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论文篇二

  一、引言

  早在十多年前,彼得·德鲁克——二十世纪管理学之父就曾预言中国将与世人分享其管理奥秘。令无数华人倍感欣慰的是,德鲁克的预言正在成为事实。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提出的“中国式管理”思想正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登上世界管理学舞台并逐渐获得业界的认可。

  虽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但曾仕强并不刻意强调 “中国式管理”的存在,而是一切“道法自然”。在这位国学大师眼里,“中国式管理”可谓之“有”,也可谓之 “无”。说“无”,是因为:从管理科学来看,没有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的区别,只有有效和无效的区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中国式管理。说“有”,是因为:从管理哲学来看,管理离不开文化,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管理自然就不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有中国式管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民族,古人留传下来的历史文化财富博大精深,因此,在现代社会里,中国的团队管理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性,可以称之为“中国式团队管理”。

  二、中国式管理理论基础

  (一)《易经》的阴阳学说

  阴、阳在《易经》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阳、水位阴。天道有阴阳,地道有刚柔,人道有仁义。在人类社会中,君为阳、臣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总之,宇宙的一切,都是有相互对立的阴、阳所组成。由于阴阳的交感或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变化。易经的阴阳交感之说作为一种哲学的理念,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产生整体的质变。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这种变化特征。

  在《易经》学说的理念上充分体现出“平衡”、“和谐”的原理。“平衡”、“和谐”是发展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调整到“平衡”归结点还在于“人”。

  (二)西方管理概念

  所谓管理,是指组织(领导或管理层)在一定的法规和秩序下,通过全面策划、设计、部署、组织、控制、指挥、指导、安排其成员具体参与某种工作劳动或社会性行动等,来共同实现某种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及依靠对象是人。管理的进行及结果依赖于人。管理的基本职能因缘人。管理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发展人和愉悦人。

  由此可见:所有类型的组织只是一个将特定的人们集合在一起工作和发展的有机平台,组织的存在时因为有人,组织的基本运转方式是围绕人,组织的功能和目的都与人息息相关。

  (三)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柔性管理的概念既具有一般管理的内涵,又具有自己的特征。一般来说,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这个概念的主题词是“规律”、“非强制”、“潜在”和“自觉”。这也正体现了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四个基本方面:依据是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自觉行动。

  柔性管理的本质及其特征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具体地说,它有如下特征:1、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而只有当组织规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认识,组织目标转变为员工的自发行动,这种内在驱动力,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2、柔性管理影响的持久性。柔性管理要求员工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加之员工个体差异、组织历史文化传统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往往难以协调。然而一旦协调一致,便获得相对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3、柔性管理激励的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指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而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一般说来,柔性管理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

  三、假设

  人类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管理。管理是社会发展必备的文化驱动控制和操作系统,管理是社会发展和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纵观中西方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模式数不胜数。但在中国古代,曾创建了人类最伟大得思想及模式,这是中国之所以长期保持大一统社会状态和社会文化经济繁荣昌盛的最有力保障。近年以来,由于众所周知额原因,我们一直在学习、借鉴乃至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当的,甚至有某种必然趋势。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持续近一百年历史的,以“拿来”为主的过程,至今仍显得庞杂而混乱。没有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思想及模式进行本土化。更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中国自己有其自己的一套经典管理哲学管理思想及模式。笔者认为,中国企业有必要学习研读中国自己的管理思想及模式,中国的经典管理理念在现代依然可以为中国企业服务,而且运用中国自己的管理思想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论证

  (一)从中国式团队 管理与日美是团队管理比较来论证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客观的评价,团队力量最强的是日本人。因为在日本的团队中,其成员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服从的意识非常强烈。也就是说,所有人都精诚团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没有太多个人意见。日本团队中强调集体主义,建立在 社会约束力上。日本人团队精神的产生原因:(1)生存 环境的压力;(2)社会上充满了高度的约束力;(3) 教育系统的严格培育。

  在日本的企业中,其管理则是建立在“终身雇佣制”的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制度从精神层面上对塑造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 发展,这种制度由于存在限制人性的缺陷,所以日本的很多企业在用人制度方面也正在发生转变。但是尽管如此,这种制度对于塑造日本团队精神的作用还是毋庸置疑和不可忽视的。日本团队精神的负面效应:日本人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有其先进性和优势,但由于其走向了一个极端,所以也存在着诸多负面效应。(1)过分忠诚,在决策错误时也盲目顺从,后果可怕;(2)任何突出来的钉子都要被打进去,自我备受压抑;(3)生活中充满了悲情无奈。

