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于丹论语人生心得
《论语》的治世之道,离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遥远,两千多年前,孔子没有实现的理想,今天我们却能体验到它的温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百家讲坛于丹论语人生心得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人生心得篇一
于丹论语感悟
现在我们说起苏东坡,卓越的艺术家,一个大文豪,其实,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是有政绩的。而在中国文化中,受道德濡染越深,他在从政的理想上,会越坚持德政的这种本体思想。
德政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中国历代治世为政者的理想。但是,德政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呢?有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呢?
孔子跟他的学生有一段很长的对话,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老师,有什么样的具体措施能把治世这件事完成好呢?孔子回答:五件事,提倡尊崇起来,四样恶事能够摒弃掉,政治风气就会好。先来说说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惠而不费,是说一个治世有权的人,他要去恩惠百姓,但不要过多地破费自己。因为任何一个时代,执掌权柄的人,拿着国家给他的经费,没完没了地给老百姓发红包,也就是说从事治理世道,不是单纯地做慈善。你这样做,老百姓一定会认为你的政治好吗?也就是说,一方面要给大家恩惠,另一方面不要过分的破费自己,这叫惠而不费。
如何才能做到?这个利益从何而生?子张很奇怪,孔子解释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选择好老百姓能够得到利益的时机和地方,引导他们去得到利益,这不就是惠而不费了吗?与其给他们钱,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财富,给他们以扶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大家全盘搞活,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
第二点,叫劳而不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职业化的时代,大家都有工作,不能说福利社会,让所有的老百姓都歇着不干活,总要有劳作,如何做到劳而不怨?又干了活,大家又欢欢喜喜没有抱怨,怎样才能做到呢?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你要选准了可劳作的时机,比如说春耕秋收,这个时候大家愿意干活。你不要逼着大家,大冬天的去大兴土木。再比如大家可能衣食丰足,没有后顾之忧,你再让大家去修个建筑,再去改善改善更多的生活设施,他是愿意的,但是在他温饱还没有满足的时候,你逼着他去服劳役,去征兵打仗,老百姓肯定会有抱怨。
所以,劳作的时间一定要挑对,他的心情要配合,要有他的积极性,这叫择可劳。这个时机而劳之,让他劳得其所,愿意去付出,并且他会乐在其中,又谁怨?谁还会抱怨呢?
第三点,叫欲而不不贪。过去我们有个误会,认为儒家是教人清心寡欲,没有任何欲望,一个君子,无欲则刚。其实孔子说的是,人可以有欲望,但不要过分贪婪,这是符合人性的一个客观陈述。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有一个词叫求仁得仁,说人肯定是有欲望的,但是要看你的欲望引领你走向何方?如果你欲望的指引,往仁爱之处去,而得仁,又焉贪?你还会有贪欲吗?这叫欲而不贪。
第四点,叫泰而不骄。孔子说,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在一个真君子的心里,他看别人不在乎这件事是多是少,是小是大,这叫无众寡,无大小,对什么人什么事,都不敢怠慢,不要看到说这个人是一个精通事理的四五十岁有沧桑的人,来问你事你就重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问你事,你可以忽略吗?如果一个人做到无众寡,无大小,对什么人都不怠慢,这就叫泰而不骄。
最后一点叫威而不猛,真君子他是威严端庄的,但是他并不凶悍,并不凶猛,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一个真君子,出门见人做事,他的衣冠是整整齐齐的,眼光中有一种磊落,眉宇之间有一种坦然,对人有一种尊敬,别人俨然一望,心生敬畏。这样的敬畏,其实是一种深刻的尊重,并不是惧怕,它跟你的权势无关,跟你的地位无关,跟你的财富无关,它关乎一个人的品德和尊严。有些人他可能很从容,但看完以后就让人尊敬,这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威而不猛。他不需要外在的凌厉猛烈的气势,富有攻击性。
真君子从不攻击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五美。
如果把五美做到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那么社会风气,是不是就会好起来?大家都努力工作,没有过多的贪欲,大家蓬勃向上,自己的内心都有尊严,外在大家都有和气,这还不美吗?
孔子所说的这五美,好像只是对君子的要求,其实,这也正是孔子对于整个社会的理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五美,那么,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理想的德政还会远吗?
