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故事 > 执着的励志故事

执着的励志故事

时间: 称红1024 分享

执着的励志故事

  每一个关于执着的故事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执着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执着的励志故事:执着的价值

  琴纳是著名医学家,他发明的接种牛痘法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这个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发明,是琴纳受一种偶然发现的现象的启发,反复研究而成的。

  天花是一种很厉害的传染病,人染上以后,整天发高烧。在天花病人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亡、四分之三的人成为麻子。作为一名医生,琴纳眼看着大量的人死去,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又没有什么办法。

  有一次,乡村里的检查官让琴纳统计一下几年来村里因天花而死亡或变成麻子的人数。他挨家挨户了解,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但奇怪的是,养牛场的挤奶工人中间,却没人死于天花或变成麻子。

  他问挤奶女工:你们生过天花没有?奶牛生过天花没有?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生天花,只是在牛的皮肤上出现一些小脓包,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痘的牛挤奶,也会传染而起小脓疮,但很轻微。一旦恢复正常,挤奶女工就不再得天花病了。

  琴纳由此发现,凡是得过天花,出了麻子的人,就不会再得天花。他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里就产生免疫力了。他开始研究用牛痘来预防天花,终于想出了一种方法:从牛身上获取牛痘脓浆,接种到人身上,使接种的人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便从此不再患天花。

  1796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弗普斯的八岁少年来找琴纳做牛痘接种,正好有位农妇染上牛痘,他便从农妇手上的肿疮处取出少许的脓浆移植到少年身上,少年开始有些发烧,但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琴纳为弄清楚这个少年还会不会得天花,又把天花病人的脓移植到他肩膀上,这样做要冒很大风险的。但事实证明,这个少年没有再得天花。琴纳把他的实验写成小册子发表,但遭到冷嘲热讽,有人嘲笑说:“如果把牛痘的脓移植给人,那么人就会长出角来,发出牛叫的声音。”

  琴纳并没有退却,继续进行研究,不久就弄清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把人的天花脓移植给牛,牛就会得牛痘;如果把这种脓移植给人,则可以免疫。因此,种痘法是绝对安全可靠的。后来,这种方法普遍被世人所接受。

  历史上几乎多半的伟人或英雄都会遭遇到别人的诽谤,可是诽谤也足以证明其人有被肯定的价值,绝不会因此而有所损伤。“树有多大就有多大阴影”,因为一个肯做大事业的人,绝对不会为了使人喜欢而做一些特别的让步。

  我们只要做的是合乎正义、良心及道德的事,只要有益于社会及人类,就不必去考虑别人如何想,如果一直地考虑别人“将如何想”,那我们又有何精神去做事呢?

  做一个畏畏缩缩的人是一无所有的,不如做个令人侧目而又勇于负责的人。

  执着的励志故事:执着讲真话的卢梭

  2012年6月28日,是卢梭的300岁生日。在其出生地瑞士日内瓦,曾经,卢梭的著作在此被烧毁、卢梭本人被驱逐,如今,市政府为纪念这位“日内瓦公民”举行了为期整整一年的庆典,口号是“所有人的卢梭”。

  两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争论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功过几何,唯一毫无争议的,是此人影响深远。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日本……人们以不同的形式纪念着他。

  在中国,除了学界纪念卢梭的学术研讨会、媒体上的纪念文章外,卢梭著作的中译本、九卷本的《卢梭全集》也将面世,译者为88岁的卢梭问题研究专家、法语翻译家李平沤。

  卢梭其人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在政治哲学、文学、教育、伦理、宗教、文化人类学等诸领域留下深深足迹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其同时代的重要思想家们——伏尔泰、狄德罗、达朗贝尔、休谟等从交好到争吵、最终一一决裂的“孤独漫步者”;写下了不起的教育学名著《爱弥儿》,却将自己的5个孩子一出生就扔在孤儿院门口的父亲;迫害型心理分裂症患者,被视为天才的疯子或者被视为疯子的天才……

  人们能轻易了解卢梭的生平,包括种种隐秘细节,这主要归功于卢梭本人。在自传性作品《忏悔录》《对话录:卢梭评判让—雅克》和《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他向世人提供了大量有关自己的信息。

  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母亲在他出生后即去世,10岁时父亲因与人发生纠纷逃离日内瓦,他被送到乡下上了两年学,之后相继做过法院书记官的“承揽诉讼人”和零件镂刻师的学徒,染上了撒谎怠惰偷窃等恶习,经常挨打,16岁时为躲避师傅的惩罚逃离家乡,在外流浪,此后的20年中做过仆役、随从、家庭教师、秘书……始终籍籍无名。

  直到1749年,卢梭撰写《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一文参与征文,第二年,该文获奖并出版,38岁的卢梭终于一鸣惊人,声名鹊起。

