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海螵蛸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那么你知道海螵蛸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螵蛸的形态特征
1.无针乌贼,软体中等大,背腹扁,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157mm,约为宽的2倍。头部长约29mm,眼大,眼后有椭圆形的嗅觉陷,头部中央有口,口吸周围有腕4对和触腕1对。各腕长度相近,顺序为4>1>3>2,内侧有吸盘4行,吸盘大小相似,吸盘腔壁上的角质环外缘具尖锥形小齿;惟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特点是基部约占全腕1/3处的吸盘特小,中部和顶部吸盘正常。触腕长度一般超过胴长,触腕穗狭小,长约40 ,其上有吸盘20行,大小相近,其角质环外缘具方圆形小齿。头部的腹面有一漏斗器,漏斗管下方体内的墨囊相通,可由漏斗排出黑液御敌。生活时,胴背有明显的白花斑,雄者斑大,雌者斑小。胴部两侧有肉鳍,全缘,前端较狭,向后渐宽,左、右两鳍在末端分离。胴后腹面末端有一腺孔,捕获后常有红褐色液体流出。外套腔背面的内壳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3倍,角质缘发达,末端形成角质板,横纹面呈水波形,末端无骨针。
2.金乌贼,体中等大,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200mm,约为宽的1.5倍,头部长约30mm,腕序为4>1>3>2,吸盘4行,其角质环外缘具不规则的钝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特点是基部7列、8列吸盘正常,至9-15列吸盘突然变小,向上的吸盘又正常。触腔略超过胴长,触腕穗呈半月形,约为全腕长度的1/5。吸盘小而密,约10行,大小相近。生活时体表黄褐色,胴背具棕紫色和乳白色相间的细斑,雄性胴背具金黄色的波状横纹,但在生殖季节常显出若干不规则的蓝绿色横纹,腹部由乳白色变成 金绿色,非常鲜艳。内壳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 倍,背面凸,有坚硬的石灰质粒状突起,腹面石灰质松软,中央有一条纵沟,横纹面具环形生长的横纹。末端骨针粗壮。
3.针乌贼,体较小胴部狭瘦,后端尖细,一般长约90mm,约为宽的2倍,鳍窄,头部长约12mm。雌雄异形显着,雄性胴部瘦长呈圆锥形,腕序为2>4>1>3,其中第2对腕约为其他各腕长度的2倍以上,且极粗壮,顶端圆,外侧有紫色环纹,腕下面2/3处吸盘为4行,余为2行;雌性胴部胱肥短,腕序为2>1>4>3,第2对和第3对腕相似,下面3/5处吸盘为4行,余为2行。两性的第1对和第3对腕吸盘为4行,顶端吸盘为2行;两性的第4对腕吸盘均为4行,两性的吸盘角质环外缘,基本无齿,惟尖端小吸盘略具方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顶端吸盘极小。触腕细长 ,超过胴长,触腕穗短小,约占全腕长度的1/10,吸盘7-8行,大小悬殊,中央4行最大。生活时背部有极细的黄色斑点。雄性内壳长为宽的6倍;雌性内壳长为宽的4倍,角质缘很窄,背面突起极细小,中央有一条纵肋,末端骨针尖锐。
4.白斑乌贼,体型较大,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300mm,约为宽度的1.8倍,肉鳍最大宽度小于胴宽的1/4,位于两侧,全缘,末端分离,腕序为4>3>2>1,吸盘4行,基部的部分吸盘角质环外缘具密休愈合的钝头小齿;顶部的部分吸盘具分离小齿。生活时胴背黄褐色,具细白斑。内壳厚大,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倍,背面颗粒粗大,腹面前凸后凹,横纹面中央有一条浅沟,末端骨针粗壮。
5.虎斑乌贼,体型较大,与白斑乌贼相似,主要差别是本种腕基部吸盘角质环外缘光滑无齿,但具很多细纹;顶部吸盘则具有密集的钝形小齿。生活时,体黄褐色,胴背有褐色波状斑纹,状如虎斑。内鳍与胴背交界处环绕着一圈天蓝色的镶边。
6.拟目乌贼,体型较大,与白斑乌贼相似,并要差别是腕序为4>1>3>2。生活时,胴背黄褐色 ,并有明显的眼状白斑。触腕长,超过头长和胴长之和。内壳的横纹面较短。
海螵蛸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
海螵蛸的注意事项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①《本草经集注》:恶白敛、白及。
②《蜀本草》:恶附子。
③《本草经巯》:血病乡热者勿用。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①《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②《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③《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④《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⑤《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⑥《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⑦《日华子本草》:疗血崩。
⑧《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
⑨《要药分剂》:通经络,去寒湿。
⑩《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
海螵蛸的附方
①治胃痛,吐酸:㈠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㈡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④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举生半炒,为末吹鼻。(《世医得效方》)
⑤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妳,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圣惠方》)
⑥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经验方》)
⑦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千金方》)
⑧治妇人久办白带下:乌贼骨一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
⑨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⑩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外伤出血:海螵蛸、煅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⑿治血枯:四乌鲗骨、一蔖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素问》)
⒀治哮喘:海螵蛸,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⒁治诸疳疮:海螵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
⒂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千金方》)
⒃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螵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圣惠方》)
⒄治头上生疮:海螵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卫生易简方》)
⒅治耳底出脓:海螵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耳中。(《澹寮方》)
⒆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医宗三法》)
⒇治目中一切浮翳: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食疗本草》)
(21)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泔内煮,肝熟为度,和肝食,用煮肝泔水下三两服。(《经验方》)
看过“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的人还看了:
1.乌贼骨的用法
2.海螵蛸的用法
5.白蚀丸的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