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文化 > 企业绩效审计论文

企业绩效审计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企业绩效审计论文

  企业绩效审计是我国当前审计实践的发展重点,是审计理论体系中内部审计和管理审计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绩效审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绩效审计论文篇一

  《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浅析 》

  摘要: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强化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是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内在要求,更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同时也是企业审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75-01

  一、导言

  自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市场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对外贸易加速发展.外贸额逐年扩大,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进出口国。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广泛而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这也迫使我国的每一个企业将毫无例外地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社会分工、产业布局、业务链条整合等诸多残酷竞争。而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地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才能经受住考验、获得长远发展,进而才能有效地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笔者认为,在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经济行为“白省”,只有这样才能兴利除弊,实现管理、技术、市场、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而绩效审计正是一种实用的“自省”方式,在评价和鉴证具体经济事项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时,可以从独特的角度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绩效审计的含义

  绩效从广义上讲不等于效益,绩是业绩。效是效果.绩效包括企业依法经营、经济收益、资产质量、社会效果等多个方面。绩效审计又叫效益审计、3E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是指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这里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经济性(economics),是指以最低的投人达到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投入是否节约;效率性(eoiency),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包括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指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预期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合规性(compliance),是指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三、绩效审计的意义

  1.开展绩效审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主观愿望。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较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才能为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国有企业在经过多轮改革之后,效率低下、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存在。迫切需要绩效审计及时地对具体经济事项进行评价和鉴证,提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审计建议,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开展绩效审计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生存的前提就是追求利润,国有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必将接受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环境,不再有政策倾斜,因此只有苦练内功、挖掘潜力,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客观上要求在企业内部开展绩效审计,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开展绩效审计是企业审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审计实践看,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主要表现在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和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两大方面,其目的主要是在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中能够对被审计企业的经营隋况有所表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绩效审计越来越被重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国有企业审计的内涵。

  四、绩效审计的实施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在具体实践中,程序和相关制度框架都已具备,审计取证方法和评价方法与财务收支审计没有太大区别。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或重要工作在于以下两点:

  1.审计项目的选择。国有企业开展绩效审计,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并结合企业审计工作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来开展。一般而言,在选择或确定绩效审计项目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被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主要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考虑。例如:企业成本控制的难点、投资的重点和经营管理的薄弱点应该列为绩效审计的预选项目。二是被审计事项的受关注程度。三是被审计事项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程度。在确定项目之前应该对被审计事项的风险和复杂程度有可靠的度量,对过于复杂、风险不清或过大的项目应尽量避免。四是充分考虑审计资源。量体裁衣。尽量避免选择与审计组织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经验和技术条件不相适应的项目。

  2.评价标准的选择。评价标准是否恰当事关绩效审计的成败,选择的标准不同结论也就不同。国有企业开展绩效审计,其使用标准多种多样,既有国家的法律法规,也有企业的规章制度。还有层次较低的计划指标、预算定额等。标准种类虽多,但是只要标准与被审计项目是相关的,且表述清楚明确、客观公正、能为公众或被审计单位认可的即可。

  五、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评价标准较多,但缺乏与国有企业开展绩效审计相适应的标准体系。绩效审计对象复杂.衡量审计对象的标准难以统一,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不同。而且,国有企业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客观数据难以评价,使审计工作成果得不到应有的有效利用,降低了绩效审计的功效。

  2.专业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绩效审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专业价值在其中占据核心地位。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绩效审计能否顺利进行。而目前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从业人员多为财会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管理、工程、法律和其他专业人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像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一样。根据需要适时尽快地出台绩效审计的一般准则和审计指南。建立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增加非财务指标和设定有警示功能的指标。使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对审计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专业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根据国有企业自身行业特点和业务涵盖范围,合理引进工程、机械、计算机等专业人才,改善审计部门知识结构。同时加强对这些专业人才的审计业务培训和指导。

  企业绩效审计论文篇二

  《 完善企业绩效审计的思考 》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强调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资金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企业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和建立健全单位责任追究制。我们认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是受托经济责任内容拓展的现实需要,是民主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十二五”规划的战略要求。

  一、完善企业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近年来,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得到很大的发展,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得到改革,因而,企业的绩效审计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与发展。完善企业绩效审计,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合理优化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主要途径。