  此后,1752年卢梭创作的歌剧《乡村卜师》大获成功,路易十五有意召见其并给予年金,顾虑到会因此失去自由,卢梭回避了国王的召见;1755年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出版,卢梭在文中描绘了人类在最初的自然状态下的幸福和平,以及私有制的确立、文明的到来带来的不平等。此书引发不少争论,被伏尔泰讽为“反人类的新书”;1761年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出版,轰动一时,尤受女性读者追捧;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出版。同年,巴黎高等法院对《爱弥儿》发出禁令,传出消息要逮捕作者,卢梭闻风从巴黎逃往故乡日内瓦,适逢日内瓦当局焚烧《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并下令追究作者,已经50岁的卢梭只得踏上长达8年的流亡之旅,期间开始写作《忏悔录》;1770年,58岁的卢梭获赦重返巴黎,主要靠抄乐谱为生。同年,《忏悔录》完稿;1775年,《对话录》完稿;1776年,写作《孤独漫步者的遐想》;1778年,66岁的卢梭病逝,死前穷困潦倒,孤苦无告。

  《卢梭全集》的译者李平沤这样评价卢梭:“他是个很不幸的人,一生遭遇十分坎坷。他的书出一本被批一本,为什么他还孜孜不倦地写呢?他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把一生献给真理’。”

  卢梭其作

  在其作品里,卢梭毫不讳言自己并不光彩的一面,诸如他曾在朋友生病时悄悄溜掉,在偷窃后诬陷一个女仆,为混口饭吃改变了宗教信仰,和年长自己12岁的华伦夫人维持了十余年的情人关系,并称其为“妈妈”……

  在《忏悔录》的第一段,卢梭这样宣布:“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在为1949年法国版《忏悔录》写序时说:“对很少几位作家才可以这样说:‘要是没有他,法国文学就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卢梭就是属于这一类作家。”事实上,卢梭影响的远不止于法国文学。托尔斯泰曾道,他永不会忘记读《忏悔录》时感受到的那种憎恶虚伪热爱真理的情感,巴金也不止一次提过,“《忏悔录》的作者卢梭是教我讲真话的启蒙老师。”

  今天,卢梭被提及,更多是因其政治思想及《社会契约论》等相关著作。曾经,欧洲的上空乃至其他革命地的上空都不断回荡着他的名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我要探讨在社会秩序之中,从人类的实际情况与法律的可能情况着眼,能不能有某种合法的而又确切的政权规则。”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卷开宗明义地这样写道。他思考的起点是现实实践而非仅仅理论问题。

  但当其忠实信徒罗伯斯庇尔将卢梭的思想按自己的理解应用于实践,这位“行走中的卢梭”似乎是以一场宏大悲壮的实验,反证了卢梭哲学的缺陷,也让卢梭自此被频频指责需为法国大革命中的暴行负责,甚至为纳粹主义的独裁统治负责。

  “主权在民”“革命的权利”“公意”“德性”……至今,从不同路径而来的读者对卢梭的思想仍有反差巨大的理解。他时而被视为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时而是集体主义者和极权主义者,或者干脆被认为是思想含混不清、充满自相矛盾的人,又被说是思想具有统一性,只是易被断章取义,招致误解和利用……

  在中国

  卢梭与中国渊源已久。1878年,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日记中提及了他所听说的“乐苏”(卢梭)的事迹,被认为是中国人对卢梭最早的记录。1898年戊戌变法前夕,上海同文译书局出版的《民约通义》(即《社会契约论》),是目前所知卢梭著作在中国传播的肇始。此后百余年里,卢梭的主要作品被相继引入,并不断有新译本问世。今天,仅《社会契约论》的中译本便能找到20种以上。“一个外国著述家的著作在我国连续一百多年不断有译本问世,这种例子是不多的”,李平沤说。

  西学东渐中,卢梭的思想曾在近现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初期,一度进步人士人人谈自由平等谈天赋人权,言必称卢梭,正如当时《苏报》文章所述:“卢梭之《民约论》潮汹汹然,蓬蓬然,其东来矣!”

  和此前卢梭著作在欧洲、日本等地引发的影响一样,主张革命救国的中国知识分子们从卢梭的书中找到了信仰和依据。邹容在《革命军》中,直接把卢梭的思想称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魂还魄之宝方”,孙中山说尽管卢梭“天赋人权”的说法没有历史依据,但他提倡民权的始意是“政治上千古的大功劳”。卢梭在中国曾几度受到热烈追捧,直到上世纪90年代左右,学界展开了对卢梭思想的反思和批判。

  回顾卢梭在中国的境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西方政治哲学及法哲学研究学者高全喜说他感到“爱恨交加”,“卢梭思想中的理想主义,他对正义的追求,对平等的渴望,批判的锋芒以及内心的丰富性等等,可以说人类灵魂所能够有的这些东西都聚于一身。他追求的平等、正义、纯粹心灵都确实非常美好,确实符合人性,但如果找不到达到美好的手段,往往会导致问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猛说:“今天,对任何我们喜爱的西方作家,我们在阅读时不会像当年那样一会儿把他当做包治百病的良药,过了几年又觉得他是万恶的,我们会比较平和。我们要结合自己,看在中国的情况下,卢梭的哪些信息可以起到帮助,哪些东西能对我们的政治制度有正面积极的影响。”

