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百科 > 历史常识 > 战史 > 近现代历史战争 >

百战经典碾庄战役

时间: 蓝俊0 分享

  碾庄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华民国国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属于百战经典之一,它是发生在华东地区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是淮海战役的一个组成部份,从某种意义上讲碾庄战役决定了淮海战役的结局。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百战经典碾庄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碾庄战役介绍

  战前态势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尚未结束,粟裕便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他的战役计划分为两步:先夺取淮安、淮阴,而后进占海州、连云港。第二天,中央军委就批准了他的建议,但提出修正意见,要求“第一个作战目标,应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然后再去攻占淮安、淮阴、海州、连云港等地区,这就是淮海战役最初的构想。

  根据中央军委的意见,华东野战军于10月5日至24日在山东曲阜召开了师以上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研究制定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案。在这个方案和11月4日下达的《淮海战役攻击命令》中所确定的攻击目标中是找不到碾庄字样的。华野的锋芒所指只有一个,那就是新安镇一带的黄百韬兵团。

  淮海战役开始之前,解放军一直在营造要攻打徐州的假象,以掩蔽真正的作战目的。这让国民党方面确实感到了紧张。11月5日,蒋介石委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徐州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各部队立即向徐州及徐蚌线上收缩,以防解放军攻打徐州及南下。

  黄百韬是粟裕的老对手,他的兵团下辖第二十五、六十三、六十四和一百军,分驻在新安镇、阿湖、瓦窑与高流一带。他最早向“剿总”提出向徐州收缩要求。徐州会议的部署当然正合他的心思。会议结束的当天,他即赶回新安镇部署西撤。可就在这时,事情开始发生了转折。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第1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位于徐州以东新安镇地区的国民党军第7兵团即黄百韬兵团的指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粟裕决心集中10个纵队的兵力,对黄百韬兵团,实施主要突击,以山东兵团3个纵队向贾汪、曹八集方向实施辅助突击,割裂黄百韬兵团与徐州的联系,并准备抗击由徐州东援的国民党军。

  海州撤退

  11月4日顾祝同、刘峙于是决定缩短战线,放弃次要城市,集中兵力于徐州、蚌埠间津浦路两侧地区,作攻势防御,准备进行大决战。具体调整部署如下:撤销第九(李延年)绥靖区,其所属第44军由海州西撤新安镇,归第七兵团指挥;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由新安镇撤至运河以西地区,确保运河西岸,同一、二“绥区”密切联系,正在东开海州的第100军归入黄百韬兵团,这样,在战役发起前63军驻瓦窑,100军驻新安镇,互换了防地。

  黄百韬正忙于部署西撤,突然收到了上面的指令:海州原定从海上撤退的第四十四军,改为从地面向徐州撤退,并划归他的兵团管辖,命令他推迟西撤。于是,他不得不在新安镇坐等四十四军的到来。高兴的是他可以抓一个军,规模能与嫡系重兵集团相媲美。悲的是,他必须等到海州的四十四军抵达才能撤退。兵团原有3个军,数日之内就增加了2个军,兵员差不多增加了一倍,成为徐州“剿总”序列中最大的兵团。

  但兵增多了,行动也迟缓了。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40万人马,实施对陇海铁路徐海段的中央突破,分头疾进,直扑黄百韬兵团所在地新安镇。同时海州的44军由于还要帮刘峙带私盐相关生意,以及大批民众达2万余人,从海州到新安镇用了整整2天时间。

  第三绥靖区起义

  贾汪起义是1948年11月8日,淮海战役打响第三天,驻徐州贾汪地区国民党第3绥靖区所属部队,在共产党争取下与巨大的军事压力下(一说冯治安因在第三绥靖区进行抓贪污军官),由副司令中共秘密党员张克侠、何基沣率59军、77军所辖38师、180师、132师及37师一个团共2.3万名官兵在运河前线战场起义,使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通过防线直插陇海东线宿羊山、八义集一线,包围碾庄的第七兵团。