  1.完善企业绩效审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需求

  完善企业绩效审计,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的监督,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并且对企业的财务使用效率和效果性进行审计与分析,能够有效的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绩效审计数据能够比较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从而为企业的决策层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且,完善企业绩效审计也能够加强企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供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切实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综合实力。

  2.完善企业绩效审计是履行国家全面审计的职责

  我国审计法规定,企业的审计机关和部门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收支的效益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和监督。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往往只注重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却忽视了对效益性的审计。因而,完善企业绩效审计必须加强对效益性的审计和监督,实现审计效益性、经济性和合法性的统一。《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全面的企业绩效审计提出了战略目标,并且制定了企业绩效审计方法和体系的具体途径。因而,完善企业绩效审计是履行国家全面审计的职责,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3.完善企业绩效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完善企业绩效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从国有企业来说,据数据显示,到2006年底,国有资本在基础行业达到了3.3万亿元,并且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资产主要集中于交通、能源、重大装备制造、军工以及重要矿场资源开发等领域。也就是说国有企业资本的控制能力不断的加强,不仅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国民经济组成部分。完善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不仅能够揭露违法违规的经济问题,还能够促进对质量和绩效的关注,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完善企业制度和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保证国有企业的安全和国家的利益。而从非国有企业而言,完善企业绩效审计有利于提升自身内部控制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同时为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这样也就能够很好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于不败之地。

  二、完善企业绩效审计的措施

  1.慎重选择合适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项目有不同的审计评价标准,因此,在选择评价标准时一定要先对项目的审计目标进行分析掌握,在收集到足够的审计信息和数据之后,要慎重的选择审计的评价标准。审计标准是得出合理科学审计论和提出合理的审计意见的基础。企业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审计业务规范、额定标准、各种审计计划以及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等等,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些评价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选择评价标准时一定要慎重,严格根据审计项目的特点和目标来进行选择。

  2.加强对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企业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企业绩效审计基础薄弱和数据证据收集的难度系数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对审计证据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确保审计证据和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充分性,以保障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证据的收集和分析中可以遵循公认的准则,通过增大调查样本数量以及提供样本的代表性等方法来增强证据的准确性。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数据,通 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对比,提供数据和推测的充分性和可信性。

  3.建立绩效审计职业制度,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绩效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审计师的职业判断,由此对审计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heat(1991)认为积极的绩效审计师(activist performance auditor)应是主动和全面的,在其管辖权范围内,独立地确认重要的社会和政策问题;在外部权威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审计创新以及重要审计的自我创新;遵循公认政府审计准则,发布诸如预算调查和财务趋势等特殊报告;把社会公众及其代表作为最终客户。现代审计职业发展的一种明确的趋势就是更加的专门化和精细化。随着“十二五”战略规划的提出,为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我们建议建立绩效审计职业制度。绩效审计职业制度的建立应探讨建立注册绩效审计师制度的可行性及其实现方式,注册绩效审计师的业务范围、能力框架管理和考核,职业规范以及后

  续 教育等重要问题。

  下面分别以国有控股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为例进行阐述。

  在了解小贷公司业务特点的基础上,确定贷款余额及变动、利息收入、资本金及变动、借款余额及变动、利息支出是反映小贷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主要项目,也是财务报表的主要项目,所以围绕贷款业务台帐、借款业务台帐实施 审计程序才能查深查透。(1)利息收入,根据台帐中客户名称、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按权责发生制重新计算利息收入以复核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抽查部分项目档案资料,查看项目放款凭证、借款 合同以及相关的保证合同、抵质押合同、押品契证资料,并与贷审会批复核对,以证明贷款业务发生地真实性。在核实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对贷款余额和本期放款业务进行分析,如通过贷款条件分析,看其以信用、抵押、质押、保证等条件贷款的比重,贷款条件严格还是宽松;通过贷款对象分析,看其对个人、个人中的农户、城市企业、农村企业贷款的比重,信贷投向是否体现农村小贷公司服务“三农”的特色,“三农”贷款利率是否合理、优惠;通过贷款金额区间分析,看其开展贷款业务是否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同时体现其风险控制水平;通过贷款期限分析,看其信贷投向是否集中在三个月以上的经营性贷款上,是否严格控制短期“过桥贷款”比重。通过业务台帐计算加权年均利率,看其利率水平履行情况,收费是否合理,体现不放“高利贷”的信贷业务特色。通过本期放款业务来源渠道分析,看其新增和存量续转业务的比重,是否积极开发新业务。(2)资本金及借款,是小贷公司贷款资金的来源,且融资有额度限制,与资本金的比例为1:1,融资对象为不超过两个金融机构及股东,将资金来源与贷款余额比较,看其业务是否饱满,是否已遇到无资金可贷的尴尬,还是融资能力不强,尚未用足规定的融资额度。(3)贷款损失准备,按贷款资产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按规定比例计提,由此看出贷款余额核实的重要性。

