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记忆力 > 提高记忆力 >

怎样在根本上提高记忆力

时间: 若滢21250 分享

  记忆力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思维,记忆看起来非常的缥缈,似乎存在于每一个角落,但我们却又找不到看不见闻不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怎样在根本上提高记忆力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提高记忆力的小办法

  一

  被称作“老梁”的,经常会出现在电视或者网上的许多节目中。

  在一次节目中他曾经提到,他自己对于古诗看两遍差不多就能背诵下来。

  他说这个话,我认为大致还是靠谱的。

  因为他还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古诗词他能背的起码超过1000首,毛的诗词不仅可以背下全文来,连注释也能背。还有鲁迅诗词、各种古典的名著等等,都是很年轻的时候就背诵和熟读。

  当有这这些内容打底,当看到一篇没见过的古典诗词时,相信他的理解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可以快速的发现这首“新诗”其实大部分跟他之前记住的某一篇或某几篇类似,不同的只是几点而已。

  要记住这首诗,对于他而言可能只需要记几个点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快速的记住(对于我们呢?)。

  关于钱钟书,撇开他的成就不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渊博的知识和超强的记忆力,据说,他看过的东西都是过目不忘,在进入小学读书之前,钱钟书已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七侠五义》以及《说唐》等名著。

  钱钟书读书过目不忘,任人从书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阻地背出来,甚至连书中好汉所使用兵器的斤两都背得出来。

  钱的记忆力被国外一些媒体誉为“照相机式记忆”,凡是他看过的东西就像照相一样记在大脑中。看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编》,你也会发现先生旁征博引,从先秦到现代,从诗词到戏曲,随手拈来,行云流水,自然成文。

  所以他被誉为中国的“文化昆仑 ”。在人们心目中,钱钟书先生的“天才”是常人可望不可及的。但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却不这么认为,她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

  本文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

  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工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杨绛先生还提到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二

  国际象棋被称为“研究认知科学的果蝇”。

  因而关于记忆的研究中,很多也是以国际象棋为研究对象的。

  在这个领域内,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很多知名的实验去分析高手和普通人记忆能力的差异。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早在1956年提出了著名的“内存局限”理论,他在《魔法数字7——加2或者减2》中证明一个人只能同时想5~9件事情(短时记忆)。

  后来的各类研究也大部分认可了这个结果,即任何人的短期记忆范围是差不多的,多的是9个,少的是5个,差异不大。

  既然差异不大,那为什么国际象棋大师却能记住整个棋盘上的内容呢?

  在国际象棋领域,大师具有一些专属于该领域的非凡记忆能力。心理学家de Groot研究证明,国际象棋大师在观看棋盘5-10秒之后,几乎能准确无误的复盘,而新手只能回忆3-4个棋子的位置。

  后续的心理学家也设计过类似的实验,发现对于真实的棋局,国际象棋大师能够恢复大部分棋子,而一般棋手只能恢复少量棋子。

  但对于随机摆上去的,一般棋手和象棋大师能恢复的棋子数都比较少。换句话说,乱摆出来的没有规律的棋子,大师和普通人能记忆的数量都差不多。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棋盘上没有规律的棋子,大师和普通人的记忆能力差不多的。

  那为什么象棋大师能对于真实棋局有这种“过目不忘”的能力?

  研究的结果是,大师的记忆不是记忆去记忆单个棋子的,而是按照一块一块的去记忆,在心理学面被称为“组块理论”。国际象棋的大师仍然遵从7加减2的规则,但他们的每一个已经不是单个的棋子,而是一种棋形,包括很多个棋子才算做一个。

  组块理论也不神秘,以“Mary had alittlelamb.(玛丽有只小羊羔。)”为例,在这句话中包含了多少个信息,取决于人们在语言方面的知识。对于那些认识单词的人来说,这句话包含了5个信息;对于连单词都不认识,只认得字母的人来说,这句话则包含了多达18个信息。

