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教育论文
坚持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音乐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一:论音乐教育与养成教育
一、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1.音乐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音乐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音乐的感知、情感的体验、想象以及理解。音乐的感知为音乐审美最初的阶段,是小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重要阶段。所以,要了解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就必须使学生了解音乐里的情感。音乐的审美是无法脱离想象的,但必须要以音乐的情感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去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这四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促使学生在音乐上的欣赏能力不断地提高。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思维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我们只有用心去聆听,才能了解它的美。“听觉”是学生了解音乐美的唯一途径,能够通过听觉来判断音乐中的感情是音乐所特有的思维能力,而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这也是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
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作者通过音乐将情感进行传递,听众通过听觉去了解作家创作时的情感,彼此达到共鸣。所以说,音乐的教育本身是审美的教育,通过审美来获取音乐中的情感。在音乐的表演中,表演者通过不同的表演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升华和表现。随着欣赏者对音乐的理解逐渐将感情投入到音乐中。所以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拥有丰富的音乐情感。
二、音乐教育的内容
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感受和鉴赏。其中包括各种音乐表现要素、音乐的体裁、音乐的情绪和形式,音乐的流派与风格等。第二,音乐的表现。主要包括演唱、表演和演奏等。第三,创造能力。包括探索音乐与音响、音乐创造和即兴创作等。第四,音乐文化的普及。包含音乐和社会生活、音乐和其他学科、音乐和姐妹艺术等。
三、对学生的个人培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敢于进行创新,进行个性化教育。
1.个性化的欣赏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可能各不相同,当学生的理解与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大相径庭时,教师不可以否认学生的认识,反而应该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因为音乐的教学不能拘泥于一种传统的课堂教育,因为音乐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情商以及心理上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打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充分地发挥想象。
2.个性化地演唱
演唱歌曲对学生凸显个性尤为重要,作为老师,要习惯给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多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想法和才艺进行展示和表达。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基础上,对于流行的儿童音乐进行教育,不能像传统的音乐教育,学生学了一学期的音乐课还是唱《数鸭子》,鼓励学生在台上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可以针对不同心理的学生进行不同趋向的个性化培养。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在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们带来了乐趣。
3.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能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课外活动。通过学生的特长进行不同地分组,例如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天赋将学生分为舞蹈班、声乐班、乐器班等。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通过不同小组定期对音乐的探讨可以拟定不同的班内音乐活动和总结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拟定更为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
小学音乐教育要从学生的音乐心理出发,传统的音乐教学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更多的是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享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因此要摒弃苦练音乐技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音乐充满热爱和兴趣才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关键。
关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二:民间艺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科学的发达,技术水平的进步,许多新材料、新的制作手段取代了老的、传统的民间艺术音乐作品采集、录制等工作。这种现代化专业生产模式很大的改变了原来技术水平低的生产模式,使之更趋于新朝、时尚的音乐艺术形式。特别是民间音乐艺术作品不再只是民族情感和艺术的表达,而成为了各种各类歌厅、酒吧等粗制滥造的复制品,没有了任何情感性和艺术性。这些严重滥造和大量复制,不但影响民间艺术品的传承,更大的是威胁着地方民间艺术品的生存与发展。虽然各级政府社会专业机构有意识并努力采取相应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共同合作,但由于面过于大,力量对比有限,民间艺术的生存不被大多数人认可,歌王或老艺人无人继承,各种相传发展艰难,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面对困难如何继承、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中丰富民族感情与文化内涵才能很好的保护与发扬。
民间艺术教育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西方文化大量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动漫画、科幻、歌(明)星、网络等是中小学生最迷恋的,甚至在思想审美、价值观、文化品味等都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严重影响。有的家庭和学生连饮食口味、生活方式和语音习惯都追求西方化,以时尚的新朝的外来东西。这些社会现象在占领中小学生思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而对于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感到土里土气、陈旧陌生。民间艺术特色与中小学生距离越来越远,学生中可能不知道“壮族春锣”“京族唱哈节”是什么?可没人不知道“米老鼠爱大米”,更没有人知道民族乐器“口笛”制作与由来。这些社会环境将影响到民间艺术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思想因素。
在中小学基础音乐教学中,社会、学校和家长所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在社会公共方面,民间艺术是社会和民族的希望,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人力、财力、物力、场地等方面得到满足,同时,社会上认可这些艺术的功能与价值、大力鼓励和支持研发民间艺术成果,成为奉献给大众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在学校方面,中小学基础音乐教学中民间艺术的存在有许多困难和阻碍,主要表现在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师资水平、升学压力等。由于学校重视的程度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制约,农村山区学校轻视音乐教育,更不用说民间艺术教育了,大多数都没有按照音乐教室的要求完善配备,由于教学设备和场地的制约,使许多民间艺术形式很难与学生见面,甚至了解机会极少。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理论水平较低,对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历史原因认识不深,使得在音乐课堂上照本宣科,毫无意义。许多学校领导把音乐课当作“调剂课”,音乐课形同虚设,没有按“课标”实质性的给予学生的内容与知识。从家长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家长对于基础教育中音乐课教学,对开设民间音乐教学的认识不深,学校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等教育都缺一不可,许多家长深刻认识和理解,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独生子女家长期望成才的心切,导致轻视了像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教育。更让许多家长不知所措的是各种钢琴、民乐、舞蹈、体操等学习班,不顾实际、急功近利、迫切希望孩子成名成星的思想驱动下报名,不了解这些教学机构的办学资质、办学质量、师资水平,也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接受的情况。其实,家长带着孩子去参观“歌节”活动,大型艺术节活动,参加现场与民间歌手合唱或对唱的艺术表演形式,培养孩子对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浓厚兴趣,远比报名参加两三次兴趣班更有效果、更有收获。
在现实中由于社会、学校和家长各自的原因,制约或阻碍了基础教育中音乐教育环节,受影响的同样还有传统民间艺术教育。这种情况在边远山农村、办学水平低的学校表现由为突出。而这些地方更具有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条件和机会。可惜的是这种特殊的条件和机会,没有引起全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思想重视。很显然,造成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流失并不是客观原因,而人们主观思想原因而导致我们轻视和浪费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才是重要原因。
民间艺术教育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渗透乡土民间艺术内容与形式,具有现实的时代的重要作用。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多彩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音乐史宝库中晶莹灿烂,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华夏文明史涌现的名作与多种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就有民俗、山歌、戏曲、曲艺、历史等,这些就是华夏民族的历史缩影,灿烂的文明和优秀的传统,在它们中蕴含着无穷无尽光彩照人的文化艺术源泉。可以肯定的说,这就是地方民间艺术来自华夏灿烂文明历史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早就为之准备了,并全部给予了人类。为农村山区学生提供无价之宝的财富,是学生审美教育和文化内涵的追求,全部含盖着地方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考和追寻更高一级审美的自然需求。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努力诱导民间艺术,一是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保护,二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神实质;是社会发展新时代的要求,是提高全人类文化素质的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大力推广普及地方民间艺术在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音乐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2.音乐教育论文
3.音乐教育专业论文
4.音乐教育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