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论文免费
音乐是用有规律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门艺术,它是最抽象的艺术之一。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音乐创作论文免费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创作论文免费篇1
浅议影视音乐创作中的钢琴元素体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艺术的欣赏也有了更为多样化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影视剧作的整体改进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影视音乐创作的多样化与创新性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钢琴音乐以其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以及能替代乐队伴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声乐、器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在影视音乐创作中钢琴的应用范围也日趋扩大。本文即从影视音乐创作中钢琴配乐的作用入手,结合钢琴表演元素体现方式,探讨影视音乐创作中的钢琴元素体现风格。
一、影视音乐创作中的钢琴元素体现的作用
钢琴演奏应用于影视音乐创作,主要起到的是辅助配乐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方面。
1.推动剧情,使音乐表演与剧情主题发展达到完美统一。对于影视剧来说,单纯的情节视觉展现与对白配合并不能将剧情整体体现到最佳,在这种情况下,配乐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众多乐器当中,钢琴以其大气之风、荣登大雅之堂的特点引起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注意,同时钢琴配乐的鲜明性、层次性等特点使其在推动剧情发展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吸引受众,引导欣赏者进入特定的剧情。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影视剧中的钢琴音乐也应当是根据剧情而来或是符合剧情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就能够有效引导影视剧欣赏者进入特定的剧情,从而拉动影视剧的收视。
3.突出主题,使中心思想深入人心。突出主题的钢琴曲所存在的影视剧往往就是与音乐尤其是钢琴或钢琴家有关的,在这样的影视剧中,钢琴元素的存在也理所当然,无可非议是为了突出主题而存在的。
4.掩盖不足,协助弥补影视剧衔接进展等缺陷。钢琴应用于影视音乐的创作,很多时候是为了掩饰弥补影视剧本身情节、结构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出现在剧情衔接处的钢琴演奏,往往都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钢琴刚柔结合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在影视剧较弱处运用钢琴起伏音乐吸引注意力,能够有效弥补影视剧衔接的不足。
二、影视音乐创作中的钢琴元素具体体现方式
钢琴元素在影视音乐创作中的体现,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表现出来的。
(一)演奏手法
1.刚劲有力、抑扬顿挫的旋律流淌。在影视音乐中,跟随情节的变化,配乐旋律不可能是行云流水般平缓的,往往都是“刚柔相济”的,这首先就奠定了钢琴在所有乐器中的优先地位。但是在钢琴演奏中,想把“刚性”的影视内容完全体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具体操作中,应当根据剧情的发展首先设定不同情节应当具有的钢琴演奏风格——刚劲有力还是柔和似水,在将具体的基调确定之后,选择适合的钢琴演奏手法进行演奏。如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钢琴元素就占了很大的比重,周杰伦将钢琴作为自己这部电影情节展示的工具,在不同情节的处理上交叉运用刚柔结合的演奏方式,将湘伦与路小雨充满玄妙的爱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2.无拘无束、行云流水的乐感铺陈。前面我们已经指出,钢琴在影视音乐应用中的重要特点就是无论刚或是柔,其演奏出的音乐所给人的感觉上则都是不突破浪漫主义的无拘无束、行云流水,因为大多数影视剧在基调上都不容许与此相搭配的音乐有过于夸张尤其是太过即兴的味道,这就使得无论影视剧情节多么刚烈,矛盾冲突多么高低起伏,一旦采用钢琴演奏作为音乐表现方式,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一定不是硬性的有棱有角,而是柔滑的行云流水。因此在影视作品中渗透钢琴演奏元素时,应当自始至终把握住以“稳”为主的主线,这样就不会由于控制不住旋律的奔放最终导致凌乱和失去章法,使钢琴元素失去对影视剧的修饰作用,甚至起到相反作用。钢琴演奏的这一特点在电视剧《金粉世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白秀珠所演奏的《少女的祈祷》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白秀珠对金燕西的爱是汹涌澎湃的,但是《少女的祈祷》演奏起来却是一种静静的感觉,这正起到了一种反衬的作用,正是这种行云流水般的钢琴曲,使金白之间的爱情纠葛更尖锐,更引人入胜。
