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中考频道>中考科目>中考语文>

山东省语文考卷文言文

时间: 建国32 分享

  文言文作为中考必考的一项,只有熟读和理解了文言文才能考的好的成绩, 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年山东省语文考卷文言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山东省济南卷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 B. 造饮

  辄尽造:酿造

  C. 期在必醉期:期望 D. 环堵萧然萧然:空寂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解释正误的辨析能力。“造饮辄尽”的“造”是“到,往”,动词,不是“酿造”。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亦不详其姓字 安陵君其许寡人B. 因以为号焉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既醉而退 濯清涟而不妖D. 黔娄之妻有言 能

  以径寸之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A代词,他的/语气词,一定,务必,可要。B“以……为”连用,意思为“把……当作”/介词,向,对。C承接连词/转折连词。D结构助词,的。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B. 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C.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 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这是陶渊明读书的习惯和方法,从下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以看出他读书的态度很认真,也并非理解不透彻。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6分,每小题2分)

  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答案: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明显是两个分句,根据句意可准确断句。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译文:

  答案: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格外有意味。(每个分句占1分,意思正确且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课外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本句直译即可,注意要点出“此公”是欧阳修,“以”“告人”“故”“尤”等词语要翻译准确。

  11.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2分)

  答:

  答案:①勤读书②多写作③不急于求成④多反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要求提取、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

  做这类题目,必须仔细阅读原文,逐句阅读提取相关的信息。本题关于写作的主张要从欧阳修的话中去提取、概括,“勤读书”“多为之”“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多作自能见之”等词句可看出其写作主张。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格外有意味。

  山东省青岛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

  故事两则

  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家无慧仆,以老佣往。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③。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 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④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⑥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 ③飨:用酒食款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斗(shāo dǒu)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筲斗,小水桶。⑥铛臼(chēng jiù):煮茶用具。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走送之 走:跑 B.自念所赠颇不粗劣 念:思念,怀念

  C.手自烹进 手自:亲自用手 D.贵官执盏一拱曰 执:拿着,握着

  7.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命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故临崩寄

  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者乎(《隆中对》)

  8.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B.山峦为晴雪所洗出 (《满井游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D.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

  B.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

  C.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

  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2分)译文:

  ⑵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译文:

  6.B7.C8.D9.A10.答案示例:⑴从前有位

  朋友赠送红鲫鱼给孙禹年公子。⑵老佣人回来后,主人问他:“公子收到鱼,很高兴吗?”

  参考译文从前有一个朋友给孙禹年公子送红鲫鱼,他家中没有聪明的仆人,就找一个老仆人去了。到了孙家门前,老仆人泼掉了水,拿出鱼来,向孙家要了一个盘子装上去送。等到了孙公子住处,焦已经干死了。公子笑笑没说话,让拿酒犒劳那老仆,就把那焦做熟了让他吃。回去之后,主人问他:“孙公子得到那焦,高兴吗?”老仆回答说:“高兴得很。”主人又问:“你怎么知道?”老仆说:“公子见到鱼便高兴得脸上带着笑容,立刻赏我酒喝,并且烹了几条用来犒赏我。”主人听了很吃惊,自己想想所赠的东西并不粗劣,哪里至于烹熟了赏赐给下人呢!就责备那老仆说:“一定是你愚蠢无礼,所以公子转而把气出在我身上。”那老仆挥舞着手极力辩解说:“我本来没见识,拙笨,因以您不把我当人。到了公子门前,我小心翼翼,还怕用水筲不文雅,恭敬地向他们要了一个盘子出来,一条一条均匀地摆好了送上去的,有什么不周到的呢?”主人骂了他一顿,把他解雇了。

  灵隐寺某和尚,因为茶出了名。他煎茶捣茶用的铛和臼都很精良。然而他所藏的茶叶有好几等,总是看客人身分贵贱来烹煮献上。其中最上等的,不是贵客或者懂得品茶的人,一次也没拿出来过。有一天,有一位贵官来了,那和尚行礼拜见,态度十分恭谨,拿出上好茶叶亲自沏好奉献上去,希望得到称赞。贵官沉默不语,和尚感到疑惑不解。他又用最上等的茶叶沏好了进奉给贵官。快喝光了,那贵官却没有一句称赞的话。和尚急得忍不住了,向贵官鞠了一躬说:“茶怎么样?”那贵官端起茶碗来拱手说:“很热。”

  山东省菏泽卷

  x(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

  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译文:

  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6.A 7.A 8.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参考

  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山东省淄博卷

  2.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出师表》)

  B.惟危(危险)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C.戴珠缨宝饰之帽,腰(动词,腰佩)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10.阅读张九成的《竹轩记》,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子张子①谪居大庾,借僧居数椽②,阅③七年,即东窓种竹数竿,为读书之所。因榜④之曰:“竹轩。”

  客有见而问焉,曰:“耻之于人,大矣!今子不审出处⑤,罔择交游,致清议之靡容⑥,纷弹射⑦而痛诋,朋友摈绝,亲戚包羞,远窜荒陬瘴疠之所侵⑧,蛇虺⑨之与邻。”

  子张子哑然笑曰:“物各有趣,人各有适⑩。子方以窜逐为耻,我独以适心为贵。今吾将叙吾之适,以浣子之适,其可乎?”

  客曰:“唯唯。”

  子张子曰:“今夫竹之为物也,其节劲,其气清,其韵髙。冐霜雪而坚贞,延风月而清淑。吾诵书而有味,考古而有得,仰首而见,俯首而听,如笙箫之在云表⑪。如圣哲之居一堂,爽气在前,清阴满几。陶陶然不知孰为我,孰为竹,孰为耻,孰为不耻,盎盎如春。醺醺如醉,子亦知此乐乎?”