  心理学家估计,一名棋手要记住约5万~10万个这样的“组块”信息,才能达到大师水平。这样,他们只要看一眼,就可以回想起任何一个“组块”的信息。

  三

  2017年5月,一本现代诗集出版了,名字叫《阳光失了玻璃窗》,不过这本书却不是人写的。

  该书是由微软的人工智能的虚拟人物小冰写出来的,而小冰之所以能够写出看起来还不错的现代诗的背后是:

  “小冰学习了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手段模拟人的创作过程,花费100小时,训练10000次以后,才拥有的现代诗歌的创作能力。

  小冰的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创作的过程非常相似:即通过反复学习产生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当小冰受到某个灵感激发源的刺激,就会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创造。

  小冰每学习(迭代)一次的时间大约是0.6分钟,10000次迭代需要100个小时。而人类如果要把这些诗读10000遍,则大约需要100年。”

  机器也是学习的,也需要不断重复,需要大量积累,只不过是它的速度远远超过普通人而已。

  其实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是咱们的一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四

  “公元1825年,一个腊月里头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的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

  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这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

  他在底下背这篇《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来,半天才吭哧一句下来。倒腾来一遍倒腾去一遍,弄了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

  这个小偷到后来是孰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必须得有所行动。所以他极其恼火,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着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

  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这是《百家讲坛之曾国藩家训》第一集《谁来拯救笨小孩》里面的导语,这个讲座2011年4月20日在CCTV10科教频道开始播出,共14集。

  这当然是一个段子,基本上不具备真实性。不过是用来与后世曾国藩的成就所对比,说明:不擅长记忆的笨小孩,一样能做出大成就。

  同样的,有许多记忆力超群的人,却不一定有什么大成就。《最强大脑》里面那些具备超强记忆的人们,大都在忙着参加各种记忆的比赛而已。

  曾经参加过江苏卫视《江苏卫视》第二季、第三季录制的本·普利德摩尔(Ben Pridmore),外号“Big Ben”,中文名“比哥笨”,是英国德比市的一名注册会计师,同时也是英国家喻户晓的“记忆超人”,曾多次在英国本地和世界性的记忆锦标赛中夺取冠军。他是英国记忆界的领导人物。

  但这个哥们在学校时成绩平平,非常普通,大学第一年甚至还退了学。他自己也承认平时是一个相当“健忘”的人:他的记忆能力只对纸牌和长串数字等“毫无意义的东西”管用,而对于人名、日期等“有用的信息”,他却经常善忘。

  但我们却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一些记忆的技巧,譬如去超市买东西很多时候都会丢三落四,出来了才发现忘掉了什么。

  普里德摩尔的“记忆秘诀”是:“譬如你需要购买一块面包、一品脱牛奶和一串香肠,那么你就想象将一品脱牛奶浇在面包上,然后用香肠将它捆起来,这一古怪的图像就会深深印刻在你的脑海里,你只需要将你的购物清单转变成有趣的记忆而已。”

  这种方法的背后其实是对于没有关联的内容去设计相应的助记符。这些助记符可以帮助你给无意义的内容建立关系。

  五

  在那些希望“快速”提高自己记忆力的人中间,很多是读小学、中学的学生和家长,总想着轻松练掌握过目不忘的本领,从而可以轻松的应付考试。

  这种需求的背后:

  第一个是跟我们教育的导向有关:许多课程只要求死记硬背,更多关注陈述性和概念性的知识,只要记住了就能答上来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第二个是因为欠缺对于记忆机理的理解。从前面的文章中其实你已经知道了,对于大部分有意义的内容,快速记忆的背后是对这个领域的深厚积累,你在这个领域积累的内容阅读,你记忆的效率越高。然后就是在学习和输入时建立尽量多的知识之间的关联,关联的维度越多被回忆起来的概率越高。

  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小学教育需要记忆,但未来要想取得高分对于记忆的依赖其实是越来越少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对内容的深刻理解、概念化和关联。

