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者的故事
中国创业者的故事
如今,每年都有数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自主创业已经不是一件稀奇事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创业者的故事。
中国创业者的故事1:屡败屡战的穷小子终成“名片大王”
绍兴硬汉吴利忠初涉商海时曾经多次呛水,历尽了人间的大起大落,最多一次竟然被骗走了1千万元!他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过,但他没有趴下,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放下身段,选择了毫不起眼的名片制作行业。经过短短3年多的苦拼、智拼,终于把自己打磨成了闻名全国的“名片大王”,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人们不禁要问:一张小小的名片,怎么可能创造出如此奇迹,让一个跌到谷底的男人重新爬起来呢?
穷小子在商海撞得遍体鳞伤
今年39岁的吴利忠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市盖北镇联围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妹妹。村里的土地都是围海造田而成的,这些地都是盐碱地,庄稼收成非常低,所以吴利忠从小家里就比较贫寒。
穷则思变。吴利忠父亲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从1973年开始,父亲便偷偷地养起了兔子。那时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为了躲避村干部的检查,父亲将兔子藏在一处非常隐蔽的“碱茅草”丛里。逐渐地,他们家富了起来,但他们不敢露富,把卖兔子的钱都藏了起来。直到1984年,他们才动用这笔钱盖起了一座三层小楼。因为其他家都是茅草房,这栋楼房简直就是鹤立鸡群!
1990年7月,已高中毕业的吴利忠成了村里炙手可热的人物,提亲的人几乎踩烂了门槛。1991年大年初一,媒婆领来了一个姓赵的姑娘,父母相中了,订下了这门亲事。正月十五,家里为他大摆订婚宴。对此,吴利忠很是郁闷。
当晚,吴利忠站在十五的月光下感慨万分:自己才19岁啊,难道就这样窝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何况那个姑娘父母虽然看中了,可自己对她并没有感觉啊!但父母之命不可违!于是,他萌发了逃婚的念头。正月十七的晚上,吴利忠拿走了家里准备给他办喜事的5万元钱,逃出家门。
吴利忠像脱笼的小鸟,准备利用这5万元钱干一番事业,但他万万没想到,一场灭顶之灾正在等着他。
吴利忠准备去福建省泉州安溪县,因为那里有他一个同学。为了防止在路途中发生意外,他先在杭州将钱汇往安溪,身上只带了3000元现金。在杭州一个小旅馆里,他结识了几个湖北人,这几个人自称是建筑工人,在挖地基时挖出了一些金元宝和一尊金佛像,如果吴利忠给钱就把这些宝贝卖给他。
这可真是天上掉下了金元宝啊!初出茅庐的吴利忠几乎没有犹豫就用3000元钱换回了这些宝贝。第二天,当吴利忠兴致勃勃地来到火车站时,那些装在箱子里的宝贝被查了出来。这下可糟了!吴利忠被以涉嫌倒卖文物的罪名关进了铁路派出所,关了5天后才被放出来,因为经过鉴定那些宝贝是假的!
吴利忠欲哭无泪!这时他已身无分文,车票也已过期,家又不能回,怎么办?他在车站观察了一天,发现了一个职工通勤口,便想办法在夜间混了进去,坐上了开往厦门的列车……
到了安溪吴利忠松了一口气,但见到同学时他又傻了。他这个同学穷困潦倒,根本不像他在信中说的那样是什么老板。他写信把吴利忠骗来的目的是要利用吴利忠的资金,合伙做生意。面对老同学那无奈和哀求的泪眼,吴利忠原谅了他。
不久,吴利忠认识了一个台湾老板,姓李,正在筹备开绢花厂,吴利忠觉得这个项目不错,便将47000元钱全部投了进去,得到了15%的股份。但两年过去了,李老板没有分给他一分钱。这时,吴利忠才意识到又上当了!但他多了一个心眼,没向李老板提钱的事,他在等待机会,准备把投进去的钱拿回来。
1994年4月5日,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天,李老板让吴利忠给一个供货商送一笔材料款,刚好是5万元。吴利忠拿着这笔钱逃出了安溪……
这是吴利忠两次被骗的经历,他本该从中吸取教训,但急于改变命运的他像一个病急乱投医的患者,又一步步走进了别人设计好的圈套……
回到家里得知,那个与他订了亲的姑娘已解除了婚约,吴利忠顿感一阵轻松。1995年8月,他在盖北镇成立了一家公司,没有固定项目,什么赚钱快就做什么。1997年5月,吴利忠听说湖北枝江一家禽养殖场存有大量的羽绒,他感到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便在杭州联系了一家羽绒服厂,然后来到枝江。这家养殖场的领导对他说:“你来晚了,货已被广州一个老板买走了,只剩下大约1万元的货,你如果不嫌少就卖给你。”为了建立长久的供销关系,吴利忠买下了这批货,没想到运到杭州后竟然赚了7000多元!这么好的生意哪里去找!吴利忠非常高兴,以为找到了出路。过了几天,枝江那边打来电话说已积攒了30多万元的货,让他去提货。
吴利忠高兴得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便带着借来的30万元来到枝江。货是当场验的,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可运回来后,却赫然发现袋子里装的都是垃圾!