孔子认为,还需远离“四恶”,远离四样不好的东西。
第一不教而杀谓之虐,不先去给社会有一种教化天下。教化,在这里是说,要给大家一种社会道德风气的树立,先用一种好的思想风尚在社会上普及。如果你没有去教化,世风日下,伤风败俗,抓几个带头的把他杀了,看起来是杀一儆百,但是,如果你不实施教化,直接就去杀的话,孔子说,这就叫做虐。你在暴虐百姓,这是不好的。
第二不戒视之谓之暴,戒是告诫,提前告诉他,你要做什么事。不戒视之,视之表示急切要成功,事先不告诫,上来就急功近利,说我们马上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典型,马上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孔子说,这叫做暴。
你有前期铺垫吗?平时大家经常开玩笑说,我要吃三个馒头,我就饱了。前两个我不吃了,直接吃第三个馒头吧。没有前两个馒头垫底,你吃的永远是第一个。急功近利,这就是一种暴行,是不好的事情。
第三慢令致期谓之贼,慢令致期就是事先不督促,最后赶工期。事先没说好,大家都不能从从容容地去做一件事,过了几天,就声色俱厉地说:你们怎么这么没有责任心,这么多天了还没有完成!今天下午必须干完,四点钟交上来。这样的话,你对人是不负责的,一开始你为什么不交待工期?如果开始是慢令,你怠慢了自己的法令,没有给大家做出明确的规定,那么,后面就不要致期,专门限定期限。你这样做陷别人于不义,当然就是贼。
第四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与是给与,犹之与人,是给人钱财,该出手时,不要吝啬,要真正有恩德厚待于人。如果说,什么事情大家都做好了,最后在发钱财的时候,怎么也得给,不能犹豫。少给点吧!能不给就不给了吧!这样一想,你出手就不大方。孔子说,出纳吝啬就叫有司,有司是一种小官,相当于一个管财务的小头目。真正治理世道,做大政治的人,出手不要像一个不上台面的有司一样,那么吝啬。他一定要用他的奖赏,兑现他的诺言,去厚待于人。做那种出手不体面的事,这是第四恶。
孔子的这段话很长,讲了很多道理,他回答了子张,什么是好的政诒?怎么做能让很多风气,真正建立起来。大家对孔子的理想,会有些置疑,认为过分理想化,但是,他有自己的一套理想化的推导,他需要时间,需要纯朴的民心,需要稳定的社会风气,需要从容地建立。当然,这些外在的条件,也都是孔子假想出来的前提,但他一直在坚持这样一个理想。在这个理想中,有很多细节,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指望一个乌托邦的来临,但是他有一些推导的逻辑,给我们以启发。
真正经典,从来都不是一种宗旨性指导,而是在思维方式上,对后人永远保有启发。
这样一种为政思想,真正做下去,身体力行,于细微处会见出功夫。
《论语》的治世之道,离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遥远,两千多年前,孔子没有实现的理想,今天我们却能体验到它的温暖。只要我们不断地完善自我,都能够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尽心尽力,同时,也会寻找到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他的道德理想施于政治,以美德风行天下,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当整个文明脚步走过了两千多年,在我们今天这样一种复合的秩序之下,在有了以法制为准绳,这样一种制度保障的社会基础之上,道德的力量,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发挥它自己的功能,我们站在今天去看古人,我们获得的启发会更多,我们从中得到的那种信任和温暖可能不同于他那个时代。也就是说,没有必要去刻舟求剑,没有必要墨守成规,没有人说,孔子在历史上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这些理想作为温暖的种子,延续到今天我们的信任之中,让我们在自己的行为体系中,由这个启发去完善发达,获得一个更为有效的人生之路。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人生心得篇二
于丹论语感悟:忠恕之道
孔子有一个学生,觉得做人的道理太多,记不住,请教孔子,希望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所有的道理,而且可以受用终生。孔子给了他一个字,就是恕。
平时,我们有一句俗语:世界上哪个不议论人,哪个又不被人议论。大家都会在私下里,飞短流长。孔子的学生里也有这样的人,比如子贡,子贡方人,什么叫方?就是指他比方人物,议论短长。老师就说他,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赐是子贡的名字,子贡你已经很贤达了是吧,已经贤达到可以去指点他人的短长,品评人物,老师我还没有做到,夫我则不暇。暇是闲暇,我现在还没有这个闲暇工夫,可以去品头论足,议论他人短长。我要是有点闲工夫,得先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
这话多少有点挑剔责备的意思,你都可以说别人的不是了,你自己真的这么完美了吗?这句话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问问自己的。我们没有达到七十二贤人的境界,但是我们的眼睛,往往盯住别人的短处。看别人的短处,就反衬了自己的长处。我们在议论他人不幸的时候,自己的幸福感就得到了满足和延伸。有时候,我们议论他人的不幸,往往不是抱着一种沉痛的悲悯,而是在一种放大之中,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种自足的宣泄,这样的动机善良吗?
