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青春励志的散文
如果我们能够时不时地找一些好看的青春励志的散文来看看也是很不错的,那么好看的青春励志的散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好看的青春励志的散文: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台湾著名女作家吴淡如一直很佩服林清玄,因为林清玄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高产,出版著作一百余本,让同行望其项背。
有一次,吴淡如和林清玄同在一个电视台做节目,吴淡如到后台找他,惊讶地发现林清玄在摄影棚边蹲着,并拿着一个小本子奋笔疾书。
她又惊讶又好奇的上前询问,林清玄笑笑说:“我每天再忙,也会坚持写两千到三千字的文章。”
吴淡如大为感叹,一是感叹都是作者却远不如人家勤奋,二是感叹巨匠的诞生不是天赐的,而是自己拼出来的。
所谓的天才,是在你看不到的努力;所谓的成功,是滴水汇入大海;所谓的运气,只不过是时时准备好自己而已。
就连号称最爱玩的香港作家蔡澜,也表示,自己每天不过睡眠六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写作、拍电影、录节目以及和各种各样的人谈天。七十多岁的人,依旧笔耕不辍。
不少人都觉得,我有十八般武艺,却无奈活在紧箍咒里。那些人有什么了不起,我不过是懒得做而已。人生多么不公平!运气都被少数人瓜分。抱怨过后,打开游戏,点开淘宝,刷刷微博。等到内疚感再次袭来,已经不知今夕何夕了。
我得知所谓成功人士背后的努力,反观自己,唯有羞愧而已。
不努力的人,运气砸来了也接不住。
哲人说: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年轻人,别嘚瑟,别犯懒,要知道,最投入、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最好。
好看的青春励志的散文:还年轻,不能就这样吧?
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
那年你18岁,手里拿着一纸录取通知书,忐忑却又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远方那座从未谋面的大城市。
你哥们矫情地对你说,我们还有大把时间,想要什么就拼命去追吧,人活着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还能干点什么?
一晃几年就这么过去了,最初的青涩很快褪去,曾经不顾一切地横冲直撞让自己头破血流,就像歌里唱的,
易碎的骄傲撒落一地,你觉得自己算是跨过了山和大海,也穿过了人山人海。
这些年,你不再把“再不疯狂就老了”当成口头禅了,你觉得心累,也老大不小了,不想再瞎跑了,找份安安稳稳的工作,老老实实买房、相亲、结婚、生子。
可是一次朋友聚会,偶然间听闻当年的谁谁谁还在闯荡创业或漂泊打拼,不由得羡慕他们怎么还能那么有冲劲,而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有时你安慰自己,毕竟人各有志。
可总还是有几个晚上你会彻夜难眠——不甘心,但又不知怎么挣脱。
才二三十岁,不少人就觉得人生似乎已经可以一眼望到尽头,这辈子难道就真的只能这样了?
现在不光是80后,就连90后都开始动不动说自己老了。
于是年龄成了这代年轻人一个越来越敏感的话题,过了25就开始对年龄躲躲闪闪,要到了30就更是讳莫如深,所有人都恨不得年年都是18岁。
其实我们怕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年龄背后已经被社会固化下来的一整套“规定动作”——人生阶梯上的每一步都被贴上了最后期限,我们就像拿着相同的剧本演戏,差别不过是谁演得更逼真而已。
可谁也不敢扔了剧本,随着年龄渐长,连一点点改变台词的冲动都成了一种羞耻,随时都有被身边的人讥为不成熟的风险。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些年青春怀旧的电影越来越多,票房越来越火,但去影院怀旧的主力却是还未老去的80后、90后。
罗曼·罗兰有过这样的观察,他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其实,我倒觉得现实远非他所描述的如此消极,但作家往往擅长以言语的机锋,给世人以当头棒喝。
在二三十岁的年纪上就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人生,光是写下这句话我都觉得可笑。
睿智如孔丘,到了四十才不惑,到了五十才知天命,身处现代的年轻人何苦早早就埋葬了自己的青春期?
年轻,不成熟并不是一种罪过,而是不急于给自己定型,是还能尝试人生的各种可能性。现实中我们太希望自己能“快速成型”,可年轻人轻易地放弃对其他可能性的好奇,无异于杀鸡取卵。
或许很多人也曾用力思考过所谓的“捷径”是否真的是捷径,可结果也没得出个所以然,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因为想得太多,而经历的太少吧。
套用句滥俗的说法,年轻本身无关年龄,而只关乎心态本身。抛开眼前这点鸡毛蒜皮,放到整个一生的尺度上来看,今天的稳定未必真是稳定,而今天的冒险也未必真是冒险,结局都是要走出一段路再回望的时候才看得清。
所以还年轻,为什么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呢?毕竟还年轻,这辈子还可以有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