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青春励志文章
名人青春励志文章
如果我们能够时常找一些名人青春励志文章来看看,肯定会有所收获的,那么名人青春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青春励志文章:你今天翻的书,是你明天数的钱
作者:阿门(庞门正道)
我知道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不爱读书,哪怕多少人推荐过的,销量破多少万的,反正就不爱看,原因就是,看书没有玩手机的吸引力大。
“为什么要交女朋友?难道手机还不够好玩吗?”
是的,手机现在几乎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碎片时间,但是非碎片时间,大家更加不愿意用来看书,毕竟碎片时间要玩手游,大量的时间要玩端游,是吧?
这个就是大部分年轻人之所以那么穷的原因。
2013年数据,中国人的每年人均阅读书籍,仅仅4.39本,也就是几乎2-3个月才看一本书,有些同学看到这里,第一反应就是,2-3个月居然还可以看一本书啊,那还不错啊。
而作为世界是最聪明的民族,犹太人,一年人均阅读书籍位为64本,也就是一个月看5.3本,每个星期不低于一个本书啊!
可能和第一比,差距太远,我们只和亚洲人比,韩国是11本,日本是8.5,这个也有两三本的差距了。落后不要紧,落后还不爱学习,那才是要命。
为什么我们不爱看书?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比过往任何一代,都要焦虑,着急。
做什么都希望马上看到成效,而看书,偏偏是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所以我们就会有看了没有什么卵用的错觉。
是的,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所以我的大学期间,也是极少看书,另外也是因为我们大学教科书,比国产的恐怖片还难看,你根本很难看得进去。
那么我喜欢上看书是一个怎样的转折点呢?
大概是刚毕业时候,女朋友从她的实习公司,拿回来一本日本人写的设计书,然后我看着也不厚,无聊时候就翻翻看,结果大吃一斤!
里面的理论配合图例,讲得太易懂了,阅读完全没压力!
几天看完之后还意犹未尽,最关键的地方是,看完居然马上在工作中用得上,解决了设计上的问题(对于新手来说,设计原理实在是救命草)。
自此以后,我对看书改变了看法,不是书难以阅读,而是你没找到好书而已。
2007年,我去了上海,比较奇葩的是,我把我的设计专业书也一起带走了,不多不少,十几本还是有的,占了我行李箱的50%的空间,2008年我到了深圳,又把书快递了回来,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满满的大箱,快递员几乎要骂娘,实在太重了。
自从可以从书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改变了买书的态度,以前还是比较在意书的价格,太贵还是会心疼一下,后来工资上去了,接单也多了,买书基本不看价格,因为我知道一本50块钱的书,给我的实际价值肯定不会低于5000(一两个页面设计就回来了),所以买书根本控制不住我的手。
书中自有黄金屋!原来就是这样体现的!
比较庆幸我毕业的时代,还没有智能手机,所以我的碎片时间,很多都是用来看书,上厕所拿着,睡前拿着,没有灵感的时候也拿着,因为我坚信,这个就是巨大的宝藏。
到今天,说真的,已经没有什么生存的压力,但是阅读依然是我一直保持的习惯,一个月不低于2-3本的阅读量。因为一个人的年龄越大,越需要知识去填充你的人生,否则你的见解和一个毕业生差不多,那是多么的可笑和可悲?
毕业11年来,我看过的书,乱七八糟的加起来,应该是3位数,过半是自己专业的书籍,不同时期,看不同的书。
上周我下单买了3本比较经典的书,一本关于理财,一本关于解决问题,一本关于设计。我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看完了那本关于理财的(200页左右),弄懂了2个比较重要的概念,那本书才不到40块钱,但是这个知识将来为我挣的钱,我相信不会低于40万。
关于看书的方法,我买的每一本书,都是带着问题去买和去看的,因为我要它为我解决我的问题,带领我走得更远。
我们都只是二三十岁的小年轻,对比期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学者,我们真的只是个幼儿园级别的学生而已,凭什么就敢不阅读呢?