有时候,我们总在挑剔,今天谁又失败了,他多不好啊,言外之意,你看我比他强多了,我才是一个完美顺当的人,其实,这就远离了孔子说的恕。由忠到恕,从自己的心,推到他人的心,无非就是一个将心比心的过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会流传很广?大家都觉得这么个道理,总是在提醒自己,但总也做不到。为什么要提倡恕?就是因为它难。这个恕的出发点是将心比心,而后我们才会有宽容。
并不是说,两千多年前的所有道德标准,都适用于今天,宽恕是由前提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有两条无形的线,一条是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线,它是保底的,另外一条是以伦理为核心的道德线,它是提升的。如果说什么样的事情打破了底线,伤害了公民的自我权利,甚至危及到我们的生命,危及到我们的尊严,那就要诉诸法律。但是,在法律线之上,能用道德去解决的,能让我们说服自己心灵的这部分,这才属于我们的恕道。也就是说,恕道不是无边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恕道能够到达法律线之下。所以,在可控的空间之内,我们的心可以去宽容。
宽容源自于理解。
这种理解就是看一看他的境遇和自己的生活,很多事情,就算是一个不幸的发生,一种伤害摆在那里,该怎么做呢?
恕,就是要善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别人不能善待自己,特别是受到别人的伤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是宽恕为怀?
孔子曾经说过,以直报怨,用一种正直和坦荡让它过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它化解,而不是纠缠不休,这是最好的方式。
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大力士海格里斯,有一次,他在一条很窄的山路上碰到一个小袋子,静静地躺在那儿,挡住了去路。他走过去顺便踢了一脚,想把路清出来。没想到踢了一脚,这个小袋子就膨胀一下,变大了。海格里斯生气了,又上去踢了几脚,这个袋子越踢越大。海格里斯找了一个大棒子来打它,打到最后,这个袋子就大到把这条路整个给塞满了。
你说这是一个什么袋子?
这个时候,路边来了一个哲人,跟他说:大力士啊,你不要再跟它较劲了,这个袋子的名字叫仇恨袋。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仇恨这样的东西,当它出现在你前进路上的时候,你置之不理,把仇恨扔在一边,根本不要去碰它,它也就那么大,不会给你造成更大的障碍。但是,如果你跟它较劲,越踢它,越打它,仇恨袋的原理就是越摩擦越大,最后它会封死你人生的整条去路。
我们想想,当人的一生,有太多太多的路要去走,有太多太多的梦想要去实现,仇恨袋其实就在我们行走的每个路口,若隐若现,关键是你一定要过去,较这个劲吗?
有一个特别嫉妒,特别贪婪成性的人,有一天,他遇到了上帝。上帝说,我给你一个机会,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但我有一个前提,就是给你一份,我就给你周围的邻居两份。这个贪婪自私成性的嫉妒先生,他先想说要田产,一想,我就算要一千亩,那他们每家每户就有两千亩了,这不行!想想还要金钱吧,但我要是要了一千万,他们不是都有两千万了吗?这也不行!想想要美女,我要一个,他们不都有两个了吗?更不行!想来想去,他把最后一次唯一的机会,表达成什么呢?他对上帝说:你把我一个眼珠子挖出来吧!他想,这样周围邻居都要被挖出两个眼睛。
我们想想,如果我们有神话一般的机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种完美的建设,还是复仇?人生不可能没有磕磕绊绊,不可能不遇到一些对头仇家,但是我们真的把一生用来摩擦仇恨袋吗?真的会把一种机会表达为剜掉我的一只眼睛吗?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可笑,但仔细想想,有时候我们真的在做这样的事情。但是,这个允诺你美好的机会,滑过之后,万劫不复,可能此生永不再来。所以,你的心态可能决定了你拥有的是新一轮的仇恨,抱怨,遗憾和残缺。
