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人文哲学类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人文哲学类论文篇二

  从“人文化成”角度谈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特点

  【摘 要】中国古典审美哲学有鲜明的传承性和兼容性,而“人文化成”这一命题贯穿始终。本文从“人文化成”这一角度,浅析了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精神核心、中和尺度和化育途径,并阐述了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意识中的体现。

  【关键词】人文化成 古典审美哲学 自然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9-02

  与中华文化的其他众多门类一样,中国古典审美哲学同样有着极为光辉的成就,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继承性和兼容性,不仅成为我国古代人们共同的民族审美心理,而且深深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思想。中国的审美传统始终围绕着文化而展开,“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命题贯穿着中国历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和演变,是我国审美哲学的精神核心。

  一、“人文化成”的内涵

  “人文化成”出自《易传•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是最早出现的“文化”概念。具体到“人文化成”是指典籍和礼仪风俗。天文指一切自然现象,人文则指一切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成为贯通天人、无所不包的最为宽泛的概念,“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文化哲学的原则。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天是神圣的、完善的,是一切价值和道德的源头。在文化上,天文是人文的范本,是人文赖以产生的逻辑起点,人们创人文,必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从“天”那里得到启迪。因此,文化是沟通天人的桥梁,人类的文化创造在“天人合一”中得以发生和完备。

  潘立勇教授曾提出,“人文化成”可以发现三个关键的概念,即“人”——“止”——“化”,也即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以“止”为度的中和境界和以“化”为用的化育精神或美育精神。“人”是本体,“化”是工夫,而“止”则是这种本体和工夫的基本尺度。

  二、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特点

  从“人文化成”的内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审美哲学往往都不会偏离这三个关键的概念。

  1.“以人为本”的精神核心

  “以人为本”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同样也影响着古代审美哲学的发展。从先秦开始,儒家思想就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对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尽管此后百家蜂起、诸子争鸣以及不同历史朝代各类思潮纷纷涌现,但其主流从未偏离过这个精神核心。

  儒家的“山水比德”说即来自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自古就信奉天和人是相通相近的,孔子正式确立了这一审美观念,曾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其意即为人们爱山爱水源于山水有人崇尚的美德,智慧的人,思路通达流畅,反应敏捷活跃,与流水相似,故而喜爱水。高尚的人,因其厚重沉稳,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与高山一样稳重不迁,故而喜爱山。可见,孔子的审美观注重人与自然的感应交流,从人的伦理道德观点去感受山水之美,把自然山水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恰如其分”的中和尺度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恰如其分的分寸感,追求的是与万物和谐的中和境界。不论是儒家的“中庸”、“中和”之道,还是老、庄的“天然说”都体现出“美在于恰到好处”的原理。

  如老、庄的“天然”说,核心体现了对天然之美、不加雕琢之美的推崇上,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让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本性去活动和表现自己,展现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而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很多魏晋之后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同样的,这种思想也给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带来很大的影响,如在中国江南园林的设计中,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中,宫廷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即“山水画中,画山盈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体现对尺度的把握。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化育途径

  中国的古典审美哲学在传授和推广过程中,主要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途径来实现,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

  孔子之时,诗在知识阶层一次次的引诗、歌诗、赋诗中,不断地重塑着自己的权威和经典地位。诗作为礼乐文化中的举足轻重者,乃是“贵族交往活动显示修养、身份和传达信息的精致委婉的文化形式”。诗在当时已经成了礼仪文化共同体内的一种言说方式和生存方式,小至人与人之间的赋诗应对,大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辞令,都离不开对诗的非现成化的随机运用。因此,可以说诗是文学艺术的情感化启蒙,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歌具备感知、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其实“诗”的含义本人认为可以进一步深化,延伸至诗词歌赋,通过对世间万物的精辟概括,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这也是我国古典美学的表征之一。从《诗经》到《离骚》,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从“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的谢灵运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从初唐的陈子昂、岑参、高适到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从王安石、辛弃疾、苏轼到朱熹、柳永,历代文人墨客吟诗填词,来表述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感。

  在《论语》中,与“立于礼”相同的表述还有“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这些足以表明学礼、知礼的重要性。一个确实尽力学习礼的人,最终都能够富于想象力地以适应环境的方式,娴熟地将各种形式融合或重新融合起来,这样做,是以一种精审而非盲从的方式,显得自然而优雅——富有创造性,而这也正是我国传统美学所要极力表现的。

  “成于乐”主要指通过乐的熏陶和感化,成就与天地同和的人格本体境界。孔子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既能演奏,如鼓琴、击磬、鼓瑟,又能歌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正乐、乐教还体现着他自己独特的乐感、乐论。正所谓:“乐者,通伦理者也。”从“习其曲”、“习其数”,到“得其志”、“得其为人”,孔子生动地诠释着一个好学的学子形象,只有“得其为人”,才算是真正的学有所“成”。这是“成于乐”的第一层意思。此外,乐还有愉悦、快乐的意思,正如《礼记•乐记》所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因此,乐通常以其无形抽象的形态让人们感悟生活。从先秦时期《诗经》的“风、大雅、小雅和颂”到汉乐府诗,从唐代的《风雅十二诗谱》到宋代的《霓裳中序第一》及近人破译的唐代敦煌曲谱,再到明清小曲,种类繁多,源远流长,给人们以极大的美学感受。

