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教育孩子尊重长辈

教育孩子尊重长辈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教育孩子尊重长辈

  敬长辈、关心别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培养孩子具有以上优良品质,能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尊重长辈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孩子尊重长辈方法1

  1、坚定地拒绝宝贝对长辈的不适宜行为

  例如,有的宝贝第一次无意中打了爷爷的脸,爷爷装着哭的样子逗宝贝,宝贝觉得这是一个新鲜的游戏,于是又来一巴掌;还有的家长为了哄正在哭闹的宝贝,抓着宝贝的手往自己身上拍打,并说:“都怪妈妈,打妈妈!”这些方式都不利于宝贝树立“人的尊严”,家长要坚决否定宝贝的行为,可以换其他方式安慰宝贝,要渐渐地使宝贝感受到这样一个观念:人是需要爱护的。

  2、把尊敬长辈的礼貌用语融入日常生活中

  例如,早上起床以后,如果爷爷奶奶准备好了早餐,教育宝贝有礼貌地向老人打招呼:“奶奶,早上好!”“谢谢爷爷!”“再见,爷爷奶奶!”出门在外的时候,给宝贝提一个总的要求: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是你认识的叔叔阿姨,都要有礼貌地说一声“叔叔阿姨好!”同时还要教育他:如果叔叔阿姨没有朝你这个方向看,可能是他正在忙自己的事情,你就可以不打招呼了;如果这个时候打招呼,反而有可能打扰叔叔阿姨。这不但锻炼宝贝尊敬长辈、讲礼貌的好习惯,还培养宝贝根据场合灵活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3、跟宝贝议论其他人尊敬长辈的行为

  成人和孩子都有一个特点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而不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像尊敬长辈这样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因为它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很容易被人忽视。父母与宝贝一起外出的时候,如果发现其他宝贝有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表现,父母随便加一两句评价就对宝贝有教育作用:“刚才那个宝贝不错,他知道怎样尊敬长辈。”“刚才那个宝贝我不喜欢,这么大了还不会尊敬长辈。”这些随机教育都会对宝贝有积极的渗透和影响作用。如果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看到相关的行为也可以有意识地加以评价和引导。

  4、教育孩子体谅和关心长辈的状况

  长辈身体不好,要教育宝贝学会问候,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端杯水,提醒爷爷奶奶吃药。有时候爸爸妈妈比较疲劳,宝贝却没有“眼色”,还叫爸爸妈妈做这做那,或者问这问那,爸爸妈妈要明确地告诉宝贝:“我现在很累,想休息一会儿,你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总是叫我。”很有必要给宝贝提出这样明确的要求,教育他学会观察和体谅别人,在给别人减少麻烦的过程中学习尊敬长辈的行为习惯。

  5、日常生活照顾中减少包办代替行为

  宝贝需要成人的关照和爱护,但是成人不能有过多的包办代替。如果成人什么都替宝贝想好了,什么都替他做好了,他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不认为长辈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珍惜和感谢的,就很容易产生不尊敬长辈的行为表现。例如,有的宝贝发现饭菜不合自己的胃口,就不吃饭,让家里人给他出去再另外买吃的,父母说今天先凑合着吃,明天再买,宝贝不愿意。这时候至少可以有两点要教育宝贝:一方面,你事先没说要吃什么,现在临时想出来的主意,在该吃饭的时候让爸爸妈妈饿着肚子给你重新买,你考虑到别人的需要了吗?另一方面,既然饭菜已经做好了,就应该先吃下去,否则就是不太尊重做饭人的劳动了。

  6、给孩子提供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

  总是依赖说教有时容易引起宝贝的反感,大人看见相关的电影、电视、书籍、文章都可以让宝贝看看。文艺作品有避免说教却能深深地打动人的功能,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是更需要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来帮助理解和消化,加强记忆。因此,父母可以到书店有意识地收集这方面的内容,为宝贝提供具体的学习资源。