吴利忠眼前一黑晕到在地!被救醒后,他立即赶往枝江,可当他走进这家养殖场时,却被打了出来,右肋还被捅了一刀!
死里逃生!吴利忠不敢告诉家人,住在公司里养伤。这个时候,公司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由于交不起水电费,水电已被掐断;没过多久,房租也到期了,因无钱交纳,被房东无情地赶了出来。
当时,吴利忠伤还没好,拖着病体、含着眼泪满街流浪!此时,他创业的梦想已经破灭,打算找份工打,再不折腾了。1998年3月,他来到了上海,在一家舞厅找到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一天下午,一个富翁为其儿子过12岁生日时,包下舞厅,那奢华的场面深深地刺痛了他,同时也唤醒了他的创业激情!于是,他辞工回到了老家。
今后干什么呢?吴利忠来到上虞市考察,无意中他发现了一个炸臭豆腐的老人生意特别火爆,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经过品尝,他发现这种臭豆腐果然与众不同,他仿佛看到了巨大的潜在商机,花钱学到了这种臭豆腐的制作方法。
然而就在这时,家里发生了巨大变故:父亲于2003年5月9日被摩托车撞了,当场死亡!父亲的去世使这个家失去了顶梁柱,作为长子,吴利忠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
6月份,绍兴市鲁迅故居商业街建成,市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臭豆腐比赛,谁能做出绍兴最香的臭豆腐,就给谁一个门面。听到这个消息,吴利忠立即报了名。结果他技压群雄,夺得了第一名。就这样,他在绍兴站住了脚。他的臭豆腐像绍兴黄酒一样,迅速在江浙地区“蔓延”,一时间,国内外投资加盟者应接不暇,5年过去后,吴利忠通过臭豆腐赢得了几千万的财富!
臭豆腐彻底改变了吴利忠的命运,也使他成为了传奇人物。时间进入2008年,吴利忠最要好的两个朋友张奇和陈舒在绍兴开了一家担保公司,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要向吴利忠借现金1000万。当时,吴利忠本来没有这么多的流动资金,做事讲究“义”字为先的他只好在其他朋友那里借了几百万,将凑足的1000万打到了朋友的账户上。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当时的金融市场极为混乱,他们放出去的贷款根本收不回来,最后的结果导致一个朋友以金融诈骗罪被关进了监狱,另一个见大事不好“人间蒸发”了。而吴利忠却为他们背上了巨额债务,结果一夜之间,他从一个大富翁变成了一个“大负翁”!
绝处逢生
这个硬汉靠小名片东山再起
难道自己真是养花花败,养鱼鱼翻的人吗?屡受挫折的吴利忠把这一切都归于自己的命不好。面对每天都来讨债的人们,他真正体验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奈和绝望。
为了还债,吴利忠卖掉了手里所有的固定资产:车子、房子和臭豆腐公司的股份。变卖家产还清债务后,他的人生轨迹回归于“零”。
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来得太突然了,如果换成别人早就被击倒了,但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吴利忠挺住了,他在最初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面前,彷徨、绝望了一阵子后,又振作了起来,而且由幼稚变得成熟。他要翻身,他要东山再起!他像一头饥饿的猎豹瞪着犀利的眼睛,捕捉着来自商海的每一条信息……
2009年初,一个朋友请他吃饭,在饭桌上他认识了一位特殊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来自江苏的古琴大师刘扬。刘扬的名气非常大,曾经给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弹过琴。当时饭桌上共有9个人,一阵寒暄后,大家相互交换了名片。当大家接过刘扬发给他们的名片时,人们禁不住眼前一亮,因为他们谁也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的名片!
这是一张竹简名片,是用4片薄薄的竹简连接而成,每片竹简上都刻着精美的图案,刘扬两个字是艺术体的,电话号码像一串排列整齐的小蝌蚪在水中嬉戏,太美了!而反观众人发给刘扬的名片却毫无特色,相比之下,优劣立判。这张名片给酒桌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话题,大家议论纷纷,并问刘扬这张名片是从哪里制作的。
饭局结束后,吴利忠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拿出那张名片思索着:刘扬虽然是古琴大师,曾经为国家领导人弹过琴,但见过一面后也许过不了几天人们就把这些都忘了,而这张名片带来的震撼却让人永远也忘不了;虽然现在科技进步了,但科技再进步,人们也不会在初次见面时送给对方一个优盘或一个碟片,说这就是我的名片;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在用名片,而人们的名片基本都是用白卡纸印制的,非常普通又千篇一律,令人看一眼不想再看第二眼了,如果能制作出具有各种特色的名片来,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啊!
