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犹太妈妈怎么样教育孩子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犹太人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的名人主要是因为有一个会教育孩子的妈妈。那么犹太妈妈怎么样教育孩子的呢?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第一:书籍像蜜一样甜

  在孩子刚刚懂事时,犹太妈妈就会在每个书页上都滴上蜂蜜,让孩子舔食,让连字都不认识的孩子产生第一个具象的概念——书是甜的。他们会用很多方法帮助一个孩子去尊重书,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偌大的书柜,每一个房间的床头柜上基本都有书。

  从小背诵经典也是他们的传统教育法则之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是犹太人的后裔,他7岁的时候就能熟背3万多字的《圣经》马太福音,并且在后来的生活中深受其启发。犹太人习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背诵下来,而大脑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计算机,随时可以调出需要的知识。

  第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读书

  犹太典籍《塔木德》指出:“自己喜欢的事,才会做得最好。 ”所有的孩子都会期待第一次识字、第一次读书,但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觉得枯燥、厌烦,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识字还是读书,后来的发展已经不是自己的意愿了,大人们会用强制的手法让孩子读固定的书、固定的时间学习自己不愿意接受的知识。你点燃了孩子第一次接触的意愿,却用义务浇灭了孩子热情的火焰。(小编提醒:这是我们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请克制自己的强制,保护好孩子读书的兴趣,让这团火越燃越旺。)

  第三:带着好奇心去读书

  带有自己意愿的读书都是最具自主性的,而自主读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郎说:“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犹太人一心追求智慧,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智慧来谋生的特点代代相传。

  第四:利用周围的一切来教育孩子

  犹太妈妈不会因孩子犯错而处罚孩子,反而会利用孩子所犯的过错来教育孩子。例如孩子不慎摔破杯子,你会怎么办呢?犹太妈妈一定会反问她的孩子,为什么杯子不是往天上去, 而是往地上掉。这是一个解释万有引力的好机会。所以周遭发生的一切事物都是教育孩子的材料。犹太人把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作为重点,会利用各种交谈的机会来诱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去思考,从而刺激孩子读书、求知的欲望。谁也不会喜欢干巴巴的理论书籍,但当现实中的问题带来了思考,理论便成为了了解生活、有实用价值的工具,这样的读书,怎么会枯燥呢?(看到这点小编想说:不得不佩服犹太妈妈。遇到这种事,我们能不发脾气,反而安慰孩子,就已经觉得自己做的不错了,是个懂得引导孩子的好妈妈。哪还会想到借此给孩子引入知识?!除了要有这种敏锐度,还得具备足够的知识。所以感叹啊,差距太大!唯有先用知识把我们自己武装起来,才能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第五:用游戏探索哲理

  一个犹太妈妈和孩子做了这样的猜谜游戏:

  “火灾里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还能幸存的是什么?提示:无形、无色、无味。”

  答案是什么呢?就是“知识”。

  “人的眼睛有白色和黑色的部分,但为什么透过黑色的部分才能看见事物呢?”

  答案是因为人生唯有透过黑暗才能够看到光明。

  虽然只是短短的问答,却蕴含了先人总结的深奥智慧和人生道理。(除了知识,还有智慧!)

  犹太母亲的教育观念

  沙拉•伊麦斯,1950年出生在中国上海,1992年回到以色列。那时她已42岁,最大的儿子以华14岁,二儿子辉辉13岁,小女儿妹妹3岁。那时的沙拉已结过三次婚,她坦言,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那种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在与人交流时,沙拉总会不止一次地重复“作为一个中国人”这句话,同时她也为身为一个犹太人而感到自豪。她说,就是这样的双重身份,让她得以借鉴中国和犹太文化的精华、吸收两国教育的精华,培养出三个优秀的孩子,其中两个儿子以华和辉辉在30岁之前都已拥有了亿万资产,女儿妹妹也已成功服完兵役。

  沙拉认为:

  1、如果你在手心里握一把米,不要用力,就这样轻轻捧着,我保证一粒也掉不出去,但只要你试图抓紧,米粒立刻就会从你的指缝间溜走。

  2、不同的孩子就像不同的食材,适合不同的烹饪方法。上好的五花肉适合做红烧肉,但如果食材是一条鱼,你没等它长大就急着下锅,出来的菜一定不好吃,这时你需要的就是一点水,养着它,让它快快长大。

  3、我们的孩子需要富养,但这个富是丰富的富,不是财富的富。

  真正的输赢在弯道上

  沙拉从不强迫自己的孩子读书,她的观点很明确:“现在很多家长都想着让孩子读名校,还得报补习班,而且越多越好,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从来就没人划过这起跑线,真正的输赢是在弯道上,不在起跑线上。”