  客闻吾言,神丧志沮,面无人色。吾因以是言而刻诸石。(选自《宋文选》,有删节)

  注释①子张子,作者自称,因得罪秦桧而谪居大庾。②数椽(yuàn)数间。③阅:过了。④榜:匾额,用作动词,题匾。 ⑤出处:处事。⑥致清议之靡容:以致为舆论所不容。⑦弹射:弹劾。⑧远窜荒陬(zōu)瘴疠之所侵:被远远发配到瘴疠流行的荒远之地。⑨蛇虺:毒蛇。⑩适:满足。⑪云表:云端。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子张子谪居大庚 谪:________ ②亲戚包羞 亲戚:___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的“以”与“吾因以是言而刻诸石”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D.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子方以窜逐为耻,我独以游心为贵。 译文:

  (4)作者说“物各有趣,人各有适”,与竹为伴,作者体会到了怎样的快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4分)

  译文:

  ·山东省东营卷

  (二)(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⑤

  敌之人,隘而不列,

  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勍(qíng):强而有力。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译文:

  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

  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2分) 答:

  10.答案:①鼓:击鼓进军 ②歼:被杀死 ③重:再次 ④以:凭,靠  评分: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怜悯年老的敌人,就如同屈服于敌人。  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泓之战中宋公恪守“君子”和古

  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  评分:两种原因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3.答案示例:  写作目的一:两文写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战争胜利就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写作目的二:两文写作目的均不在于再现战争的场面经过,而在于揭示战争成败的因果关系。  写法一:两文都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写论战,略写战争经过,有力地突出了写作意旨。  写法二:都运用了衬托。用鲁庄公的无知浅陋衬托曹刿的足智多谋;用子鱼的随机应变、杀伐决断衬托宋公的墨守成规、自以为是(或以子鱼的急功近利衬托宋公的尊礼守信、远见卓识)。  评分:答对其中一个角度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烟台卷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⑤权:权宜,变通。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 上使外将兵

  B.战陈之事,不厌诈伪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虽愈利,后无复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 肉食者谋之

  11.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皆以美于徐公

  C.虽不能察,必以情 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翻译句子。(2分)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译文:

  13.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 的君主。(3分)

  10.B11.A12. 放火焚烧山林来打错,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13.深谋远虑(远见卓识)

  参考译文晋文公要在城濮和楚军交战,文公征询咎犯的意见,问咎犯:“这仗该怎样打?”咎犯说:“如果是做仁义的事,那就不该讨厌忠诚守信用;如果是和敌军开战,那最好是兵不厌诈。现在既然是和楚军交战,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诈就可。”文王辞别咎犯后,又去请教雍季,雍季回答说:“放火来焚烧山林,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用欺诈手段对付人,虽然一时能获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会无利可图。所以君王还是正大光明行事为好。”文王没有听从雍季的话,而是采纳了咎犯的计策,和楚军开战时用计大败楚军。回国以后,嘉奖有功人员,首先是奖赏雍季,然后才奖赏咎犯。这时晋文公身边的人就说了:“我们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靠的是咎犯的计策。君王论功行赏为何将雍季放在最前面,这是为什么?”文公回答说:“咎犯的诈术,只是权宜之计,适用于一时战争需要;而雍季的忠信观点,则是符合长远的利益,我怎么能只看重权宜之计而轻视长远利益呢?”

  ·山东省潍坊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吴留村

  清钱泳

  吴留村,中顺治五年进士。其明年,即选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①立取库金三千两。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乃告之曰:“尔等是极聪明人,故能作此伎俩。若落他人手,立斩矣。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乃畀②以百金,纵之去。[来源:学科网]

  后数年,闽寇日炽,吴解饷由海道至厦门,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盗过船叩头谢罪曰:“公,大恩人也。”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由是其人献密计,为内应,将以报吴。时闽浙总督为姚公启圣,与吴同乡,商所以灭寇之法。康熙十五年冬,八闽既复,姚上闻,特

  擢福建按察使,旋升两广总督。

  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③者,自县治以至河干,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其缙绅及受知之士,则操舟祖道,肆筵设席,鼓吹喧阗;或有执卮酒以献于道路者。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选自《履园丛话》,有删节)

  注①札:文书。②畀:bì,给予。③庥:xiū,保护。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数年,闽寇日炽 日:

  (2)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者 被: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乃畀以百金,纵

  之去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 俄而百千人大哭(《口技》)

  D.其缙绅乃受知之士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2分) 译文:

  (2)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2分)译文:

  17.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文意用“/”断开(限三处)。(3分)

  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山东省济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

  10.答案:A 解析B、与世隔绝的地方。C、详细。D、延请。11.答案:D 解析A、助词,起凑足章节作用,不翻译。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王攻宋”之间,不翻译。D、和例句中的“之”一样,代人。12.答案:(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解析(1),注意“平旷”“俨然”“属”等词语的翻译。(2),注意 “乃”“无论”的翻译。13.答案: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解析理解全段全句意思后再断句。一般在分句后,主谓间等地方停顿。

  ·山东省泰安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8-21题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来源:Zxxk.Com]

  18.对邹忌的讽刺艺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巧妙设喻 B.欲扬先抑 C.首尾照应 D.开门见

  山

  19.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解正确是一项是( )

  A.害怕齐国的攻打 B.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 D.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20.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

  美。

  B.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

  C.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

  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

  21.对选文中人物对话的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式参差错落,庄严典雅。 B.句式整齐,通俗简介。

  C.句式对仗工整,言辞恳切。 D.多用长句,言辞含蓄。

  四、18.A 19.B 20.B 21.B六、26.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27.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28.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⑸勤奋著书⑹热情好客。

  附文言文翻译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借所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狭小,没有奇葩异卉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六、(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侷武:空间逼仄、狭小。 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九试于乡,不得举( )⑵,客有至者,则延入( )

  ⑶常语学者曰( ) ⑷于身心何所益( )

  2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译文:

  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译文:

  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

  28.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集合内容分条说明。 答:

  六、26.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27.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28.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⑸勤奋著书⑹热情好客。

  附文言文翻译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借所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狭小,没有奇葩异卉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山东省威海卷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C.①微斯人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D.①南极潇湘 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旦旦而学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译文:

  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4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盍各言尔志?答:

  13.请从文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2分)答:

  (一)(共8分)8.D9.B 10.我曾经探求古时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1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要有坚定的主观意志。

  (二)(共4分)12.何不(为什么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尔译为你不得分) 13.示例⑴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间重义气,轻财务。(立足朋友层面,限于“个人”的狭义)示例⑵颜回:不夸耀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强自我修养。(立足于自我修养,上升到任我互动的层面)示例⑶孔子:老者得以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

  少年得到照顾。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关照。(兼济天下,最高境界)

  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山东省滨州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题。(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之蔽甚矣/遮天蔽日[来源:学网]B.数月之后/珠可历历数也

  C.期年之后/陈太丘与友期行 D.臣之妻私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乙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1,事容脱误2,幸3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量。(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1类:类似。2脱误:疏忽失误。3幸:承蒙。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宽尝行( ) (2)乃就宽车认之( )(3)何为谢之( )

  16.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译文:

  17.选文中的刘宽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

  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3.D 14.一是有像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15.(1)曾经(2)走近(靠近)(3)道歉 16.我对不起像您这样的忠厚长者,随便您怎样责罚都行。 17.刘宽是一个宽容(或宽宏大量)、忠厚的人。

  ·山东省德州卷

  [二]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 李传鹏输入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

