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贞观十八学士>

关于唐朝学士薛收生平故事

时间: 学康27 分享

  薛收,字伯褒,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关于薛收有哪些故事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薛收生平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薛收生平故事

  薛收生父薛道衡,在隋官居内史侍郎。薛收自幼过继给本家薛孺。薛孺工文史,生性正直,仕于隋,为官清廉。薛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孝于父母,刻苦治学,十二岁已能文,与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齐名,世称河东三凤,其中薛收为长雏、薛德音为鹜鷟,薛元敬为鹓雏。王无功称薛收赋"韵趣高奇,词义晦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后薛道衡因奏对不称旨,被隋炀帝赐死,天下称冤,薛收也因此发誓不仕于隋。李渊太原起兵后,薛收入首阳山,聚集人马,准备响应,但事情被蒲州通守尧君素知晓。尧君素因薛收是孝子,就将薛收生母囚禁起来招安他,薛收被迫回城。不久,尧君素想投靠王世充,薛收不愿随从,就潜逃出来,投奔李渊。

  薛收归李渊后,受到其部属房玄龄的赏识,而把他推荐给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召见薛收,询问时政,薛收陈说天下大势,很合李世民的心意,于是李世民授他为秦王府上簿,兼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当时群雄相争,李世民经常南征北伐,有关军事民政的檄文布告,大多出自薛收的手笔。薛收为文敏速,似有成竹在胸,马上写来,并无改动之处。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讨伐占据洛阳的王世充,至时,活动于今河北地区的窦建德率军前夹救援,一时形势紧张,李世民部将纷纷劝其退军。但薛收独排众议,建议李世民一鼓作气,消灭王、窦两军。李世民采钠了他的建议,击败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并把他们擒获。之后,李世民入洛阳,看到隋朝的宫室非常奢华,不禁感叹,薛收又乘机援引前朝奢败俭兴的事例谏劝李世民,很为李世民所赞赏。回师长安后,李世民拜封薛收为天策府记室参军。不久,薛收又跟从李世民平刘黑闼,以功封汾阴县男。平时,薛收也非常尽责,李世民一度经常游猎,薛收上书谏止,被李世民视为知己,并赐黄金四百斤。

  武德七年(624年),薛收得病,李世民遣使问候,不绝于道,还命人用轿把他抬来,亲自为他披衣,与他叙谈往事。不久,薛收病逝,年仅三十三岁。李世民为之痛哭,遣使吊祭,赠帛300段。后来,李世民为其府属十八学士图像时,曾感叹薛收早死,不得列于其间。李世民即位后,又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贞观七年(633年),太宗追赠薛收为定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又追赠太常卿,陪葬昭陵。

  薛收简介

  薛收(591-624),字伯褒,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因父亲被隋炀帝缢死,遂不仕隋。后被房玄龄荐入秦王府,授为主簿。武德四年(621年),随李世民讨王世充,力排众议,建议分兵围困洛阳,另外派兵狙击窦建德。最终王世充与窦建德同时被擒。后以平刘黑闼之功封汾阴县男。武德七年(624年),授天策府记室参军,不久卒。贞观七年(633年),追赠定州刺史。高宗即位后,陪葬昭陵。

  历史对薛收的记载

  《新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二十三》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隋内史侍郎道衡子也,出继从父孺。年十二,能属文。以父不得死于隋,不肯仕。郡举秀才,不应。闻高祖兴,遁入首阳山,将应义举。通守尧君素觉之,迎置其母城中,收不得去。及君素东连王世充,遂挺身归国。房玄龄亟言之秦王,王召见,问方略。所对合旨,授府主簿,判陕东大行台金部郎中。是时方讨世充,军事繁综,收为书檄露布,或马上占辞,该敏如素构,初不窜定。窦建德来援,诸将争言敛军以观贼形势,收独曰:"不然。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飞毂转粮,更相资哺。两贼连固,则伊、洛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不若勒诸将严兵缔垒,浚其沟防,戒毋出兵。大王亲督精锐据成皋,厉兵按甲,邀建德路。彼以疲老,当吾堂堂之锋,一战必举。不旬日,二贼可缚致麾下矣。"王曰:"善。"遂禽建德,降世充。

  王入观隋宫室,且叹炀帝无道,殚人力以事夸侈。收进曰:"峻宇雕墙,殷辛以亡;土阶茅茨,唐尧以昌。始皇兴阿房而秦祸速,文帝罢露台而汉祚永。后主曾不是察,奢虐是矜,死一夫之手,为后世笑,何此之能保哉?"王重其言。俄授天策府记室参军。从平刘黑闼,封汾阴县男。尝上书谏王止畋猎,王答曰:"览所陈,知成我者,卿也。明珠兼乘,未若一言,今赐黄金四十铤。"

