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诚信的论文
会计诚信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只有会计信息的真实,国家才能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才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诚信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诚信的论文篇1
试论会计诚信建设
摘要: 会计造假现象日趋严重,给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甚至国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本文在给出会计诚信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从加强诚信教育,强化监督,健全法律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会计制度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 诚信 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会计造假丑闻时有曝光,会计诚信的缺失,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目前国家对会计造假的约束条文越来越多,惩罚措施越来越严重。但在法规重罚的同时,会计造假其势不竭。只有探究会计失真的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真正维护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对会计诚信建设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一)经济利益是会计造假的内驱力。
经济利益是最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造假者的逐利心理突出地表现在他们对暴富的渴望,对物质财富和富足生活的羡慕,对保官、升官平步青云的期盼,对出人头地的向往。而当这一切不能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得时,就企图依靠作假账来改变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改变衡量其业绩的各项经济指标。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职能不断丰富,会计工作也变得日趋复杂,这就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来从事这项工作。但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不及10%,大专以上学历的也只有18.21%,有会计师资格证的仅占8.45%,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会计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在会计职业领域有一些错误观念:“会作假账的会计是好会计”,“会少纳税的会计是好管家”。这种观念也误导着会计人员的道德倾向。
(三)制度上的缺陷及漏洞是会计造假的买方市场。
1.按照企业的契约观点,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殊合约关系,要素的投入者即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享有会计信息产权,与企业相关的管理机构(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的管理机构)、债权人、供应商、竞争者、其他潜在利益关系人就成为会计信息的其他相关者。由于会计信息的其他相关者不享有会计信息产权,但会计信息却必然对他们产生影响,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就因此而产生。假如外部性是正的,所有者享有受益的权利,有利于增加会计信息的披露,相反如外部性是负的,其交易成本非常昂贵,这部分的外部性是不值得的。
2.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理解的差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真实性主要秉承“结果理性”的观念。只要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即使企业会计程序符合制度规章的要求,这类信息也是失真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则坚持“程序理性”的立场。在他们的认识中只要企业的会计处理和会计信息披露符合规章制度,这种信息就完全真实,他们也就完全履行了会计责任。
3.在我国由于任期经济及干部考评机制,干部的升迁一般主要取决于任期的经营业绩。
这种体制使得部分领导只重视短期或当前的利益,对于企业的远期增值潜力、股东的最终财富漠不关心。这种评价机制是会计造假的寻租机会,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就因为经营者一味地追求任期上的业绩,盲目投资,使得企业财务恶化,最终是后人收拾烂摊子,国家为其行为买单。另外,在偷税漏税上,有些企业通过调节收入、支出达到小集体利益最大化,通过非法或不正当的手段化,以极小的代价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使会计造假有机可乘。
(四)处罚不力,执法不严。
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
二、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培养和塑造人员高尚道德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会计行业或会计市场,应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人员有忠实执行《会计法》的责任,注册会计师依法对企业和相关单位有社会监督的责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诚信危机,绝不单纯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所以,会计诚信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理所当然地包括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进行的整体教育。
(二)健全法律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1.加强监督,加大惩罚力度。
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从立法、执法方面对造假单位及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强化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从制度上遏止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2.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必须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者,无论是公司、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3.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退出机制的惩罚力度对相关行业的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警示。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就可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
4.推行诚信保险制度。
根据国外的一些做法,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当公司出现诚信问题,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必须赔偿,这样就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险公司为了自己不受利益损害,必须加大对投保人的监督,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监督降低监管成本。
(三)加强内部会计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期,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公司治理应该努力解决好下面问题:(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即“一股独大”现象,有可能导致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2)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应采取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其发挥应有的作用。(3)规范公司制度,规范公司财务,避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事件发生。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体现了牵制原理,有效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消除了会计造假的环节载体,并从源头上杜绝了造假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平.谈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2,7:62-63.
[2]冀玉玲.当前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30:38.
[3]张润利,孙林海.关于会计诚信建设的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10:76-77.