  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

  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B.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 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 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1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译文:

  1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答:

  1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

  (二)12.C 13.D 14.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15.示例:“猿鸟乱

  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16.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山东省聊城卷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二)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7.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2分)答:

  8.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孙昊兵法 好读书,不求甚解

  B.再发,又中 一鼓作气,再而衰

  C.以所爱良弓赠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飞由是益自练习 益慕圣贤之道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译文:

  10.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2分)答:

  5.① 这个,这样 ②犯错误(说明:本题2分。)6.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说明:本题2分。)7.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说明:本题2分。)8.C(说明:本题2分。)9.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说明:本题2分。)10.少有大志,而勤学苦练不止。(说明:本题2分。)

  ·山东省临沂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来源:学科网ZXXK]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ùi)面而髻鬟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未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 冻风时作( )⑵高柳夹堤( )⑶泉而茗者(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作则飞沙走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 若脱笼之鹄。 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红装而蹇者。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D.未不能以游堕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居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情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近景远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风光图。

  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

  “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暖和,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

  而此地适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来源:学,科,网Z,X,X,K]

  D.文章卒章显志,“未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14.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答: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译文: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二)(15分)11.(1)作:起,刮起。(2)夹:在两旁。(3)茗:煮茶,喝茶。(3分,每个1分)12.A(2分。A项 “则”:连词,“就”。B项“之”: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D项“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13.D(2分。“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错误,应该是:他庆幸自己的官职是个闲职,不怕耽误公事,因而有时间纵情遨游,表达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14.第一层面写山水树木等自然风光之美,第二层面写情态各异的游人之乐,第三层面写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悠然自得。(3分,每要点1分,意近即可。)15.(1)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2分)(2)(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3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满井游记(袁宏道)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毛羽鳞鬣当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能潇洒地徜徉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录?万历二十七年二月。

  ·山东省莱芜卷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

  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

  …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

  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

  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1)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每以家弊。( )(4)至心尚之。( )

  11.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以来,渐就衰损。B.虽不能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汝其慎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

  (2)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译文:

  13.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14.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答:

  10.(1)操守,品德(2)消失,逝去(3)贫困(4)尊崇,崇尚11.D12.⑴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⑵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13.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痛,对孩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殷切期盼。14.⑴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⑵乙文劝勉儿子们要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不慕名利,坚守道德操守。

  ·山东省日照卷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①必败。举趾②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C.遂见楚子,曰:“必济师” 济:救济 D.罗与卢戎两军之 军:进攻,夹击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乡人曰 还,谓其御曰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乱次以济,遂无次

  C.战于长勺 莫敖使徇于师曰 D.公将鼓之

  斗伯比送之

  15.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

  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B.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

  C.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

  D.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共23分)

  (一)阅读第Ⅰ卷中的文言文,完成16~17题。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译文:

  (2)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3分)译文:

  17.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2分)

  答:

  13.C 14.A 15.D四、(共23分)16.(1)祭祀神灵用的猪、牛、羊等及玉器和丝帛,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上报)。(3分。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2)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斗伯比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军已经全部开拔出去了?(3分。然,这样;岂,难道,怎么;尽行,全部开拔。)17.①曹刿深谋远虑,细心从容,能及时把握战机;②屈瑕自大专横,轻视敌人,指挥无方。(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鲁桓公)十三年春天,楚国的大司马屈瑕率军侵伐罗国,大夫斗伯比送他出行。斗伯比在返回来的路上,对他的车官说:“大司马一定会失败。(看他那样子,)脚步高抬,心飘浮起来了。”于是去见楚武王,说:“必须给大司马增派军队。”楚武王没有同意。楚武王回到宫中把斗伯比的话告诉给夫人邓曼。邓曼说:“斗伯比大夫的意思不是要众多的军队。大司马习惯了蒲骚战役得胜的战术,将会独断专行,一定会小看罗国。你对他如果不进行严厉的劝告,他将会不加防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斗伯比大夫难道不知楚军已经全部开拔出去了?”楚武王派人去追屈瑕的大军,但没有追上。

  屈瑕使人宣令三军说:“对我进谏的人要处之以刑罚。”军队到达鄢水岸边,不按次序渡河,过河后便没有序列了。又没有设置防备工事。到达罗国后,罗国军队和卢戎的军队两面夹击,大败了楚军。屈瑕自缢在荒山谷里。楚国所有的将领自囚在冶父等待武王的处罚。楚武王

  说:“这是我的罪过啊。”对他们都免于处罚。

  ·山东省枣庄卷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诗文,完成7~13题。(18分)

  (甲)

  南山①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②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孟郊《游终南山》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Z,xxk.Com]——吴均《与朱元思书》

  注释①南山:指终南山。 ②即:到。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鸢飞戾天者 (2)望峰息心 (3)经纶世务者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

  10.(甲)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乙)文中哪八个字可以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3分)

  答: 11.简要赏析(甲)诗“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驱”、“拂”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2.(乙)文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感受是“窥谷忘反”,(甲)诗中表达了类似体验的句子是: 。(2分)

  13.(甲)(乙)两则诗文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

  (一)(18分)7.(1)至。 (2)平息。 (3)经营,治理(或“筹划”)。(3分。每空1分)8.C(1分)9.(1)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2)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伸展,仿佛在互比高远。 (共4分。每小题2分,修辞翻译恰当,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即可)10.高大(或“气势宏大”“高耸”“高大雄伟”等),幽深。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共3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1)11.“驱”“拂”二字运用

  了比拟(拟人)的手法,“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拂”字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3分。意思对即可。如回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也可)12.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2分)13.都抒发了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2分。意思到即可)。  x(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

  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译文:

  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6.A 7.A 8.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参考

  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文言文作为中考必考的一项,只有熟读和理解了文言文才能考的好的成绩, 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年山东省语文考卷文言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年山东省语文考卷文言文

  ·山东省济南卷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 B. 造饮

  辄尽造:酿造

  C. 期在必醉期:期望 D. 环堵萧然萧然:空寂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解释正误的辨析能力。“造饮辄尽”的“造”是“到,往”,动词,不是“酿造”。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亦不详其姓字 安陵君其许寡人B. 因以为号焉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既醉而退 濯清涟而不妖D. 黔娄之妻有言 能

  以径寸之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A代词,他的/语气词,一定,务必,可要。B“以……为”连用,意思为“把……当作”/介词,向,对。C承接连词/转折连词。D结构助词,的。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B. 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C.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 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这是陶渊明读书的习惯和方法,从下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以看出他读书的态度很认真,也并非理解不透彻。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6分,每小题2分)

  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答案: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明显是两个分句,根据句意可准确断句。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译文:

