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秘诀
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秘诀
现代人非常重视自我保健,并提出了许多养生保健措施。其实,古代人的养生意识并不比现代人淡薄,他们也不断探求养生之道,并总结归纳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古代怎么养生?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传统中医的10种养生法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动形养生 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都说明古人认识到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延年。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益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比较适宜;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一个“网络”系统,它控制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皇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最简便的方法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人体的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病,足三里穴则对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有效。
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濡养,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性欲无节制,精血亏损过多,会造成身体虚弱,减损寿命。如果妇女性欲无度,也会导致肾气衰竭。晚婚、节育等保养阴精措施,可防阴精妄耗,延缓衰老。
顺时养生 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人体亦不例外。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修身养生 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唐代医学家孟诜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故常做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
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减毒养生 人若喜怒无常会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疫疠(传染病),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对人体健康均可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他措施,减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食补方法
1. 再没有比“鸡内金”更金贵的补品了, 鸡内金是调治积食的特效药。鸡是杂食动物,它吃谷物、草籽,也吃虫子。而鸡是没有牙齿的,吃什么都是囫囵吞枣,全靠胃来消化,可见鸡的消化功能很强大。所以,吃鸡的补益作用主要就是补脾胃。
2. 黑木耳加白木耳,滋补肺阴肾阴。
3. 多吃洋葱预防骨质疏松。
4. 骨质疏松可适量吃坚果。
5. 饭后吃个梨,排除毒素,助你更健康。
6. 大枣 山药补脾胃。
7. 番茄红素能防肿瘤。
8. 小孩九个月以后用学步车。
9. 高血压喝橘子汁。
10. 桂圆枸杞茶可治疗乾眼症 。
11. 牛蒡榨汁清肠 。
12. 每天补充10mg叶酸能有效预防冠心病。
13. 桂圆晨吃补脾 晚吃安神。
14. 吃芋头相当于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15. 枸杞子:嚼服枸杞口中津液长生,具有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16. 揉眼: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17. 常喝酸奶:酸奶的营养价值极高 。
18. 绿茶——抗癌,并可补充钾元素,增加血管的柔韧度。
猜你感兴趣:
1.谈谈中医养生心得
3.中医秘方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