  美国人的忠诚只对事不对人,美国式团队的基础是法制,在美国团队中强调个人主义,美国年轻人随个人意愿而跳槽。由于美国人形成了“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所以他们判断和处理事情完全依据所谓利害关系的变化,而根本不考虑人情的因素。美国团队特征的负面效应:(1)彼此之间很难沟通协调;(3)归属感缺失;(2)人与人之间缺乏关怀。

  中国人崇尚的是“人本位”,即“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国人追求“合理的不平等”。中国人在团队管理中强调的是一种“伦理”的观念。所谓“伦理”,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处于相当不平等的状态,例如,父亲或上司的地位永远是不能被子女和下级颠覆的。基于此,在中国人的团队管理中对上和对下是不同的,例如,对同一件事情面对上司和下属则存在言论的区别,不仅如此,同级别的人或许又是另一种说法。与此同时,两个中国人的谈话只要有第三者介入,他们之间互动的关系马上就会做不同程度的调整。同理,在中国人的团队中通常会有“取长补短、拉来扯去”的观念,因此,相比较而言,中国人更加合群。

  中国式团队管理的重点,表现在团队中的领导与下属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两个字——关心,领导在团队中倡导与下属心与心的结合,应注重三个方面。1.以实际行动 实践“以厂为家” 2.成功首先要获得人心3.合作性团队贵在包容。总之,中国式团队管理就是关心、关心再关心,就是要把心关起来,人在心不在是没有用的。

  舍得理念的运用。中国人是全世界范围内对于“无”理解最为深刻的一个民族,能够从无看出有来,即所谓的“无心之感”。团队的领导者在处理团队内部的关系时,不能总是期待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否则就成为了某种形式的投资,将人作为资源来进行投资,这是中国人所不能接受的。

  通过比较,中国人在运用中国经典管理 哲学思想,所建立的团队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合理的,最有效的。近代中国的军队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说法。

  (二)从中国连锁餐饮行业中的海底捞的管理模式论证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全称是四川省简阳市海底捞餐饮有限股份公司 。在北京、上海、郑州、西安、简阳等城市开有连锁门店。

  在其管理中,服务员也是餐厅的主人,可以有打折权,甚至还有免单权,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来进行定菜,当客人菜没动时主动上去为其退菜。根据客人的喜好来免费赠送菜。可以增加客人菜的份量,如增加牛丸的数量。神奇的萝卜丝。可以点半份,创新式点法。给员工一个温暖的家。将家的概念引入企业。员工需要的是一种归属感。领导看望生病的员工,给她们送温暖,看望邻近生病住院的员工家长。成立公益金,海底捞是个大家庭,当有人有特殊情况的时候,送上救助金。给员工子女一个寄宿学校,在四川简阳建立学校,员工子女可以就读。给员工父母一份心慰。员工领班以上的父母一般每个月可以收到公司几百元的补助,根据员 工作情况来发放具体的金额,一个月甚至会有几千元,过年的时候会更多。

  从企业给员工这种关心以及一些权利可以看出,海底捞采用了“以人为本”中国管理思想,也是柔性管理的一种。而从企业给顾客一些优惠甚至免单等,也是采用这种“先舍后得”的中国管理理念。这些管理思想理念都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经典管理哲学。

  五、结论

  (1)在中国,企业应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理念适合中国企业发展,适合管理中国团队,中国的经典哲学理论并没有淘汰。只要我们中国企业家好好研究就会发现其中精髓。

  (2)在中国,来自西方先进国家的管理理念,模式,技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去运用,但是一定要将其本土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3)我们这些继续从事管 理学方面深造的学子们,也应该去了解中国经典,而不是一味的学习西方的东西,因为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已经有受过中华五千年 文化感染的东西,要在中国做管理,有必要去了解去探究。

  看了“中国哲学经典著作论文”的人还看了:

1.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论文

2.中国哲学论文

3.中国哲学相关论文

4.中国哲学论文

5.关于中国哲学的论文

2618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