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_初中历史结构图

时间: 其芳28 分享

  历史学科活动课的设置是新课改的亮点,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集中体现。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欣赏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1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2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3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4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5

  初中历史知识点一

  1.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2.“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西晋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4.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

  5.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江南地区的开发

  (1)开发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

  (2)开发原因: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自然条件)

  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社会原因)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本原因)

  (3)表现: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开垦为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意义: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知识点二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3.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猜你喜欢:

1.初二历史知识框架

2.历史知识体系框架

3.初二上册历史知识框架

4.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图

5.初中古代历史知识框架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_初中历史结构图

历史学科活动课的设置是新课改的亮点,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集中体现。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欣赏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1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2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3 初中历史知识结构图4 初中历史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初中历史知识脉络图_初中历史脉络图
    初中历史知识脉络图_初中历史脉络图

    历史学科活动课是新课改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历史教学课型,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独立构成一课。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初中历史知识脉络图,希望大家

  • 初中历史知识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知识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教学倡导有效性提升是当前的潮流,完善初中历史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历史教师的热议话题。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初中历史知识思维导图,希

  • 初中历史知识图表_初中历史知识图表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图表_初中历史知识图表归纳

    初中历史教学倡导有效性提升是当前的潮流,有计划地建立起有效性高的初中历史课堂,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初中历史知识图表,希望大家喜欢。 初

  •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构图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构图

    从七年级开始,我们才系统的学习历史。虽然我们常常说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好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

4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