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化妆>美容知识>美容养生>

黄帝内经女人养颜养生经

时间: 保燕704 分享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典籍,也是养生,预防,强身的精华。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辟谷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黄帝内经辟谷养生

  道家称: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就是说如果希望益寿延年的话,就要肠胃中清洁,没有粪便残渣。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等即不吃五谷,是道家用来修炼成仙的一种秘法,传承千年的养生秘诀。 是迄今为止最安全最有效最便利的无药自疗与养生方法。

  在古代,辟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修为,是为了达到一种高深的气功境界囟必要手段,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有却谷食谷才能使腹内无浑浊,唯有腹内无浑浊的人才能入道。

  辟谷还可v1以健脑益智,开发人体潜能,由于去掉了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毒素,体内得到了全面的清洁,肠胃得到了调节和休养,心灵因而得到澄清和升华,性情得到陶冶,视野开阔,了悟人生,明悟真理,使人产生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宇宙和自然有了全新的认识。

  黄帝内经养生法

  早在三千年多年前,当人类思考“人怎么样来的”这个人类起源命题的时候,在世界很多地方的人回答不出,就说人是上帝创造的。唯独我们东方的黄帝内经就说不,我们的祖先认为人是一种物质构成的,这种物质就是“气”。

  黄帝内经养生法:养生先养气中有非常著名的八个字:“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就是说最早的混沌原始之气,是构成人的最早的基本元素。人是由“气”化成的,由此来解答生命的起源。这个气就是宇宙的运动,宇宙运动以后就产生了这个气,即“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易”在甲古文中,是一个象形文字。它由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组成,由此可知它是宇宙天体的一部分,强调的是宇宙天体运动。最早的人类就是由气慢慢演化成各种各样的物质,最后演化到人,然后男女交媾,阴阳合德产生人。

  易经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可见生命的形成,是逐渐的气化过程。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化生万物。

  那么黄帝内经中究竟告诉了我们哪些养气的启示呢?

  黄帝内经养生法:养生先养气有个卦叫乾卦,乾卦代表阳气。潜、见、惕、跃、飞、亢是乾卦的六个爻。这六个爻表示了乾卦通过气的潜伏,发展到顶点,然后收回来又潜伏下来。这个阳气发展盛衰、潜藏、变化规律告诉我们:人的阳气要善于潜藏,也要善于用;过度的用气,不停的消耗气,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如何掌握这个气,何时大用,何时小用。

  支撑人生命的三种气气,它有三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轻气,就是空气。

  第二种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气”的繁体字是气下面加一个“米”字。它说明了“气”含有水谷之气的意思,这种气是给我们身体增加能量的,你不吃饭,就会气不足。《山海经》中提到了一种动物,青色的毛,红色的脚,只有一条腿,它有一个特点是只吃气,其它东西不吃。这就给我们后人的养生创造了“辟谷”这一理论。什么叫辟谷?就是不吃饭只吃气。这种生存方式可以锻炼人体的生存机能。那么它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可以起到排毒、瘦身的作用。不过,我们现代人讲养生,可以通过排毒,可以通过调理气息,但没有必要一点都不进食。不进食的话对我们身体来说会有不良的影响。所以,对于“辟谷”,我认为还应该辩证地看待。黄帝内经养生法:养生先养气我们古代道家有“食气功”的养生方法,就是吞咽这个气,叫做吞日精和月精,那就是在太阳刚刚初升的时候一次,日中时候一次,日落时候一次,共三次。我们面对日光做深呼吸,同时把这个日光中的气叫做日精,可以增加我们身体的阳气。

  第三气就是藏于肾精的这种气,就是元气,它和肾精有密切关系。因为这种气是化于精,而精是藏于肾的。古代“气”字也写作“炁”。它是“无”下边加四点水。这说明,“气”是从“无”中而来,是先天而来、与生俱来的。黄帝内经养生法:养生先养气,它不像空气、水谷之气通过后天的呼吸、饮食而得来的。这种气和精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于人体来说就像个火种,所以要节约使用,这个气你要用完了,那么你的肾阳就会稀,命门就会衰,你的生命之火也将熄灭。所以,关于肾精的这个气,我们一定要保养。

  黄帝内经暑夏养生防病之道

  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生理特征,此时更应注意机体的调摄和保健,正确把握夏季酷暑时机,注意未病先防、冬病夏治则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甚至可以改善某些顽固疾病的病情。

  未病先防

  关于未病先防,在暑热天气也同样重要。因为夏季闷热潮湿,机体抗病能力相对薄弱。

  《黄帝内经 · 四气调神大论》指出:针对炎热夏季,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精神方面应主动调节情志,避免过怒烦躁,避免情绪抑郁,保持神清气爽。

  饮食

  此时在饮食上,要注重健脾益气,少食苦寒,节冷饮,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鱼、蛋、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豌豆等。此外,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伤气损阳,故可多选用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酸梅汤、豆类及其制品;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故应及时补充。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夏日食姜也是“春夏养阳”理论的实际应用。

  起居

  夏季,人们常常感觉暑热难耐,大汗淋漓,有些人在这个时期长时间地待在空调房间中,这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研究指出,如果人体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里易损伤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则易患夏令感冒、咳嗽、哮喘,如果原本就有此类疾病的人就更易加重这些疾病的冬天发作机会;而夏令过度贪食冷饮冷食,易损伤脾胃之阳,以致诱发胃痛、腹泻。因此,此时养生应当顾护体内肺脾阳气,使之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维持夏日健康不病,也才能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既是一种有效的治病方法,也是养生保健的一种方式。因为只有在夏季抓住有利时机,作最好的治疗,减轻或根治慢性疾病,才能更好地保护正气,保持健康长寿。

  冬病夏治是来源于中医理论的一种疗法,冬病就是所谓在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的时候进行治疗,来减少在冬天或者春天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的程度,所以叫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 · 四气调神论》“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现在全国各地的多家医院都在施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随访中,不少患者反映,经过治疗,确实减少了他们在冬季发病的机会,因此我们鼓励大家把握伏天的机会,积极参与到“冬病夏治”的队伍中来,改变往日得了病才去医院的观念,掌握主动权,将疾病制止于未发之时。

13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