吴利忠从这张名片上得到了启发,他决定开发艺术名片市场,做中国艺术名片第一人。
有了这种想法后,吴利忠便再也平静不下来了,连吃饭都在思考这件事。他知道制作特种名片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有特种原材料和特种印刷机,但这些特殊的“东西”从何而来呢?
家人见吴利忠像着了魔一样,劝他说:“你省省精力吧,这个行业你从没干过,水的深浅都不知道,就敢往下跳,以往的教训你怎么还不吸取呢。”好朋友们也坚决反对,说:“你以前是个千万富翁,想东山再起靠这小小的名片,恐怕难以圆梦,你还是找一个大一点的项目吧。”家人和朋友的劝阻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从2009年3月份开始,吴利忠便到上海、北京、福州、广州以及台湾、日本等地考察。之后,吴利忠便从各地订购特殊纸张、机械和其他特殊原材料并陆续运到绍兴。紧接着,他又招聘了设计和研究人员,从名片的文化、设计、工艺和载体这四个方面下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共开发出了凹凸水晶工艺名片、特色电化铝烫印名片、意大利塞维亚系列名片、法国描金纸系列名片、优雅丝绒系列名片、钻石纸张系列名片、法国星彩系列名片、日本白坚系列名片、大地系列名片以及电子名片、竹简系列名片、软化木系列名片、金属系列名片和皮革系列名片等十多个系列近千个种类。
其成本高低不等,有比普通名片贵几元钱的,也有比普通名片贵几十元钱的。其工艺精湛,设计独特。或根据名片主人的职业、性别和年龄的差异而别具一格;或根据名片主人的思想、性格和爱好的不同而粗犷细腻,风采不一。
2010年,吴利忠在绍兴开起了第一家名片店,他给自己的店起了一个很雅的名字:墨艺居家名片制作中心。吴利忠永远记得来他店里制作名片的第一个人。那天中午,一个年近30的男人走进店里,他开始一愣,问:“这是湘菜馆怎么改成做名片的了?”吴利忠本以为这人是来做名片的,没想到他一进门就说这样一句话,他感到很失望,但来者都是客。他面带笑容走到那人跟前,惊讶地发现这个人是绍兴电视台的主持人——小刚(艺名)。当小刚得知湘菜馆转让给了吴利忠转身就要走时,赫然发现挂在墙上的各种特色名片,他立即被吸引住了,他一个个仔细地看了下去,然后问:“这都是你们设计的?”吴利忠立即抓住这个时机,将自己的名片详细作了介绍,小刚听完后说:“太精美了,多少钱?给我也设计一个吧。”吴利忠将样品夹给他挑选,小刚选择了一款50元一盒的名片纸。第二天中午,当小刚取名片时,他的身后竟然跟来20多位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他们一进店便被那些精美的名片吸引住了,纷纷称赞这是他们见过的最漂亮的名片。于是,他们每人都订做了一盒。
从这个事例中,吴利忠感悟到了一个事实:做名片也是做文化,必须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真正读懂小小名片的文化内涵。从那时开始,他便派人到绍兴市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单位做展示,逐渐的,他的名片首先在文化阶层打开了市场,既而带动了普通市民也接纳了他的名片……
吴利忠这种特殊名片在绍兴兴起后,使市内普通名片店倒闭了一批。虽然这个结果是吴利忠不愿看到的,但这就是市场经济,谁落后谁就会失败,谁都没法改变这一规律。
转眼到了2011年,经过一年多的奋斗,吴利忠的名片在全国各地陆续开了几家连锁店,纯赢利800多万元。靠这一张张小名片,吴利忠终于咸鱼翻身了!
