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经典的励志书籍排名推荐
好看经典的励志书籍排名推荐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经典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下面学习啦小编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好看经典的励志书籍,欢迎参阅!
好看经典的励志书
《逃离》(精装)
作者:(加)艾丽丝·门罗
出版时间:2014-01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图书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代表作,也是她的最佳短篇小说集。逃离,不是因为渴望,只是因为厌倦。逃离,不过是短暂的梦幻。
卡拉,十八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朱丽叶,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佩内洛普,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格雷斯,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逃离沉闷的家庭,逃离乏味的婚姻,逃离令人窒息的生活……逃离,不是因为渴望,只是因为厌倦。逃离,不过是短暂的梦幻。
《北去来辞》
作者:林白
出版时间:2013-0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图书简介:一曲别具一格的“北漂”之歌,一片斑驳陆离的时代足迹,一代又一代难以尽述的生命体悟,汇聚成这部四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女主人公柳海红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两代、不同知识层次的女性由南方到北京打拼的坎坷经历与精神升华,并围绕她们,讲述了她们的亲人、恋人及家族诸多人物的命运,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大潮冲击下各色人等的浮沉悲欢。小说写出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也展示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
《失明症漫记》
作者:[葡]若泽·萨拉马戈
出版时间:2014-03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图书简介:繁忙的路口,绿灯亮了,中间车道的头一辆汽车却停止不前,司机在挡风玻璃后面挥舞着手臂,围观的人打开车门之后,才知道他在喊:我瞎了!
一位路人送他回家,却被传染上失明的怪疾。眼科医生成了第三个牺牲品。失明症迅速蔓延,整个城市陷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
《沉默之门》
作者:宁肯
出版时间:2014-02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图书简介:“我愿有一个重重的壳儿,在安静时伸出触角,感知世界,有动静就收起自己,一个内倾的壳,在壳子中实现自我世界,透过壳子仰视天空。”
讲述一个十三岁少年与图书馆的老人与的传奇往事,这段往事构成了李慢后来安静而又扑朔迷离的人生。
《水死》
作者:大江健三郎
出版时间:2013-07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图书简介:《水死》的主人公以大江亡故的父亲为原型,切实反映出二战前后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让我们得以发现潜隐在诸多日本人精神底层的负面精神遗产——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更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以“穴居人”为象征的民主主义之时代精神。
人生经典励志书籍
《贾平凹妙语人生》
贾平凹谈女人、谈足球、谈佛、谈文学艺术,谈世间百态,谈人间万象,无论诙谐,还是庄重抑或淡泊,都是大智慧,都是人生禅。孔明绝妙点评如同一只懂平凹的木鱼,于袅袅余音中令人生出豁然之心。妙语配佳句,品过之后有所参,有所悟,如茶香淡淡,绵远悠长。
作者简介:贾平凹 编者:张孔明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贾平凹著名作家。1952年2月21日生,陕西省商洛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学联合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著有《贾平凹文集》20卷。代表作有《废都》、《秦腔》等。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分获2006年首届世界华语红楼梦文学奖、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曾被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张孔明,笔名孔明,作家、编辑。陕西蓝田人,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以散文创作见长,出版有散文、随笔集《说爱》、《谈情》、《红炉白雪》、《当下最美》等。文笔幽默、风趣,文风典雅、厚重。
经典励志书籍《逃离》读后感
寒假我拜读了爱丽丝门罗的《逃离》。也许我个人的感受并不完全切中作者写书的本意,但我想,我所看到的,即是我所收获的:学会适应,懂得满足。 艾丽丝·门罗,一名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农家姑娘,她出生在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她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她的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但无论作者如何,读者的感官是最重要的。我喜欢她的作品,平淡但却并不无趣。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与这本书的同名的第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女人的逃离故事。
卡拉,本篇故事的女主人公,厌倦了她的父母和他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她的父母,跟随她的男友,克拉克,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新的生活。他们一起经营一个农场,不幸的是,经过几年的经营,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克拉克于是想到向西尔维娅夫人勒索钱财,而卡拉并不赞同。与此同时,卡拉对穷人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又想要逃离。西尔维娅夫人——卡拉的忘年交女,对卡拉有着不同寻常的好感,她喜欢这个年轻、聪明、乐观、热情的女孩。于是卡拉在西尔维娅夫人的帮助下逃离了“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克拉克,坐上去多伦多的大巴,想在那里开始新生活。然而,她在去多伦多的路上,对自己的未来思考,并感到担忧。她意识到她的逃离是无用的,她不能忍受的是日常的生活,而不是别的什么,即使她现在离开了克拉克,她仍要过着日常的生活,而且可能更加艰难。她在路途中就崩溃了。她打电话求克拉克带她回家,她最终放弃了逃离,和西尔维娅断交了,也回避了丈夫杀死自己宠物的可能性。逃离是痛苦的,可出走的半途中发现能“拯救”自己的依然是自己逃离的地方,更令人沮丧。卡拉发现,“对于埋在心里的那个刺痛她已经能够习惯了。她现在心里埋藏着一个几乎总是对她有吸引力的潜意识,一个永远深藏着的诱惑。”出逃后的少妇学会了控制、隐忍,忍受婚姻的瑕疵,学会不追问,不去超越生活,归降,将自我和诱惑埋到地底。她仍然有着逃离的欲望,只是她深藏了这个欲望,让它在时间的流逝中越藏越深,直至忘却。
文中有几段让我思绪良多。卡拉在离家前给她的父母留下一个字条:“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加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她渴望她称之为“真实的”生活,然而,她厌倦了的不正是她所追求的“真实的”生活么?我第一次读到这的时候对她的行为感到十分困惑。我认为她的生活,不论是与她的父母一起,还是与克拉克,都是和平、正常的。而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发现了卡拉内心无声的痛。在故事的结尾,有这样两段话:“她像是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不感到疼。可是每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出那根针依然存在”、“卡拉发现,对于埋在心里的那个刺痛她已经能够习惯了。现在再也不是剧痛了——事实上,再也不让她感到惊异了。她现在心里埋藏着一个几乎总是对她有吸引力的潜意识,一个永远深藏在的诱惑”。在我们的正常的生活总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忽略的。它们并非来自战争或暴力,它们来自人类的心灵。人类的心灵是如此坚强,再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而人类的心灵又是如此脆弱,一点小事就会使我们遍体鳞伤。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去适应,懂得满足。这让我们坚强,不会轻易受伤,同时让我们懂得享受生活。
当我们能够适应,满足现状,我们就能找到幸福。有的人说安于现状不好,会让我们失去进取心,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不知满足,那么就不会快乐。这样快乐的追求梦想,而不是强迫症似得对自己苦苦相逼,才是真正的进取,才能健康的进步。就像卡拉的母亲信中所说,“你都不明白你抛弃掉的是什么”。卡拉不满足于现况,逃离了两次。而她抛弃掉的,恰恰是她所追求的和平的,有时甚至是愉快的生活。坦率地说,每一个人都渴望更好的生活,一些人甚至一生追求它。人心不足,我们应该适应、满足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平坦或者艰辛,但它是真正的生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