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化妆 > 美容知识 > 美容养生 > 立冬时节怎样养生

立冬时节怎样养生

时间: 保燕704 分享

立冬时节怎样养生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五脏相应,冬天对身体的保养十分重要。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立冬时节的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立冬时节养生

  1、闲时做做保肾操

  天气寒冷,寒邪最易伤害肾的阳气,也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冬季养生应以调摄肾之阴阳为重点。

  中医建议,茶余饭后,可以做简单易行的保肾操。坐着看书、看报时,可缓缓左右转动身体五六次,然后双脚自然前后摆动数十次。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外府”,常练此动作,对腰膝有益,也可以将手掌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摩挲,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从医理上,因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足膀胱经之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等穴位,搓后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壮腰、舒筋活血等作用。每天坚持叩齿200下,待口中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

  2、保持精神愉悦

  由于人体在冬季的代谢相对缓慢,所以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在生活中保持精神愉悦。专家建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冬季天黑得早,光照时间短,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会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立冬后,老年人要豁达乐观、合理用脑、保持良好心态,同时要保护阳气,不要过度消耗阴精。在起居调养上要有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还可以适度运动,如做操、散步等。

  3、冬令温补要适度

  冬天气候干燥,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以免上火。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

  菜品可首选羊肉炖萝卜,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比较适宜。其次是炒双菇,能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立冬虽然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冬季,所以温补不宜过度,像羊肉、牛肉等滋补食物,应适当吃。如果滥补则容易使血脂增高,不但会加重心脑负担,还易引起急性胃肠炎。而一些年轻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及抵抗能力,不必进补。

  4、早睡晚起避寒邪

  立冬过后的起居调养要记住一个“藏”字。“藏养”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起居应“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冬季太阳升起得晚,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晚起可以避免寒邪的侵袭。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专家强调,一要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不宜起得太早。尤其老年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二要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5、保健妙招助健康过冬

  养生专家建议,初冬天气干燥,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应该多喝些温热的水,这对于初冬保健很有帮助。

  冬天是感冒的高发季节,除了多饮水外,还可以经常用杯子装满热水熏鼻子。有上火症状的人,在水中加些大青叶或者金银花等中药材,能起到不错的清热祛火效果。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中医认为,足部受寒邪,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起胃脘痛、腹泻、行经不调、腰腿痛等多种病症。因此,冬天更要注意足部的保温,在临睡前用5分钟按摩足部,尤其是肾经的涌泉穴,以温补肾经,可达到养藏的目的。

  立冬时节养生进补

  1、选好进补食物

  冬令进补的食物应该具备三种功能:

  1)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2)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这类蔬菜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3)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_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润肺生津的食物也要多吃些。

  2、把握进补原则

  需要提醒的是,进补前要先辨明体质的“寒热”属性,再选择适当的中药材。“寒性”体质者适合“热补”,如人参、黄芪、当归、熟地、冬虫夏草等;“虚热”体质者适合“平补”,如沙参、麦冬、石斛、百合、银耳等。而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症等患者不宜进补,这类患者体质多属热性,进补于病情不利;肠胃机能不好的人,也要先把肠胃功能调节好再进补,否则不但不吸收,反而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3、抓紧进补时间

  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

  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

  当然,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因此,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

7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