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辅导 > 高考试卷 >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7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

时间: 玉莲928 分享

  高考,有很多个考试科目,语文,只是其中的一个。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大家参阅!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 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T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l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4)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7)兴于《诗》,立于礼,_______________。(《论语·泰伯》)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 ~15题。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 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T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l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4)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7)兴于《诗》,立于礼,_______________。(《论语·泰伯》)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 ~15题。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造成了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之间不断的争斗,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24.简答题(10分)

  (1)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5分)

  (2)《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25.“声…‘气”分别指什么?“因声求气”的内涵是什么?(5分)

  26.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4分)

  27.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6分)

  语文I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 2.C 3.B 4.A 5.D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C 7.D

  8.(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9.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信誓旦旦 (2)渚清沙白鸟飞回 (3)惑而不从师 (4)不蔓不枝

  (5)衡阳雁去无留意 (6)月出于东山之上 (7)成于乐 (8)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13.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14.(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15.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白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17.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m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白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18.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七、作文(70分)

  19.略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21.刘义庆

  22.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搜集广泛;分类合理;对所用文字不妄评述。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AD

  24.(1)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2)因为听到碾坊一事,心中有些忧愁、嗔怪;因为二老明明对自己有意,又隐隐地有些欢喜。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5.(1)“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2)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26.“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文章写作就显得不自然了;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白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27.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白然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句等的用法。

  广东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

  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所有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棱角/菱形 窒息/对峙 稽首/稽查

  B.侥幸/阻挠 绚烂/驯服 称职/职称

  C.塑料/朔风 叫嚣/发酵 本末倒置/倒行逆施

  D.延伸/筵席 瓦砾/罹难 挑三拣四/挑拨离间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察而设),完成 5—9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

  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昇闻

  ①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次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而近,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候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学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①嗣昌、超潜:指杨嗣昌、高超潜。

  5.对于下列顺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射,娴将略 熟习 B.逐贼危崖 高峻

  C.督天下援兵 督促 D.次颓义 驻扎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②杨陆凯惧人之残其尸□伏其上

  ③背负二十四矢□死

  A.①因②且③乃 B.①为②而③以 C.①因②而③以 D.①为②且③乃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到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国家。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2)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2)诗题的“过”字的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补定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__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五勃《滕王阁序》)

  (3)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_________。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

  (4)夫夷以近,___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小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不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地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受、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简、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存储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还可以从哪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递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段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式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让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期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国时突然开始的,而时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12-13题为选作题

  1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如果没有人在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E.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人知。

  D .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14.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文本回答。

  15 .下面这段话说明了稳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国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篇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 “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小题。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

  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它会露出欢喜的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了,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我不禁心有所动:真诚收获真诚,欺哄收获欺哄,即便是小兽,也是懂的。

  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些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城来小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其实他对狗也是宠的,只不过儿媳豢养的那条金毛小犬从不允许他表达爱意——儿媳嫌他粗糙与脏,斥他远离。感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比一只小狗还低微,他有些郁闷。对家里的狗他不敢不敬,对街头的狗他自然而然要发泄一下。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廊,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它还是迟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一点也不嫌他的粗糙与脏。“爷爷”的内心,不禁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

  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所以他总想给楼宇里的人贡献些什么。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俗称苏子叶,叶面呈油紫色,且有药香,系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细丁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特别是吃过水捞面,如果以其做面码儿,会吃得酣畅淋漓,即便吃得太饱,也没有撑的感觉。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人道:“苏子叶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一如不忍惊破美梦。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苏子叶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健旺。”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人脸一红,说:“够了。”

  怎么就够了呢?他不知道,施予者的注视会让承享者失去坦然的心情,一如大声说出“我爱你”,会让被爱者顿生羞涩,反而不知所措,生出退缩。

  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恩德既然被种下了,自然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有不懈怠的模样。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人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里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会很荒疏了,却看到它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便一下子明白了:一个人一旦把自己对别人的好处忘掉,恩德自己会走进人心里去。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人欣喜。欣喜之余,是人们对他的关心与尊重——端午节有人给他送粽子,中秋节有人给他送月饼,重阳节有人约他到河边公园看蹬高跷,元旦、春节有人请他喝好酒,俊男、靓女、美妇也不嫌他粗糙与脏。

  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慢长秧棵快长叶,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高矮不一,比对着就有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他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快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年年果实满枝,红绿相间,看着就让人欣喜。且兀自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种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子里的人,每每详见,都要轻生细语地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经蔓延开来。

  (作者凸凹,文章选自《散文 2012精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6.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

  17.对人们采摘紫苏,老人的表现前后有什么不同?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18.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结合全文分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小题。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种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

  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扁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扁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土壤中的种子在冬季感受到低温,打破休眠状态,预备好在春天来临、土壤回暖时发芽。扁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

  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扁蓄技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羊腿藜年初只结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更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则安然保存至明春。

  一年生物植物的种子与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这些植物会打赌冬天冷不冷。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像雀麦草,都是再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含可能冻死幼苗。但如果存活下来,就有了回报,因此比起她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种子也多得多。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率通常大一些。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休眠种子胜算大。

  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还不及格。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许多像莴苣一样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得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

  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悬系给土壤中许多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

  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 Pr,吸收红光后转换另一种形式,称为 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 Pr型分子。Pr对 pfr的比率是由接受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 PR对 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②为被

  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包的比率为 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 1.植物透过pr对PRr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免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无休眠状态。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块垒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有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子下的种子会感觉到强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而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发芽。

  (选自【英】)乔纳森•希尔费顿著、徐嘉妍译《种子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14年,有删改)

  19.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20.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

  21.翻土可以除掉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请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五、本大题 2小题。

  2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_________①________,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________②________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男涩难度、产品说明与

  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_______③________,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23.下图是北京市控烟协会遴选的两个劝阻吸烟的手势,分别是“我介意”和“不可以”。

  请写一段话分析这两个手势的劝阻效果。要求语意完整,前后连贯,不少于 50字(含标点符号)

  六、本大题 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日力所能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

  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

  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 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下一页更多精彩“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