  运河撤退

  11月7日,黄百韬第7兵团五个军十一个师共约十万人开始向西撤退。主力第25、44、64、100军经运河大桥撤退(渡河序列:64军,兵团部,44军,25军,100军),第63军则经窑湾渡运河西撤,担任兵团侧翼掩护。当日晚,兵团先头部队已到炮车地区。由于黄百韬在2天等待中并未在运河搭建浮桥,全兵团只能依靠一座铁桥渡河(一说徐州工兵部队未进行浮桥搭设工作)。

  11月8日,兵团司令部和第44、64军渡过运河,但后续部队在经过运河大桥时,由于数万部队和由海州撤退的数万军民都要从运河上唯一的大桥通过,人员、车辆、马匹连绵百余里,加上有解放军逼近的消息,在过桥时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秩序大乱,有的部队甚至开枪夺路,导致打死、践踏死、掉入运河溺死者不计其数。担任后为的100军44师,以及25军一部损失较大。

  尽管在渡运河时总共损失约一万余人,但至次日,第7兵团大部渡过了运河。

  窑湾战役

  就在同一时间里,担任兵团侧翼掩护的63军原计划从窑湾渡河,但军长陈章骄傲轻敌,行动迟缓,到9日还未渡过运河,直到后卫被消灭才惊慌失措起来,率部急向窑湾撤退。到达窑湾已是夜晚,镇中居民逃避一空,找不到粮食充饥。半夜解放军第1纵队赶到,1纵由于司令叶飞生病由副司令兼参谋长张翼翔指挥,他向粟裕保证由1纵一个纵队单独负责解决63军。

  为尽快消灭63军,张翼翔决定以三个师从东、北、东南三个方向同时攻击,扫清外围后不作调整直接发起总攻。9日入夜,1纵就开始外围战斗,63军是仓促转入防御,工事很不坚固,企图逐村抵抗,消耗迟滞解放军。而解放军为缩短作战时间,各部从敌防御薄弱地区大胆突破,直插纵深,迫其全线动摇。经一夜战斗,基本肃清外围。随即发起总攻,至12日凌晨,至此63军2个师4个团一万三千余人被全歼。军长陈章在部队失去控制时跳河逃命,结果中弹身亡,152师师长雷秀民被俘,186师师长张泽琛在战斗期间化妆逃离战场,一路逃到广州。1纵结束战斗后于13日渡过运河,向狼山前进,参加阻击徐州方面对黄百韬的增援。

  李弥撤退

  就在这天之前,原在距碾庄以西二十里的曹八集的李弥之第13兵团,奉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的命令,不等黄百韬兵团来到就匆忙撤往徐州,导致黄百韬失去了侧后的掩护。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往徐州收缩,这就等于徐东大门洞开,让解放军大摇大摆地南下,切断陇海线。黄百韬心中惶恐,当夜驱车赶到曹八集,为了十万人的性命,他不得不委屈一下自己的自尊心,低三下四地求李弥和他合作,在曹八集、大许家一线的主力部队不要忙着撤走,因为他的第七兵团的部队还在过运河,至少还要两天才能过完。李弥很为难地干笑两声,耸了耸肩说:“刘老总今天来三次电话相催了。老兄,你多保重,我实在没有办法,我不能不执行上峰命令啊!”黄百韬碰了一鼻子灰回来,一夜噩梦不断。

  曹八集战役

  黄百韬兵团撤至碾庄一带后,第100军驻扎在碾庄以西,但其44师在掩护兵团渡运河时损失了两个团,仅剩师部直属队和不足一个团的战斗部队,师长刘声鹤认为所部损失太大,无力担负防御,经军长周志道同意就直接撤往徐州休整补充。黄百韬闻讯也未阻拦。该部一路西行于10日下午到达曹八集,同时到达的还有从官湖一带突围出来的李弥兵团第9军3师8团残部。他们分两路向西行进。

  此时,华野7纵已自北线穿插到了曹八集以西地区、正与这两支部队遭遇,并迅速将第9军3师8团残部在曹八集西面的大耿庄一带全歼。刘声鹤被迫率44师残部退回曹八集。100军军长周正道得知此情况后,命令刘声鹤就地固守等待救援。100军的44师是被国民党命名为“荣誉第二师”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且基本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依仗着李弥兵团此前在曹八集构筑的完备工事进行抵抗。

