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哪些
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哪些
爱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具体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
一、一些关于人际交往中面子的概念
1.“讲面子”
在中国人们会在任何一个情况下顾及到面子的问题。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在中国人很重视年龄的差距以及身份地位的不同上。人们总是很在意自己在跟人交流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有很多“面子”的人不仅享有别人的尊敬,同时他们还拥有一些特权。
2.爱面子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在中国的文化里,一个不重视的“脸面”的人是一个有缺陷的人,因为这人既没有道德感,也没有羞耻感。同时代的人不愿意与他为伍,社会也会把他孤立。因此“不要脸”是一句很严重的骂人的话了。
3.给面子
人们不仅可以“得到面子”,同时还可以“给面子”。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尊重、恭维奉承、赞赏、认可、好感,实现其愿望来“给别人面子”;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比方说不在第三者面前提起别人的错误或是无能,或者是干脆不会在公共场合下做使某人感到难看之类的事情。
二、三个关于中国人际交往中文化的概念
1.一致性文化
《论语》中说:保持和谐是保障社会秩序的第一要素。保持和谐是人际关系中的最高准则。[2]因此,能够保持上下平衡的和谐型会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特点。这也与孔子的思想有关,中庸、有度。孔子认为:人们不是一个个单独的独立体,他们生活在一个个不同的关系网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社会的中心,家庭。
2.地位文化
中国社会曾经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建立在等级制度下的社会。因此等级制度,或是等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因此一个人的“面子”也是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面子”,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在中文里可以这么说:某个人面子大,面子小,通常来说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的“面子”也就越大;一个人享有的声望越高,他的“面子”也就越大;一个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的人,同样也会拥有很大的“面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为了保持他在公共场合下的形象、尊严、声望或者是名誉而努力。一个人如果丢了他的“面子”,他同时也会丢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所在。
3.羞耻感文化
中国人总是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最让他们害怕的是因为丢面子而感受的羞耻。
中国文化同时也是个“羞耻感文化”。孟子曾经把“羞耻感”看做是“一个正义之士的最重要的特质”。[3]要求人们有“羞耻感”并且害怕丢失“面子”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方法。“丢脸”意味着一个团体对一个没有道德感或是违反社会规则的人的一个惩罚。[4]“脸面”在维护道德和社会和谐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丢脸会导致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下的羞辱。“面子”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声望,名誉,而且这种“面子”是可以增加,同时也会因为不珍惜而被丢失掉。所以重要的是:给面子。这意味着,给别人面子也是一个人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按照中国人的想法,能够给别人面子远远比保自己的面子更重要。
关于人际交往中重视面子的一些具体表现
1.中国人的谦虚
中国人对面子的重视首先表现在他们的谦虚上。而贬低自己就是中国人谦虚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对德国人来说,“面子”是一个私人问题,而对中国人来说则是一个公众问题。一个人丢了他的脸,则不仅仅是丢了他自己的脸,他的家人还有他所在的那个团体的“面子”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德国文化里,自己的“面子”由自己决定,自己为自己的“面子”负责,而在中国文化背景里,一个人的“面子”则是别人给的。自己说自己的好话不会给自己“面子”,人们更喜欢那些谦虚的人,而中国人的这份“谦虚”则被大多数的德国人看作是自我贬低。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我们要对自己所作出的成绩谦虚,而多多夸赞别人的成就。我们非常努力获得的成果在别人面前也要把它说的很微小。比方说我们在做客的时候总是会听到主人说:“没什么好吃的啊,请多多包涵。”在所有的学术著作里也总能在前言或是后序中读到,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此外,对权威的尊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在一个家庭里同时在学校里,单位里。比方说,孩子们要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在公司里下属要服从上司。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学历越高,他们就越怕丢面子。一个年长的、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的中国人会很怕自己的权威被年轻人挑战。比方说,中国的老师很害怕在学生面前丢脸,对他们来说被学生问住是很丢人的事情。
2.中国式的:是,不是
中国人认为批评别人是很伤面子的事情,因此人们总是尽量避免在各种场合下的矛盾,即便有时候只是关事不关人的。对很多外国人来说,中国人是害怕批评别人的。中国人爱自己的面子,同时他们也从不会冒危险去伤害别人的面子。很多的外国人总是抱怨说他们的中国同事从来不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即便他们对公司所做的决定不同意或是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他们也很少会说出来。因此,对他们来说猜测中国人的“是,好的,没问题”之类的话总是一件很费脑子的事情,他们很愿意中国人能够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对他们来说不会让他们丢面子,“当我照镜子的时候我的脸照样还在那里”,他们开玩笑地说。可是对中国人来说,他们觉得有些事情不说出来比说出来更好,有些事情说得越清楚越糟糕。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使得有些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了负面的看法:不诚实,缺少开放性并且害怕负责任。在请求别人做事情时,中国人也习惯避免直接说出自己的请求,而是拐弯抹角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而直接的拒绝更是被看作是不给面子的表现,这样会伤害双方的感情。中国人的“不”或者是一些拒绝的话有时候则是完全相反的意思。比方说一个外国人为了答谢中国朋友的帮助而邀请他吃饭的话,最好能够坚持邀请三次。出于礼貌中国人都习惯先拒绝别人的邀请并且说:不用,不用,没有这个必要,这样太麻烦了。而这只是中国人的礼貌习惯,不要相信他,而是继续邀请,最后他就会说:那么好吧,不过非常感谢你的这次邀请。
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哪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