汉译英时,“龙”尽量不要译为英文中的“dragon”,如:“四小龙”(Four Tigers);“龙腾虎跃”(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full of vigor and enthusiasm);“上海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龙头”(Shanghai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二、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

  1.提高教师水平

  国内的环境对外语学习者有一定的限制,而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国内学习语言的。那么,教师避免说出中式口语或写出中式英语句子是其自身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英语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些语音、语法、词汇等,而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学问。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自身不仅要做到“语言通”,更要成为“文化通”。由于环境限制,学校应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从教师自身来说,应不断学习、获取更多更新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促进自己的语言教学能力,给学生营造出较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慢慢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此外,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收集学生的“中式英语”案例,以此来提醒学生避免出现“中式英语”的错误。

  2.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其母语和文化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了,因而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将其应用于英语学习,以至于产生了中式英语。形成英语思维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努力,营造出语言环境。在听力方面,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应鼓励学生直接接触英文的原版材料,多听原版的音像、广播材料,让学生在真切、轻松的语言环境中吸收英文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在口语方面,可以采用交际法,增强英语语感,通过布置诸如复述故事、角色替换、情景对话、专题讨论、口头作文等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乐在其中;在阅读方面,建议他们多读原著、多揣摩、学习英语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当头脑中的素材有了一定积累的时候,学生自然会培养出英语的思维方式。

  3.多方面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著名的外语教育家王估良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我们应多了解西方的本土文化及人物风情,知晓其语言习惯,全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思维差异及其表达方式,还要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并熟知中西方社会习俗及具体的语用环境。学习英语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只有学懂英语的文化,才能够正确使用英语。中式英语若没有造成文化冲突的尚可接受,如Long time no see;但若造成文化冲突,则一定要谨慎。如“Shanghai pixie”,在英语中,pixie这个词指童话中的小仙子、小精灵,那么Shanghai pixie就有可能被误解成“上海小精灵”,而非想表达的“上海皮鞋”,这与环境文化产生了冲突,我们要加以克服。

  总之,中式英语是在英语学习者中常见的问题,作为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我们要本着客观的态度了解中英在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逐渐摆脱中文影响,适应英文思维与表达。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意识到英语习惯的重要性,逐渐克服中式英语的错误。

  参考文献:

  [1]Joan Pinkham.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3]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王福祯.中国人最易说出的中式英语[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5]王谦.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英语教学,2008,(3).

  [6]庄绎传.也谈中式英语[J].中国翻译,2000,(6).


猜你喜欢:

1.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2.大学英语论文范文

3.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4.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5.英语写作有效教学的反思

6.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2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