  傍晚,华野13纵114团进抵曹八集,并向镇内发起攻击。激战至半夜时分,114团突击队打开突破口冲入村内。但由于急于向纵深发展而未控制好突破口,后续部队无法跟进,结果突破口被封闭,冲入村里的突击队弹尽被围,全部牺牲。次日凌晨,114团再次发动猛攻,又一次打开了突破口,但很快又被封闭。天亮后,华野13纵主力陆续赶到,下午对曹八集守军发起总攻,至傍晚,终于突入村内,全歼国民党第44师残部约3000人,44师师长刘声鹤开枪自杀。正是曹八集战斗后,华野才完全切断了碾庄与徐州之间的联系,将黄百韬兵团与徐州主力分割开。

  碾庄战役:血战碾庄

  防御部署

  当黄百韬兵团撒到碾庄时,鉴于严峻的形式,黄百韬开会研究当时形式,商讨对策。而在这次会上,多数的军官都主张趁共军主力未到,兼程前进,靠拢徐州以防被围,但这时偏偏有个64军军长刘镇湘想要留下来和共军干上一仗,如此境地仍敢声言同共一战。可是刘镇湘不想走的真正原因确是让人想不到的。黄百韬分配给刘镇湘的阵地是古时候的土山,相传三国时候关羽被曹操围住不得不降的地方就是这个土山,刘镇湘迷信,嫌其不吉利,所以不想走,另外他的64军经过整训后,比较完整,有些战斗力,他凭自己那点实力还想和共军较量一下,刘镇湘的意见遭到多数人的反对,但就在大家争论的时候,黄百韬兵团的先头部队在曹八集被歼,黄百韬兵团被共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下想走还走不了了。

  机要秘书进来呈上南京国防部急电:七兵团未过运河,便如此凌乱,恐继续西进,被共军尾追,陷于溃散。故令独断专行,迅速决策。如有必要,可在碾庄略加修整,如能击破敌人再走亦可。

  黄百韬轻轻放下电报,脑际在快速翻腾:各军匆匆西撤,损失重,人心混乱,确实极需要整顿。再说解放军南下北上如此迅速,自己部队在毫无屏障的陇海线上撤退,很有可能被分割成一段一段。碾庄一带留有李弥兵团修筑的工事,只要对这些还很坚固的工事略加修整,就能立即使用。于是,黄百韬一拍桌子:“诸位,就这样定了!这次会战关系党国存亡,老头子不会置我们于不顾。我们应该有力挽狂澜的决心!”

  他随即作出部署:

  兵团司令部置于碾庄圩不变,令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任碾庄圩警备司令,负责兵团部安全;第二十五军占领碾庄以北之小牙庄、万家壶一带,向北防御;第六十四军占领碾庄圩以南之大院上、吴庄,向东防御;第四十四军据守碾庄圩车站及车站以南之各村庄,对南防御;第一百军位置于彭庄、贺台子,对西防御;各军炮兵集中使用。

  初期血战

  经过几天紧张的追堵,11月11日,华野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随即令第4、6、8、9、13纵队在特纵配合下,负责围歼黄百韬兵团。当晚,华野在碾庄一带部分地区打响外围战,但由于轻敌,激战一夜几乎毫无进展。黄百韬进驻碾庄圩之前,这一带一直是李弥兵团的防区,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构筑完善的防御工事。特别是碾庄,村子的周围有两条又宽又深的水壕,水壕边还有用来挡水的厚厚的土墙,使碾庄变得易守难攻。

  12日晚上,华野5个纵队在特纵坦克火炮的配合下,发起全面进攻。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进展并不顺利。在碾庄的北面,4纵攻击大兴庄未成,西北方向的13纵也在大宋家与守军形成相持;6纵在西南方向进攻,攻占王家集,歼灭100军1个团,但在向彭庄进攻时,未能成功; 8纵始从东向西实施攻击,激战一夜,攻占鲁楼、 火烧房,在梁庄一带受阻;只有位于东南方向的9纵进展顺利,先后攻占前板桥、徐井洼等村庄。 同一天,国民党空军派飞机向碾庄空投对空联络电台,飞机在碾庄上空发生故障而坠毁,飞机上的空军通讯科科长跳伞落到碾庄,进一步密切了陆空联络,黄百韬喜形于色,叫道:“天助我也!”