  7、不在宝贝面前说其他家长的坏话

  宝贝还没有判断能力,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他也跟着学说什么、学做什么。如果你对其他家长成员有意见,千万不要借宝贝的话题说话,更不宜直接“教唆”宝贝。如果丈夫回来晚了,妈咪对宝贝说:“爸爸心里没这个家了,爸爸不喜欢宝贝了。”这样“含沙射影”不但刺激了丈夫,长此以往对宝贝也是一个不良暗示。不要以为宝贝听不懂哦,他可是一个小人精,你的语气、眼神和态度都在向他传达真实的信息。

  教孩子尊重长辈方法2

  孩子年龄小,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在他们眼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他们的榜样,而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对幼儿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影响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在与长辈、他人相处时,态度应谦虚、常常主动关心照顾他们。如:在家中,吃饭时要先为长辈盛饭、夹菜;在公共场所,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对长辈说话时,要用尊称“您”;和别人交往时,要说“请”“谢谢”“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总之,家长要求孩子要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其次,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常常会对长辈乱发脾气,任性自私。家长应及时引导,帮助孩子纠正,尤其不放过“第一次”,因为一时的迁就就会助长孩子今后不良习惯的形成,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品格的形成。

  再次,多给孩子讲一些道理,多进行良好行为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空洞的道理孩子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家长应尽量利用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如:讲讲故事,利用电视节目、文艺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为教育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散步时,看见弟弟妹妹摔倒了,主动去扶一把;节假日带孩子主动看望长辈,相互增进感情;好吃的东西鼓励孩子请长辈、弟弟妹妹先吃;主动帮别人做力所以及的事,擦擦桌子、摆摆椅子;家里有好玩的玩具鼓励孩子拿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等等。

  教孩子尊重长辈方法3

  1.长辈面前少说话

  几十岁的长辈,阅历和资历都很丰富,如果不是很了解这位长辈,就不要在长辈面前夸夸其谈,而是要多听长辈说。

  天下长辈都爱护晚辈。特别是当这位长辈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的时候,他愿意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若不懂得珍惜,家长要告诉孩子把这当成课堂,仔细听,谨记在心。

  这样不但能够深得长辈的喜欢,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孝心。耐心倾听长辈讲话本身就是孝顺的表现。

  2.不要瞧不起长辈

  一些取得了一定成绩或者心存大志的晚辈,在一生默默无闻的长辈面前可能会有些猖狂,特别是当长辈有着某些不良嗜好的时候就会对长辈反感。

  作为家长,一定要事先给孩子上好这一课。告诉孩子,不管这个长辈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他对晚辈来说都是一个宝。长辈身上的不足,是晚辈值得警惕的地方,是活生生的教材;前辈身上的优点,是晚辈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阶梯。

  多和老人接触,指不定老人的哪一句话,就可以解除你现在的烦恼,使得你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

  3.不要在长辈面前炫耀能力

  一个孩子如果经常在长辈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不但暴露了孩子的浅薄,更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也在向他人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那就是你很有能力,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从此长辈可能疏于对这个孩子关照,而孩子由于心智能力不够成熟,失去了长辈的关照和扶持,可能会把情况搞糟。

  做家长的要提醒孩子常存谦虚,越有才华,越应该感念长辈的付出,有这样的心境长辈会时时关照孩子,指出其行为上的不足,给予扶正,促进孩子的成长。

  另外,虚心的孩子心中长存对长辈的感恩和报答,这份孝心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可以转化成奋斗的动力,促使孩子形成更伟大更高尚的奋斗目标。

  4.多关心长辈

  长辈对晚辈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见到晚辈,共享天伦之乐。所以,晚辈要经常去长辈那里走走,问问长辈的身体情况,问问长辈缺什么少什么想吃什么,给长辈沏壶茶、收拾收拾房间、打扫打扫卫生、陪长辈出去散散步等。
猜你感兴趣:

1.幼儿礼仪教案尊敬长辈

2.尊敬长辈的礼仪

3.关于尊敬长辈的名言

4.如何教育孩子的日常基本礼仪

5.尊敬老人的最好方法

6.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

310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