“1的64次倍增”创造的奇迹
数学界有这样一个问题:1的64次倍增等于多少?通过超级计算机计算得到的答案大概是18亿亿。从这个算式中,大家都能看出来,它的基数只是令人瞧不上眼的“1”,但其倍增值却令人惊诧。
吴利忠用小小名片赚来这么多钱,其原理就与这道数学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按照他的理论一盒名片100张,发给100个人,在这100个人中,至少有50%的人会对这张名片感兴趣;在这些感兴趣的人中,至少有50%的人再印名片时,会考虑或者直接到他们的连锁店来印。如此算来,一张名片的倍增效应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有一天,吴利忠请几个久别的朋友吃饭,席间,几个朋友听说他现在做名片小生意都显得很不屑。吴利忠就问:“你们有名片吗?”朋友们回答:“我们做企业的,怎么能没有名片呢。”他们各自掏出了名片递给了他。当吴利忠接过他们名片,发现都是用白卡纸印制的普通名片时,他笑了一下,既而严肃地说:“就凭这张名片,你们的企业都做不大。”朋友们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他说:“你们都是企业老总,做企业就是做细节,做企业就是做文化,名片是你们的第二张脸,第二张脸你们都不打扮好,企业还能做好吗?”听了这番话,几个朋友哑口无言,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歪理邪说,但又不知道该怎样反驳。这时,吴利忠掏出自己的名片与他们的名片摆放在一起,说:“如果我们6个人同时与一个陌生的客户见面,同时递上名片,请问会产生什么效果?”那5位朋友见吴利忠的名片无论纸张和设计都非常的精美,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他们服了,又异口同声地回答:“还是你的容易被人记住。”几天后,吴利忠的名片店里就又多了几个客户!
小小名片说简单就简单,因为就那么大点地方,写上你的基本资料就可以了;说复杂就复杂,如要在这方寸之地上演绎出不同人的个性,让人记忆深刻,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名片的利润是很丰厚的,如果将高中档平均起来,一盒名片的纯利润可达到60%以上;如果每个店一天能制作30盒名片,其纯利润就能达到800元以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垂涎的项目啊!
目前,经过近3年的努力,吴利忠的“墨艺居家”连锁店已经在全国慢慢铺开。当采访即将结束,吴利忠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地说:“我今后的目标是在国内做行业老大,2年后打入国际市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走到天涯海角,别人递给我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就是我制作的。”
从一个农家穷孩子到亿万富翁的路,吴利忠一波三折,走得实在太艰辛了!但尽管历尽磨难,靠着一股百折不挠的信念,他终于走向了事业的顶峰!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人有无法估量的潜能,只要你咬定信念不放松,遭遇再多的风雨打击,也一直冲着目标挺进,永不放弃,那么哪怕是做小小的名片,终有一天也能让你成为一个亿万富翁。
中国创业者的故事2:做视频简历穷丫头两头创富
在上海念大学期间,开封女孩儿戴娜有一个令她感到自卑的称呼——特困生。每个学期报名时,她的名字都会出现在学费减免名单里。在校园食堂里咀嚼着最廉价的饭菜,戴娜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摆脱贫困,有朝一日也做个锦衣玉食的富人!
2005年大专毕业后,几经周折,戴娜进入浦东人才市场做了一名档案管理员。随她一同留在上海发展的河南同学宋晓蔓,却因高不成低不就,工作问题一直悬而未定。见好姐妹整天抱着一大摞简历四处奔波又四处碰壁,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戴娜灵机一动,建议她说:“求职竞争太激烈了,你不如制作一份视频简历试试,说不定就能出奇制胜呢!”
“视频简历?”宋晓蔓一下子被这个新名词诱惑住了。戴娜解释说,她在人才市场工作时,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求职简历,但这些简历的制作和设计都大同小异,冗长雷同的叙述和陈旧老套的模式根本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能否从成百上千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面试的‘入场券’,凭的就是一份求职简历。所以我建议你,在个人简历中玩一次创新!”
在戴娜的全程协助下,宋晓蔓在一家网吧的包间里,对着电脑摄像头拍起了最简单的“求职片”。通过戴娜的循循善诱,宋晓蔓轻松而愉快地完成了20分钟的视频录像。第二天,这段录像文被这对学计算机专业的女孩儿剪辑成了6分钟的视频。看着自己的精彩表现和完美造型,宋晓蔓激动地连续看了3遍。接着,宋晓蔓又花150元钱把“求职视频”刻录在15张光盘上,分别寄给了10多家用人单位。
就在宋晓蔓忐忑不安地想投递的时髦简历会不会又被人家扔进垃圾桶时,第一个联系电话飘然而至:“你的简历很独特,一下子就把我的目光从千人一面的纸制简历中吸引开了。这不单是一份简历,它让我看到了你敢于创新的一面,欢迎你前来详谈。”
随后。宋晓蔓又陆续收到了几家公司的面试通知。正在她犹豫不决之时,喜从天降——上海一家著名网站发来E-mall约她第二天接受面试。由于她得体的言谈举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深深打动了用人单位,最后主考官高兴地通知宋晓蔓:“你成功了!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你懂得人性化地推销自己,是其他面试者都忽略掉的事情,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欢迎你在下周一来上班!”