  由于黄百韬兵团十多万人集中在方圆仅十多里的地域,华野难以对其采用穿插分割,逐一消灭的战术,只能逐村逐屋争夺。而黄百韬并没有把外援看得太有希望,因而从一开始就抱着死拼的信念,依仗着地形优势和完善的工事,打得非常狡黠和顽固。各村的防御工事修得都很隐蔽,难以被发现和摧毁。有的工事还筑成夹墙式,当防线被突破后,他们就从解放军突进部队的后面进行射击。村落一旦被解放军占领,他们又立即组织炮火实施密集轰炸,然后进行反击。还不时联络空军对华野阵地进行空袭,造成华野很大的伤亡。

  开头的三天中,华野虽攻下多个村庄,但进展比预计的要缓慢,且伤亡十分巨大。很多部队开始产生焦虑情绪。同时,由于部队前几天追击行军速度太快,后勤补给没有跟上,部队的粮食和弹药供应都出现了严重困难。

  近迫交战

  根据战场的形势发展,粟裕于14日晚上在碾庄南面的土山镇召开会议,决定建立攻击集团,由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山东兵团副司令王建安统一指挥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并针对黄百韬兵团中各军强弱不一的特点,决定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同时,为减少部队伤亡,实施有效攻击,要求实行土工作业迫近国民党军阵地。 经过一天的准备,16日,华野攻击集团开始实施攻击,但由于缺乏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的经验,第一天的攻击仍然没有取得明显突破。各纵立即调整部署,实行逐点攻击逐村争夺。17日下午17时,华野攻击集团各部队在火炮和坦克掩护下再次发起攻击,(13纵因另有任务,移土山镇休整)。4纵攻占碾庄西北的大牙庄,歼灭国民党军108师1个团;6纵在坦克的配合下,经过激战,先后攻占碾庄以西的前黄滩、后黄滩,歼灭国民党44军军部及162师师部和4个团残部;9纵从碾庄南面实施攻击时,意图从南门内一座石桥上越过水壕。国民党军在不足百米的距离内,集中了数十挺机枪,以密集火力封锁小桥,9纵突击队多次攻击都未成功,伤亡十分惨重。对碾庄圩的攻击未能取得突破。

  当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顾祝同亲自乘飞机飞临碾庄圩上空,用电台与黄百韬通话,为其鼓励打气,告之外线邱、李兵团遭到顽强阻击,难以前进,要他在必要时率部突围,与邱、李会合。但黄百韬一直认为自己既不是黄埔系,又不是江浙人,蒋介石给他的总统府通行证编号为17号,比有些嫡系将领还要前面,这说明蒋对他的信任之重,所以在历次作战中都是竭尽全力,攻守得当。此次陷入重围,已抱必死之心,决心凭借战斗力较强的25军和64军,死守到底。

  11月18日,解放军投入了坦克大队的六辆坦克,经过激战,先后攻占前、后黄滩,战斗异常残烈,44军150师师长赵壁光见阵地上火势熊熊,烟尘弥漫,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加上部下也不愿再战,便率150师残部约2500人向解放军投诚。在攻击44军军部时,国民党军凭借集团碉堡工事拼死顽抗,解放军组织了四次爆破均未成功,后由一辆日式轻型坦克运载着爆破手直接炸毁中心碉堡,才突破了敌之防御,步兵乘势猛攻,战至中午,44军、100军被全歼,44军军长王泽浚被俘。在攻击100军时,当华野官兵带着东北毛帽时,100军官兵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以为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已经入关,至此100军军长周志道重伤被部下抬出战场遇到了邱李两兵团,副军长杨诗云被俘。