  三、“人文化成”在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意识中的体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失意宦官,无不游历名山大川,寄情抒怀,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发展过程,但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自然审美意识形态,且体现出“人文化成”的精神元典。

  1.先秦——汉魏六朝:从“比德论”到“世外桃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第一次激剧变革,出现了由繁忙的商旅到帝王巡游、外交聘问、宫廷婚旅、学子游学、谋士游说、王侯游猎等丰富多彩的功利性旅游活动,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精彩的旅游篇章。但由于人们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那时的百家蜂起、诸子争鸣这一最活跃的文化场景,因而忽略了诸多谋士游子为开拓政治外交局面所进行的长途奔波,不绝跋涉。其实,正是他们的种种参差错杂、热烈奔放的举止,为中国古代旅游审美留下了以情理糅杂为主要的游美思想。在那时,中国人摆脱了对自然山水的畏惧心理,转向亲近自然、热爱山水,并将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精神联系起来,进入了所谓的“以山比德,又水比智”的阶段。这就是孔子的“比德”境界。这是以一种道德眼光去寻求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神契合的审美观。在孔子看来,山之美在于其巍然屹立,雄伟壮观,气宇轩昂,万世长存,给人以沉稳庄重的静态美感,可视为仁者的风范;水之美在于其新鲜活泼,变换无穷,或为流泉飞瀑,或为浩瀚湖泊,或为奔腾江水,或为低下暗河,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动态美的享受,象征着智者的胸襟。孔子这种比德论的山水审美观虽然还没有在纯粹意义上达到山水审美的超然境界,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汉魏六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和玄学盛行,人们开始以隐逸的心态寄情于山水,追寻“畅神”的境界,欣赏山水本身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换言之,这时人们开始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心胸来面对山水,欣赏领略山水之美,进入了中国美学史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审美阶段。即审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自然美从作为社会美、人格美的陪衬和背景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以一种崛然而起的姿态走向了独立。士大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已超出了“比德”的束缚,不再把自己的道德观念附加于自然山水上,而是欣赏自然山水本身的蓬勃生机。

  2.唐宋时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审美继往开来的又一高峰时期。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积极鼓励知识分子创作,使士子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迈感。开明、宽容的文化政策也促使旅游文化在多元激荡之后向纵深发展。以文士为主的士人是唐代游美的骨干,他们思想活跃,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拯物济世的渴望。他们在空前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在宽松而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政治思想氛围条件下,创造了“怀抱经纶”的曲江游宴之旅;尽享山水田园之美的郊游郊居之旅;“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的漫游之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边塞之旅以及西游东渡的释游,并将之汇成了唐代雄放浩荡的游览审美洪流。

  而宋朝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之一,以陶醉于山水花鸟自然风景,以实地游览观赏来获得游美的成果是当时旅游的主流。

  3.元明清:田园牧歌式的忧伤与回归

  说到元明清时期的旅游,不能不提郑和的西洋之航和徐霞客的遍游域内,李时珍翻山越野采药治病的行游。他们确实是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在旅途中留下很多著名的诗文。用旅游审美的典范与之对照,对游美的标准冷静分析,郑、徐的著名旅行与继承了孔子游赏观和屈原行吟的李白、苏轼相比,可见很多不同,其根本之点在于行游中体现出来的目的。

  而山水旅游活动已不如盛唐那样充满豪情壮志,代替唐代那种豪迈气魄,又似乎恢复到魏晋时代那种寄情山水的“隐逸”情调,人们更多的沉湎于一方山丘沟壑,几家野店村居之中。这种山水审美的牧歌式情趣,实际上是当时地主、士大夫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渴求永远保持稳定,从而将生活理想化、牧歌化的一种隐隐的忧郁和感伤。这恰恰是人们对于山河沦落的感慨。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审美哲学孕育着深刻的“人文”内涵,通过“人文化成”的元典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指导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不断地汲取精华,不断地发扬壮大。这种传统审美哲学在今天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正面的、符合当今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审美精神仍对我们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看了“人文哲学类论文”的人还看了:

1.哲学类论文范文

2.哲学论文

3.哲学类论文

4.有关哲学类论文

5.哲学的论文范文

6.关于哲学毕业论文

7.哲学系毕业论文

人文哲学类论文(2)

人文哲学类论文篇二 从人文化成角度谈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特点 【摘 要】中国古典审美哲学有鲜明的传承性和兼容性,而人文化成这一命题贯穿始终。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人生哲学的论文
    人生哲学的论文

    品味舍得,能分能合,能前能后,相辅相成,相融相合,可谓充满先人造词的无穷智慧,凝聚通古达今而又意蕴深远的灵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

  • 马原哲学小论文
    马原哲学小论文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以下是学习

  • 马原哲学论文
    马原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原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文

    首先给哲学观下一个定义,从字面来说,哲学观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它不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观念,而是构成这种理论的核心观念、根本观念、灵魂观

2526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