一个求职创意,竟把就业无门的女友变成了小白领,这件事带给戴娜以很大的触动。据统计,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高达340万人,平均每个毕业生的求职费用为1000元左右,其中印制纸质简历的花费在50~300元之间,这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项重要开支。而视频简历具有生动、简洁、直观、可信度高等优点,它可以全面展现求职者的个人优势,比如你外语讲得棒,纸制简历最多只能给用人单位看证书复印件,但如果是视频,就可以现场来一段脱口秀。对招聘单位来说,DV简历能直接传递应聘者的言谈举止、态度仪表和语言能力等信息,也能免除简历筛选的麻烦。
“如果我开一家视频简历工作室,专门为求职者制作这种时髦简历,岂不是一个新鲜的赚钱之道?”看到视频简历背后蕴藏的巨大商机后,戴娜产生了自己当老板的大胆想法。
月赚2万:“视频简历吧”红透I-海滩
为了验证这个创业点子的可行性,戴娜先在自己工作的人才市场里对一些求职者和招聘主管做了一番调查。令戴娜惊喜的是,他们听了她的介绍后,都对视频简历饶有兴趣,尤其在观看了戴娜自己录制的“求职样片”后,更是赞不绝口,说这种时髦简历比传统的纸质简历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多了,并且有声有图很直观,看着令人感到亲切。听到这样的反馈,戴娜备受鼓舞。
2005年11月,她毅然辞去了人才市场那份薪水微薄的工作,向家乡的亲友筹借4万元,购置齐了电脑、摄像头、打印机、数码摄像机以及光盘刻录等相关软件。很快,浦东人才市场附近就出现了上海第一家“视频简历吧”!
开业之初,生意并不好,连续几天没有一个人上门制作视频简历,戴娜只是顺带着接点儿打字复印的活儿,连房租都赚不回。但她并不气馁,而是一有空就学习视频剪辑、动漫制作之类的软件,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日益成熟。随后,戴娜以自己为“主角”,拍摄和制作了几个画面漂亮、内容轻松活泼的视频简历,并将它们上传到各大人才网、视频秀网站以及自己的博客上。在这些视频的结尾处,戴娜加入了一段广告字幕:“当今最时髦的视频简历,助你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只需投资50~500元,就能拥有一把与众不同的‘求职金钥匙’!如果你心动了,请打电话……”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制作的DV简历竟在网上赢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和很多的回帖。网友们纷纷称赞她的奇思妙想,说这种简历太新鲜了,简直就是网络时代一项革命性的发明!
很快,就有一名叫张硕的大学毕业生找上门来,请戴娜为他制作一份视频简历。张硕毕业于合肥市一所毫无名气的普通高校,在上海奔波了两个多月,仅印制求职简历就花去了几百元,却始终引不起招聘公司的注意,工作至今没有着落。已摩拳擦学很久的戴娜当即领着张硕来到户外,为他拍起了视频简历,精心制作了一个DV简历。
再一次踏上求职征途时,张硕递给应聘公司的不再是一叠厚厚的文字材料,而是一张小小的光盘。将光盘插入电脑,轻轻点一下鼠标,就能看到他站在黄浦江边一个风光秀丽的景区,儒雅而又简洁地介绍着自己……此外,光盘内还附带着几个张硕独立完成的专业设计和flash动画。这种声画兼备、动感十足的求职简历,令招聘人员感到耳目一新,纷纷夸赞“这位大学生有创意!”一个星期后,他欣然被浦东一家电子公司录用,月薪4000元。
第二位顾客是广西大学的一名女生,即将毕业的她已经未雨绸缪地留意起了人才交流网站上的信息,并绞尽脑汁思索着如何设计一份个性十足的求职简历。无意问,她发现戴娜发在网上的广告帖子后如获至宝。她选择的是一种制作费用较高的视频简历,其中包括外景拍摄、蒙太奇效果等设计构思。尽管制作这个视频简历花去了500元钱,她却认为很值得:“这种时髦简历特别合适我这种异地求职的学生,不用跑过千山万水,就能让招聘企业零距离看到我、听到我。有它‘打头阵’,对方一旦通知我去面谈,成功率就已经很高了。若没有视频简历,我就得一次次奔波在南宁和上海之间,接受各家公
{#_page_#}
司的面试、复试,起码要多花上千元的交通费!而且DV简历是一次性投入,做好以后就可以坐在电脑前广泛地发送了。”结果,她刚一走出校门,就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上海一家服装公司的白领丽人。
与视频简历“亲密接触”后,顾客们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大力宣扬它的妙处,随着大家的口口相传,光临“视频简历吧”的人渐渐地络绎不绝起来。戴娜每天都要忙到凌晨,在她的精心打理下。小店的生意日渐火爆,到2006年春天,每月的纯利润已攀升到2万多元!
