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平面设计论文
计算机平面设计论文
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作为知识型的服务产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平面设计论文范文一:中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论文
1中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体系衔接基本原则
1.1满足学生不同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懂技术的职业技术人才一直是政府引导职业教育的方向,也是评价职业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场视角下计算机平面设计职业技术教育,知识、技能、素质必须协调发展,不可偏废[3]。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职业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制,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领域,面临当今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而这时的职业选择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因此,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既要考虑到中职生毕业后立即就业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一部分中职生继续学习,进一步拓展和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需要。
1.2符合中高职学校自身实际情况
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专门组织编制和审定统一的课程体系,它决定一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主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制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等;其次是地方课程,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地方适应性;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主要有本校或校际之间的专业教师通过对本校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主体在课程开发方面的权限和侧重点不同,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满足现代社会对多元化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1.3中高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以及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要以职业素质、能力为根本;高职教育则从高等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普通高专的思维惯势下,对中职知识结构的扩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技能评价,以及招生制度上体现出中高职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基于中高职一体化视角下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2.1正确认识中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当前职业学校在校生一般在15~21岁,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和人格成熟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家庭、心理、情感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需要在选择的过程中学习和完善自己。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生一般为15~18岁,学生尚未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不成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中职学校在指定培养目标时,既要与整体目的保持相对一致,又要使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既要考虑到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需要,又要照顾到大部分中职毕业生工作所要求的基本文化与一般技能需求。根据其身心特点把握好职业观、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为其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建立系统的中高职一体化视角下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目标体系
解决与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首先应解决好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接轨,注重二者差异性。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因而培养目标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差别性。当前中高职培养目标忽视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存在着能力培养的重复现象。其次要体现出层次性特点,中职教育强调的是有一技之长,如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其核心是强调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主要面向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公司、印刷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报社、杂志社和出版社,以及具有平面设计部门或平面设计岗位的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企业,培养掌握平面设计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在高层次、高技能性,强调培养一线应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要有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4]。二者基本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相近,但高职教育在高新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要比中职教育要求更高。
2.3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并不是源于工业化进程的自然需要,人们往往把它作为普通国民教育的一种附属、一种补充。在课程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培养目标的需要,而是强调职业教育学历与普通教育学历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层次上的可比性,强调课程结构的学科特性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脱节,失去了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以下特征:首先,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要打破学科本位的传统课程开发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式和项目式课程结构体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个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不同,根据毕业后可能从事工作的特点,将课程分“宽基础”课程、“厚专业”课程和“活模块”课程等三大类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其次,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如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要求通过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计算机中级操作员考试等。职业能力的对接是中高职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为中心,科学设置学生职业技能考评方法与手段,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同时强化行业和企业部门之间的积极协作,通过学生每年到工厂和企业参加见习和实习,以及由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到学校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职业资格的考核与管理,使职业资格证书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这样中高职课程的无缝衔接才会成为可能。教育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针对不同就业岗位群体设置不同等级的职业技术资格证,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根据职业分类、标准与鉴定考核要求,确定从初级到高级的能力标准和人才层次结构,实现职业技能的全面对接。再次,加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素材的教材化研究,编制层级教学单元和职业教育教材。按照不同职业对人才职业技能要求层次的不同,制定出职业教育的标准教学单元,并按照程度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较低层次,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较高层次。课程衔接体现为教材的衔接和教学目标的衔接,根据不同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设计教学单元,进而设计成不同的学历层次,使中高职课程的层次分明,并有教育部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统一编制,考虑中、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统筹管理和宏观调控。