  答案: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格外有意味。(每个分句占1分,意思正确且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课外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本句直译即可,注意要点出“此公”是欧阳修,“以”“告人”“故”“尤”等词语要翻译准确。

  11.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2分)

  答:

  答案:①勤读书②多写作③不急于求成④多反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要求提取、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

  做这类题目,必须仔细阅读原文,逐句阅读提取相关的信息。本题关于写作的主张要从欧阳修的话中去提取、概括,“勤读书”“多为之”“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多作自能见之”等词句可看出其写作主张。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格外有意味。

  ·山东省青岛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

  故事两则

  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家无慧仆,以老佣往。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③。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 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④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⑥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 ③飨:用酒食款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斗(shāo dǒu)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筲斗,小水桶。⑥铛臼(chēng jiù):煮茶用具。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走送之 走:跑 B.自念所赠颇不粗劣 念:思念,怀念

  C.手自烹进 手自:亲自用手 D.贵官执盏一拱曰 执:拿着,握着

  7.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命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故临崩寄

  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者乎(《隆中对》)

  8.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B.山峦为晴雪所洗出 (《满井游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D.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

  B.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

  C.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

  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2分)译文:

  ⑵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译文:

  6.B7.C8.D9.A10.答案示例:⑴从前有位

  朋友赠送红鲫鱼给孙禹年公子。⑵老佣人回来后,主人问他:“公子收到鱼,很高兴吗?”

  参考译文从前有一个朋友给孙禹年公子送红鲫鱼,他家中没有聪明的仆人,就找一个老仆人去了。到了孙家门前,老仆人泼掉了水,拿出鱼来,向孙家要了一个盘子装上去送。等到了孙公子住处,焦已经干死了。公子笑笑没说话,让拿酒犒劳那老仆,就把那焦做熟了让他吃。回去之后,主人问他:“孙公子得到那焦,高兴吗?”老仆回答说:“高兴得很。”主人又问:“你怎么知道?”老仆说:“公子见到鱼便高兴得脸上带着笑容,立刻赏我酒喝,并且烹了几条用来犒赏我。”主人听了很吃惊,自己想想所赠的东西并不粗劣,哪里至于烹熟了赏赐给下人呢!就责备那老仆说:“一定是你愚蠢无礼,所以公子转而把气出在我身上。”那老仆挥舞着手极力辩解说:“我本来没见识,拙笨,因以您不把我当人。到了公子门前,我小心翼翼,还怕用水筲不文雅,恭敬地向他们要了一个盘子出来,一条一条均匀地摆好了送上去的,有什么不周到的呢?”主人骂了他一顿,把他解雇了。

  灵隐寺某和尚,因为茶出了名。他煎茶捣茶用的铛和臼都很精良。然而他所藏的茶叶有好几等,总是看客人身分贵贱来烹煮献上。其中最上等的,不是贵客或者懂得品茶的人,一次也没拿出来过。有一天,有一位贵官来了,那和尚行礼拜见,态度十分恭谨,拿出上好茶叶亲自沏好奉献上去,希望得到称赞。贵官沉默不语,和尚感到疑惑不解。他又用最上等的茶叶沏好了进奉给贵官。快喝光了,那贵官却没有一句称赞的话。和尚急得忍不住了,向贵官鞠了一躬说:“茶怎么样?”那贵官端起茶碗来拱手说:“很热。”

  ·山东省菏泽卷

  x(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

  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译文:

  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6.A 7.A 8.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参考

  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山东省淄博卷

  2.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出师表》)

  B.惟危(危险)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C.戴珠缨宝饰之帽,腰(动词,腰佩)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10.阅读张九成的《竹轩记》,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子张子①谪居大庾,借僧居数椽②,阅③七年,即东窓种竹数竿,为读书之所。因榜④之曰:“竹轩。”

  客有见而问焉,曰:“耻之于人,大矣!今子不审出处⑤,罔择交游,致清议之靡容⑥,纷弹射⑦而痛诋,朋友摈绝,亲戚包羞,远窜荒陬瘴疠之所侵⑧,蛇虺⑨之与邻。”

  子张子哑然笑曰:“物各有趣,人各有适⑩。子方以窜逐为耻,我独以适心为贵。今吾将叙吾之适,以浣子之适,其可乎?”

  客曰:“唯唯。”

  子张子曰:“今夫竹之为物也,其节劲,其气清,其韵髙。冐霜雪而坚贞,延风月而清淑。吾诵书而有味,考古而有得,仰首而见,俯首而听,如笙箫之在云表⑪。如圣哲之居一堂,爽气在前,清阴满几。陶陶然不知孰为我,孰为竹,孰为耻,孰为不耻,盎盎如春。醺醺如醉,子亦知此乐乎?”

  客闻吾言,神丧志沮,面无人色。吾因以是言而刻诸石。(选自《宋文选》,有删节)

  注释①子张子,作者自称,因得罪秦桧而谪居大庾。②数椽(yuàn)数间。③阅:过了。④榜:匾额,用作动词,题匾。 ⑤出处:处事。⑥致清议之靡容:以致为舆论所不容。⑦弹射:弹劾。⑧远窜荒陬(zōu)瘴疠之所侵:被远远发配到瘴疠流行的荒远之地。⑨蛇虺:毒蛇。⑩适:满足。⑪云表:云端。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子张子谪居大庚 谪:________ ②亲戚包羞 亲戚:___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的“以”与“吾因以是言而刻诸石”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D.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子方以窜逐为耻,我独以游心为贵。 译文:

  (4)作者说“物各有趣,人各有适”,与竹为伴,作者体会到了怎样的快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4分)

  译文:

  ·山东省东营卷

  (二)(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⑤

  敌之人,隘而不列,

  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勍(qíng):强而有力。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译文:

  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

  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2分) 答:

  10.答案:①鼓:击鼓进军 ②歼:被杀死 ③重:再次 ④以:凭,靠  评分: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怜悯年老的敌人,就如同屈服于敌人。  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泓之战中宋公恪守“君子”和古

  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  评分:两种原因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3.答案示例:  写作目的一:两文写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战争胜利就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写作目的二:两文写作目的均不在于再现战争的场面经过,而在于揭示战争成败的因果关系。  写法一:两文都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写论战,略写战争经过,有力地突出了写作意旨。  写法二:都运用了衬托。用鲁庄公的无知浅陋衬托曹刿的足智多谋;用子鱼的随机应变、杀伐决断衬托宋公的墨守成规、自以为是(或以子鱼的急功近利衬托宋公的尊礼守信、远见卓识)。  评分:答对其中一个角度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烟台卷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⑤权:权宜,变通。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 上使外将兵