3.把握住钢琴表现的自由度与剧情推进的关系。丰富的音乐节奏变化在影视剧的音乐创作中比比皆是,然而钢琴是别具一格的——钢琴音乐具备其他乐器所不具备的“自由速度”,以半音阶的形式出现在
由快速跑动的音符所装饰的乐句中是其经常的方式。自由演奏的运用对于影视剧来说,是客观情节与主观情感相结合表现的重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钢琴配乐创作者应当首先详细分析钢琴元素所存在环境下的剧情推进,并对其节奏进行梳理,由此设定钢琴演奏的自由度,确保钢琴元素的自由展现与影视作品的内涵真正实现统一并融合,最终达到影视剧与插曲搭配的效果。如韩剧《我的野蛮女友》中,女主角“她”所演奏的钢琴曲虽然是作为剧情的一部分出现,但对于整部剧来说却有着推进剧情的作用,而且这种推进剧情是自由的,是搭配着音阶的自由变换以及节奏的自由舒畅进行的,这种自由演绎使“她”对牵牛情感态度的转换不断得以突出。
4.钢琴元素作为装饰音与和声巧妙应用。钢琴在影视音乐应用上的创新还表现在其作为装饰音和和声的合理运用上。钢琴之所以在不同的影视剧中有不同的表现,首先就是因为其具有个性化,但在演奏中这种个性化却很难表现,因此部分影视剧作为突出本身“个性”的内容添加了部分华丽的用钢琴所演绎的“花腔”——不同于统一风格,围绕着如以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从钢琴起点到终点或者辅以没有规则的音群形式的主要音的装饰,使得钢琴这件本不善于“歌唱”的乐器为影视剧提供“和声”。因此在对影视剧音乐进行钢琴演绎时,应当注意运用装饰音,不能忽视,因为这正可能是影视作品演奏中最为画龙点睛之笔。如电视剧《命中注定我爱你》,每当高潮的时候都会出现锦绣二重唱《我的快乐》的钢琴前奏,这已经成为了全剧的装饰音和和声,对剧情的引领起到指导作用。
(二)情感渲染
1.作为背景渲染剧情。钢琴元素作为背景渲染剧情,最主要的方式总结为四个字:“应时而生”。详细来说就是钢琴元素在剧情需要的时候才出现,不需要的时候不贸然出现,因为贸然的出现可能会使剧情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影视音乐创作者就要详细研究剧情,以掌握好剧情需要来确保准确安排钢琴元素出现的场合。钢琴用来进行情感渲染在电影《风声》中可窥见一斑,当李宁玉遭受到武田的怀疑后,钢琴就成为渲染紧张不安、悬疑丛生场景的工具,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李宁玉经过昏暗的走廊走向审讯室时,徐缓的钢琴声响起,搭配李宁玉凝重的表情,首先渲染了不安的气氛;随着一声沉重的关门声,李宁玉身体一颤,钢琴声戛然而止;当武田和李宁玉的对话开始,钢琴又一次在管弦交响乐衬托下响起,钢琴旋律的内容配合起止的适度转换,将《风声》中紧张的悬疑气氛与李宁玉屈辱的情感渲染到极致。
2.作为主线串联整剧。钢琴元素作为影视剧的情感内容之一贯穿始终也是其体现的方式之一。与其作为背景出现不同,钢琴元素作为主线总结起来是“应景而生”,就是说在场景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影视音乐创作者要认真掌握影视细节,在适当的场合将钢琴元素作为主线拿出,确保剧情的强调、升华。韩剧中对这种方式的应用较为娴熟,尤其是韩剧《我叫金三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三顺对三石的情感走向就是沿着三石所弹奏的一首钢琴曲开始的,正是因为这首钢琴曲三顺对三石的感情开始明了,并由此升华至浓烈的爱,每当这首钢琴曲响起时,就是二者情感凸显之时,应当说这首钢琴曲已然成为整部电视剧的主线。
3.整体渲染。钢琴背景整体渲染在影视剧中并不多见,但是其作为影视剧音乐一种方式也有其相应的作用。整体渲染有两种方式,首先主要 应用于与钢琴有关的影视剧当中如《海上钢琴师》,因为从题目来看就知道整部影视作品就是与钢琴有关联的,因此钢琴元素全篇渗透就不足为怪了;此外,用钢琴曲渲染整体气氛是另一种方式,《不能说的秘密》即如此,该片大多采用钢琴伴奏,首先与剧中男女主角都会钢琴相呼应,并且故事是围绕一本琴谱?secret?展开,钢琴为主线,钢琴曲为渲染给影片蒙上一层优雅且神秘的面纱,使音乐与情节有机融合。
三、影视音乐创作中的钢琴元素风格
影视音乐中的钢琴元素演奏,基本都是按照剧情要求展现自己特色的,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风格。
1.主观性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与多数古典剧采用传统乐器配乐相比较,钢琴主要用于现代剧中,且相对于现实主义的内容,钢琴元素更主张浪漫主义风格,且更加追求由影视剧本身所带来的个性。影视音乐创作主观性即表现在对优雅精致的追求与纯真朴实特点的融合,大多数的创作者都能够做到将音乐旋律的流畅与孤独、坎坷的内容有机融合,这两种元素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在音乐中相结合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然而影视剧音乐与纯音乐的不同就使钢琴音乐可以做到含蓄与和谐并重——内容的孤独坎坷用适当的装饰音加以修饰,穿插在原本顺畅的整体旋律中,使欣赏者既能感受到浪漫主义作品所应有的细腻流畅,又能体味到影视剧内容中所表达出来的不同寓意。