  血战碾庄圩

  在外围村落大都被华野攻占后,粟裕决定于19日晚以8纵从东南、9纵从南、6纵从西、4纵从北同时向黄百韬兵团部所在的碾庄发起总攻(6纵由于临时安排南下支援中野作战,退出战斗,总攻实际是由4、8、9纵实施的)。当时碾庄圩内有第7兵团部直属部队、警卫营、工兵营、25军和64军各1个团,总兵力近万人。

  20时,总攻开始,华野集中所有重炮实施火力准备,随后各纵队发起攻击。22时,8纵一部首先进占碾庄东南角的一所小学校,继以3个团由东南角攻击内圩。此前,9纵司令聂凤智亲临最前沿观察地形,认真总结前几次进攻的经验教训,决定将交通沟挖到水壕边,战斗打响后迅速从战壕中冲出,在相应火力的掩护下涉水过壕,强行突破。按照这一方案,22时,9纵再次发动攻击,一举冲过水壕,突破了第一道围墙。但国民党军凭借两道围墙之间开阔地上的工事,以密集火力封锁开阔地,并组织反冲击,双方拼杀极其激烈,经过4小时激战,9纵突击部队于20日凌晨终于突破第二道围墙,率先冲入碾庄圩里。位于碾庄东南方向的8纵也于拂晓时分相继涉水突破两道水壕,进入村内。黄百韬率残部撤到碾庄东面的大院上(第64军军部所在地),继续组织抵抗。清晨5时30分,华野攻占碾庄圩。

  血战尤家湖、大院上

  21日起,华野各纵分头攻击各村落的国民党军残部。25军军长陈士章当日伪装逃离指挥部,4纵攻占碾庄北面的尤家湖,歼灭25军4师残部3000余人,40师师长曾正我被俘,108师师长李世镜突围成功,军参谋长陶修被俘;由于64军有黄百韬,魏翱,廖铁军,刘镇湘等高级军官的督战,最后发出了顽强的抵抗。8纵于夜间攻占碾庄以南的三里庄,歼灭64军159师2个营。22日上午,各纵队开始进一步扫清外围,8纵于10时攻占小院上,歼154师师部及4个营;9纵26师同时攻占大院上。

  残部突围

  黄百韬撤至碾庄东北面的吴庄。下午,小吴庄、沙墩、小费庄的国民党军意图突围,当即被歼。16时,华野攻击集团发起总攻,黄百韬率部拼死顽抗。到黄昏时分,他见大势已去,就让64军军长刘镇湘指挥残部向西北突围。但部队刚一冲出村子就遭阻击,很快被全歼,刘镇湘被俘。黄百韬带少数人从尤家湖向西南突围,于途中负伤,绝望中自杀毙命,尸体由25军副军长杨宴庭和一名华野官兵掩埋,杨随后逃离战场。至晚,战斗全面结束。

  碾庄战役:徐东救援

  两个解围方案

  南京军事会议上作出的解救黄百韬兵团的计划,徐州方面根本没有执行。杜聿明就此询问刘峙,刘峙说:“情报显示,徐州附近到处都是共军主力,如果派部队去碾庄圩,徐州受到攻击怎么办?”——任何战场上的任何部队,兵力总是有主次之分,怎么会到处都是主力?杜聿明提出了两个方案:一、命令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至少坚守碾庄圩七至十天,以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守备徐州,第七十二军为总预备队,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会合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向西先与刘邓部决战,然后回师向东击溃陈粟部,以解黄百韬之围。这个方案能够实施的关键,是黄百韬能否坚持七至十天。二、以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守备徐州,第七十二军为总预备队,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全力解黄百韬之围,同时命令黄维的第十二兵团疾驰徐州。这个方案可以稳定黄百韬的军心,缺点是黄维兵团很可能被刘邓部所牵制,那么攻击陈粟部的兵力也许会略显不足。