2.4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联系
首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必须紧跟企业生产实际,根据中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各自的培养目标,对于中高职相同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广告设计、速写与色构、Photoshop制图、网页设计、CorelDRAW/Il-lustrator、Autocad课程等,以中职学校教师为主体,高职学校教师参与进行课程开发;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其他课程,以及不同课程在实践中的联合应用,如Java程序设计、Photoshop、dsMAX课程、ado-bepremireCS4、adobaftereffectsCS4实训项目、数码摄影及后期特效,由高职学校教师为主题进行开发。在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课程上,中职学校重在从业证和初级证书的课程,高职学校重在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的课程。中高职学校教师联合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学案例、微课教学、试题等,供区域内全体中高职学校共享共用。其次,实践教学,在实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中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础可统筹建设和使用,在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为行业、企业及其他成员学校教职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服务。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课程体系,可实现学生在中高职之间课程互选,所取得的实践技能水平评价和学分能互通互认。实训基地也可以扩大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中高职院校、企业合作共赢的利益融合体。再次,师资队伍,通过汇总区域教师信息,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专制教师信息库,采用柔性交流的形式,允许教师校际兼聘,鼓励优秀教师跨校教学,逐步实现区域内中高职学校教师的互聘共享。中高职院校根据各自需求,统筹聘任兼职教师到学校讲课、指导学生实习、开设讲座、参与专业建设等,实现中高职学校间兼职教师的互聘共享。
3结论
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是职业技术院校办学的核心,而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统筹规划,把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衔接起来,打破现有职业教育间的屏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新体系,降低教育资源的消耗,提高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计算机平面设计论文范文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造型设计探析
1造型能力的培养
正如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样,造型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的课时量非常少,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造型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1.1造型知识的积累
中职学生有一个普遍的优势,就是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一个案例传下去,教师只要演示一遍学生马上就能会,但如果不演示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不理想,要让他们创作更是难上加难,无从下手,原因很多,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懒。学生不能进行创作的根本原因是头脑里没有“形”,心中无竹如何画竹?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循序渐进。首先是多看,看资料、看别人的设计、了解优秀作品的创意和制作,然后临摹,接着部分参考,为我所用,最后是相应的主题小创意,比如:给学生一个方形的红色块,要求他们随意改变,这时很多学生会将其与五星红旗联系在一起,我就提示他们不要固定自己的思维,排除五星红旗,应该是每个人变的都不一样的。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一开始总是有限的,变不出特别有意思的图形,这时我会任意发挥一下(演示),告诉学生要打破原形,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不要问我做的是什么,你觉得好看就行,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再发挥想象进行第二次造型,然后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每次课进行这样一个系列的小训练,开始可能会显得很幼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的造型能力会有所突破,而且,Photoshop强大的绘图功能和软件本身自带的一些形象也为我们创造形象生动的艺术形象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现在,电子产品五花八门,相当普及,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也相当宽广,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还是可行的,见多自然识广。只要学生能够积累和掌握一定的造型基础知识和技巧,创作的问题也就不那么难了。
1.2了解造型艺术的基本要求
艺术造型的设计通常缘于设计者的个性与学识。形象新颖、生动、美观,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并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是造型设计的最终目的。时尚、精致、高端大气永远是设计的流行风格,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如何破除陈规,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拓展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出超越自己和前人的作品,是所有设计人员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头疼的一个问题,成功的设计不仅要有功能性,同时,造型也必须具有好的视觉美感并能给人以情感体验。
1.3掌握图形创意与设计的原则
结构与材质的合理运用,几何手法与个性设计相结合,创意与制作淋漓尽致地表现是现代设计的主要特征。如何把自己的创意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人脑与电脑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引导和加强指导的。结合现在学生对动漫的兴趣和爱好,我发现,要使他们中的一部分设计卡通形象好像并不是特别困难,这使我非常有兴趣,有效地指导和合理的应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将多个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几何形进行随意堆叠摆放,会产生什么样的图像?不要问是什么?只需要说有没有意思?许多学生深受启发兴趣盎然,玩的不亦乐乎。一切形象都由点、线、面构成,造型的设计说到底就是基于点、线、面而来的各种几何形状的重新组合从而赋予人们视觉感受上的新形象。在这一原则下,给学生们讲解一些图形创意的基本形态,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等,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由此我体会到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是能做到将深奥抽象的专业知识简单化,利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还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
1.4解决设计中的构图问题
在教学中,构图问题实际也是造型的一部分,因为构图直接确定了画幅形状、体现主题、突出主要形象,同时还能制造意境,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视觉效果。有的学生一门心思作图,结果却发现所作的图不在画面合适的位置,使整个画面出现不协调的局面。如果仅仅以概念的形式进行讲解什么是构图,学生肯定不容易理解,还会产生厌烦情绪,我就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并思考。比如:你拍照时如何取景?为什么?你如何买镜子?为什么?等等。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什么是构图,再以一些构图合理和构图不合理的图片展示,通过直观的对比进一步阐述构图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以上四点,看起来写了那么多,但实际教学中都是只需要集合在案例中反复强调的,运用的多了,学生也就熟悉了,造型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熟练的电脑绘制能力
计算机平面设计已经远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计算机只是设计的载体,是设计者手中的画笔,而对于这个画笔使用的熟练程度很直接地反映设计者的设计能力。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其中的奥妙浩瀚无边。造型是设计的灵魂,它的形象,带给人们视觉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无穷享受,想要学好这门课,需要博览群书,刻苦的钻研和大量的实际操练。
计算机平面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1.电脑艺术设计论文
3.艺术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