创意连绵。“求职顾问”圆了财富梦
作为简历吧的老板,戴娜不仅为顾客制作视频简历,有时还要充当“求职顾问”和“简历策划师”。因为那些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一点儿求职经验,如何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制作个人简历,是最令他们感到困惑和头痛的事。而对于在人才市场做过档案管理员的戴娜来说,什么样的简历能引人注目她最清楚不过了,加上她本身就是一个头脑敏锐的女孩儿,因此,戴娜为顾客们“导演”的DV简历,总会牢牢吸引住招聘人员的眼球。
这天,“视频简历吧”迎来了一位身材魁梧、肌肉健硕的帅小伙。他毕业于一所体育院校,梦想当一名健身教练。但投出去的数十份求职简历几乎“全军覆没”,那些健身房、康体中心等场所,连个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他。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戴娜浏览了这位顾客的求职简历后,不由得哑然失笑:洋洋7000多字,从他的童年一直介绍到大学毕业,所经历过的重大事件悉数收罗其中,简直成了一部自传体小说!
戴娜考虑到顾客所应聘的工作比较特殊,就为他设计了一个独特的DV简历:清晰的画面中,小伙子先用自我介绍的方式完成了开场白,接着穿插进来很多生活视频,有他在体育馆健身的,也有滑雪、打网球、跳舞、表演功夫动作的片段,在每个视频片段之间,他都会进行解说介绍。整个DV简历中,充分展示了小伙子的多才多艺和健康的体魄。凭借这份优秀的视频简历,他很快就圆了健身教练的梦。
2006年8月的一天,“视频简历吧”来了3个有两项发明的大学生,他们住同一寝室,发明是他们共同的智慧。了解情况后,戴娜当即为他们制作了“好汉帮”的简历,即把三人的视频简历“捆绑”在一起,重点阐述团队的力量与优势。她还建议他们去张江科技苑应聘,因为那里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人员。果然,两天后几位小伙子就提着水果,兴高采烈地致谢来了。“对于研发人员来说,集体捆绑的力量远远大于单一的力量,科研企业深知这个道理。”戴娜对她的创意颇为满意。
在服装设计上,薄、透、露是现代时装的流行趋势。而戴娜觉得简历的“包装”同样少不得这3个要素。“薄”就是制作的视频简历以简洁为宗旨,一般不要超过8分钟,否则用人单位无暇观看,反而适得其反;“露”就是把求职者的优缺点一目了然地呈现给主考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包装,更不能虚构简历蒙事。许多求职者在简历中往往只注重讲“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功史,而避口不谈失败史,惟恐把职场经历和心路历程说透了会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戴娜却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求职者以前在学习与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来新单位应聘的真实意图是否明朗、今后想朝什么方向发展,恰恰是用人单位最需要了解的。
戴娜在为刘杨做简历策划时,就发现他确实没有可圈可点的特长。这种平平的人才很难在人才市场觅到一席之地。经过与刘杨反复交流,戴娜发现他竟然有5次个人创业失败的经历。于是,她就在视频简历中以5次创业失败为主线,进行了重点陈述。结果,一家大公司的老总在录用刘杨时肯定地评价道:“5次创业。5次失败,又5次爬起,具有这种百折不挠意志品格的人堪当重任!”
通过不断实践,再加上良好的悟性,戴娜的视频简历制作水平突飞猛进,顾客群体日益壮大。生意最火的时候,一天能接到30多宗制作视频简历的业务,这时戴娜只得又招聘了3名帮手。2007年,她的月收入已经突破4万元大关j此刻,戴娜曾经因为贫穷而自卑的性格,也随着钞票的舞动而变得活跃和快乐起来,制作灵感随之不可抑制地喷涌而出……通过两年打拼,如今,戴娜已经在上海拥有两家店面和一个业务网站,服务范畴也从单一的为求职者制作视频简历,拓展到为打工者拍“视频家书”、为新婚男女录制“视频婚礼”等。就在许多同龄人还奔波于漫漫求职路上时,这位23岁女孩儿已经用智慧斩获了70多万元的财富!
中国创业者的故事3:吃货创业,遍寻那传说中的美食
在创业之前,把文翰是深圳一家物流公司的主管,需要24小时待命。他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形容当时的状态:“我在云南旅游,第一次骑马,骑在马背上两手抓着缰绳的时候电话响了,是西班牙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客户。我一边骑着马一边接电话,马就自己开始慢慢跑了。我又怕从马背上掉下来又不能挂电话,那是一种很尴尬的状态,就好像我的生活一样。”
他觉得这不是自己所追求的生活。每天挣扎着起床,穿打折时买的名牌衬衫去挤公交,然后打卡、倒杯水、打开邮箱,开始接电话;为了拉客源,每天打电话打到一侧耳朵疼;到晚上七八点下班时,人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只好在路边的小饭馆将就吃些,也因此在菜盘子里吃到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石头、玻璃、头发、烟头……对把文翰来说,这些是斩不尽的烦恼。怎样才能以兴趣为工作,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呢?
