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美术>

农村小学美术分析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小学美术教育也有所进步。小学美术教育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美术观念、教育目标以及教师的专业技能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美术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小学美术分析论文范文一: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我是一位山区小学教师,美术教学在我的认识中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画,学生在底下跟着画而已。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程与价值也有新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坚信每名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所以,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

  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要适应农村学生素质,同时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学习是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当然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孩子的人格。

  在农村,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材”仅仅是一个主题、一点启示、一种资源或者写范例,学生借助教材,在教师的启发下和引导下,能创造出更多作品来,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

  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心中时刻装着每一位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教学太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备课时还要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不同年级学生心智特点差异很大,每名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师要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多了解学生的基础,才能正确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法的选择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体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时还要根据实施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多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希望培养每个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及其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从幼儿开始到小学三年级左右,大多数孩子对美术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部分学生开始对美术失去兴趣,这与我们平时的美术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已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即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美术老师应该多琢磨一下教师的作用,完整地去了解教育的性质和意义,进入到所从事的美术教育、教学的情境之中,把“面向全体”的基础美术教育和“呈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有机地联系起来,挖掘美术教学中的“引子”,探索其实际效应,这样才能更为广泛地进行新课程。

  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从农村的现有条件出发,摸索规律,走出困境,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尽到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要朝着新课程的目标迈进,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行改革实践,使美术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合理化。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要走出误区,活跃课堂,勇于探索,为他们具有健康高尚的艺术修养提供养分,让每个孩子都能挥动画笔,闪现个性,进发出智慧的火花,绘出自己美好的前景,让每节美术课堂都充满活力和魅力,显示出艺术那多姿多彩的美丽。美术知识无穷无尽,美术的艺术博大精深,希望广大农村美术教师能让学生用自己的一幅幅精彩作品绘出丰富多彩的七色空间,同时用手中的画笔画亮每一个孩子的心,把他们带人奇丽的人生,让美永驻天地间。

  农村小学美术分析论文范文二:浅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美盲 误导 来不了 养不起 不稳定

  论文摘要: 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明确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又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山区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师资短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

  学校艺术教育和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尽管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使学校艺术教育步入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明确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又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山区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师资短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

  其一,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是“美盲”,不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不了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美术是新世纪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不可缺少的艺术素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 由于实际认识不足,致使一些农村小学的领导认为美术课是“调剂课”,可以是“口头上重要,工作中次要,执行中不要。”美术课在实际工作中被随便缩减,随时被其他基础学科挤占,甚至停开。

  其二,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它是一个眼、脑、手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范画、挂图、图书资料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见到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具体的实物,学生才能有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才能深刻体会。但一些中小学校领导不愿投入资金 改善教学设施,购置教具和资料。

  其三,应试教育的误导。尽管国家教育部已提出中小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一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美术的学习,不作为升学手段。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 外成绩,美术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一定的限制是难免的。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广大农村小学迫切需要大量的美术教师。虽然我国鼓励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培养、培训教师的工作,加之近几年来各院校的扩招,美术师资毕业生虽然数量多,但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却存在“来不了”“养不起”“不稳定”“配不齐”的现象。现将原因分析

  “来不了”。上述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外部环境让美术教师和美术师范毕业生“心寒”,加上我国农村学校不仅数量多,而且受思想观念、地理位置、交通、地域经济等影响,一些高师的美术毕业生贪恋城市,认为到农村、山区中小学是“大材小用”或无用武之地,不愿到生活与工作条件艰苦的农村、山区工作,甚至放弃分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养不起”。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师编制受限制。一般情况下,一所农村小学养不起也用不足一个专职美术教师。这就使一些学校为 给其他学科的教师排够课时或照顾老弱病残,而让这些根本不懂美术的老师教美术,或让美术课只停留在课表上,教学得不到保证。即使有一名专职教师也成了基础课教师,或成了跑腿的、打杂的,使之不能专一地去研究自己所教学科。   “不稳定”。农村学校无能力更多地“创收”,农村教师的实际待遇长期徘徊在社会的一个低水平线上,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美术教师除完成美术课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多项琐碎繁杂的工作。

  如:开展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为学校办板报、墙报,为各班级布置教室,为节日庆典和上级各种检查活动写标语、布置会场、美化环境等等。白天上课,有时晚上还得加班加点,而这些工作并不起眼, 不计报酬和功劳。美术课非统考科目,在评职、评优、晋级等方面不便计算成绩,工作辛苦又得不到承认,加之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具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在农村、山区工作的美术教师不安心。在教学上,不研究大纲和教材教法,对课堂教学敷衍应付,对学生不负责任,或跳槽、或改行,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解决当前农村学校美术师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要增强教学设备的投入,按“普六”的标准配齐设备。同时,要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条件,每学期应提供一定的教学业务经费,以保证美术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把美术教师的地位真正提高。在美术教师的评职、评优、晋级、奖金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并能根据美术科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公平的考核考绩制度。

  美术教师对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办板报、校园环境的美化、为其他学科绘制挂图以及为节日和会议刷写标语等,都应为美术教师计算工作量。尊重他们的教学劳动和科研成果,鼓励、支持他们外出交流学习、进修、函授等,以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另外,对美术教学和教师也要提出要求。各级的教育行政领导与教研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应把美术教学工作列入检查的项目,每学期要 制定检查制度,包括教学、教案、教研、教改、美术活动的开展、经费和设备添置等。开展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综合 素质评估,要有计划地对美术教师特别是兼职美术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重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以全面提高全 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贯彻落实《学校艺术工作规程》,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与学校的领导应自觉地把学校美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保证美术教育的投入,加强美术课程教学,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面貌,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八).

  [2]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八).

  [3] 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农村小学美术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对留守儿童的作用论文

2.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探索论文

3.有关小学美术论文

4.关于小学美术的论文

5.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新探 小学教育学术论文

6.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7.有关小学美术论文范文

8.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148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