2.激情与诗意相融合的混合主义音乐风格。影视音乐中其他乐器元素的融合主要以“柔”居多,钢琴元素在影视音乐创作当中却与浪漫主义风格相得益彰、刚柔相济,换句话说是激情与诗意相融合。这是因为钢琴元素作为音乐本身是具有乐曲柔韧感的,但由于影视剧中往往含有鲜明的情感,就是钢琴元素在体现之时不得不将柔和与激情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混合主义音乐风格。
3.民族地域风格的展现。民族地域风格的展现在许多影视音乐创作者眼中是民族乐器的代名词,其实不然,钢琴以其高雅的乐感、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阶已然成为多风格的融合乐器,因此在不少的影视剧中,其音乐元素 很多都是运用钢琴来加以展现的。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钢琴对影视剧而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无论从体现方式抑或是体现风格。影视剧音乐元素在钢琴的自然、自由、浪漫等混合风格的精心雕饰下,必将为影视剧本身带来可供运用的加分因子,更能为听众带来愈加独特的个性。影视音乐与钢琴元素相结合所带来的影视及音乐的创新 发展定会对后来的影视发展及音乐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指引着影视乐坛人们将其自身所从事领域的发展推向更高峰。
音乐创作论文免费篇2
试论音乐立美与音乐创作
所谓“立美”即美的创造。自古以来,人类对美的事物都有一个尺度来进行衡量,并形成了一个以美为标准的规律来创造物体,人类很早就懂得每一种事物都有各自的美,从茹毛饮血到文明社会,每一段进程里都有人类对美的事物的追求过程,美的创造也因此更加细化。音乐的立美从考古出土的文物中便窥见一斑,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距今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并且能够吹奏出七声音阶的旋律,这表明在当时人类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制笛技术和娴熟的吹奏能力,对音乐美的要求已有所彰显。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人类的音乐立美活动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艺术创作即是为了艺术美的创造,因而立美与创作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本质关系。然而,西方的美学界仿佛忽略了主体观照的审美客体是怎么产生的,忘记了美的创造实践过程,而一味强调对美的认识、强调审美,这种脱离实践的美学研究是不完整的。
一 “立美”与“音乐立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美学中的立美理论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婴孩,但这个婴孩一出生便有了顽强的生命力。“立美”之父,当是美学家赵宋光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期,赵宋光在长篇论文《论美育的功能》中,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立美”的概念。文章的主旨是说,美育最重要的是其基础,引导并且创造美的形式,而不能单一地将其归类为艺术教育。这种以立美为形式的教育活动,是人类经过历史的积淀,通过对美的规律的不断探寻与追求而形成的一种共识,因此称其为立美教育。通过德智体等多样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立美教育是其中最为基本而且不能缺失的关键环节。当谈及立美与审美的关系时,对美的形式的感知与感受是审美的过程,它与丑的形式正好相反,两者都是通过实践的过程,建立起来的美与丑的对立形式。立美与审美在这个过程中依次产生,审美不等同于立美,审美的主观意识活动依赖于立美的建立,并跟随立美的提高而逐渐提升审美的观念,在不断的进取中建立美的形式,立美在促进审美的同时,也有可能阻碍着审美。
从对立美与审美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立美”是在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美的概念的认知过程。立美与审美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与含义。立美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与抑制作用。
此后,赵宋光继续发展和完善了立美理论。在《历史回顾引发的美学思索》一文中,他指出:“立美与审美都归结于人类对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思索范畴内,通过对比音乐文化的例子,‘音乐立美’与‘音乐审美’也都归结于这个范畴之内,并非只有音乐艺术才拥有‘立美’与‘审美’,它们对于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共通的。”在人类的行为活动中,审美意识都是通过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从身体的各个器官对美的欣赏转变而来的,这是一种主动的参与和追求的结果,是有目的、有控制的主动行为,并非无运动器官的活动与参与,也不是以是否满足衣食住行之类物质生活需求为依归,而是以是否满足听觉视觉等审美感观向主体自己报导的审美需求为监控的尺度。这种主动的需求与参与就是“立美”的过程。