彷徨的时候,看到蔡澜先生的饮食节目,再读他的书。以兴趣为工作是蔡澜一生的追求,爱好也可以发展成为事业,蔡澜说过:“试,机会百分之五十,不试,机会零。”把文翰非常认同。于是他请假3天,加上3年未休的年假合计15天,去云南走一走。
在鸡足山下,他看到有个农妇挎着藤筐在卖石榴,石榴是自家院里种的,又大又鼓,皮青红发亮。把石榴掰成两半后,极浓的石榴味升腾起来,那是一种“不用闻,自己会钻进脑子里的气味”。这石榴的香味唤起了他的童年记忆:“那时全家只能买一个石榴,父亲必分给我大半。我把石榴籽一粒粒放入嘴里,那么清甜。吃完的石榴皮,一定抖动小鼻子闻了又闻,还将它放在口袋里装上一天,发挥香水的功效,直到发黑才丢弃。”
他决意辞职去寻找安心食材,与这段经历有关。把文翰说,自己希望寻找的,就是这种秉承古法种植出来的食物,它们不用化肥催熟、不用激素催长,经年累月,踏实而健康地生长。他相信,美好的食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它们停留在舌尖上时,能唤起人们对田园时代的留恋,以及丰收时节对食物的感恩。
把文翰下定决心把梦想付诸行动。他带着近年来攒下的10万元,西行入川。
作为一个甘肃平凉人,他跟四川唯一的联系是女朋友曾经在成都上大学。他去过好几次成都,作为一名资深吃货,味蕾告诉他,这边的食材比较丰富。他当时的目标只有一个:找到最好、最正宗、最安心的食材,放到网店里,和天下吃货们一起分享。
一路风景,一路美食
然而,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里,要找到理想中的食材,实属不易。
一般情况下,他会先去网上搜集一些信息,看看当地有什么最好的食材、特产;然后去图书馆查资料,翻阅当地的县志和文献,去寻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味。他想做的就是再去看看当地古老的食材还在不在,如果在的话会一家一家比较,看哪一种口味是最好的,再把能找到的安心食材带回自己的淘宝店去卖。
这样的方法听起来可行,可是具体做起来才发现会到处碰钉子。首先他不会四川话,一开始到了乡下根本没办法跟村民交流。刚开始,村民看他像看怪物一样,因为他刚从深圳过来不会说四川话,四川的农民基本上听不懂普通话,所以前半年的时间,他一边出去一边学四川话。
2012年夏天,为了寻找地道的天池藕粉,他前往资阳市乐至县,可还没抵达目的地就连遭挫折。兴匆匆坐上去天池藕粉产地的班车后,才被司机告知,他要去的乡镇在乐至有好几个重名,而他恰好坐错了。时至中午,烈日当头,他在路边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搭上另外的班车向目的地出发。下车后他却傻眼了——因为当地藕粉已规模化生产,村民自家早已不制作藕粉。无奈之下,把文翰只好打道回府。
在找寻食材的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事情是县志上记载或网上流传的东西在当地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失传或者变味,或者到了当地要经过艰苦的过程才能得到少量满意的食材。但只要有食材的消息,不管多么艰辛,他都坚持去寻找。
最难忘的一次是去找美味的瓦屋山竹笋。他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说服村民带自己上山,蛮以为自己经常登山的体力跟得上笋农的脚步,可在去了之后还没走到竹笋的主产区,他就走不动了。山路非常陡,不像平时登山的路,因为林子非常密,那些竹子有时候就好像阻力一样拉着你,地非常湿滑,站都站不稳,大概进山五个小时左右,他的一双专业登山鞋已经报废了,鞋底都脱胶了。笋农们就穿普通的解放鞋,虽然又小又瘦,腿上肌肉也不是很发达,但是走起路来跟羚羊一样,非常轻巧。本来他们计划要去海拔更高的主产区,走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他就走不动了,只好在半山腰上找竹笋,在竹林里挖了大概两个小时他就挖不动了。
进山一次,把文翰要花一两个星期。回来后,他将食材的生长环境、制作过程,还有当地的风情都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来,放在网店上,用他的话说是“带你一路叹世界”。