会计诚信的论文篇2
浅议会计诚信问题
【摘 要】会计诚信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只有会计信息的真实,国家才能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才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会计诚信的缺失必然危害国家的经济与管理。不仅要从制度和规则建设,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关键词】会计诚信;现状;危害;原因;对策
会计诚信首先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只有信息真实,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才能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部门,才能从宏观上把握经济运行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
一、会计诚信的现状与危害
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据调查,92.9%的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质量不满意。财政部曾多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如虚列资产、所有者权益不实、损益不实等。另外被检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企业明显存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真实、不规范、帐实不符等问题,企业财务管理明显松懈,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信息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依据,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企业的会计资料了解税收的执行情况。失实的宏观会计信息会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使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失去合理的依据,从而干扰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正常运行环境,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造成严重的不公平竟争局面,最终危害整个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业务不熟练,缺乏专业培训,缺乏对财经实务财经法规的学习,造成滥设会计科目,凭证无编号,科目之间借贷不明,往来账户不清、不及时记帐,并且收支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形成帐实不符,使得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失真,丧失了它应有的参考价值,对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目前我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中经济责任安排的某些缺陷,使得会计造假成本低廉,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又能使会计造假者获得高额收益,从而导致会计造假者为了个人利益铤而走险,这是会计造假行为屡尽不止的根源。在《会计法》出台的同时,我国刑法有关的法律对《会计法》规定的有关违法责任尚无明确的规定和执行标准,使《会计法》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使那些造假的人不及时受到应有的惩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愈演愈烈,致使相应的法律条文流于形式,并不具有法律威严。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监督不力。
注册会计师在客观上需要他们维护客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保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却使我们大失所望。不论是安然事件,还是银广厦事件,莫不与独立性问题相关。审计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要求它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而在现实工作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通常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咨询收入,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从而也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了必然。
(四)我国公司制度存在缺陷。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使企业领导人失去了监管和制约,会计人员受其领导支配,削弱了会计职能,使会计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导致经营决策失误,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会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加强其对业务的熟练程度,提高会计人员有效利用各种软件,工具高效,准确的处理报表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做到手续完备,记录准确,编报及时,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记账、算账、结账,保证无一漏失和错记,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减少因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完善会计法规和制度,新《会计法》已全面实施,要根据新《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工作,认真落实。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立诚信档案,注册会计师信用体系应包括;以《注册会计师法》和,《会计法》为指导,以独立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为中心的执业道德教育体系,以内部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为保证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准则的实施,应当设立专职机构和人员,对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履行执业道德准则情况进行检查,把优秀的和不良的记入诚信档案,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提高注册会计师履行执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会计诚信建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和引导经营者行为,使会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太度,做到尊重事实,不被他人所左右,不因个人好恶而取舍,不欺上瞒下,不为领导是从,不弄虚作假,使会计能够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诚实守信,从根源上防范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
总之,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钻研业务,精益求精,遵守执业道德,遵纪守法,真实反映会计信息,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为投资人和债券人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会计信息公信力努力工作。
会计诚信的论文篇3
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对策
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1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同的信息。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会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并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且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多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能违反诚信原则,向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2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在当今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在我国,《证券法》对股票发行人未按有关规定披露有关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规定了行政和刑事责任,但没有提到民事赔偿问题,难以使违规者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正因为违规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所付出的成本,这就为不法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添加了动力。
2.3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
注册会计师在客观上需要他们维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保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却使我们大失所望。不论是安然事件,还是银广厦事件,莫不与独立性问题相关。审计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要求它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而在现实工作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通常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咨询收入,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从而也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了必然。
2.4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第一,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集团公司绝对控股,股东大会就成了大股东会议,由大股东说了算,这样就很难保证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这种公司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
3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3.1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审核供给者的诚信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并据此评出信用等级,这给了诚信供给者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这包括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会计信息的审核和对供给者的监督,以保证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
3.2建立民事赔偿机制,提高会计失信成本
建立民事赔偿机制目的在于抑制供给者获取不正当得益的愿望,如果供给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使用者可以起诉供给者,要求惩罚并给予赔偿。同时,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
3.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管理,建立诚信档案
注册会计师信用体系,应包括:以《注册会计师法》和《会计法》为指导,以独立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以内部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以检查指导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为保证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实施,应当设立专职机构或人员对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准则情况进行检查,把优秀的和不良的都记入诚信档案,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提高注册会计师履行职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保证做好各项工作。
3.4注重会计文化建设,培养会计诚信氛围
会计文化的建设是培养会计诚信的根本。会计文化主要指会计人才培养、会计实务操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等与会计相关的各类人员的教育上,注重诚信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此外还需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建设相结合。
3.5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会计诚信建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和引导经营者的行为。企业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总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所有会计人员只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一定会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有机统一的会计诚信环境,摆脱目前所面临的会计诚信危机。
参考文献
[1]王焕霞.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9年第1期733.
[2]孟湘萍,安宏.加强会计诚信工作的对策[J].山东商业会计2006·3,40-41.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会计诚信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