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道教中的服食养生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自古医道不分家,许多著名的医家同时也是有名的方外术士。像著名的葛洪、孙思邈其实都是道士。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教中的服食养生,供大家参考。

  道教药饵服食

  服食是道教养生术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和药物,来达到长生久驻的目的。

  道教服食,包含养生和成仙两大内涵,照葛洪的看法,服食药物分草木之药和金石之药。草木之药的功效在于“救亏缺”,亦即治病补养,而金石之药的功效在于不死成仙。又照《抱朴子》和《博物志》所引《神农四经》的说法,服食的药饵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所谓“救亏缺”,意在补养元气、滋阴壮阳、调利五脏、和荣精血以及治病疗疾。所谓服食金丹羽化登仙是早期道教的炼养之术,在实践中逐渐被道教养生家所抛弃。

  道教养生家着重研究那些有明显补养功效的药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服食养生学。如《太玄宝典》论茯苓之制法服法:“服之得法,能生神明,轻便四肢。茯苓末之烂,研青松叶水和煮之,惟茯苓碧绿色透为度,暴干以末,蜜和丸,日三服如橡子大,清旦水下。通神不老不饥,辟谷去五味。服之三百日,体生青毛,无寒暑。更加梨子,无暑,加浮萍,无寒矣。”该书还指出:柏木仁可以秘精不泄,椒子可以通神明目,甘菊可以生精益髓,地黄可以荣血脉泽肢体。并皆有配方与服法。

  道教饮食养生

  俗语云:“药补不如食补。”说明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在古代养生家看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是说,药物的作用只在“攻邪”,而人的机体要得到补益,精气要获得充实,必须服用“五谷”(粳米、麦、小豆、大豆、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五畜”(牛、羊、豕、鸡、犬)、“五菜”(葵、藿、薤、葱、韭)。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李东垣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全在脾胃健旺,元气没有损耗,而达到这一点的根本就在于胃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把营养物补充进人体。

  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地摄取营养以求健康长寿。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

  中国饮食养生术首先要求饮食的清淡。《黄帝内经》中就说过:“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意思是那些长期以鱼肉荤腥为食者、贪图膏粱厚味者,足以在身上发出大疔疮来。他们生病就好像用空的容器接受东西一样十分容易。古代帝王多沉迷于山珍海味、花天酒地的生活,但长寿者又有几人?倒是深山古刹修炼的道士、幽静村庄里勤奋的农夫多获高寿。古代养生家指出:“人们嗜食肥美厚味,容易产生半身不遂、痿厥、气精喘逆、痈疮等疾病。”孙思邈指出:“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度,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所以,粗菜淡饮实际上就是最好的养生食谱。古代养生家告诫人们,日常饮食安排主食宜用五谷杂粮,副食则以豆类、蔬菜、植物油为主。此外,饮食不仅要“素”,还要“淡”,滋味不要太过、太猛,喜食味道浓烈的食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于养生不利。清代养生家陆以恬从对人身体的好处和害处着眼,分析了各种食物的利弊,值得人们注意。他说:“医家谓枣百益一损,梨百损一益,韭与茶亦然。余谓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之物,如参、苓、莲子、龙眼等,皆百益一损也;凡峻削之品,如槟榔、豆蔻仁、烟草、酒等,皆百损一益也;有益无损者惟五谷。”

  道家饮食养生还推崇食而有节。饮食不仅要清淡,而且要节制,暴饮暴食,对人体害莫大焉。金元时的李东垣深刻地指出:“饮食自掊,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

  明代何良俊承继孙思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食后将思法”,云:“平旦点心讫,即自以手摩腹,出门庭缓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食饮不宜急行走,不宜大语唤远人、嗔喜、卧觉。食散后,随其所业,不宜劳心力。”

  道教饮食养生术还要求人们应该定时进餐,养成习惯,是十分有道理的。古人还十分强调烹调食物要得法,注意调和五味、阴阳、寒热等。古人将食物按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它们又都有着阴阳的属性,叫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掌握食物的这些性质,加以适当的调配,就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因为它们对人体会产生各种影响,人们在烹调过程中若能做到阴阳相配,就不会或阴凝腻滞,或过于辛热燥烈。但究竟应该吃何种性质的食物,则需按自己的体质而定。中医常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健康型、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

  阴虚型体质的人,常出现手足心热、烦心、口干、便秘、舌质红等症状,故宜食性甘寒、甘凉或甘平之物,具体说来有:小米、小麦、大麦、玉米、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扁豆、白木耳、紫菜、豆腐。水果方面,可选择鸭梨、香蕉、柿子、大枣、青果、西瓜、莲子、百合、猕猴桃。肉类可用白鸭肉、鹅肉、鸡蛋、鲫鱼、青鱼、黄花鱼、龟肉、甲鱼、蛤蜊等。此外,常食白木耳、黑木耳、莲子、大枣等亦有效果。

  阳虚型体质的人,常出现手脚冰凉,饮食喜热怕冷,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日常食物应以温性食物为主,还应考虑有针对性地配合补气食物,保护脾胃,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常用的补阳食物可选用爆炒羊肉、猪肝、狗肉、鸡肉、红烧带鱼、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海参、淡菜、鹌鹑、刀豆、栗子、韭菜等,夏天不要吃过多冰冻食物。阳虚质的人适宜吃核桃仁。具体吃法可以将核桃韧煮粥。

  阴阳两虚型体制的人,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看过“道教中的服食养生”的人还看了:

1.道家养生功的简介

2.道家养生功的功法介绍

3.道教辟谷的简介

4.中国道教史的简介

5.道教的其他资料

6.道家仙丹的介绍

7.道家功法的简介

8.小满吃什么养生

115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