对“立美”可以广泛地划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领域可以归结为对文化、艺术、音乐等的创造。是以审美意识为目标而进行的立美实践活动。从另一个领域来讲,是我们通过对立美这项文化产品的审美活动,来满足人类对艺术领域的直观感受过程,以实现人类对于艺术精神素养的需要。培养出其团结进取的创造能力,在教育、交际、娱乐、仪式、精神疗养等文化活动中各成员将要投入的‘大循环’宏伟实践准备好必需的生理心理素质”;其中第二个人类自身素质的立美才是“音乐审美的终极目标”。明确地指出了立美的分类及其分级目标。
立美概念提出后不久,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邢维凯在对立美概念提出质疑的文章中认为:“音乐立美”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指“相对于音乐的欣赏、接受活动而言的音乐创作实践”,而“音乐审美实践”这一概念包括“‘音乐的创作’‘音乐的表演’以及‘音乐的欣赏’这三个范畴”,音乐立美、审美是一对“从属概念”,因此,没有必要设立“立美”这一概念。其用意在于指出学科概念的构建要具有科学性,概念的使用应力求规范化和明确化。
王宁一随后发表文章,针对邢维凯质疑文章进行答辩。反驳文章从感性、知性、理性三个层面旁征博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阐释了“立美”与“审美”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对音乐立美与审美之辩证关系作出了深入的论述,不仅回答了邢文的质疑,而且还回答了当时多数不能理解赵宋光“立美、审美”概念及其关系者的疑问。
经过这场学术争鸣,音乐美学界对“立美”理论的研究有了更为广泛的认识。杨和平撰文探讨了音乐立美与音乐审美的辩证关系,指出两者既有区别又相统一;罗小平探讨了在音乐创作、表演、传播三度创作中的立美活动,指出立美主要研究音乐创作过程中的立美特征以及与审美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综上所述,立美是美学范畴里重要的美学概念,立美作为一种动态的规律对于审美的建立与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类实践活动来讲,立美对其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们在接收了立美的理论基础上,能够遵循客观规律进行事务处理,能够在真善的基础上完成对美的认知过程。立美是广义的立美,不但包括音乐创作等一切艺术创作,还应包括实现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一切创造实践活动。“立美”问题,也在学术争鸣中得到了开放性的思考。科学的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同时,由于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理论建构也应不断完善和深化。“立美”也是如此,其理论的完善有待实践进一步的论证。
二 立美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立美在音乐 艺术中的主要 实践过程,即音乐创作。当然,根据创作主体与第一手创作成果(音乐作品)之间的生产关系,音乐创作可分为一度创作(作曲、编曲、歌曲 写作等)、二度创作(表演中的再创作)和三度创作(是指继表演艺术劳动时段之后,在到达听众听觉之前这一时段内,音乐艺术产品所经历的创造性劳动的臻美加工,如录音制作等)。
1 立美观念对音乐创作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活动应该按照立美的原则进行。指导创作主体“按照美的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又要“实现 社会目的的善”。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音乐创作的本质
我们必须将其上升到立美实践的高度加以审视。因为,立美是“建立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自由运用客观规律(真)以保证实现社会目的(善)的中介结构形式”。所谓美的中介结构形式有两种,一是用符合客观规律(真)的形式去追求实现社会目的(善)的内容(即真一美一善),二是用社会目的性活动(善)去探索客观规律(真)(即善一美一真)。建立这两种形式的所有实践活动,都是“按照美的规律办事”,也就是立美过程。而音乐创作是其他音乐活动的前提,提供着审美对象、音乐形式,在音乐美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从立美实践的高度认识音乐创作的本质,才能真正揭示音乐创作的根本意义与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类音乐创作立美实践的不断 发展与进步。
(2)音乐创作主体要有强烈的立美意识
