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 > 春节的历史来源和发展

春节的历史来源和发展

时间: 芷若1077 分享

春节的历史来源和发展

  每逢春节甚至在异国他乡都被红色的灯光装饰一新,你知道春节的历史来源和发展吗?今天学习啦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春节的历史来源和发展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春节的历史来源

  (一)春节源于腊祭说

  春节源于腊祭的说法颇为流行,民俗学家段宝林先生就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之一。春节源于原始社会合祀众神的“腊祭”,“腊祭”原是神农氏(一说伊耆氏)时代的“索神鬼而祭祀”,人们在岁月末用自己一年的收获来报祭祖先、报祭众神,并祀来年丰稔,称“腊”。《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春节”条说:“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岁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段宝林先生在《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一文中说:“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节日,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其源为上古的蜡祭。”

  (二)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

  王娟老师主要持此观点。王娟老师在《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二集《中国的春节》一文中指出:“从春节一系列仪式活动来看,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所谓巫术仪式,就是原始人相信,通过人本身的意志和力量可以调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发展。春节期间的各种活动,例如:饮食、祭祀、装饰、娱乐、游艺,以及春节期间的种种禁忌,包括语言、行为、饮食等禁忌,都是围绕着辟邪祈吉而展开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

  (三)春节源于鬼节说

  此观点主要在徐华龙先生的《春节源于鬼节考》一文中。徐华龙先生认为:“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崇……一旦人们跨越了这样具有神秘色彩、使人战栗的节气,才会深感庆幸,欢呼雀跃,相互道贺,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俗固定下来……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春节的欢度是因胜鬼的缘故。”

  春节的历史发展

  一、先秦时代:上日、元日、改岁、献岁

  先秦文献中并没有出现春节的名称,但是已经出现了蕴涵春节意义的词语。我们可以从先秦的文献典籍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尚书•舜典》中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尚书正义•孔安国传》曰:“上日,朔日也……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舜典》的意思是说,正月初一这天舜在祖庙里接受了尧的禅让;《孔安国传》意思是说,正月初一舜到祖庙祭祀祖先。这是有关春节起源的最早的文字痕迹。从仅有的一些文献我们无法判断先秦时期,春节的通用名称是什么,但是“上日”和“元日”似乎被后世继承的要多一些。特别是“元日”,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在沿用。

  另外,《诗·豳风·七月》中记载:“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楚辞·招魂》中记载:“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 “改岁”、“献岁”都有有旧岁进入新年的意思。

  二、秦汉时期: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清代黄生曾考证认为“正月”之“正”的读音并非源于秦始皇讳“政”,而《释文》也有:“正音征。”因此,正月之正读平声是很古的事了。

  汉代对春节的叫法比先秦时期要多了。《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颜师古注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这是把春节称为“三朝”。也有把春节称为“三始”的,《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也。”有的叫“岁旦”,《东观汉记•吴良传》:“岁旦,与掾吏入贺。”也有叫“正旦”的,《东观汉记•戴凭传》:“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在《四民月令》中有:“正月一日,是谓正日。”“正日”的说法应该比较正式,因为《四民月令》是东汉时代的农家月令书,相对而言比较权威。这时,先秦时期的“元日”也有使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元辰、元正、元首、岁朝、履端

  这一时期,春节的名称又有新的创造。象“元辰”、“元正”、“元首”、“岁朝”、“履端”,另外还有模仿汉代的“三朝”、“三始”而创造的“三正”、“三元”。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

  而且现在比较流行的“元旦”、“新年”的说法也是这一时期的创造。“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在《玉烛宝典》卷一中有“肇惟岁首,正月元旦……”梁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出今朝。”而在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但是这两个现在比较流行的名字,当时并没有通行,人们还是惯常用“元日”、“正旦”和“正朝”等。

  四、隋唐宋元明时期::元日、岁日、新正、新元

  隋唐宋元明时期,可以说是“元日”一统天下的时代。《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三共收录了隋唐宋元明时期有关春节的诗歌120首,其中题目中用了“元日”的有69首,有些诗虽然题目中没有,但是很多在诗句中出现了。今天我们常用的“年”也是出现在这个时期,但是当时并不常用。

  唐代有刘长卿、包佶、顾况等的《岁日作》,即在新年第一天歌咏的诗作;较全面收录岁日作品的有宋·蒲积中汇编的《古今岁时杂咏》一书。

  唐·白居易《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诗:“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频。”宋·赵长卿《探春令·寻春》词:“新元纔过,渐融和气。”这里的“新正”、 “新元”就是指新年第一天喽!

  五、清代至近代:元旦、元日

  清代至1948年春节的名称基本上固定在“元旦”上。同样以《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为例,清代已经把“元旦”作为类目名。而且在《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有90%以上的地方志中使用了“元旦”一词。

  “元旦”作为春节的名称,并不是仅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好几天,这和“元日”只代表新年初一一天不同。

  春节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熬年。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猜你喜欢:

1.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史

2.关于春节拜年的习俗

3.吉他的起源与发展史

4.历史故事

366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