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从小励志故事
有很多家长都会找一些名人从小励志的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名人从小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从小励志故事篇1:欧阳修
北宋欧阳修四岁而孤,其母含辛茹苦,亲自教其识字。因家贫买不起纸,以芦荻划地成书。贫苦的生活令欧阳修磨练出刚强的个性,从不向恶势力低头。
一年,街上来了一个算卦者,鹤发童颜,望之有如神仙。其实那老者是一个退官的读书人,因看破世情,隐于市井,并精研出一套处世哲学,柔能克刚。
他见欧阳修天庭饱满,他日必成大器,但过于刚强,日后仕途恐有挫折。老者有意开导他,便说道:“看你的机灵模样,想必读书不少,能对句吗?”
欧阳修当然不会在乎,老者便道出上联:
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
欧阳修年纪还小,一时不明老者之意,还以为老者讥笑于他,于是答道:
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
老者点头称赞,但不禁心中暗叹。后来欧阳修果然大有作为,但由于数以直谏逆旨,屡遭贬谪,晚年锐气尽消。
名人从小励志故事篇2:拜伦
拜伦上阿伯丁小学时,因跛足很少运动,身体虚胖,走路都困难。
一天,几个健壮的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拜伦在旁边出神地观看。他有惊人的想象的天赋,边看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自己该怎样拦截、抢球、射门,脸上不时呈现出紧张、惋惜、欣喜的神色。
一个健壮而顽皮的同学郎司拉他去踢足球。拜伦不肯,郎司看他观看得入神,便恶作剧地找来一只竹篮子,强迫拜伦把一只脚放进去,“穿”着这只篮子绕场一圈。当时拜伦真想扑上去打郎司一拳。但他怎么打得过高大健壮的郎司呢?无奈只好忍气吞声把竹篮穿在脚上,一瘸一拐地绕操场走起来。
同学们看了笑得前仰后合,郎司更是开心得双脚在地上跳。
拜伦受到郎司的当众侮辱,明白是因为自己体弱。后来,这个意志坚强的人刻苦参加各项运动。一年半以后,他的体质明显增强了,手臂上的肌肉也凸了起来,在球场上,他能象三级跳远运动员那样连续不断地飞跑。
不久,他参加了学校运动会,恰巧他在拳击比赛中与郎司相遇,激战相持了很久,最后,拜伦一个勾手拳,击中郎司下巴,把他打倒在台上。
观众为拜伦的意志、力量和耐久力的胜利而鼓掌。
名人从小励志故事篇3:李嘉诚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整日整夜,日本的飞机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看了“名人从小励志故事”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