  B.战陈之事,不厌诈伪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虽愈利,后无复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 肉食者谋之

  11.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皆以美于徐公

  C.虽不能察,必以情 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翻译句子。(2分)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译文:

  13.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 的君主。(3分)

  10.B11.A12. 放火焚烧山林来打错,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13.深谋远虑(远见卓识)

  参考译文晋文公要在城濮和楚军交战,文公征询咎犯的意见,问咎犯:“这仗该怎样打?”咎犯说:“如果是做仁义的事,那就不该讨厌忠诚守信用;如果是和敌军开战,那最好是兵不厌诈。现在既然是和楚军交战,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诈就可。”文王辞别咎犯后,又去请教雍季,雍季回答说:“放火来焚烧山林,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用欺诈手段对付人,虽然一时能获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会无利可图。所以君王还是正大光明行事为好。”文王没有听从雍季的话,而是采纳了咎犯的计策,和楚军开战时用计大败楚军。回国以后,嘉奖有功人员,首先是奖赏雍季,然后才奖赏咎犯。这时晋文公身边的人就说了:“我们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靠的是咎犯的计策。君王论功行赏为何将雍季放在最前面,这是为什么?”文公回答说:“咎犯的诈术,只是权宜之计,适用于一时战争需要;而雍季的忠信观点,则是符合长远的利益,我怎么能只看重权宜之计而轻视长远利益呢?”

  ·山东省潍坊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吴留村

  清钱泳

  吴留村,中顺治五年进士。其明年,即选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①立取库金三千两。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乃告之曰:“尔等是极聪明人,故能作此伎俩。若落他人手,立斩矣。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乃畀②以百金,纵之去。[来源:学科网]

  后数年,闽寇日炽,吴解饷由海道至厦门,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盗过船叩头谢罪曰:“公,大恩人也。”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由是其人献密计,为内应,将以报吴。时闽浙总督为姚公启圣,与吴同乡,商所以灭寇之法。康熙十五年冬,八闽既复,姚上闻,特

  擢福建按察使,旋升两广总督。

  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③者,自县治以至河干,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其缙绅及受知之士,则操舟祖道,肆筵设席,鼓吹喧阗;或有执卮酒以献于道路者。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选自《履园丛话》,有删节)

  注①札:文书。②畀:bì,给予。③庥:xiū,保护。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数年,闽寇日炽 日:

  (2)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者 被: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乃畀以百金,纵

  之去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 俄而百千人大哭(《口技》)

  D.其缙绅乃受知之士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2分) 译文:

  (2)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2分)译文:

  17.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文意用“/”断开(限三处)。(3分)

  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山东省济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

  10.答案:A 解析B、与世隔绝的地方。C、详细。D、延请。11.答案:D 解析A、助词,起凑足章节作用,不翻译。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王攻宋”之间,不翻译。D、和例句中的“之”一样,代人。12.答案:(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解析(1),注意“平旷”“俨然”“属”等词语的翻译。(2),注意 “乃”“无论”的翻译。13.答案: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解析理解全段全句意思后再断句。一般在分句后,主谓间等地方停顿。

  ·山东省泰安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8-21题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来源:Zxxk.Com]

  18.对邹忌的讽刺艺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巧妙设喻 B.欲扬先抑 C.首尾照应 D.开门见

  山

  19.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解正确是一项是( )

  A.害怕齐国的攻打 B.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 D.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20.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

  美。

  B.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

  C.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

  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

  21.对选文中人物对话的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式参差错落,庄严典雅。 B.句式整齐,通俗简介。

  C.句式对仗工整,言辞恳切。 D.多用长句,言辞含蓄。

  四、18.A 19.B 20.B 21.B六、26.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27.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28.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⑸勤奋著书⑹热情好客。

  附文言文翻译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借所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狭小,没有奇葩异卉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六、(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侷武:空间逼仄、狭小。 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九试于乡,不得举( )⑵,客有至者,则延入( )

  ⑶常语学者曰( ) ⑷于身心何所益( )

  2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译文:

  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译文:

  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

  28.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集合内容分条说明。 答:

  六、26.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27.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28.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⑸勤奋著书⑹热情好客。

  附文言文翻译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借所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狭小,没有奇葩异卉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山东省威海卷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C.①微斯人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D.①南极潇湘 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旦旦而学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译文:

  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4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盍各言尔志?答:

  13.请从文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2分)答:

  (一)(共8分)8.D9.B 10.我曾经探求古时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1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要有坚定的主观意志。

  (二)(共4分)12.何不(为什么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尔译为你不得分) 13.示例⑴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间重义气,轻财务。(立足朋友层面,限于“个人”的狭义)示例⑵颜回:不夸耀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强自我修养。(立足于自我修养,上升到任我互动的层面)示例⑶孔子:老者得以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

  少年得到照顾。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关照。(兼济天下,最高境界)

  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山东省滨州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题。(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之蔽甚矣/遮天蔽日[来源:学网]B.数月之后/珠可历历数也

  C.期年之后/陈太丘与友期行 D.臣之妻私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乙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1,事容脱误2,幸3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量。(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1类:类似。2脱误:疏忽失误。3幸:承蒙。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宽尝行( ) (2)乃就宽车认之( )(3)何为谢之( )

  16.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译文:

  17.选文中的刘宽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

  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3.D 14.一是有像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15.(1)曾经(2)走近(靠近)(3)道歉 16.我对不起像您这样的忠厚长者,随便您怎样责罚都行。 17.刘宽是一个宽容(或宽宏大量)、忠厚的人。

  ·山东省德州卷

  [二]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 李传鹏输入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

  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

  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B.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 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 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1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译文:

  1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答:

  1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

  (二)12.C 13.D 14.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15.示例:“猿鸟乱

  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16.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山东省聊城卷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二)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7.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2分)答:

  8.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孙昊兵法 好读书,不求甚解

  B.再发,又中 一鼓作气,再而衰

  C.以所爱良弓赠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飞由是益自练习 益慕圣贤之道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译文:

  10.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2分)答:

  5.① 这个,这样 ②犯错误(说明:本题2分。)6.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说明:本题2分。)7.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说明:本题2分。)8.C(说明:本题2分。)9.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说明:本题2分。)10.少有大志,而勤学苦练不止。(说明:本题2分。)

  ·山东省临沂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来源:学科网ZXXK]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ùi)面而髻鬟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未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 冻风时作( )⑵高柳夹堤( )⑶泉而茗者(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作则飞沙走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 若脱笼之鹄。 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红装而蹇者。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D.未不能以游堕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居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情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近景远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风光图。

  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

  “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暖和,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