  刘峙坚决反对第一个方案,因为黄百韬根本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而如果向西打刘邓不成,向东救黄百韬也不成,那样就会酿成大祸。关于第二个方案,徐州总司令部的人都认为,这一思路符合蒋介石的命令。但是,最后黄百韬坚守了整整12天,出乎所有人意料。

  刘峙犹豫再三之后,决定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联合向徐州以东攻击前进,逐步靠拢碾庄圩,解救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行动开始的时间是:十一月十三日。徐州“剿总”决定解救黄百韬,以两个兵团的规模向东实施突击,对于华东野战军来讲,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此刻碾庄圩的围歼战正处在艰难阶段,而国民党军从徐州增援黄百韬仅有五十公里的距离。

  “徐东大捷”

  时近傍晚,杜聿明得到报告,各部队进展少者三四公里,多者六七公里。杜聿明且喜且忧:喜的是,从攻击位置到碾庄圩不到40公里,按目前这个速度,一周之内也足以打到碾庄圩了;忧的是,解放军出乎意料的顽强。每一个村落据点,国军都要付出重大伤亡,经过反复争夺。而且,正面阻击阵地上,解放军正在加紧设置有弹性的阵地,组织短促而密集的交叉、侧防火力,适时进行不同规模的反击。在阵地编成上,纵队和师都分成前后两线,团、营也构成了有重点、有纵深的防御体系,品字形、倒品字形、梅花形支撑点如雨后春笋似的到处出现,它们连接交通壕,每有时机便可组织增援和强有力的反冲锋。战至11月16日黄昏,除第二兵团侯庄得手外,国民党军全线进展缓慢。经过三四天的较量,解放军仿佛有源源不断的增援力量补充着,几天前令杜聿明喜忧参半的前景,现在一下子变得暗淡了。杜聿明如坐针毡,他一横心,没跟刘峙打招呼,就给邱清泉下了一道命令:

  即以有力之一部,不顾一切牺牲,钻隙迂回,向大许家突进,限在一日之内确实占领大许家,以解黄百韬之围,违则军法从事。邱清泉接此命令,心里“咯登”一下:“钻隙迂回”战术是万万使不得的,一旦首尾被解放军卡住,必定凶多吉少,还是沿阵地侧翼迂回较妥。他在地图上搜寻着可以突击的目标,潘塘镇这个地名一下子跳入了他的眼帘。

  邱清泉一边用手指按着地图,一边拿起话筒给第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下达命令:“马上集合队伍,轻装出发,经潘塘镇、张集、房村,沿双沟公路南线至大许家,给共军侧背猛戳一刀,切断其正面阻击部队的退路。行动要迅速、果敢,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明天正午前赶到大许家!”

  无巧不成书。11月16日,在火神庙华野司令部里,粟裕双手的手指也扑在潘塘镇、大许家这两个地名上。蒋介石为解黄百韬之围,又投入了3个兵团,黄维第十二兵团已经到了阜阳,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已经过了固镇。蒋介石还从未在一个地区投入过7个兵团,而且第二、第十二兵团还是蒋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为了保证能在一周之内彻底、干净地吃掉黄百韬之后,再歼灭邱清泉或李弥兵团,粟裕认为,必须对兵力、战线作些调整。在组织正面阻击兵团的同时,粟裕将由4个纵队(后增至7个纵队)组成的侧击兵团,布置于徐州东南。此时,他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有意且有计划地将阻击邱、李兵团的部队从大许家、潘塘镇这一线的阵地向后撤,以诱使邱、李两敌大胆东进。待将近全歼黄兵团时,再让侧击兵团伺机截断其退路,让邱、李兵团有家难归。这就是粟裕惯用的“围点打援”的战术。

  配合国民党第七十四军向潘塘镇、大许家一线突进的第七十军第九十六师遭到解放军排山倒海般地反击,双方炮火把潘塘镇至二陈集、张集间的田野炸成焦土。两军打得难分难解,最后完全是近距离的白刃战、肉搏战。不多久,第九十六师师长邓军林突然发现解放军正面阻击部队正陆续从大许家一线开始后撤。他一面急令他的师绕过第七十四军阵地追击“溃退”的共军,一面向邱清泉报捷。

