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进补有哪些相关误区
秋季进补有哪些相关误区
秋季是一个凉爽的季节,秋季保健与养生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话题。那么秋季进补有哪些相关误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给你整理秋季进补的相关误区。
秋季进补的误区
1、不能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不能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根据体质可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3、不能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4、不能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5、不能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秋季进补喝的汤
1、莲藕排骨汤
材料:莲藕3节,每节约20厘米左右长,排骨1斤左右,干贝4颗左右,浸软,捽碎,盐适量。
做法:
(1)先将莲藕去皮, 切成厚块。 排骨飞水(5-8分钟), 洗净。
(2)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 高压煲加水到多过材料1倍左右,煮至喷烟,再煲20分钟, 然后熄火, 让它自然放气。
(3)如果用普通煲, 就要加3倍水。 先快火煮30分钟, 转中火, 煮至莲藕变软为止(约2-3小时), 如果中途水位低于材料1倍, 就加水。 相反,如果太多水, 就转快火, 令水位降到材料1/2倍左右。
(4)最后加盐调味即成。
2、虫草花炖乳鸽
材料:虫草花、鸽子、盐、水。
做法:
(1)将乳鸽洗净,放入煮锅中,焯烫一下。
(2)重新洗净,和虫草花一起放入煮锅中。
(3)盖锅盖,大火煮滚。
(4)整锅倒入电炖锅中,盖内外盖,通电,快炖,隔水炖3小时,即可断电,盛入碗中,上桌后就可美美享用啦。
3、豆角干煲排骨汤
材料:豆角干100克、排骨500克、水8碗。
做法:
(1)豆角干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捞起沥干水,切段。
(2)排骨洗净,切块,汆水捞起。
(3)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看过“秋季进补有哪些相关误区”的人还看了:
4.秋季最进补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