  “如果您希望我们能互相理解,我的好朋友,那就要对我的遣词造句更加用心。相信我,我的语词很少是那通常上的意义;与您交谈的,一直是我的心,有一天您也许会明白,它不像别人那样说话。”这是卢梭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及自己的书信用语所说的一段话,或者,这也可看做是卢梭对阅读其作品的读者们的告白。

  无论如何,让—雅克·卢梭,300岁生日快乐。

  执着的励志故事:一袋买了60年的盐

  吉安从未见过祖父,他脑海里对祖父的印象,都来自祖母零碎的记忆。

  解放前的一个傍晚,劳作了一天的祖父,披着渐沉的暮色回到家。有身孕的祖母正在灶间做饭,摇着粗瓷盐罐说没盐了。祖父瞥了一眼锅里清亮亮的菜汤,轻叹一声说,我这就去买。祖父推门而出,祖母追到门口,见他的身影已融入夜色中。谁知祖父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那夜,祖父和村里的几十名青壮年被抓了壮丁。又过了一年,听逃回来的村民说,祖父所在的部队撤退到台湾,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为阻断亲情的天堑。自此,思念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月光,化作祖母心头的一颗朱砂痣。

  祖母带着年幼的父亲,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她总是在想,那天晚上,如果祖父不出去买盐,或许能躲过一场劫难,这个念头撕扯着祖母的心,让她痛悔不已。

  随后的几十年里,只要听说七里八乡有人从外地回来,祖母总要拉着父亲前去探询祖父的情况。盼了一年又一年,满心期待却又总是失望。

  后来,父亲娶妻生子,再后来就有了吉安和弟弟。祖母对吉安最为宠爱,她说吉安眉眼间有祖父的英气。因而,自吉安懂事起,祖母就坐在旧式的藤椅上,给吉安讲那些陈年往事,故事的主角永远都是祖父。

  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祖父的位置是空的,桌上摆一副碗筷。偶尔,一阵风推开门,祖母慌忙朝外望,仿佛祖父刚刚外出,随时可能回家。

  20世纪80年代末,吉安从报纸上看到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的消息,叫喊着飞奔回家报信。冻结多年的冰层,顷刻间化为一溪春水,滋润着祖母干涸的心田,她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此后不久,邻村有位老兵返乡,吉安的父亲找到他,递上一封长信,请他帮忙打听祖父的下落。

  又等了十年,春暖花开,燕子回时,终于盼到了海峡彼岸的来信。吉安打开信,念给祖母听。原来,老兵通过当地的同乡会,辗转找到失散多年的祖父。流落异乡的祖父,这些年来一直孤身一人,而且疾病缠身,晚境甚为凄凉。信里还说,祖父身体状况很差,因而返乡一事只能待以后再说。

  信还没念完,祖母已泣不成声,一面用拐杖捣地,一面絮絮地说,他一个人,这些年,怎么活?吉安偎在祖母身边,握着她那满是褶皱的手,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

  花开花落,几度春秋,这一等又是五年。祖母老了,她坐在夕阳下,一声声念着祖父的名字。吉安的父亲下定决心,变卖家什凑足路费,办理赴台探亲的手续。他对祖母说要把祖父接回家,过一个团圆年。父亲用柔软的红绸布,包一捧故乡的土,放进随身的背包里,踏上了漫漫寻亲路。

  在那位老兵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父亲终于见到了从未谋面的祖父。80多岁高龄的祖父已是白发苍苍,被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祖父佝下腰,缓缓地打开红绸布,用手指捏起一小撮故乡的泥土,放进嘴里。父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唤一声“爹爹”,随即哽咽落泪。

  父亲着手办理返乡的手续。没想到,就在这时,祖父的病情急剧恶化,住进了医院。祖父自知时日不多,对父亲说他失了“盐”,让祖母空等一生。他走后,要魂归故里,与祖母相聚。

  半个月后,祖父怀着无尽的思恋与遗憾离开了尘世。料理完后事,父亲带着祖父的骨灰返回家乡。

  那天清晨,接到父亲的电话后,吉安和弟弟就出门扫雪。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村民们听说祖父要回来,都加入了扫雪的队伍。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生疼,他们手冻僵了,脚冻麻了,但没有人肯停下来歇上一会儿。

  雪不停地下,村民们整整扫了一天的雪。天渐渐黑了,村口有人在喊:“来了!来了!”这时,一辆车缓缓地驶过来,村民们站在两旁,让出一条路来。父亲下了车,抱着藏青色的骨灰坛,还有一袋买了60年的盐,一步一步朝家走去。

  在路的另一头,祖母穿着绛色的棉袄,盘着高高的发髻,倚门而望,恍惚又回到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祖母喃喃地念道:“回家了,回家了……”泪水顺着脸庞淌了下来,她抬起手背去擦,却怎么也擦不及。

名人执着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1.名人执着励志的故事

2.名人执着励志的经典故事

3.执著的名人故事

4.努力的名人励志故事

5.名人励志事迹素材精选

339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