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化妆>美容知识>其它美容知识>

古代女子美容术

时间: 保燕704 分享

  古代的美女,没有现在那么多的美容条件,但她们的容貌也是让很多男性神魂颠倒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古代女子美容术,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女子美容术1、肤如凝脂、软玉温香。

  对于白嫩皮肤的颂赞,除了用白雪、凝脂来形容外,更常见是用白玉形容女性莹洁光滑的肌肤。晋人王嘉在《拾遗记》里,形容蜀先主刘备的夫人甘后“玉质柔肌”,唐人王维也《洛阳女儿》七言古诗里,形容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这个典故沿至后世,人们遂以“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读书人发愤向学。

  玉虽白而质硬,形容女性肌肤并不十分贴切,唐以后的诗人,更用软玉来描绘美女,像元人王实甫在《西厢记》里,借张生之口形容崔莺莺说“软玉温香抱满怀”,对女性白嫩肌肤的颂赞,可谓无以复加了。

  明朝时,兰陵笑笑生笔下,极尽声色享受之能事的山东清河县富豪西门庆,就是个喜欢白嫩皮肤的人;在他的六个妻妾中,他唯一心爱的第六房李瓶儿,就是个白白嫩嫩的大美人。女性的白嫩嫩的皮肤,对大多数的男人来说,永远是一股无法抗拒的魅力;难怪俗话要说“一白遮百丑”了。

  中国人对白嫩皮肤颂赞不已的另一面,就是对粗黑肌肤的嘲讽;象民初人编的《趣味集》诗话里,有一首长沙某君的《嘲黑妇》:“黑有几般黑,帷卿黑得全,汗流如墨汁,屁放似窑烟;熟藕联双臂,烧梨作两拳;夜眠乌添凳,秋水共长天。”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皮肤白嫩,惹人怜爱,有的人却皮肤很黑,惹人讥笑呢?

  古代女子美容术2、古来绝色、皆生水滨。

  明中叶福建人谢肇浙认为,肤色黑白,跟水有关。他在《五杂俎》卷三里说:

  至于妇人女子,尤其关于水,燕赵江水汉之女,若耶洛浦之妹,古称绝色,必配之以水,岂其性固亦有相宜,不闻山中之产佳丽也。吾闽建安一派溪源,自武夷九曲来,一泻千里,清可以鉴,而建阳士女莫不白晰轻盈,即舆抬下贱,无有蠢浊肥黑者, 岂非山水之故耶?

  从中国历代美女诞生地点来分析,这种推论倒也极有可能。

  象山西大同是个出美女的地方,大同东临桑乾河支流御河,明朝时代武宗皇帝中意李凤姐就是大同人。又如江浙两省向以诞生佳丽著称,杭州、苏州、扬州等地,莫不河渠纵横,而西施是浙江诸暨人,苏小小是浙江杭州人,陈圆圆是江苏常州人,林黛玉是江苏苏州人……,也都说明了美女诞生的地域性,可能与好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女子美容术3、受精多者、其色易白。

  清初人李渔,则从遗传学的观点来谈皮肤的黑白;在《闲情偶寄》卷六里,谈到肌肤的好坏时,他主张皮肤洁白的人,是胎儿成形时,受父亲精液的影响所致。传统医学认为:胎儿的成形,是受精、血两种因素的影响;精是白色,来自父亲,血是红色,来自母亲;如果阴血先至,阳精后冲 ,血开裹精,精入为骨,就成了男胎;如果阳精先入,阴血后参,精开裹血,血入居本,就成了女胎。李渔更进一步地主张,精血在子宫里相混时,如果精液的影响较大,胎儿吸取了较多精液的成份,则生下来的小孩皮肤较白:“人之根本维何?精也血也。精色带白,血则红而紫矣!多受父精而成胎者,其人之生也必白。”这种注张虽然缺乏科学的根据,但美丑的确是与遗传因子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苏州、杭州虽然有好水,但并非所有苏州、杭州的佳丽都白晰美丽,就是因为还必须加上遗传的因素。

  古代女子美容术4、豢以美食、处以曲房。

  对于天生就白嫩的女人来说,好的皮肤需要保养,对于天生皮肤粗黑的女人来说,坏的皮肤需要化妆。古代中国有哪些保养、化妆和改善皮肤的秘决呢?

  皮肤白的人,如果想一直保持它的洁白,一要营养好,二要少晒太阳;所以李渔强调“豢以美食,处以曲房”是使皮肤洁白的不二法门,清人吴长元在《宸垣识略》里也说:“燕山(北京)……其良家士族女子……冬日 以括萎涂面,但加溥而不沐,至春暧方涂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都主张保持皮肤白嫩之道是尽量避免日晒。括萎是一种葫芦科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它的果实比王瓜稍大,果实有子,子内之仁含丰富的油脂,北京妇女就利用它的油脂来涂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对皮肤天生细嫩的人来说,保持之道就在于多加按摩;按摩不仅可保持皮肤细嫩,也可改善肤质,使原本粗糙的皮肤变得细嫩。明万历年间的学者周履靖,在谈养生之道的《盖灵单》一书里,就主张“面宜常摩”,以为如此可以“去面折,红润。”此外,明人郑宣在《昨非庵日篡•颐真》里,也主张“手宜在面”(常用手按摩脸颊)是“修昆仑(仙术)之法”。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一般女性而言,常作脸部和身体的皮肤按摩,至少也有减少皮肤皱纹,增加其弹性的功效!晚清慈禧太后就时常用长约二、三寸的玉棍在皮肤上滚动按摩,据看过她洗澡的德令郡主形容说:“肉色出奇的鲜嫩,白得豪无疤瘢,看去又是十分的滑柔,象这样一个躯体,寻常只有一般二十岁左右的少女才能如此;不料此刻我却在一位老太太身上看到……。”(见德令郡主所著《御香飘缈录》)