  而此地适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来源:学,科,网Z,X,X,K]

  D.文章卒章显志,“未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14.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答: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译文: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二)(15分)11.(1)作:起,刮起。(2)夹:在两旁。(3)茗:煮茶,喝茶。(3分,每个1分)12.A(2分。A项 “则”:连词,“就”。B项“之”: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D项“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13.D(2分。“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错误,应该是:他庆幸自己的官职是个闲职,不怕耽误公事,因而有时间纵情遨游,表达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14.第一层面写山水树木等自然风光之美,第二层面写情态各异的游人之乐,第三层面写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悠然自得。(3分,每要点1分,意近即可。)15.(1)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2分)(2)(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3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满井游记(袁宏道)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毛羽鳞鬣当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能潇洒地徜徉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录?万历二十七年二月。

  ·山东省莱芜卷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

  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

  …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

  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

  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1)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每以家弊。( )(4)至心尚之。( )

  11.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以来,渐就衰损。B.虽不能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汝其慎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

  (2)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译文:

  13.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14.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答:

  10.(1)操守,品德(2)消失,逝去(3)贫困(4)尊崇,崇尚11.D12.⑴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⑵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13.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痛,对孩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殷切期盼。14.⑴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⑵乙文劝勉儿子们要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不慕名利,坚守道德操守。

  ·山东省日照卷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①必败。举趾②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C.遂见楚子,曰:“必济师” 济:救济 D.罗与卢戎两军之 军:进攻,夹击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乡人曰 还,谓其御曰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乱次以济,遂无次

  C.战于长勺 莫敖使徇于师曰 D.公将鼓之

  斗伯比送之

  15.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

  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B.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

  C.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

  D.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共23分)

  (一)阅读第Ⅰ卷中的文言文,完成16~17题。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译文:

  (2)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3分)译文:

  17.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2分)

  答:

  13.C 14.A 15.D四、(共23分)16.(1)祭祀神灵用的猪、牛、羊等及玉器和丝帛,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上报)。(3分。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2)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斗伯比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军已经全部开拔出去了?(3分。然,这样;岂,难道,怎么;尽行,全部开拔。)17.①曹刿深谋远虑,细心从容,能及时把握战机;②屈瑕自大专横,轻视敌人,指挥无方。(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鲁桓公)十三年春天,楚国的大司马屈瑕率军侵伐罗国,大夫斗伯比送他出行。斗伯比在返回来的路上,对他的车官说:“大司马一定会失败。(看他那样子,)脚步高抬,心飘浮起来了。”于是去见楚武王,说:“必须给大司马增派军队。”楚武王没有同意。楚武王回到宫中把斗伯比的话告诉给夫人邓曼。邓曼说:“斗伯比大夫的意思不是要众多的军队。大司马习惯了蒲骚战役得胜的战术,将会独断专行,一定会小看罗国。你对他如果不进行严厉的劝告,他将会不加防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斗伯比大夫难道不知楚军已经全部开拔出去了?”楚武王派人去追屈瑕的大军,但没有追上。

  屈瑕使人宣令三军说:“对我进谏的人要处之以刑罚。”军队到达鄢水岸边,不按次序渡河,过河后便没有序列了。又没有设置防备工事。到达罗国后,罗国军队和卢戎的军队两面夹击,大败了楚军。屈瑕自缢在荒山谷里。楚国所有的将领自囚在冶父等待武王的处罚。楚武王

  说:“这是我的罪过啊。”对他们都免于处罚。

  ·山东省枣庄卷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诗文,完成7~13题。(18分)

  (甲)

  南山①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②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孟郊《游终南山》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Z,xxk.Com]——吴均《与朱元思书》

  注释①南山:指终南山。 ②即:到。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鸢飞戾天者 (2)望峰息心 (3)经纶世务者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

  10.(甲)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乙)文中哪八个字可以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3分)

  答: 11.简要赏析(甲)诗“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驱”、“拂”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2.(乙)文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感受是“窥谷忘反”,(甲)诗中表达了类似体验的句子是: 。(2分)

  13.(甲)(乙)两则诗文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

  (一)(18分)7.(1)至。 (2)平息。 (3)经营,治理(或“筹划”)。(3分。每空1分)8.C(1分)9.(1)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2)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伸展,仿佛在互比高远。 (共4分。每小题2分,修辞翻译恰当,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即可)10.高大(或“气势宏大”“高耸”“高大雄伟”等),幽深。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共3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1)11.“驱”“拂”二字运用

  了比拟(拟人)的手法,“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拂”字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3分。意思对即可。如回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也可)12.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2分)13.都抒发了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2分。意思到即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出师表》)

  B.惟危(危险)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C.戴珠缨宝饰之帽,腰(动词,腰佩)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10.阅读张九成的《竹轩记》,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子张子①谪居大庾,借僧居数椽②,阅③七年,即东窓种竹数竿,为读书之所。因榜④之曰:“竹轩。”

  客有见而问焉,曰:“耻之于人,大矣!今子不审出处⑤,罔择交游,致清议之靡容⑥,纷弹射⑦而痛诋,朋友摈绝,亲戚包羞,远窜荒陬瘴疠之所侵⑧,蛇虺⑨之与邻。”

  子张子哑然笑曰:“物各有趣,人各有适⑩。子方以窜逐为耻,我独以适心为贵。今吾将叙吾之适,以浣子之适,其可乎?”

  客曰:“唯唯。”

  子张子曰:“今夫竹之为物也,其节劲,其气清,其韵髙。冐霜雪而坚贞,延风月而清淑。吾诵书而有味,考古而有得,仰首而见,俯首而听,如笙箫之在云表⑪。如圣哲之居一堂,爽气在前,清阴满几。陶陶然不知孰为我,孰为竹,孰为耻,孰为不耻,盎盎如春。醺醺如醉,子亦知此乐乎?”