  沙拉经常毫不避讳地说,自己的大儿子以华就不是“读书的料”。“同样上课,辉辉能很轻松地吸收,但以华就不行,虽然他也很努力,但就是差那么一点。”可沙拉并没有像当今的中国父母那样,逼着孩子学,天天跟在孩子后面催着做作业,上补习班,“以华就是那条鱼,他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水,我能做的就是等待”。

  坚持“延迟满足”教育

  刚回以色列,沙拉为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特意选择了靠近黎巴嫩的一个小镇,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那里的学校教的不是希伯来语而是俄语。沙拉当即决定到教育部反映这个问题。当她来到特拉维夫的时候,教育部已经关门,沙拉在门口的纸箱里过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九点教育部再次开门,她才得以反映自己的困难。就是这样的坚持让沙拉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到了最好的希伯来语教师。

  就是这样一个在背后默默付出,不强迫孩子读书,给予他们快乐童年的妈妈,有其狠心的一面。沙拉一直坚持对孩子的要求“延迟满足”,这与现在的许多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甚至是“超前满足”截然不同。

  沙拉坦言,她从不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妹妹小时候很爱吃蛋糕,但除非是生日或重大节日,我不会给她买。” 这样的坚持曾让母女之间剑拔弩张。

  “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发生在她16岁的生日上,那时她期待我给一个大红包,但其实我只给了她1600元人民币。她当场就翻脸了,点菜的时候乱点一通,还点了橘子水。”沙拉坚持把橘子水退了,只留下一碗生日面,“我告诉她,一扎橘子水要18元,这些钱够山区的孩子买18支铅笔。”

  沙拉说,每当看到女儿因为自己的拒绝而流下泪水时,自己的心也在淌血,但她明白,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现在把孩子养在温室里面,将来只能加速他的枯萎。

  就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培养下,沙拉的两个儿子也从小养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意让儿女接受锻炼

  即使在背后默默付出了这么多,沙拉在孩子面前还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严母形象。而且她还时常让孩子们接受严酷训练,培养他们的能力。

  刚回到以色列不久,沙拉给了两个儿子各100新阿高洛(以色列货币单位,100新阿高洛约合人民币2元),让他们到特拉维夫去玩一圈。那时孩子们的希伯来语还不是很流利,但她依旧坚持让他们自己去闯一闯。刚到车站,以华和辉辉就遇到了从来没有碰到过的困境。售票员故意刁难他们,收了200新阿高洛后既没有给票也没有找钱。两个孩子在陌生的车站沉思良久,最终决定报警。警察来了之后,以华和辉辉说出了两张纸币上的编号,并清楚地说明,纸币的左右角上各有一个折痕。就是这样的铁证如山,让以华和辉辉要回了自己的200新阿高洛,在特拉维夫游玩一圈后,顺利回到了家中。

  在以色列,每个女孩18周岁时都要到军队去服兵役,为期两年。沙拉故意让女儿接受最严酷的训练。“那时候她们的训练就是徒步穿越一片沙漠,我看她的嘴唇都干裂了。”回忆起女儿当时的从军经历,沙拉半是心疼半是欣慰,“当时我就在行军队伍的尾端,女儿所有的抱怨,通过无线电我都听到了,但我知道,这样的狠心对于她未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我不能心软。”

  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事例

  我相信,中国妈妈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即使为孩子把心操碎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沙拉原来也是这样。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三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那时的沙拉还是习惯地按照中国式妈妈的思路来想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她每天送孩子们去读书,然后自己开始做春卷、卖春卷。当孩子们回家后,她又一个人忙着做饭,孩子们则围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有能考上大学就行。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邻居大婶看不惯了。有一天,她过来对沙拉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这位大婶又不满地对沙拉喊道:“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自己想怎么溺爱就怎么溺爱。你这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沙拉后来发现,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艰苦生活。于是,沙拉诚恳地接受了这位邻居大婶的意见。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偿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忙卖春卷,卖掉一个春卷可以提成20%,而孩子们正是在卖春卷的过程中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沙拉还画了一张值日表,挂在家里的墙上,值日表上规定了谁哪天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经过“家庭会议”,大家一致决定设立“值班家长”,并且规定了“值班家长”的任务。沙拉的大儿子担任“值班家长”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并就近买来了面包当早餐,还宣布当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煲一个汤。因为三个孩子轮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沙拉都可以睡个懒觉,而当天负责值日的孩子会到冰箱里取出酸奶、面包,再煎个鸡蛋,然后把早餐摆好。

  宠爱孩子人人都会,甚至连母鸡也会,可是,学会这样“狠心”地去爱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成功的钻石经销商。

  沙拉在她写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猜你喜欢:

1.犹太人教育孩子方法

2.2017犹太人的教育孩子理念

3.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智慧

4.犹太人教育孩子理财

5.犹太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385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