各位门友,其实我们99%的人智商都是非常接近的,为什么有人在金字塔顶部,有人在底层,完全是因为我们的思维,知识,行动所决定,而读书就是改变你的思维和知识的重要方式。
少充值点游戏币,拿来买本好书看看吧。
想象一下几年后的你,躺在马尔代夫数着钱的日子。
名人青春励志文章:我们还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
作者:七月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总是太急了,好像自己还没学会走,就想去跑,所以常常把自己弄得很累。这种感受,我也有。
刚学日语没半年,我就想自己能够考下N1就好了;希望自己可以一年读上百本书,让自己一下子变得优秀;希望刚毕业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工资,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写一篇文章,希望一夜之间可以刷爆朋友圈,红得人尽皆知……可是,后来这些期望大多事与愿违。当结局总是跟我期望的不一样的时候,我才明白,在成长这条路上,在变得优秀这条路上,我太过心急了。
急于求成,急于被人认可,急于翻身改变命运,急于得到一切。当这些操之过急的愿望没有实现的时候,我就同朋友一样,百爪挠心,辗转反侧。我变得焦虑、不安,时常觉得自己无能。我就是伴随着这样的心情,在最深的渴望里,努力着,学习着,纠结着,受折磨着。
我一边给自己打气,要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人;一边又备受折磨,觉得自己为什么还是不够好,为什么比他人还是差那么多。别人红了、成名了,粉丝和年薪都几十万了,而我呢?
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它让你觉得自己太匮乏了,太无能了,太差劲了。坐在地铁里,我经常累到想哭;夜里睡觉的时候,也常是彻夜难眠。我的自尊心在折磨自己,我不能够容忍自己不够好,我不能够接受自己还不够优秀。
可是,接受自己不够好,承认自己暂时的“无能”,真的那么艰难吗?
记得一个同事跟我说,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原谅自己。当自己犯错的时候,当自己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时候,当自己感到累的时候,他选择不为难自己。我想,我也必须承认自己不够好这件事了。我读书不够多,我的工资不够高,我没有几百万的房子,也没有几十万的存款。
我日语学了一年,还是很差劲;我没有保证自己每天都读书;我上班会迟到,周末会想在家睡个懒觉。那些我想一下子过上毫无压力的生活,一下子功成名就的愿望,都是源于对现状太过艰难的畏惧和恐慌。在困难的境遇面前,我做得不够彻底,我没有全心全力地去面对。累的时候,我总想要逃,怀疑自己,怀疑生活,怀疑理想的意义。
可是,在我如此沮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无法停下来。即便我接受了自己没有天分、不够优秀的事实,我还是不愿意放弃。起码我今天要比昨天好,我今年要比去年好,我明年要比现在好。我做不到一蹴而就,起码应该做到让自己越来越好。
事情为什么不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呢?以前我只是一个在北京五环外实习的杂志社的小编辑,现在我已经跻身行业里非常有实力的图书公司做产品经理了。以前我一年读三十本书,去年我读了五十多本了。以前我连日语里的一句“谢谢”都不会说,现在我多少可以说点口语了。
我不全是无能,我只是还不够好,并且对于自己不够好这件事,太过心急,不能坦然接受。
我不是告诉自己今年要读一百本书吗?我不是要求自己文章要写得越来越好吗?我不是在努力让自己升职加薪工资翻倍吗?我不是还打算去学学画画、练练书法吗?我不是对自己、对未来,都比从前更有信心了吗?
“我还那么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我能够越变越好,不就可以了吗?