  对于成年人的知识工作者而言,我们认为是没有人不擅长与记忆的,你不擅长的部分一定是你积累少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总希望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在获取时不思考、不分析,拒绝输入时的抽象、概念、关联等思维活动,那当然谁也记不住。

  上节提到的“记忆超人”普里德摩尔说:“我会忘记很多东西,譬如时间、地点、人名等,类似经常找不到东西这些普通人常会遇到的"记忆障碍",也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至今仍然对于经常记不住别人的名字而苦恼。”

  人们分析他之所以记不住的原因,不过是他很少在这类东西上花功夫而已。他花功夫设计很好的助记符的东西,大都能记住,而且远超常人。

  六

  如何真正有效的提高你的记忆力。

  当然可以依赖于不断在次数上的重复(次数多),但对于知识工作者面临的复杂内容而言,对于要理解内容的核心要义而非一字不差的复述,则更需要强调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提升这种能力,需要你在输入内容的时候做尽量多的工作,这样子才能够在用内容的时候便捷的取出来。

  大致分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记忆内容在大脑里的组织

  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分类分组

  多维度,理解的维度越多,未来可提取的机会越多,但这个维度依赖于你之前的知识积累,这也就说明为什么知识越多的人学的越快,高手与新手看同样一个“新东西”,他可以很快掌握的原因;

  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摘要和建立大纲

  用你的语言表述出来,各种文本和表达方式不一定适合你的背景和习惯,将看到的内容用你的语言和理解表达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同时,通过摘要和大纲是简化的过程。

  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层级化

  这个内容表述的知识在你的知识体系里面处于什么层级,当然这有个前提是你脑袋里已经有相应的层级。举个例子说,我看到一个讲互联网社区运营方法的文章,我可能会将它归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社区--知识社区运营策略下面,也可能会归到更大的KM运营策略的部分。

  层级化也涉及到维度,你也可以将其多维度的层级考虑进去。

  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概念化,建立概念树

  概念化则更抽象,关于这块可以看看这个文章用概念能力进行深度思考,这个角度更多是从点的角度入手的,便于深入的掌握。

  步骤二:基于理解的记忆、助记

  理解和记忆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能提取出这些知识来应用。所以适当的重复是必须和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你去思考并与你之前的背景知识建立连接,找寻尽量多的可用的线索,再进行必要的重复。

  步骤三:记忆内容的可视化、图形化

  大脑除了可以记忆文字,对图像和图形更敏感。对于一部分内容,可以进行可视化的想象与设计,这样子更容易吸收。

  如果所有要记忆的内容都能走以上的几个阶段,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对于你熟悉的领域,即便做不到过目不忘,内容只要一看核心意思也就能掌握了。

  提高记忆力的小建议

  从哪些方面可以提高记忆力?

  1、提高记忆力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要保持心静。在日常的生活中与学习中都要使血压保持在一个稳定值,不要过度愤怒,也不要过度悲伤,让大脑保持一种平静,同时让心灵也保持平静。

  2、第二点一定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要劳逸结合,不能过度的使用大脑。疲劳会使大脑的记忆力下降,同时能也会使大脑的细胞分化速度加快,加快细胞的死去。

  3、要树立自信心。如果说一个人有信心的话,那么些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有的人经常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不可以既做不到。一定要给自己个心理暗示,就是你可以的,一定可以做到的,自己可以记得住的,并坚信自己的记忆力是好的。

  4、找到兴趣点。要找到一套适合以及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不要什么都去尝试。事物呢,要保持爱好与兴趣。因为兴趣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不容小觑的推动力。如果说大家觉得记下去是太难的话,那么就强求自己记下去。如果对一个东西的愿望太过强烈的话,那么身体就会付诸行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提高记忆力。

  5、还有个提高记忆力最好方法就是联想记忆法。因为要记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说用一些和这个相关的东西去记忆这个东西等方法是非常好的,这种效果是很直接,很明显的。

  6、调整饮食。在吃的方面也可以注意点,多吃一些补钙食物,比如说牛奶,大豆,越种食物是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大脑的免疫力和记忆力的。

13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