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 > 音乐论文范文免费

音乐论文范文免费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音乐论文范文免费

  音乐是以声传情的艺术,美国的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音乐论文范文免费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论文范文免费篇1

  试论音乐类学生听觉素养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良好载体,随着大众对审美的要求逐步提高,对音乐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音乐教育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全面发展与校园文化氛围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本科院校或者艺术专业学校旨在培养音乐高等专业人才,把音乐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是特殊的,以学习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增强音乐修养为主。听觉素养是音乐修养中一项重要指标,对于音乐基本功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听觉素养的培养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十分重要,听觉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有助于学生打好艺术修养的基本功。

  一、听觉素养能力是基本的技能

  听觉素养能力对于音乐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技能。高职音乐教育探索一个具有实效性的听觉素养培训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一线教学教师而言,学生听觉素养的培养是一项艰苦的工程,因此,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研室专门开展了对学生音乐听觉素养培养的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期获得一个全新的听觉素养训练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与完善,以期建立有效的听觉训练课程体系,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听觉素养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加强高职学院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艺术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发展高职院校艺术教育,首先要构建面向艺术类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这是十分关键的。各个地方的教育各具风格与特色,建设适合的课程建设方案具有现实的意义。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研室通过对听觉素养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开展对听觉素养训练方法的探索、选取训练内容,开展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等实践研究与探讨,直至形成一个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高效的、全新的实施方案。建成符合学生基本能力程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对全面提高艺术类学生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三、学生听觉素养培养的思考

  (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拓创新培养渠道对于学生的听觉素养的培养,从来就是音乐教育十分重视的基本功训练。

  尤其是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优秀高职院校,经验丰富,效果理想。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的方便与快捷,我们在学生听觉素养的培养上的研究也不能止步不前,而是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学生需求。对于一些有优秀教学经验的音乐教学要学习与借鉴,对于一些新的手段与方法要敢于尝试,开拓创新,创造新的途径。听觉素养是音乐艺术专业人才的先决条件,拥有良好的听觉能力,可以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为未来的音乐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从追求实效性出发,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培养渠道,尝试新的手段与工具,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听觉素养真正有效的提高。

  (二)精心开设实训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课堂教学是培养与训练的主要地点。

  课程的开设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先前一些观念,并没有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照搬别人的方案,对于听觉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并没有具体实际的研究。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改进,使之既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又方便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开设课程的需要。重新制定新的训练音乐类学生听觉素养的教学内容,要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与效率,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变化等,适应其发展的需求。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意识逐渐加强,兴趣和爱好逐步发展与变化直至逐渐稳定,听觉素养训练的着重点要有所侧重,要发展变化,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佳的培训素材,例如:目前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开始增设《真音模唱》课程,出发点就是着眼于学生听觉素养的培养与训练需求,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学生的听觉辨析能力有明显提高,学生逐渐掌握了倾听的技巧,模仿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提高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增强教学实效性科技技术的发展为音乐教学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

  大众媒体的方便、快捷、高效,都是时代发展的馈赠。我们没有理由不使用他们来促进我们的教学,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化高科技手段作为教学的工具,利用网络、电视、移动信息平台的多媒体教学媒介,发挥其形式活泼、趣味性强、感染力强、符合大众审美观等优点,切实有效地传递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因此,要完善教学设施,配备多功能的演出大厅,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舞台,各类教学用具与专业教室要满足基本的需求,引进专业教师,加强硬件与软件设备建设。

  综上所述,高职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建成符合学生基本能力程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听觉素养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先决条件,直接决定了其后续艺术专业能力的发展。听觉素养目前专业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领域,对学生听觉素养培养的研究对于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音乐论文范文免费篇2

  浅论中职音乐公共课程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形成共鸣,无形中提高自己的素质,然而现实中的音乐课程却让人尴尬不已,困难重重。

  一、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叛逆时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感性的阶段。同时,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强烈,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则是处于消极应对的状态,同时部分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思想。然而他们毕竟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对音乐有着疯狂的爱好,他们喜爱有关音乐的各个电视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他们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手,有自己“主打”的歌曲,甚至对歌手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了如指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音乐课却缺少那份执着的追求,甚至对音乐课有种“有甚于无”的心理。

  二、教材内容过于“高大上”,教学模式单一乏味

  我们的教材课本的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忽视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导致了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的严重丧失。无可否认优秀的歌曲及其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于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差异过大,学生无法得到确实的感受,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

  三、学校、家长及学生认为音乐课程可有可无

  现如今,技能大赛贯穿学校的整个教学,因此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足马力专攻专业技术课程,从而都想在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这样一来势必把音乐教育等素质课程从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中剔除,以避免浪费专业学习时间。

  认识不足就是为了弥补不足,发现困难就是为了解决困难,因此在多年的教授音乐课程的课堂生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总结了以下的改进措施:

  1.学生课堂学生做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没有学生的充分参与,任何音乐教学都会事倍而功半。

  自主经营“教学内容”。现如今教学提倡的是模块化教学,因此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制定几个大的教学模块,然后让学生在各个模块下寻找自己喜爱的内容,真正行使主人翁的权利,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自主制定比赛、考评规则。在音乐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演唱表演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机制,比如分组比赛、互相评价、互通信息等,从根本上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更进一步的扞卫主人的地位。

  2.深入钻研教材,增加教学模式

  教材多样化,增加流行因素。将教材编写思维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渴望音乐,向往音乐,尤其对当下的流行音乐趋之若鹜,因此在我们“高大上”的教学课本编篡之前就应该考虑增加流行音乐的介入,哪怕是课堂一角。有了这样的主线,不怕学生不喜欢他们的音乐课本了。

  借助多媒体教室,给学生一个集看、听、唱为一体的课堂。摒弃之前较为单一的教师教唱,学生跟唱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多让学生欣赏当下比较流行的、感兴趣的音乐盛会及音乐人的事迹,甚至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功能上传自己的音乐录音,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饕餮盛宴。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摆正姿态,尊重学生切不能一味的“杀鸡给猴看”。中职学生是一群好动不易管理的学生。我们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不要一味的对学生给予否定,也不要动不动对学生进行“精神”打压,教师给学生讲道理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注意自己的讲话姿态。另外不要在课堂中一味的为了自己所谓的教师尊严而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严惩。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说教所有的责骂都能得到学生的理解。而我们如果真正的进行换位思考的话,就不难理解学生的行为,也就让学生学会了尊重。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因此在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定高度的道德素养。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德育育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学科知识,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4.组织多样化的课外音乐文体活动,增加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加深学校、家长对音乐教学效果的认可度

  基础音乐教育具有大众性,我们要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每位学生爆发出生活的火花、燃烧出生活的激情,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的美感共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31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