  担保公司,在了解担保公司业务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报表中与担保业务相关的项目必须紧紧围绕担保余额及变动、担保费收入进行,索取担保业务台帐成为实施审计程序的前提条件,如:(1)担保费收入,根据台帐中本期增加担保业务的要素如客户名称、担保额、担保期限、费率,计算复核担保费收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可抽查部分项目的业务档案资料,查看借款借据等债权凭证、借款合同、保证合同、抵质押合同、押品契证资料,并与评审会批复核对,核实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必要时就期末在保余额和本期增加担保业务向各贷款银行发函询证。在核实业务的基础上,对在保业务及期间增加的担保业务作出分析,如行业分布分析,看公司对各行业支持力度,支持方向是否与期间国家政策相悖,是否分布在风险较大的行业;单笔业务的担保金额区间分布分析,可以分别按笔数和担保金额进行分析,看公司担保业务符合小额、分散的风险控制原则,是否过于集中在单笔担保额较大的业务上,是否一味追求业务规模和收入的扩张而抛开控制风险的考虑;本期增加业务来源渠道分析,属于纯新增客户业务或是存量客户新增额度还是存量客户续转业务,看公司业务拓展情况,是积极开发新客户还是一直扶持的存量客户逐渐壮大对其增加支持力度,或是出于对存量客户比较熟悉的考虑而放大对其资金支持。如果是 农业担保公司,由于承担着服务“三农”,支持城乡一 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享受相应的政府补贴,还需关注其业务结构中支持农村种养殖户、农村 经济合作 组织、农业企业的比重,看其业务开展是否符合其设立宗旨。

  三、结论

  我国对企业绩效审计的定义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 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从起定义可以看出,绩效审计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 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企业要切实加强对绩效审计的重视,不断的探索创新,完善企业绩效审计制度与方法,形成规范的、系统的、独立的审计规则,提高对企业的财务和各种资源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企业绩效审计论文篇三

  《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的研究 》

  内容 摘要:发达国家早已开展的绩效 审计,在国内多年来尚处探索阶段;由于各国 经济 法律 环境的差异,不能照般国外做法。本文 分析 了当前开展绩效审计的难点,并提出若干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企业 为了提高运作效率,需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绩效进行考核,内部审计部门也不例外。发达国家早已建立起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模式,并逐渐走向成熟,而在我国针对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模式的 理论 与 实践还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由于面对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 历史 沿袭的不同,照搬国外的做法并不适合,由此寻找一种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

  一、 问题 的提出

  内部审计部门(以下简称“内审部门”)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常运行不但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的非正常消极因素,而且可以为 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 发展 。一个健康有效的内审部门可以在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及时防范企业风险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内审部门的绩效评价问题,在我国提出得较晚,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通常简单地使用审计 计划完成情况、审计的及时性、时效性以及领导的满意度等指标,在权重赋值上随意性强,还常常出现被审计单位充当评价主体等。这种考核模式存在明显的不足:

  1.指标过于简单,考核面窄。内部审计作用主要是砍和咨询,现行考核指标偏重于确认职能的考查,对咨询职能的考核不足,不利于体现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改善 组织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而这些正是内部审计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体现其未来效能的地方;

  2.指标体系缺乏应变性,不能及时反映内审部门在不同时期,因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策略的调整而适时转换的 工作重心,也不具备对内部审计教未来工作重心定位的指导作用;

  3.考核关系不够合理,如采取360度打分原则,由被审计部门充当评价主体,易 影响 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4.可操作性差。许多审计项目,如经济责任审计,是受托业务,随机性很大,内审部门很难用计划控制。又如不同的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审计目的等,都决定了每次审计有不同的特征,及时性、时效性等指标就缺乏涵盖度,也难以制定明确的操作指导标准;