  武德七年,寝疾。王遣使临问,相望于道。命舆疾至府,亲举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卒,年三十三。王哭之恸,与其从兄子元敬书曰:"吾与伯褒共军旅间,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抱,岂期一朝成千古也。且家素贫而子幼,善抚安之,以慰吾怀。"因遣使吊祭,赠帛三百段。其后图学士像,叹其早死不得与。既即位,语房玄龄曰:"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又尝梦收如平生,赐其家粟、帛。贞观七年,赠定州刺史。永徽中,又赠太常卿,陪葬昭陵。

  《旧唐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隋内史侍郎道衡子也。事继从父孺以孝闻。年十二,解属文。以父在隋非命,乃洁志不仕。大业末,郡举秀才,固辞不应。义旗起,遁于首阳山,将协义举。蒲州通守尧君素潜知收谋,乃遣人迎收所生母王氏置城内,收乃还城。后君素将应王世充,收遂逾城归国。秦府记室房玄龄荐之于太宗,即日召见,问以经略,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授秦府主簿,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收。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太宗讨王世充也,窦建德率兵来拒,诸将皆以为宜且退军,以观贼形势。收独建策曰:"世充据有东都,府库填积,其兵皆是江淮精锐,所患者在于乏食,是以为我所持,求战不可。建德亲总军旅,来拒我师,亦当尽彼骁雄,期于奋决。若纵其至此,两寇相连,转河北之粮以相资给,则伊、洛之间战斗不已。今宜分兵守营,深其沟防,即世充欲战,慎勿出兵。大王亲率猛锐,先据成皋之险,训兵坐甲,以待其至。彼以疲弊之师,当我堂堂之势,一战必克。建德即破,世充自下矣。不过两旬,二国之君,可面缚麾下。若退兵自守,计之下也。"太宗纳之,卒擒建德。东都平,太宗入观隋氏宫室,嗟后主罄人力以逞奢侈。收进曰:"窃闻峻宇雕墙,殷辛以灭;土阶茅栋,唐尧以昌。秦帝增阿房之饰,汉后罢露台之费,故汉祚延而秦祸速,自古如此。后主曾不能察,以万乘之尊,困一夫之手,使土崩瓦解,取讥后代,以奢虐所致也。"太宗悦其对。

  及军还,授天策府记室参军。太宗初授天策上将、尚书令,命收与世南并作第一让表,竟用收者。太宗曾侍高祖游后园中,获白鱼,命收为献表,收援笔立就,不复停思,时人推其二表赡而速。从平刘黑闼,封汾阴县男。武德六年,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与房玄龄、杜如晦特蒙殊礼,受心腹之寄。又尝上书谏猎,太宗手诏曰:"览读所陈,实悟心胆,今日成我,卿之力也。明珠兼乘,岂比来言,当以诫心,书何能尽!今赐卿黄金四十铤,以酬雅意。"七年,寝疾,太宗遣使临问,相望于道。寻命舆疾诣府,太宗亲以衣袂抚收,论叙生平,潸然流涕。寻卒,年三十三。太宗亲自临哭。哀恸左右。

  与收从父兄子元敬书曰:"吾与卿叔共事,或军旅多务,或文咏从容。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抱?比虽疾苦,日冀痊除,何期一朝,忽成万古!追寻痛惋,弥用伤怀。且闻其儿子幼小,家徒壁立,未知何处安置?宜加安抚,以慰吾怀。"因使人吊祭,赠物三百段。及后,遍图学士等形像。太宗叹曰:"薛收遂成故人,恨不早图其像。"及登极,顾谓房玄龄曰:"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又尝梦收如平生,又敕有司特赐其家粟帛。贞观七年,赠定州刺史。永徽六年,又赠太常卿,陪葬昭陵。文集十卷。

猜你喜欢:

1.房玄龄的生平故事

2.唐朝十八学士是指哪些人

3.孔颖达的生平经历

4.褚遂良书法作品图片

5.褚遂良楷书书法图片

关于唐朝学士薛收生平故事

薛收,字伯褒,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关于薛收有哪些故事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薛收生平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薛收生平故事 薛收生父薛道衡,在隋官居内史侍郎。薛收自幼过继给本家薛孺。薛孺工文史,生性正直,仕于隋,为官清廉。薛收从小受家庭的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唐朝学士于志宁生平经历介绍
    唐朝学士于志宁生平经历介绍

    于志宁是唐朝的宰相,也是贞观十八学士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于志宁生平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于志宁生平事迹 640年(贞观十四年),太子李

  • 关于十八学士房玄龄的故事
    关于十八学士房玄龄的故事

    房玄龄,唐朝初期的名相,贞观十八学士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房玄龄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房玄龄的故事 房玄龄又名房乔,齐州人。房玄

  • 唐朝学士房玄龄生平简介
    唐朝学士房玄龄生平简介

    房玄龄,我国古代的十大贤相之一,又名房乔。是贞观十八学士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房玄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八学士房玄龄简介 房玄

  • 历史上贞观十八学士分别是谁
    历史上贞观十八学士分别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而李世民的成就离不开贞观十八学士,那么贞观十八学士分别是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贞观十八学士

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