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十年前也大多跟现在的我们一样,一无所有。可是,我们拥有跟他们同样的心气和斗志,十年后,我们也不会太差的啊。我们也许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甚至比他们更好,不是吗?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没有上过重点大学又怎样?没有一毕业就拥有金饭碗又怎样?没有进大公司获得优渥的待遇又怎样?没有男朋友,没车没房没户口又怎样……
身边只上过普通大学的朋友,后来摸爬滚打也年薪百万了。最初在七八个人的小公司里“暗无天日”的码字员,最后也凭借经验和能力进入上市公司了。以前没钱要住地下室的同事,现在也有能力住在三环的独居卧室了。
我们一直在努力变好,不是吗?只是在我们还不够好的时候,我们何不试着体谅自己。我们只是需要时间去改变这些,而不是埋怨自己无能。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坐下来休息休息;当我们口渴的时候,我们就站起来去接杯水喝;当周末休息的时候,我们适当给自己放个小假。
比起成功,我更希望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比起你飞得多高多远,我更担心你过得好不好,心累不累。只要你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千万别太着急,别太勉强为难自己。年轻的我们,还有大把时间,用来改变命运。
一个朋友说,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孤单的星球,无父母依靠,没有朋友帮助,也没有爱的人关心照顾。那个时候,我跟她说,“当你自己足够好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前提是你要对自己会变得更好这件事,深信不疑。”
我们需要明白,跟优秀之间,我们不过只差一个时间的距离。
希望努力着的每一个人,坚持并快乐。
名人青春励志文章: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
作者:夕醉浅梦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这是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的一段话。
当时,我和青格和在长汀的一家电影院,准备看《伦敦陷落》 。电影院一侧的墙面,贴着一张硕大的海报,海报上是一群青春张扬的男女,“谁的青春不迷茫”几个大字在一旁倾斜的挂着,作者是刘同。
青格走过去欣赏海报,我坐在圆凳子上发呆。
首次听到刘同的名字,是从青格口中。他是青春畅销榜单排名第二的作者。然而,作为一个两三年没怎么读过青春言情小说的我来说,我只知道排名第一的张嘉佳,他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曾感动过我无数个夜晚。然而,排名第二的刘同,却没让我记住。
直到那部青春剧正式开始上映,我也没去电影院。因为,我的青春也正迷茫。
在两年多前,我最迷茫的时候,我几乎整天泡在图书馆,或者泡在借来的一本本青春校园言情小说里。从饶雪漫翻到辛夷坞,从张小娴翻到郭敬明,我把青青年华时缺席的爱情,用小说的故事情节弥补了一遍。
后来,离开那座城市,我也离开了青春校园小说。青春的迷茫,却不离不弃。
在二十来岁的年纪,大多是刚刚离开校园没几年。青春的稚气未退,内心里满满的梦想还没落地,突然进入职场,便被尔虞我诈朝九晚五式的生活包围。那颗曾满怀激情的心,在一次次日暮西山的沉思里,掉进了解不开理又乱的迷雾。
很多人都在迷茫,他们日复一日麻木地活着,完成当日的工作,然后悠闲地打打游戏,逛逛街,看一两场电影;或跟几个朋友打打台球,下个馆子喝点酒,回家倒在床上,一觉睡到第二天。天亮后,再爬起来,赶去公司上班。
因为迷茫,因为没有规划,许多日子被肆意地挥洒浪费,而真正应该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做。然后,一晃眼,就到了已经不小的年纪,环顾周围的朋友、同学已经小有成就,而自己却什么都不是。
只是有人在迷茫的时候,选择得过且过,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最后得来的,也只是荒废的年华而已。而有的人,则在迷茫的时候,让自己拼命地去学习,主动寻找出路,早日冲破迷雾,和阳光相遇。
我见过几个90后创办公司,并做得很成功的CEO。他们很多没有高学历,甚至初中都没毕业,家庭条件也不好,靠自己努力拼搏,他们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拥有了上万人的支持者,并且在一线大城市有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尽管这样的案例是少数。可是,我们总该为青春的自己做点什么,不至于在庸庸碌碌的生活琐碎中,耗尽最美好的时光。
找一个空隙,给自己做个一年规划,三年规划。把一年的目标,充电学习,攒钱计划等等都列上;再长远一点,把三年应该要实现什么,更远一点的目标也填上。
有了目标,坚持下去就总会看到效果。当你的目标都一一实现了,你会发现,那些让你迷茫的时光,早就在不知何时消失了。这时候的你,自信而阳光,坚毅又善解人意,身上散发着让人觉得美好的能量。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迷茫的,但人不可能永远让自己逗留在迷茫期,而不去做任何努力来改变现状。
在迷茫以外的天地,每个人都有一片辽阔的世界。当你从迷茫的时光里,披荆斩棘地爬出来,就能遇见那个更广阔的自己。
最后,愿你在不算太迟的时光里,和那个精彩的自己不期而遇。
看了“名人青春励志文章”的人还看了:
2.名家青春励志散文
5.名人青春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