  对皮肤很黑的人来说,使它变白的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搽白粉了。晚明人张岱 在《陶庵梦忆•二十四桥风月》里,就曾形容靠白粉来装饰自己的扬州妓女说:“所谓‘一遮百丑’者,粉之力也。”化妆用的白粉分矿物性和植物性两种。

  矿物性白粉是化铅为霜,加入豆粉、蛤粉研细制成;古代中国许多地方都产铅粉,像河北定州的“定粉”,江南吴越等地的“官粉”,湖南辰州的“辰粉”,广东韶州的“韶粉”,广西桂林的“桂粉”,极为有名。

  古代女子美容术5、茉莉花蕊、异香可鞠。

  植物性的白粉有两种,一种是用括萎富淀粉质的根部研磨成洁白的天花粉加一氧化铅制成的,另一种是用白米磨成的细粉加入适量的铅粉制成的。

  据清人樊彬《燕都杂咏》里注云:“妇女冬日用括萎和蜜陀僧敷面,名‘金花沤’。”蜜陀僧就是一氧化铅。而白米研成细粉时,如果不加铅粉,容易团结成块,用起来极不方便,所以一般研米制成的白粉都加铅白。但铅有毒,长期使用铅粉或加了铅白的植物性白粉,都会使皮肤变灰变黑,产生斑点,所以涂白粉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根本之计是得从改善皮肤的本质着手。

  古代女子美容术6、将黑变白、不传秘方。

  清人采蘅子在《虫鸣漫录》卷一里,提到北京梨园调教幼伶时,也是先从改善皮肤下手:

  京都幼伶,每曲部俱十余人,习戏不过二、三折,务求其精,杂以诙谐,故名噪甚易,至眉目美好,皮肤洁白,则另有术焉……晨兴,以淡肉计洗面,饮以蛋清汤, 肴馔亦极浓,夜则药敷遍体,帷留手足不涂,云泄火毒,三、四月后,婉变如好女,回眸一顾,百媚横生,虽惠鲁亦不免消魂矣……。

  原来名伶的调整教,背后竟花了那样大的工夫。

  采蘅子在文中虽然没有说明涂在身上是什么药,成份如何,但这类能改善皮肤的药物,在其他书籍里倒不乏记载,像注初人汪瀚辑前清各种秘方的《秘术海》里,就有好几则秘方与改善皮肤有关。

  令黑面转白法

  白冬瓜一个,竹刀去皮切片,酒一升半,水一升,煮烂去皮,滤去渣,成膏,磁瓶收贮,每夜涂之,次早洗去。又天门冬曝干 ,和蜜捣烂册丸,日用洗面,即转白。括萎粉三两,杏仁一两,猪胰一具,同研如膏,每夜涂之,令面光润,冬月不皱,(载《圣济总录•闺阁助妆门》)

  使肌肤莹洁白泽法:

  ……方用人乳、象精、白蜜、藕汁等分熬膏,加苏合法调匀,浴后满身涂之,一月之后,遍体嫩滑香润,此杨妃宫中日用之方也。又沉香、丁香、降香、乳香、藿香、茴香、砂仁、甘松、山奈、白芷、细辛、川 芎、蒿本、桂心、潮脑、当哪、百药煎、肉豆蔻、豆粉(各二两)、麝香(一钱)共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早用水漱口,入舌根下含化一丸。一日口香,五日身香,十日二十日床被香,一月后洗面皆香,二、三月后面如童子。身软如绵,兼能起阴壮阳祛风去冷,闺阁不可不知之秘方也(同上)

  随心变化美人法:

  冬瓜仁五两、白杨皮二两、桃花四两,含研细末,日于食后服三次,每次一茶匙 ,欲面色白者,加冬瓜仁,欲面色粉红者,则加桃花,十日而面白,五十日 而手足皆莹洁如玉,诚不可思议之妙术也。(《冯氏锦囊•奇门妙方门》)

  使燥手洁莹润法:

  以杏仁、天花粉(各一两)、红枣(十个)、猪胰子(三副作全具)共捣如泥,入酒四种,浸瓦罐内,每晨抹之。一月后,皮肤光腻如玉。虽冬月亦不冻坼,洵不传之秘也。(《冯氏锦囊•闺阁助妆门》)

  这些秘方中的药物,可以上溯到唐人孙思貌《千金翼方》,在刻书卷五中,列举了好几种令面肤白媚生光的方子,里头就有杏仁、桃花、白芷、瓜子等药物,可见它们的功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猪胰更是古代中国用来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也具有润泽皮肤的功效。

87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