  客闻吾言,神丧志沮,面无人色。吾因以是言而刻诸石。(选自《宋文选》,有删节)

  注释①子张子,作者自称,因得罪秦桧而谪居大庾。②数椽(yuàn)数间。③阅:过了。④榜:匾额,用作动词,题匾。 ⑤出处:处事。⑥致清议之靡容:以致为舆论所不容。⑦弹射:弹劾。⑧远窜荒陬(zōu)瘴疠之所侵:被远远发配到瘴疠流行的荒远之地。⑨蛇虺:毒蛇。⑩适:满足。⑪云表:云端。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子张子谪居大庚 谪:________ ②亲戚包羞 亲戚:___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的“以”与“吾因以是言而刻诸石”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D.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子方以窜逐为耻,我独以游心为贵。 译文:

  (4)作者说“物各有趣,人各有适”,与竹为伴,作者体会到了怎样的快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4分)

  译文:

  山东省东营卷

  (二)(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⑤

  敌之人,隘而不列,

  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勍(qíng):强而有力。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译文:

  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

  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2分) 答:

  10.答案:①鼓:击鼓进军 ②歼:被杀死 ③重:再次 ④以:凭,靠  评分: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怜悯年老的敌人,就如同屈服于敌人。  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泓之战中宋公恪守“君子”和古

  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  评分:两种原因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3.答案示例:  写作目的一:两文写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战争胜利就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写作目的二:两文写作目的均不在于再现战争的场面经过,而在于揭示战争成败的因果关系。  写法一:两文都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写论战,略写战争经过,有力地突出了写作意旨。  写法二:都运用了衬托。用鲁庄公的无知浅陋衬托曹刿的足智多谋;用子鱼的随机应变、杀伐决断衬托宋公的墨守成规、自以为是(或以子鱼的急功近利衬托宋公的尊礼守信、远见卓识)。  评分:答对其中一个角度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烟台卷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⑤权:权宜,变通。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 上使外将兵

  B.战陈之事,不厌诈伪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虽愈利,后无复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 肉食者谋之

  11.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皆以美于徐公

  C.虽不能察,必以情 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翻译句子。(2分)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译文:

  13.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 的君主。(3分)

  10.B11.A12. 放火焚烧山林来打错,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13.深谋远虑(远见卓识)

  参考译文晋文公要在城濮和楚军交战,文公征询咎犯的意见,问咎犯:“这仗该怎样打?”咎犯说:“如果是做仁义的事,那就不该讨厌忠诚守信用;如果是和敌军开战,那最好是兵不厌诈。现在既然是和楚军交战,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诈就可。”文王辞别咎犯后,又去请教雍季,雍季回答说:“放火来焚烧山林,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用欺诈手段对付人,虽然一时能获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会无利可图。所以君王还是正大光明行事为好。”文王没有听从雍季的话,而是采纳了咎犯的计策,和楚军开战时用计大败楚军。回国以后,嘉奖有功人员,首先是奖赏雍季,然后才奖赏咎犯。这时晋文公身边的人就说了:“我们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靠的是咎犯的计策。君王论功行赏为何将雍季放在最前面,这是为什么?”文公回答说:“咎犯的诈术,只是权宜之计,适用于一时战争需要;而雍季的忠信观点,则是符合长远的利益,我怎么能只看重权宜之计而轻视长远利益呢?”

  ·山东省潍坊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吴留村

  清钱泳

  吴留村,中顺治五年进士。其明年,即选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①立取库金三千两。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乃告之曰:“尔等是极聪明人,故能作此伎俩。若落他人手,立斩矣。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乃畀②以百金,纵之去。[来源:学科网]

  后数年,闽寇日炽,吴解饷由海道至厦门,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盗过船叩头谢罪曰:“公,大恩人也。”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由是其人献密计,为内应,将以报吴。时闽浙总督为姚公启圣,与吴同乡,商所以灭寇之法。康熙十五年冬,八闽既复,姚上闻,特

  擢福建按察使,旋升两广总督。

  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③者,自县治以至河干,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其缙绅及受知之士,则操舟祖道,肆筵设席,鼓吹喧阗;或有执卮酒以献于道路者。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选自《履园丛话》,有删节)

  注①札:文书。②畀:bì,给予。③庥:xiū,保护。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数年,闽寇日炽 日:

  (2)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者 被: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乃畀以百金,纵

  之去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 俄而百千人大哭(《口技》)

  D.其缙绅乃受知之士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2分) 译文:

  (2)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2分)译文:

  17.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文意用“/”断开(限三处)。(3分)

  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山东省济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

  10.答案:A 解析B、与世隔绝的地方。C、详细。D、延请。11.答案:D 解析A、助词,起凑足章节作用,不翻译。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王攻宋”之间,不翻译。D、和例句中的“之”一样,代人。12.答案:(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解析(1),注意“平旷”“俨然”“属”等词语的翻译。(2),注意 “乃”“无论”的翻译。13.答案: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解析理解全段全句意思后再断句。一般在分句后,主谓间等地方停顿。

  ·山东省泰安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8-21题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来源:Zxxk.Com]

  18.对邹忌的讽刺艺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巧妙设喻 B.欲扬先抑 C.首尾照应 D.开门见

  山

  19.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解正确是一项是( )

  A.害怕齐国的攻打 B.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 D.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20.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

  美。

  B.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

  C.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

  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

  21.对选文中人物对话的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式参差错落,庄严典雅。 B.句式整齐,通俗简介。

  C.句式对仗工整,言辞恳切。 D.多用长句,言辞含蓄。

  四、18.A 19.B 20.B 21.B六、26.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27.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28.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⑸勤奋著书⑹热情好客。

  附文言文翻译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借所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狭小,没有奇葩异卉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六、(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侷武:空间逼仄、狭小。 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九试于乡,不得举( )⑵,客有至者,则延入( )

  ⑶常语学者曰( ) ⑷于身心何所益( )

  2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译文:

  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译文:

  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

  28.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集合内容分条说明。 答:

  六、26.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27.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28.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⑸勤奋著书⑹热情好客。

  附文言文翻译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借所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狭小,没有奇葩异卉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山东省威海卷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C.①微斯人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D.①南极潇湘 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旦旦而学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译文:

  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4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盍各言尔志?答:

  13.请从文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2分)答:

  (一)(共8分)8.D9.B 10.我曾经探求古时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1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要有坚定的主观意志。

  (二)(共4分)12.何不(为什么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尔译为你不得分) 13.示例⑴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间重义气,轻财务。(立足朋友层面,限于“个人”的狭义)示例⑵颜回:不夸耀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强自我修养。(立足于自我修养,上升到任我互动的层面)示例⑶孔子:老者得以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

  少年得到照顾。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关照。(兼济天下,最高境界)

  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山东省滨州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题。(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之蔽甚矣/遮天蔽日[来源:学网]B.数月之后/珠可历历数也

  C.期年之后/陈太丘与友期行 D.臣之妻私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乙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1,事容脱误2,幸3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量。(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1类:类似。2脱误:疏忽失误。3幸:承蒙。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宽尝行( ) (2)乃就宽车认之( )(3)何为谢之( )

  16.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译文:

  17.选文中的刘宽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

  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3.D 14.一是有像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15.(1)曾经(2)走近(靠近)(3)道歉 16.我对不起像您这样的忠厚长者,随便您怎样责罚都行。 17.刘宽是一个宽容(或宽宏大量)、忠厚的人。