“立美”思想应始终贯穿音乐创作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音乐创作过程并不完全等同于立美过程,怎样使音乐创作成为立美的一种,是创作主体应考虑的关键。“音乐创作与其他艺术创作相比,主要的特征就在于立美主体不仅要把现实生活中的主客体之动态美艺术化,还要把主客体外在的动态转化为音响动态,把主体内的情态与精神运动外化为声音形态”,音乐创作的这一特征特别“优待”了创作主体(立美主体)的情感主观因素,即创作主体的情感主观因素对创作过程、创作成果具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现象在一度创作中更为明显)。主体的创作易受主观情感的影响,如果创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积极正确,并且情感体验丰富多样、感觉器官敏锐独到,那么对音乐创作的正面影响较多;反之,有任何一项缺失就会对音乐创作产生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下,音乐创作能顺利进入立美活动;负面影响下,音乐创作不易进入或无法进入立美活动。因此,创作主体要注意立美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树立立美意识和尽可能地创造美的音乐形式。总之,只有强化创作主体的立美意识,音乐创作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立美,创作主体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立美主体。
(3)音乐创作应遵循立美原则
摒弃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某些不良习惯和欺骗行径。例如,在进行一度创作的过程中,有的作曲家把别人的音乐作品拿来进行简要改编,从而成为自己作品的现象就经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就是严重的抄袭现象,对于原作者就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另外,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音乐抄袭现象创造了一定的制假空间。经常有表演者进行“假唱”与“假奏”的现象发生,这都是科技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弊端。而在对音乐成品进行工艺制作的三度创作中,为牟取利益而炮制许多不健康的音乐产品的反美反道德行径,更是滋长了社会音乐生活中的不良风气。上述违背音乐立美原则的所谓音乐创作活动,是与人类艺术生产中对真善美的追求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健康良性的音乐创作活动必须遵循立美原则而摒弃上述不良习惯与欺骗行径。
2 音乐创作对立美理论的完善与发展的影响
(1)音乐创作是一切音乐立美活动的前提
音乐创作是立美在音乐艺术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过程,“听觉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就是音乐创作,它提供听觉享受的美的重要形式,属于精神生产活动。这种处于实践层面的精神生产活动——音乐创作,是整个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前所述,没有立美就没有审美,因此,没有音乐创作也就没有其后的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作为立美本质的音乐创作是一切音乐立美活动的前提。
(2)音乐创作影响立美的发展与完善
立美是“主体驾驭客体、创造客体,目的是通过主体审美意识对象化向人类传送审美意识”,音乐创作的目的即是通过艺术创作活动向人类传送听觉审美对象。当然,严格意义上讲,在二度创作即音乐表演活动中,同样渗透着立美的创造性过程。表演者展现审美意识对象的方式,既可以是对一度创作成果的再现,也可以是即兴创作,亦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立美作为美学概念中的新生理论,目前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与论证。我们需要从全面的角度来对这项研究 工作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对于立美的研究,需要我们从实际操作与理论形态双方面来进行探讨。其中,对于运用创作的研究,其实就是立美在音乐活动过程中的艺术形式的探讨。这项研究从20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在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总之,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与务实的精神,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音乐立美及音乐创作等相关方面的美学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这对于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能够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