中国人常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当心中充满仇恨时,生活就成了地狱。孔子以一个恕字,包括了所有的道理,为什么这个恕字不容易做到呢?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艾丽斯,她提出过一个理论,叫情绪困扰理论。她说:一个人负面情绪的产生,引起人生巨大的困扰,往往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因为人的信念。
信念源自什么?源自于您对事件的判断,但是,遗憾的是,人往往从一些片面的判断出发,夸大负面的情绪和痛苦,所以,这种负面的情绪就形成了一种困扰,也就是说,
判断导致信念,信念导致情绪,情绪导致困扰。
在艾丽斯的这个理论中,并不是事件本身造成人的困扰,同样的事件,会导致不同情绪的投入。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都不能宽容的话,何谈宽容别人呢?如果你跟自己较劲,有很多事情过不去的话,那你看这个世界,肯定处处都是狭窄的。
有一个人过新年,想买双新鞋,去各个鞋店挑。这位先生是个完美主义者,觉得这个店里鞋的款式不好,那个店里的鞋价钱太贵,等到款式价钱都合适了,又没有他穿的号码。挑了整整一天,一双好鞋都没挑着。
到了黄昏,他无比郁闷,在回家的路上,迎面过来一个坐轮椅的人。他一看这个人连脚都没有,心想:他就没有这个烦恼,他用不着去挑鞋。这位挑了一整天,还没挑上鞋的先生站在那里静静地思考,突然明白了一种侥幸:你的人生还有鞋可挑,何必要那么挑剔呢?你总归能找到自己的鞋,相比没有权利挑鞋的人来讲,你是幸运的!
是的,一个人,看这个世界,应该抱什么样的角度呢?我们往往是在一种片面的情绪中,夸大自己的痛苦。要对别人能实行恕道,对他人,对世界有宽容之心,前提是放弃跟自己的这种较劲。很多时候,人总看见不曾拥有的,而对眼下拥有的一切,总会忽略。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哲人诉苦,你看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资历,没有财富,没有好的职业。可以说,我在这个世界上一无所有,你说我的人生多么苍茫!
老人说:好,现在如果有个交换条件,砍去你一根手指头,给你一千块钱,你干吗?小伙子说:不干!砍你一只手,给你一万块钱呢?我也不干!如果让你现在马上变到80岁,给你一百万呢?那我就更不干了!现在让你马上去死,给你一千万?小伙子勃然大怒,我都死了,我要一千万干嘛啊?老人说,那好,你现在的资产已经超过一千万了。
你想想,所说的这一切,不都没在你身上发生,而你还如此年轻。其实,怎么看待自己的生命,建立自己心灵的坐标,是你能不能对世界抱有希望和宽容的前提。每一个生命,有机缘在这个世界上,走到今天,走到我们目光的相遇,这都是一种值得感恩的机缘。
在恕道里面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渊源,就是感恩之心。
感恩二字都从心旁,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中,现在由于过于匆忙动荡,把太多的东西看成是本分,而不是情分。如果把什么都看成是本分,那就没有什么感激。如果看到世界上情分更多,你就会有一种珍重之心。
在忠恕里面,包含着感恩之心,就是一种朴素的寻常的给予。对自己当下的日子,对此刻自己身边的人,抱有一种深深的珍重和淡淡的感怀,这样,你就会对这个世界更加宽和。
如果我们经常心怀感恩之情,就会更容易理解别人,也就更愿意宽恕别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常常抱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忠恕之道,是不是就容易和别人沟通了呢?