  5.考核与内审部门前后的工作环节衔接不好,许多企业未将绩效考核放在管理的体系中考虑,孤立地看待考核,忽略了考核前期与后期的相关工作。内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的不足之处,既不利于客观反映内审部门工作的得失,也不利于指引内审部门的业务重心定位,甚至会扭曲内审部门的形象。制定 科学 化、标准化的业绩评价模式,既是正确评价内审部门功过得失的前提,也是引导内审工作重心的重要工具。

  二、建立内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的困难

  内审部门的诸多特征导致评价其绩效会面临许多困难:

  1.内审部门作用的发挥,深受其独立性、客观性特征强弱的影响,而这些特性强弱多由企业的内部控制架构和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决定。

  2.内审部门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面向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对于服务质量的认定缺乏统一的 方法 和一致的标准;

  3.内审部门的贡献一般都具有长期性,而绩效考核一般是以不超过一年的时间段为周期,考核时很难兼顾各周期之间的 联系,无法全面评估长期性业绩。

  4.内审部门的作用多具有间接性,很难用定量方法去计量,而用定性的方法又显得过于简单,缺乏说服力;

  5.内审部门提供的咨询服务,如在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内审部门只能提出建议,具体操作在各业务部门,这些建议的作用发挥,依赖于领导的重视和作业单位采取的具体行动,所以也很难客观地评价这些咨询服务的质量;

  6.缺乏成功先例可鉴,正如前文所提,由于企业内外的环境有别,如果完全引进西方 现代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将出现水土不服,而把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实践还很少。

  三.建立内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的几个建议

  如何客观公正评价内审部门的 工作业绩?如何解决存在于其中的现实 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关注 方法 体系的问题。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评价指标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严格把握评价原则和评价思想的内涵,以保证指标的有用性;

  2.指标计量结果的获取应具有规范可靠的基础,以保证指标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3.指标体系应是能有效反映内审部门关键业绩驱动因素的衡量参数,而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反映,考核不能面面俱到。

  4.进行层层分解,即按照内部 审计 组织的层级,逐层传递下去,形成逻辑严密且层次分明的系统;

  5.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有机结合,定量指标部门应包括服务/运作指标,定性指标应包括与部门职责及业务 发展 战略相一致的软性参数;

  6.总体把握指标的数量和权重,指标不宜太多,并要按照 科学 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为对指标进行科学统一的记分测量打好基础。

  (二)多角度建立指标体系

  建立内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实现多种构建方法。一种方法是以内审部门作业范畴为对象,首先将内部审计作业进行细化,再针对具体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防卫性作业着重考核内审部门完成任务的效率和程度;建设性作业着重考核获取效益的评估、增进利益或提高 企业 管理效率;一般性作业着重考核审计 报告的质量、后续审计的及时性等。另一种方法是以内审部门“三E”( 经济 性、效率性、效果性)职能作用为范畴,结合时间纬度,设置内审部门的短、中、长期考核指标:供短期考核的经济性指标,如投资项目经审计后的实际投入与审计前的预期投入的对比结果;供中期考核的效果性指标,如被审计单位经过采纳审计建议改进工作后的实际产出与预期产出的对比结果;供长期考核的效率指标,如经审计后的实际产出与前期已审计过的实际投入的对比结果等。再一种方法是利用企业绩效目标确定内审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首先界定内审部门可以 影响 的企业绩效目标,接下来 分析 内审部门要做出什么样的业绩才能有助于企业达到其目标,把这些成果作为内审部门的考核标准。

  (三)评价的标准和实施

  理论 上讲,可供选择的评价标准有预算标准、 历史 标准、行业标准、规模标准和区域标准等。由于内审部门的工作 内容 和工作结果属于企业秘密,是不要求公开和企业不愿公开的,这样,无认是选择行业标准、规模标准,还是区域标准都很难操作,预算标准和历史标准成为企业最具操作性、最现实的选择。

  评价主体可选择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在选择外部评价主体时,应特别注意利益相关者的回避,力争评价主体的评价公开公正,不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具体评价时,应采用一定的计量模型,将不同类型的指标统一量化,最终得出清晰明了的评价结果。可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针对定量指标的功效系数法、综合指数法、数据标准化法、线性规划法等方法和 应用 于定性指标的隶属因子赋值法、德尔菲法等方法。

有关企业绩效审计论文推荐:

1.关于绩效审计论文

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体系研究论文

3.企业绩效管理分析论文

4.审计学年论文

5.有关审计类论文

6.企业制度建设优秀论文范文

7.关于社会保障论文

158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