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学科 > 初中历史 >

中考苏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

时间: 其芳0 分享

  中考的来临,对于同学们来说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了,尤其是对历史知识的归纳,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苏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考苏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一

  一、国家的分裂和统一

  1、国家的三个分裂时期:

  (1)春秋战国。(2)三国东晋南北朝。(3)五代、辽、宋、夏、金、蒙古的并立。

  2、统一的几个主要王朝: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2)汉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

  (3)西晋的短期统一。(4)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趋向繁荣和安定。

  (5)元明清(前期)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的时期。

  3、认识:

  (1)从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历史的主流。分裂局面出现的时间远远短于统一时期的时间,而且即使在分裂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并没有间断,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2)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历史上统一的实现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和国际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古代民族关系

  1、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秦:(1)北方:反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2)南方:派兵统一东南、岭南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3)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汉:(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解和交往。(2)西汉设置西域教护,新疆归属中央管辖。

  (3)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2、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

  3、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

  西南:吐蕃 吐蕃是今天藏族祖先,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人藏,双方“和同为一家”。

  4、宋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时期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蒙古、契丹、女真族南下中原,逐渐融合。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5、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1)西藏:确立册封制度,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2)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

  中考苏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二

  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1、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时期出现用麻做的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为“蔡侯纸”。

  印刷: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泥活字。

  火药:唐中期有配方记载,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战争,传入欧洲。

  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并传入欧洲,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2、思想

  (1)春秋:①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②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战国:“百家争鸣”(出现原因,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①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②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仁政”治国,他还主张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③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④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3、史学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文学

  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离骚》。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的《窦娥冤》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5、文字和书法

  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商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金文——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也叫“铭文”。 大篆——西周晚期

  小篆——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书法:东晋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后人称为“书圣”。

  6、医学

  扁鹊(春秋战国)——“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华佗(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成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7、天文和数学

  张衡(东汉)——发明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祖冲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8、艺术

  音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美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9、科技著作

  (1)《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3)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明朝末年,徐光启关于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的著作《农政全书》。

  中考苏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三

  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马关条约》:开设工厂,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制造大屠杀:

  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

  四、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2)1899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3、学生运动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中考苏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四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②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⑥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⑦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⑧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⑥意义与启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⑥意义启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4、新文化运动(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③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④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⑤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⑥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2)地主阶级洋务派

  以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

  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3、农民阶级

  (1)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2)义和团运动,抗击外国侵略势力(八国联军)

  三、归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