  ·山东省德州卷

  [二]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 李传鹏输入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

  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

  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B.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 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 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1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译文:

  1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答:

  1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

  (二)12.C 13.D 14.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15.示例:“猿鸟乱

  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16.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山东省聊城卷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二)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7.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2分)答:

  8.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孙昊兵法 好读书,不求甚解

  B.再发,又中 一鼓作气,再而衰

  C.以所爱良弓赠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飞由是益自练习 益慕圣贤之道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译文:

  10.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2分)答:

  5.① 这个,这样 ②犯错误(说明:本题2分。)6.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说明:本题2分。)7.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说明:本题2分。)8.C(说明:本题2分。)9.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说明:本题2分。)10.少有大志,而勤学苦练不止。(说明:本题2分。)

  ·山东省临沂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来源:学科网ZXXK]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ùi)面而髻鬟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未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 冻风时作( )⑵高柳夹堤( )⑶泉而茗者(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作则飞沙走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 若脱笼之鹄。 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红装而蹇者。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D.未不能以游堕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居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情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近景远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风光图。

  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

  “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暖和,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

  而此地适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D.文章卒章显志,“未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14.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答: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译文: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二)(15分)11.(1)作:起,刮起。(2)夹:在两旁。(3)茗:煮茶,喝茶。(3分,每个1分)12.A(2分。A项 “则”:连词,“就”。B项“之”: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D项“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13.D(2分。“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错误,应该是:他庆幸自己的官职是个闲职,不怕耽误公事,因而有时间纵情遨游,表达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14.第一层面写山水树木等自然风光之美,第二层面写情态各异的游人之乐,第三层面写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悠然自得。(3分,每要点1分,意近即可。)15.(1)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2分)(2)(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3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满井游记(袁宏道)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毛羽鳞鬣当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能潇洒地徜徉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录?万历二十七年二月。

  ·山东省莱芜卷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

  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

  …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

  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

  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1)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每以家弊。( )(4)至心尚之。( )

  11.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以来,渐就衰损。B.虽不能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汝其慎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

  (2)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译文:

  13.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14.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答:

  10.(1)操守,品德(2)消失,逝去(3)贫困(4)尊崇,崇尚11.D12.⑴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⑵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13.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痛,对孩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殷切期盼。14.⑴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⑵乙文劝勉儿子们要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不慕名利,坚守道德操守。

  ·山东省日照卷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①必败。举趾②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C.遂见楚子,曰:“必济师” 济:救济 D.罗与卢戎两军之 军:进攻,夹击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乡人曰 还,谓其御曰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乱次以济,遂无次

  C.战于长勺 莫敖使徇于师曰 D.公将鼓之

  斗伯比送之

  15.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

  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B.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

  C.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

  D.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共23分)

  (一)阅读第Ⅰ卷中的文言文,完成16~17题。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译文:

  (2)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3分)译文:

  17.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2分)

  答:

  13.C 14.A 15.D四、(共23分)16.(1)祭祀神灵用的猪、牛、羊等及玉器和丝帛,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上报)。(3分。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2)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斗伯比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军已经全部开拔出去了?(3分。然,这样;岂,难道,怎么;尽行,全部开拔。)17.①曹刿深谋远虑,细心从容,能及时把握战机;②屈瑕自大专横,轻视敌人,指挥无方。(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鲁桓公)十三年春天,楚国的大司马屈瑕率军侵伐罗国,大夫斗伯比送他出行。斗伯比在返回来的路上,对他的车官说:“大司马一定会失败。(看他那样子,)脚步高抬,心飘浮起来了。”于是去见楚武王,说:“必须给大司马增派军队。”楚武王没有同意。楚武王回到宫中把斗伯比的话告诉给夫人邓曼。邓曼说:“斗伯比大夫的意思不是要众多的军队。大司马习惯了蒲骚战役得胜的战术,将会独断专行,一定会小看罗国。你对他如果不进行严厉的劝告,他将会不加防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斗伯比大夫难道不知楚军已经全部开拔出去了?”楚武王派人去追屈瑕的大军,但没有追上。

  屈瑕使人宣令三军说:“对我进谏的人要处之以刑罚。”军队到达鄢水岸边,不按次序渡河,过河后便没有序列了。又没有设置防备工事。到达罗国后,罗国军队和卢戎的军队两面夹击,大败了楚军。屈瑕自缢在荒山谷里。楚国所有的将领自囚在冶父等待武王的处罚。楚武王

  说:“这是我的罪过啊。”对他们都免于处罚。

  ·山东省枣庄卷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诗文,完成7~13题。(18分)

  (甲)

  南山①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②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孟郊《游终南山》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Z,xxk.Com]——吴均《与朱元思书》

  注释①南山:指终南山。 ②即:到。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鸢飞戾天者 (2)望峰息心 (3)经纶世务者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

  10.(甲)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乙)文中哪八个字可以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3分)

  答: 11.简要赏析(甲)诗“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驱”、“拂”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2.(乙)文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感受是“窥谷忘反”,(甲)诗中表达了类似体验的句子是: 。(2分)

  13.(甲)(乙)两则诗文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

  (一)(18分)7.(1)至。 (2)平息。 (3)经营,治理(或“筹划”)。(3分。每空1分)8.C(1分)9.(1)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2)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伸展,仿佛在互比高远。 (共4分。每小题2分,修辞翻译恰当,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即可)10.高大(或“气势宏大”“高耸”“高大雄伟”等),幽深。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共3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1)11.“驱”“拂”二字运用

  了比拟(拟人)的手法,“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拂”字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3分。意思对即可。如回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也可)12.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2分)13.都抒发了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2分。意思到即可)。

山东省语文考卷文言文

文言文作为中考必考的一项,只有熟读和理解了文言文才能考的好的成绩, 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年山东省语文考卷文言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山东省济南卷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年齐齐哈尔中考语文答案
    2017年齐齐哈尔中考语文答案

    近日,齐齐哈尔的中考语文答案出炉了,中考的同学们赶紧对一下答案吧!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7年齐齐哈尔中考语文答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 2017庆阳语文作文题
    2017庆阳语文作文题

    2017年庆阳中考,第一科目考试语文考试结束,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7庆阳市中考语文作文题,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2017庆阳语文作文题 庆阳市经

  • 中考语文写作技巧
    中考语文写作技巧

    中考悄无声息的过去了,作为中考分数最多的一题:作文,我们有什么加分技巧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写作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 2017山东聊城中考语文作文题
    2017山东聊城中考语文作文题

    2017年山东聊城中考文化课考试语文科目圆满结束,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7山东聊城中考语文作文题,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2017山东聊城中考语文

18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