现在书店里,有不少关于人际沟通交往技巧的书,老在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都住上水泥丛林了,一个一个单元门,都关得紧紧的,不像大杂院时代,大家嘻嘻哈哈在一起。现在每一个人越来越封闭,人跟人的沟通越来越艰难。其实,真正艰难的永远不是物理的障碍,而是心灵上的樊篱。
樊篱何在?就在我们自己的苛刻和挑剔,就在我们自己缺乏一种推己及人的恕道。如果你老是看别人的不好,在你的眼神中会隐隐地带着不屑,你能有一种真正的坦率忠诚去面对他吗?你肯定做不到!人与人的沟通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有一位文学大家,他匆匆忙忙走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乞丐,在寒风中向他伸手乞讨。他摸遍身上里里外外,也掏不出一个铜板来给这个老人。那老人一直在瑟瑟的寒风里伸着手,他只好特别内疚地握了握老人的手,说:兄弟啊,我真的对不起你,今天我没带钱。老人陡然一震,看着这位衣冠楚楚的绅士,说:老哥,你叫了我一声兄弟是吗?这,我已经知足了,这比你给我什么都高兴。其实,有的时候,也许我们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世界上乞讨,但是,我们却隐隐地在各种地方,都希望得到一种肯定,希望别人给你这样一种关怀。这是什么呢?其实,
恕道,有时候,仅仅就是一个真诚的沟通。
有时候它很简单,这样,它就会导致你对很多事情,以一种乐观的态度,而不是以一种仇恨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有的时候,碰上好机遇,可能会被坏心情放走。一个人只要保持好心情,总会等到好的转机。
在阿位伯的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两个朋友出门,去远行。过去,阿拉伯的商人们,都要走过漫漫的商旅之途,难免发生一些争执磕碰。有一天,一个人就愤怒地打了另一个人,那个人很郁闷,就在流沙上写下了几个字:今天我的朋友打了我。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到了半夜,暴风雪来了,他的朋友先醒,赶紧推醒他,说咱赶紧逃生吧!两个人来到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躲在大石头后面。这个人又拿出小刀,在石头上刻了一句话: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
他的朋友就问:你怎么在沙子上写我打了你,而我叫了你一声,就刻在石头上呢?这个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伤害,我们是要抒发一下,写在沙子上就算了,风一吹,流沙就平了,伤害也就被遗忘了。但是,别人对你的好,这是要铭刻的,它永远留在心里。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过往,有过伤害,也有恩典,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去面对呢?就看你把它们,哪些写在流沙上,哪些刻在石头上?
我们铭刻的与遗忘的,往往不同。有些人生来铭刻仇恨,所以他就遗忘了所有的幸福。有些人生来铭刻幸福,他的心只能充满感恩。
人生用来铭刻仇恨,就会遗忘所有的幸福。人生用来铭刻幸福,心里就会充满感恩。
何为忠恕?这样的道理,两千多年前,夫子一以贯之,走到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说简单一点就是,忠诚自己,善待他人,以这样的心走出去,不管这个世界多纷乱,多迷茫,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会有一以贯之的道理。这样的一生,我相信也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因为有我们的一颗心在。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人生心得篇三
从小到大,我们大致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单纯的幼儿阶段,我相信老师们大人们说的没一句话,也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相信灰姑娘最终找到心爱的王子.
其次是懵懂的青春期,那时候的我开始有点叛逆,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并且开始有自己的想法,逆道而行.
接着是现在的成长期,却有些迷茫了,一直以来自己坚信的一些真理,一些想法,会不经意的伤害到其他的人,然而对或者错自己却不得而知.
温暖、朴素的道理深入浅出让我们再度重温孔子,近距离接触孔子,其实“道不远人”。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什么叫心灵上的快乐,无欲无求、红尘看破也不过是避世;忙忙碌碌地名利追求又会错失良辰美景;人活于世,于大千世界,可以不为人情事故所困?人情事故即人的相处,我们最近的关系网莫过于亲朋好友、同事还有一些“假想敌”: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蔬矣”,不管与领导还是朋友,都要保守一定的距离。与朋友相处时“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意思是:朋友做的不对的地方,要加之引导;如果他不听就算了,不用自取其辱。
可见,孔子并没有提倡朋友有难,拔刀相助、赴汤蹈火的义薄云天,而是回归平常,讲究一个“度”,“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对于刚认识的朋友是这样,而对于熟识许多的好友,如果天天在一起,也不见得是一样好事,“君子之交淡若水”。朋友之交广遍天下,时不时电话短信联系,知道对方好不好,互相交流思想、所见所闻,就可以了。朋友不是敌人,不需要知己知彼,给对方和自己一个空间。他有错误时,有困难时尽量帮,可以指正,但是如果他不接受,就算了。孔子在讲这点时,想的是要让自己的心灵快乐轻松就不能为烦事所扰,尽力就行未必尽心,但于我们却不敢苟同,朋友可以偶尔才联系一下,只要内心有他就可以,但是如果对方误入歧途而为免自辱不力劝相助,那内心怎么可能获得了全然的快乐。
人之相处,除却平常点头之交,如何协调之间的德与怨:
孔子说“以直抱怨,以德报德”;“直”---是对事非的判断,对于不利于己的人和事,可以说不!选择让自己过得舒心坦然的方式,“以德报怨是对人生的浪费”,就像小时候听过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救了蛇并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冻僵的蛇,最后蛇却把农夫咬死。
有时,人不能太好心,孔子教我们的!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人生心得相关文章: