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孩子尊老爱幼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并且渊远流传。如今,我们更需要宣扬这种美德,让它继续流传下去,让它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家长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长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的方法篇一

  首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

  因此,父母在与老人(自己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还可利用英雄模范人物、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练习是强化记忆痕迹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将良好的行为转化为习惯,长久保持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常用“您好”、“再见”、“谢谢”、“请慢走”等),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第三,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节(××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

  第四,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容易出错,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睬等。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放过“第一次”,严格把关。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最后,建议老人多与孩子交往,增进相互感情。

  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在交往中,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才随之行事,非常被动,如给老人搬凳子,说“再见”等。

  为此,作为老人,应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谈,缩短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不能因兴趣迥异,居高临下。对孩子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动关心、尊敬老人,自觉听从老人教导,努力做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的方法篇二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四,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猜你感兴趣:

1.家长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尊老爱幼

2.优秀家长教子有方

3.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5篇

4.家长培养孩子心得总结

5.家长教育孩子心得日记

6.关于家长教子的心得体会

7.一年级家长教子心得3篇

家长教育孩子尊老爱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并且渊远流传。如今,我们更需要宣扬这种美德,让它继续流传下去,让它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家长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的方法,希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哪些书籍适合孩子的教育
    哪些书籍适合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离不了书籍,那么,哪些书籍适合孩子的教育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正确教育孩子:《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如果说在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方

  • 50件爸爸要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50件爸爸要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教养孩子,作为爸爸很重要,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爸爸要和儿子一起做的50件事,希望能帮到你! 爸爸

  •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_中华好家风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_中华好家风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父母没有文化怎么教育孩子
    父母没有文化怎么教育孩子

    八九十年代的父母大都是没有文化的,但是有些父母教育出上清华北大的大学生,有些父母教育出碌碌无为的打工者。所以没有文化不代表教育不好孩子。

29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