比如对于郫县豆瓣酱的寻访,他文图并茂地展示了其制作工艺。300多年前创始之时,所选用的原料就极为讲究:四川牧马山的二荆条辣椒、郫县二流板的蚕豆、自贡的岩盐。把文翰用图片展示了陈氏的百年酱园里每天上演的事:工人们将发酵完成的蚕豆瓣倒入酱缸,每天晾晒、翻搅;酱缸必须24小时有人看守,略有下雨迹象,就得即刻盖上盖子;如果遇到连日阴雨,就需要有一个人撑起盖子,另一个人用杵棍翻酱,翻完一缸马上盖起来,再翻下一缸。
这样的照料要持续一至五年,一缸豆瓣酱才算完成,与隆隆机器中翻搅半天即可出厂的豆瓣酱相比,所耗费的心血与成本不可同日而语。把文翰在酱园里找到的工人大叔,皮肤被晒得黝黑,皱纹密布的额头上全是汗水。说起自家的豆瓣酱,他的语气平和:“川椒色艳、肉厚,做出的豆瓣酱最巴适。我们用的全是川内的二荆条,收多少,就做多少。我做了几十年,本省产海椒,我一眼就看得出,从没用过歪海椒。”
把文翰对每一样食材都追根溯源,记录下它们的制造过程,以及制造者的不易。但即便这样辛苦和用功,2012年一整年,他走了30多个地方,也只找到8种满意的食材。他自己也落入了这种“理想者的困境”:尽管越走越远,足迹遍布四川各地,符合要求的安心食材却少得可怜,路途耗资巨大,食材店却生意潦倒。一年后,攒下的10万元已所剩无几,远在老家的父母天天打电话来劝他放弃,只有新婚妻子不离不弃,给予了他百分之百的支持。那时的把文翰距离放弃仅有一步之遥。
就这样被你打动
直到2012年11月底的一个晚上,他家的电脑突然响成一片,有人对他的店表现出了兴趣。那一晚,买家人数越来越多,从开始的两三个人,发展到后来40多个人同一时间发问。10多分钟卖出了700多件商品,原本打算卖到第二年的牛市坡花椒也卖光了。在此后的一个月中,把文翰卖完了积压一年的货。
这一切都源于专栏作家、知名编剧“咆哮女郎柏邦妮”在新浪微博上的推荐:“起初只是为了找到淘宝上最好的豆瓣酱,于是找到了这家……今天去给好评,看见首页上老板自述:一个流浪打工的游子,如何返回故乡,寻找古早安心的食材,传承至今的手艺。打动了我。”被打动的,自然不止柏邦妮一人。
瓦屋山竹笋干、威远七星椒、中江空心挂面、郫县豆瓣酱……点开每一种食材链接,都能看到店主在其产地的探访过程:“笋的营养物质太多,下山后不容休息,需要即刻洗净煮熟,否则很快变质。”“烘烤的环节最是费力,需要连续烘烤24小时,中间不能停火。”
网友们的热捧,让把文翰的货品首次被抢购一空。由于生意火爆,原本只是自己和妻子打理的淘宝小店,已经壮大到了7人小团队。
虽然订单量很大,但是他只能满足其中很小一部分的销量,可能至少有70%的订单都没有办法去满足。因为有些东西产量就是非常少,比如罗城牛肉干,一户农家一个星期只能做出九十多斤、一百斤的牛肉干和肉丝出来,没有办法做出更多;如果你要逼着给他们那么多订单,他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合格的东西。所以把文翰决定,就这样卖吧,销量小就销量小。
像徐霞客将自己游览祖国河山经历写成笔记一样,把文翰把自己每次的寻找都记在本子上,一年时间已经写满4个笔记本,他的追捧者们爱极了这些配着美食照片的游记,有人在他的微博下面回复,说这些来之不易的食材中,“能咀嚼出农民的人情味儿”。
把文翰也爱那些质朴的食材制造者。曾有投资者找上门来要求合作,都被他一一回绝:“我觉得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有了钱,心态就不一样了,我和农民就讲不到一块儿去了。”
把文翰在甘肃省崆峒山下的平凉市长大。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关系,常常会带着他去山里搞农村调研。在把文翰看来,这段经历,大概是自己田园情怀的最初源头。而与农民打交道的法宝,也源自于从小父亲对他的训诫:做人赚钱,都要坦荡、诚信、踏实。“农民们对陌生来客的戒心很重,去任何一个地方寻找食材,总要先吃几回闭门羹。”把文翰说,但他自觉脸皮够厚,百折不挠,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受他们几个白眼、挨几句骂在所难免;就是被扫地出门,也是常有的事情。他总是忍下不快,将自己的目的一遍遍地诚恳相告。等到取得了农民的信任,他们回馈的质朴情意,要远胜于城里客气而淡漠的人情往来。
看了中国创业者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2.中国创业者故事
3.创业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