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酮的含义是什么
它没有茉莉的芳香浓郁,它没有月季的艳丽多姿,也没有玫瑰般的妖娆,它的花大而美丽,常被作为室内盆栽,花坛花卉,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的理想盆花,因此深受人们的喜欢。它就是大岩酮。那么,在含义大全中,大岩酮的含义是什么?
大岩酮的含义:华美、欲望
大岩桐(学名:Sinningia speciosa)是苦苣苔科岩桐属的多年生球根花卉,长大而鲜艳的花朵,所以常用作园艺植物。生长于南美洲巴西的热带草原。原产巴西,现广泛栽培,中国大岩桐的引种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一般作温室培养。室内盆栽,花坛花卉,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的理想盆花。
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地上茎极短,株高15-25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叶对生,肥厚而大,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有锯齿;叶脉间隆起,自叶间长出花梗。花顶生或腋生,花冠钟状,先端浑圆,5-6浅裂色彩丰富,有粉红、红、紫蓝、白、复色等色,大而美丽。蒴果,花后1个月种子成熟;种子褐色,细小而多。
大岩酮的含义
生长期喜温暖、潮湿,忌阳光直射,有一定的抗炎热能力,但夏季宜保持凉爽,23℃左右有利开花,1-10月温度保持在18-23℃;10翌年1月(休眠期)需要10-12℃,块茎在5℃左右的温度中,也可以安全过冬。生长期要求空气湿度大,不喜大水,避免雨水侵入;冬季休眠期则需保持干燥,如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块茎易腐烂。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
原产巴西,现广泛栽培,大岩桐原产巴西.大岩桐1785年在南美巴西发现,19世纪初引入欧洲。19世纪60年代通过杂交育种,已选育出有观赏价值的品种。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已育成花径7-12厘米、深蓝白边的重瓣花和鲜红白边的重瓣花等4个栽培品种。90年代又培育出矮生和迷你型大岩桐,为大岩桐的盆栽观赏开辟了新的途径。我国大岩桐的引种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由在南京的金陵大学农学院和中山陵园纪念植物园从美国引进。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植物园才正式引种试种。直到90年代才有小批量生产,至今还没有形成规模。
大岩酮栽培技术
要点
(1)适宜的温度。大岩桐生长适温为1-10月为18-22℃,10月至翌年1月为10-12℃。冬季休眠期盆土宜保持稍干燥些,若温度低于8℃、空气湿度又大,会引起块茎腐烂。[3]
(2)适当遮光。大岩桐为半阳性植物,喜半阴环境。故生长期间要注意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环境也不可过于干燥。在夏季,[4]高温多湿,对植株生长不利,需适当遮荫,要放置在荫棚下有散射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否则极易引起叶片枯萎。供水应根据花盆干湿程度每天浇1-2次水。
(3)适当施肥。大岩桐较喜肥,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质土壤,从叶片伸展后到开花前,每隔10-15天应施稀薄的饼肥水一次。当花芽形成时,需增施一次骨粉或过磷酸钙。
(4)花期要注意避免雨淋,温度不宜过高,可延长观花期。开花后,若培养土肥沃加上管理得当,它又会抽出第二批蕾。花谢后如不留种,宜剪去花茎,有利继续开花和块茎生长发育。
(5)大岩桐叶面上生有许多丝绒般的绒毛。因此,施肥时不可沾污叶面。否则,易引起叶片腐烂。
(6)大岩桐不耐寒。在冬季,植株的叶片会逐渐枯死而进入休眠期,此时可把地下块茎挖出,贮藏于阴凉(温度不低于8℃)干燥的沙中越冬。待到翌年春暖时,再用新土栽植。块茎可连续栽培7~8年,每年开花两次。老块茎需淘汰更新。
(7)土壤。盆栽大岩桐,常用腐叶土、粗沙和蛭石的混合基质。
大岩酮品种分类
常见品种有威廉皇帝(EmperorWilliam),花深紫色,具白边。挑战(Defiance),花深红色。弗雷德里克皇帝(EmperorFrederick),花红色白边。瑞士(Switzerland),花褶红色。泰格里纳(Tigrina),花橙红色。另外,还有火神(VulcanFire)、格雷戈尔·门德尔(GregorMendel).赫巴·奥塞纳(HebaOsena)、维纳斯(Venus)等。重瓣种有芝加哥重瓣(DoubleChicago),花淡橙红色,重瓣。巨早(EarlyGiant)系列,花色有深紫具淡紫边、深红等,开花早,从播种至开花只需4个月。重瓣锦缎(DoubleBrocade),花有深红、红色具紫色花心和白边、玫瑰红具白边、深红具深紫色花心等,矮生,重瓣花,叶片小。
同属花卉;常见同属观赏种有:
1、细小大岩桐(S.pusilla),属迷你型大岩桐,花淡粉红色,其品种有白鬼怪(Whitesprite),花白色;小娃娃(DollBaby),花淡紫色。
2、王后大岩桐(S.regina),花淡紫红色。
3、优雅大岩桐(S.concinna),花淡紫色,喉部白色。
4、长叶大岩桐(S.speciosavar.macropHylla)。
5、杂种大岩桐(S.hybr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