  邱清泉得到报告,大喜过望,连连叫好:“军林呀,敌人是溃退,快派部队猛追,这是大好时机,叫装甲车大胆追击!”他拿起电话报告刘峙:潘塘至大许家一线之敌,经我兵团猛烈反击,激战一天两夜,正大获全胜,共军溃不成军,俘敌缴械无数……刘峙一听“潘塘大捷”四字,便激动得浑身发抖:“快、快向南京报告!徐东大捷!徐东大捷!”南京的顾祝同和徐州的刘峙对外大吹大擂,宣传碾庄圩大捷。说黄百韬被围岿然不动,牵制共军兵力数十万,共军运用“人海战术”也无济于事,不得不溃退,碾庄圩阵地前,共军伏尸遍野,血流成河。何应钦也拍案高叫:“黄百韬果真是英雄,应让飞机送勋章给他!”一时间,在碾庄圩地面上飞舞着空投下来的《中央日报》、《扫荡报》,报上整版刊登着黄百韬的半身像和蒋介石的嘉奖令。

  戛然而止

  战斗一直持续到十五日凌晨,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依旧进展缓慢。这时候,增援作战已经进行到第三天,增援部队只前进了不到十公里,如果按照徐州至碾庄圩的直线距离计算,邱清泉和李弥只推进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这一结果令南京国防部、徐州“剿总”和参战将领们大为意外。

  顾祝同和郭汝槐受蒋介石指派到达徐州。顾祝同见面就问:“共军不过两三个纵队,为什么我们两个兵团还打不动?”

  杜聿明辩解说:“打仗不是纸上谈兵,画一个箭头就可以达到目的地的。况且敌人已先我占领阵地,兵力在陆续增加,战斗非常顽强,每一村落据点,都得经过反复争夺,才可攻占。”

  此时的淮海战场云谲波诡。

  杜聿明私下对顾祝同说,徐州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决不能告诉郭汝瑰,因为郭汝瑰与共产党方面有联系——“我指挥作战的方案,事先决不能让郭知道。如果郭知道的方案,我就不照原方案执行。”历史证明,杜聿明的警觉是对的。

  郭汝瑰乘飞机在碾圩庄上空盘旋了一圈,他要验证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的报告:“轰炸很有效果,共军伤亡很大,黄百韬已无危险。”周至柔的这一报告,加之共产党军队在徐州东面的顽强阻击,已引发南京国防部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共军的主力转移到徐州方向,对黄百韬可能仅监视而已。”在碾庄圩上空,郭汝瑰与黄百韬通了无线电话,这才知道第七兵团一直受到猛烈攻击。

  蒋介石亲自致电邱清泉:“党国存亡,在此一举,吾弟应发扬黄埔精神,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不惜一切牺牲,将当面敌人击溃,以解黄兵团之围。”然后,蒋介石限令邱清泉一天之内到达大许家、八义集,与黄百韬会师。邱清泉一下心情烦乱起来,此时,“风传南京比徐州更加惊慌混乱,各部院准备向西南迁移”。邱清泉愤愤不平地对他的参谋长李汉萍说:“我们在前方拼命,南京路隔千把里,倒自相惊扰起来,准备逃跑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种仗还有什么可打?老头子为什么自己又不来呢?如果他自己坐镇徐州,谁又敢不替他卖命?当然现在徐州是危险的,那也可以坐在飞机场指挥嘛!”

  深陷碾庄圩的黄百韬在与郭汝瑰通话后,用电话告诫各军军长“必须进一步加强工事,准备独立作战,以尽军人天职”。然后他感叹道:在国民党军中,“谁肯不顾自己的损失而急别人之难?谁肯自冒牺牲而解救别人之危”?

  第七兵团司令部机要秘书李世杰说,那一天黄百韬想到了孟良崮上的张灵甫。

  最后邱清泉,李弥兵团在距离碾庄圩很近的地方,由于遇到了突围而来的陈士章,周志道等,最后以为第七兵团被全歼,而停止了前进。

1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